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地域文化演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地域文化演进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也展现了我国建筑艺术从封建社会的遗产走向紧跟时代的现代化过程。

不明了这个过程的背景与原因,就很难了解这一时期建筑的历史成就与研究的价值。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历经数千年,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时代是在发展的,建筑艺术也必然要随着时代潮流变化,会在继承中有所发展。

一、建筑艺术的历史演变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人类的住所经历了历史的演变,从古老的树枝洞穴、兽皮帐篷、简陋的茅草窝棚一直到今天的高楼大厦,人的居住条件的改变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

而建筑的风格也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因素,自然资源因素和与环境相联系的人的心里因素的影响。

因此,建筑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跨越地域文化系统的所有层次古今中外没有一例优秀的建筑忽略过其中的任何一项各地传统建筑的风格都体现出建筑艺术同地域文化系统不可分割的关系。

不同风格的建筑物与其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的。

二、地域建筑艺术形态
在人类发展当中,随着不同的思想文化交替,出现了和人生命之间息息相关的价值体系,并经历了原始价值、宗教理论价值、社会价值与现代审美等阶段,这些价值注解到建筑艺术中,则相应表现出了不同的建筑艺术形态,主要包含原始性、宗教性、纪念性及现代性等建筑艺术形态,并且不同的地域环境中,所表现的艺术形态也是不同的。

其原始性的建筑艺术形态主要表现为本能性自我保护与求生欲望,这时的建筑主要是躲避危险,维护个体的生命安全,如茅棚草舍等建筑。

而宗教性的建筑形态则是建筑的物化及人格化,大量图腾建筑被建立,体现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次探索,从抽象层面理解人的本质,并通过具体伦理规范人们日常的生活行为,宗教信仰对人们生活方式及善恶是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建筑中的带了体现,例如四合院建筑。

纪念性建筑则是在宗教价值观之后的社会价值观下形成的,人不在置于虚妄世界,将其安置在社会历史当中,以突出人们的社会性,并彰显社会生命,且积极树立英雄崇拜及情结,在这时候出现了大量纪念堂、纪念馆与纪念碑等建筑形态。

随着传统价值的瓦解,寻求自然人己成现代人们行动的标尺,现代个体精神与宗教精神己不同,个人从群体社会结构当中获得解放,其社会单位已不是行会、群体与部落,而是个人,在建筑上更为注重内外环境沟通,形式和环境统一,将建筑和环境进行了结合,并表现出多样性。

这些建筑艺术形态具体到某区域,又具有其地方特色,如我国的凤凰古城建筑,则体现出了当地的农耕文化、传统文化与楚巫文化等的渗透融合,形成了具有古城特色的地域文化,而红砂石城墙、红石板小街、青瓦飞檐等古色建筑物,不仅具有通风防潮及御寒避暑等特点,还是苗族的独特地域建筑工艺,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及工艺审美。

地域性建筑综合当地的社会、自然及文化等多种因素,并集中反映于建筑中的结果。

在现代绿色建筑理念下,地域建筑的艺术形态设计要注重风土人情、民族文化与地域自然氣候等,避免千篇一律建筑形式的出现。

三、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及地域化的有机结合
在现代建筑建设中,要注意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在设计当中,要注意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引入,对于现代建筑来说,节能与环保则是不可或缺,是一个革命性变化,己成为建筑创作中的基本要求,以体现建筑的美学价值。

让建筑形式与地域功能自然亲合,尤其是高技术引进,还可让人们感受现代化的高科技,同时,还有返璞归真下的自然美,经建筑创作实践证明,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形态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建筑建设中,要注意建筑技术的地域化融合,让地域特色与高技术进行有机统一融合,促进现代建筑理念在建筑建设中的实施,让建筑更具地域艺术特色。

如台湾台北的市立图书馆是其首座环保绿色型的建筑图书馆,不仅有高技术的融合,还减少了高科技中的冰冷感,让人们眼前一亮,该建筑借助周围原有环境,降低了建筑物温度,屋顶是轻质生态型的屋顶,可采用大量的垂直木格栅与阳台深遮阳,有效低了热辐射进到室内,并且还实现了节能效果。

将建筑技术和地域特色进行融合,使建筑环境具有认知感及归属感,对建筑历史继承的同时,要让新建筑和特定城市环境进行有机融合,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建筑设计中,尊重当地生活方法,让建筑因地区文化差异,呈现出不同风貌,并且能减少长途运输过程引发的污染及能耗。

四、现代建筑地域化意义
各民族各地区地方建筑经过长时间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发展至今,几乎成为了它所存在的环境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就好像适应了各地的气候而生长出来的不同类型的植物一样,这些具有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也是地方上标志性的文化与
景观。

置身于其中会觉得建筑艺术与环境的融合。

人类地域文化的变迁影响并丰富着建筑艺术文化,人与自然社会的渐变关系也例证了地域文化的变迁对建筑文化的促进与影响。

经历生态破坏和大自然无情的报复使人类终于认识到人定胜天是不实际的,只有学会与大自然共生,人类才能最大限度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竞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共生促进生态关系的公平性,以自生增强系统的可持续能力,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三大手段。

五、结语
随着现代建筑理念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已开始着手现代建筑技术的应用,由于每个地区具有其独有特色,在现代建筑建设中,还应注重地域特色的结合,在现代建筑中,融合当地建筑文化及地方风俗,让建筑更具有地域艺术特色,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更相融合,避免各地建筑的千篇一律性。

参考文献:
[1]秦刚.建筑艺术形态的演变—从生命美学的视角田.建筑与文化,200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