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护理临床思维训练的实践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高职护理临床思维训练的实践与探索
刘春娜
【摘要】目的在护理专业学生下教学医院实习前,增设临床思维训练内容,提高学生素质.方法试验组学生在理论课学习结束后,进入临床实习前,增加临床思维训练内容;对照组学生只进行实习前动员;实习后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结果带教老师对试验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临床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了解临床,提高学生能力.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031)009
【总页数】3页(P17-19)
【关键词】医学高职;护理教育;临床思维训练;学生素质
【作者】刘春娜
【作者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天津 300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学生从学校进入临床实习,从书本到实践是一个缓慢适应和学习的过程。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为三年制,两年进行理论学习,一年进行临床实践。
在临床实习后,教师常常反映学生在实习中缺乏思考,只是在机械的执行教师交给的工作。
在学校的学习,往往是按某章节学习,内容独立,章节之间没有贯通和融合,这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1]。
本研究通过实习前对学生进行护理临床思维训练,
探索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方法,为今后的护理教育提供帮助。
2016年9月—2017年3月选取在天津一中心医院实习的我校护理专业2014级
学生,将实习学生分为两组,实习学生全部为女生,年龄在17~21岁,试验组
40人、对照组38人。
通过统计学检验,两组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在学生实习之前进行常规的实习前动员。
动员内容包括实习的目的、意义及实习时应注意的相关内容,介绍医院及各科室的概况。
1.2.2 试验组学生除了参加实习动员,还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临床思维训练(12学时)。
教师在培训前给学生布置病例(共3个病例,每个病例4学时),病例根
据病房情况选择,主要选取临床常见的多发病。
在培训之前让学生根据病例自己进行思考,查询疾病相关知识。
培训时,教师按照护理程序进行引导,按照对患者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步骤让学生对患者情况和疾病进行整体全面的了解,主要强调护理的工作程序。
1.2.3 实习2个月后对40名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包括对每个学生的
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5个方面的评价。
评价采用5级评分(1分为很差,2分为不好,3分为一般,4分为很好,5分为非常好)。
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
卷40份,有效答卷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带教老师对试验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教师不能够取代,学生需要凭借自身努力来完成[2]。
学生
在学校进行书本的理论学习,大部分是教师填鸭式的讲授,虽然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授课方式形式多样,但学生自身思考学习的主动性往往不能够发挥充分。
通过
护理临床思维训练可以给学生展现完整的知识体系,更深刻的了解临床护理工作。
通过带教教师的评价可以看出,试验组在独立思考方面的评价高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思维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提高。
由于医院工作的繁忙,带教往往老师不能时时跟随指导实习学生,很多时候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护理工作[3]。
通过护理临床思维训练,教师把护理工作中常遇到的问
题穿插在病例中,介绍可能在患者身上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训练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变能力。
试验组的应变能力评价高于对照组,表明临床思维训练对应变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通过带教教师的评价显示学生在动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知识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前的护理临床思维训练还只是教师收集病例,学生分析思考,教师引导点评的阶段,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学生不能在患者身上进行实践操作,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所以在今后需要多注重实践操作和真实场景的模拟练习,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学习不仅是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而是学生通过学习经验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4]。
通过护理临床思维训练,使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再只是机械的
执行老师的命令,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临床实习工作。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慢慢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工作态度,逐渐养成自主自律的职业素养[5]。
护理临床思维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但还可以进行有益的改进,使学生不仅在知识水平方面,而且在其他能力素质方面都有整体的提高。
【相关文献】
[1] 王成红,姚晨姣,邓芳,等. 阶梯式临床思维训练在诊断学见习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西北医学
教育,2015,23(1):184-187.
[2] 刘妍,顾小清,顾晓莉,等. 教育系统变革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范式——再访国际教学设
计专家瑞格鲁斯教授[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1):13-20.
[3] 邓舒妮,莫健超,许碧夏,等. “虚拟病人”在医学生临床思维训练模式培养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5):77-78.
[4] 周平.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翻转课堂及其理论基础溯源[J]. 外语电化教学,2015(2):72-77.
[5] 邬元曦,郑正,蔡宛如,等. “云PBL”学习法在临床思维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12):948-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