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历史方位上,广大人民群众对自由、平等、公正的追求愈发强烈。
契约一词最早是由西方的拉丁词源发展而来,是人们在商品经济交易的过程中产生的契约,一直到霍布斯的出现,才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契约理论。
“寻求和平,信守和平”这是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在对契约的研究过程中进行的总结。
契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口头契约”“文书契约”“要物契约”“诺成契约”四个阶段[1]。
在中国,契约从西周时代便开始存在。
契约精神是从契约关系中慢慢演变发展而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契约精神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
当代中国的契约精神从实质上讲是一种尊重社会及各项规则的意识,包含诚实守信精神、平等自由精神、法律至上精神、权责对等精神等。
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历者和参与者,他们肩负着时代发展的重任,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社会契约精神的状况都会产生影响,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水平,进而促进诚信社会和法治社会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培育和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对于国家、社会和学生个人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精辟内容从国家、社
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生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吸收了世界先进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性、传承性、民族性的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共识,也是现阶段中华儿女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是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大学生契约精神包含着自由、平等、公平、诚信等内容,这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因此,契约精神价值建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容的一致性和价值目标的统一性。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方面受到重组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例如现在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淡薄,缺课、代课、考试作弊、拖欠学费、随意跳槽毁约等现象,这些都是因为自身契约精神的欠缺,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内容背道而驰。
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和提升,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大环境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时代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研究
焦艳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2;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契约精神的践行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识。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为时代新人重要组成部
分的大学生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又是参与者,他们的契约精神践行程度直接关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
针对部分大学生契约意识淡薄、契约认知和行为存在偏差等问题,可以通过树牢契约意识、坚持“三全育人”、实施契约管理等途径进行强化,进而有效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培育实效。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契约;育人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070(2019)06-0045-04
收稿日期:2019-08-20
作者简介:焦艳(1986—),女,河南南阳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2018年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研究”(项目编号:GUT18FA02);桂林理工大学2018年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多样化社会思潮冲击下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UTDJ
2018017)的研究成果。
2019年11月Nov .2019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
第33卷
第6期(总第128期)
Vol.33No.6(Sum.No.128)
45
2019年11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3卷第6期(总第128期)
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保证,需要全社会公民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推动者。
高校大学生要不断培养法律观念、提升法律意识、强化法治思维,这一过程中,契约精神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契约精神中的平等、诚信、尚法等内容与法治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之一,因为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和养成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
但是震惊全国的复旦大学投毒案、频发的校园贷案件等,无不时刻在提醒大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缺失。
在法治社会建设的要求下,高校大学生要养成契约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在学习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契约规则和法律规范,约束自身言行,从而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3]高校青年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群体,肩负着未来祖国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个性解放的发展、是各方面权衡整体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校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全面的人文素养,只有提高自身的全面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崭露头角。
契约精神是在人类漫长久远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资源,符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本质要求。
加强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自由平等观念等,从而形成过硬的思想道德品质,更好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的成长成才。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现状和问题分析
为更加直观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的现状,笔者制作了《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现状调查问卷》,在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四个省份的五十所本科院校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
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2份,回收率99.2%。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方式开展,所调查的学生学科涵盖了理科、文科、工科、艺术四大类,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描述如表1所示。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序号基本情况百分比1性别男48%
女52%
2学科类别文科39%理科19%工科32%艺术10%
3年级
大一21%大二26%大三32%大四11%研究生10%
4政治面貌中共党员58%
共青团员36%
群众6% 5生源地城镇32%
农村68%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对契约精神有一定的认知,当被问及“您觉得自由、平等、公平、诚信、责任、感恩等这些精神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时,82%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18%的同学认为“一般重要”,选择“不重要”的同学为零;当被问到“你愿意在学校接受契约精神教育吗”时,72%的同学表示非常愿意接受契约精神的教育和培育,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契约精神有一定的主动诉求。
当前,学术界和很多高校都重视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在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学生的契约精神现状总体是比较乐观的,但
46
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契约精神概念不明朗。
当被问到“您是否了解契约精神的内涵”时,有32%的同学表示“不太了解”,11%的同学表示“不理解”;当被问到“你是否清楚契约精神的表现形式”时,28%的同学选择“不太清楚”,12%的同学选择“不清楚”。
这表明,部分大学生对契约理论的认知度不高,对契约精神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对契约精神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没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需要进一步明晰具体概念、内容和表现方式。
二是大学生契约意识淡薄。
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你对大学生为了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随意毁约的看法”时,6%的同学表示“非常赞同”,12%的同学表示“比较赞同”;当问到“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考试作弊是否可以被理解”时,8%的同学表示“赞同”,13%的同学表示“不确定”。
这表明,大学生在意识上不够重视契约精神,在行动中对学校的规则和制度存在漠视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契约意识淡薄的案例层出不穷,大学生逃课现象、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现象较为常见,很多同学甚至没意识到这些行为是违背契约精神的行为。
三是大学生契约认知和行为存在偏差。
大部分同学认为契约精神很重要,但是在实际行为中,尤其是面对现实问题时却存在很多和契约精神不符的行为。
例如和就业单位毁约,大部分同学都知道是不诚信的行为,但为了个人的前途和利益,很多同学还是选择个人经济利益,从而决定跳槽和违约,忽视了诚实信用原则,这就是认知和行为失衡的表现。
(三)当前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部分学校的契约精神教育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
