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30诗词五首习题课件 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咏煤炭》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煤炭,实际上是明志向。 试结合诗句,说说诗人的志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是诗人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 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 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 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 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5日星期六2022/3/52022/3/52022/3/5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52022/3/52022/3/53/5/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52022/3/5March 5,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52022/3/52022/3/52022/3/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2.理解填空。 (1)李白的《行路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2)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现作者为国家尽力不 辞劳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咏煤炭》中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甘于燃烧自己,为国效 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2)欲为圣明 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3)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 林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金 樽 清 酒 斗 十 千,玉 盘 珍 羞 直 万 钱。 (2)欲 为 圣 明 除 弊 事,肯 将 衰 朽 惜 残 年! (3)爝 火 燃 回 春 浩 浩,洪 炉 照 破 夜 沉 沉。 (4)八 百 里 分 麾 下 炙,五 十 弦 翻 塞 外 声,沙 场 秋 点 兵。 答案:(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 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三)(2011·桂林中考)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完成5、6题。 5.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 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 不可当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 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解析】选C。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悲愤 之情。
【解析】选C。颈联景阔情悲,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 色表述作者的愁苦悲戚心绪。现在人们常借此句形容踌躇不前 的态势,以及犹疑不定的态度。
(二)(2011·河南中考)阅读《行路难》,完成3、4题。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4.简答题。 (1)《行路难》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 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 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 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感到一片 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 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6.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 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呼应题目,是作者 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 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 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 家手笔。 【解析】选A。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 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诗词五首
一、基础演练 1.直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 (3)爝火燃回春浩浩,_________________。 (4)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1)欲渡黄河冰塞川 (2)雪拥蓝关马不前 (3)洪炉照破夜沉沉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长风破浪会有时
(4)《虞美人》中以水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词人 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出无尽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中考体验 (一)(2012·桂林中考)阅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完 成1、2题。 1.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 “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 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 悲愤之情。
【解析】选D。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 志。
2.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 速,隐含作者的忧愤之情。 B.“横”写广度,云横而不见家,也不见长安;“拥”写高度, 风雪载途,英雄失路。 C.颈联虽隐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但苍凉的画面仍具有振奋人 心的力量。 D.表现手法上,本诗采用叙述手法入诗,体现了韩愈诗“以文 为诗”的特点。
(4)《虞美人》提到的“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 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 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 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找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诗中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一联通过对 壮阔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严峻冷酷的气氛,与孤苦渺小的个人 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哪两句集 中吐露了作者的心声?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前一句抒写词人一生中的事 业和抱负,后一句抒发无尽的感叹。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 心壮志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