当前大学生更多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接触到契约精神,但这些方面的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当问到“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诚信、责任、规则意识培养效果”时,只有30%的同学认为有效果,11%的同学认为上课内容比较枯燥,对自己完全没有效果。
而且很多高校没有开始专门针对契约精神的专业课程或者选修课程。
当被问及“你觉得在学校什么方面最重要”时,42%的同学选择了“学习成绩”,20%的同学选择了“就业”,只有12%的同学选择“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比较重视学业和就业,但是对自身整体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够高,学校也要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和提升。
二是社会不良风气和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时期短,计划经济社会的产物——
—行政式管理体制中的强制性观念恰恰与契约精神内涵要求的平等、自由、互利相悖”,而且在社会多元思潮的冲击下,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和现象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例如,反腐败斗争中被严惩的“害群之马”,虽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但他们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一时很难消除。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0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家人的溺爱,对传统的艰苦朴素、勤劳、责任等品质的认知不够深刻,而且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业和成绩,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重视不够,忽视对孩子契约精神的培育。
三是大学生心理心智不够成熟。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但是心智和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不稳定性。
而且大学生处于最有激情和活力的时期,具有情绪易波动、冲动、意志较为脆弱等心理特征。
例如大部分同学认为契约精神很重要,但是在面对自身利益的时候,有些同学还是会选择考试作弊、逃课等,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和状态。
而且大学生容易有从众心理,对自身的价值判断不够坚定,周围同学的不良行为和风气,很容易导致其随波逐流。
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的路径分析
(一)强化思想引领,树牢契约意识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思想引领就不会有正确的实际行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得当便会良性发展,引导偏颇则会误入歧途。
高校是大学生升华思想的重要舞台,对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契约精神的具备是现代文明在精神领域的展现,契约精神投射在大学生身上,内化为契约意识,外化为契约行为。
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讲,要做到树牢契约意识,首先是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
新时代大学生是个性鲜明的一代,他们追求真知,善于求真,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更多地是想知道为什么,而不再是简单的是什么,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好主渠道作用,以学生的实际利益关注点为基点,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丰富授课形式,让大学生在课堂上对契约精神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让学生真正清楚宪法赋予个人的权利,明白自身的社会价值,教育引导学生社会契约无处不在,要成为时代新人就必须时刻践行契约精神。
其次,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
总体来讲,大学生对专业课教师的认同度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思政课教师,单纯依靠思政课教师完成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培育存在一定难度。
所以,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将专业课学习和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融入契约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用契约的方式解决专业问题,但要让学生明白,权利具有普适性,在进行契约实践时要充分尊重他人权利。
焦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研究2019年11月
47
2019年11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3卷第6期(总第128期)
(二)坚持“三全育人”,扩大契约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首先,要将契约精神培育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自大学生入学起,从新生的入学教育开始,便对学生进行契约精神教育。
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注重契约精神的培育,对于在契约践行方面表现优秀的要进行多手段广范围的宣传,通过先进典型模范的事迹宣传,扩大契约影响力。
在大学生毕业之际,做好毕业生的离校教育,将契约精神教育同大学生的择业、就业教育相结合,为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贡献社会奠定基础。
总体而言,契约精神培育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其次,在契约精神培育过程中实现全员育人。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其中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交织,校园内行行色色的人和行为都会对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培育产生影响,所以,高校应对校园内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加强管理和规范。
相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都是教育者,应从自身做起努力践行契约精神,率先垂范,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再次,在契约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实现全方位育人。
大学生是高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这就意味着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下,无论是集体生活还是个人生活,都要处处体现契约精神,以契约为规范和约束,各司其职,全方位地培育大学生的契约精神。
(三)坚持依法治校,实行契约管理
大学是自由、民主的地方,但是自由、民主都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有限度的自由和民主,都要受一定规章制度的约束。
培养大学生的契约精神,首先要从高校自身做起,严格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权利,践行好应担当的责任和义务,坚持依法治校,规范治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营造事事有约、依约行事的制度环境和管理氛围[4],唯有在依法治校的大环境中,才能为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一是实施契约式管理。
契约式管理的前提是按照既定的章程、制度、规范等办事。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要清楚告知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高校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权责分明,严格按章办事,以契约的方式保障各方利益。
例如,学生缴纳了学费,高校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教育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和校园环境等;学生则应按照高校的管理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确保自己成为一名合格大学生。
二是建立学生契约管理档案。
从学生入校起,为每个学生建立契约管理档案,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定期公布学生的契约表现,特别是在学术道德规范、诚信、校纪校规遵守方面做好存档,在学生毕业时,将学生的契约管理档案和学生的学籍档案放在一起,进而激发学生的契约意识。
三是完善契约奖惩机制。
在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培育过程中,坚持奖罚并重的原则,对于在契约践行方面表现优异者要予以适时的表彰和奖励,并对其先进事迹进行有效宣传,让更多学子以此为榜样;对于违反契约精神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惩处,以儆效尤,使学生对契约精神的践行保持敬畏之心。
总体来讲,契约精神的有效践行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青年大学生更应该努力践行契约精神,在严格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奉献自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节选)[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1):5-1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郑志高.大学生契约精神养成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
教育,2016(12):58-60.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ntract Spiri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Jiao Yan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the contract spiri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In the journey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college students,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w generation,are both witnesses of history and participants.Their fulfillment of the contract spir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weak contract awareness and deviation of contract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mong some college students,we can strengthen the contract awareness,insist on"three integrity"education,and implement contract management,so as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contract spiri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new era;college students;contract;educating(责任编辑:莫晓原)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