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九章:立克次体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Rickettsia
2.Weil-Felix reaction
二、填空题
1.立克次体的主要致病物质为和两类。
2.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传染源是、主要传播媒介是。
3.可采用、或方法对普氏立克次体进行分离培养。
4.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主要储存宿主是,主要传播媒介是。
5.斑疹热的病原体是,主要传播媒介是。
6.恙虫病东方体主要在细胞内繁殖,以出芽方式释放。
7.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疾病禁用类药物。
8.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体是,主要经叮咬传播。
三、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1.立克次体与病毒的共同特点是
A.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B.无细胞壁及细胞膜
C.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
D.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E.对抗生素不敏感
2.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A.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D.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E.对抗生素敏感
3.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A.蜱
B.蚊
C.鼠蚤
D.恙螨
E.人虱
4.关于立克次体,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
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D.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E.对抗生素不敏感
5.观察立克次体常用的染色法是
A.Giemsa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革兰染色法
D.棉蓝染色法
E.墨汁负染法
6.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的细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大肠埃希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变形杆菌
E.产气杆菌
7.以下不属于
...动物源性疾病的是
A.地方性斑疹伤寒
B.流行性斑疹伤寒菌
C.炭疽病
D.破浪热
E.恙虫病
8.立克次体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内毒素和外毒素
B.外毒素和脂多糖
C.内毒素和磷脂酶A
D.荚膜和鞭毛
E.血浆凝固酶和α溶素
9.外婓反应结果为OX K(+++),OX19(-),OX2(-)阴性,可能的诊断为
A.地方性斑疹伤寒
B.流行性斑疹伤寒菌
C.炭疽病
D.破浪热
E.恙虫病
【A2型题】
10.女性患者,56岁。
自述为无家可归难民,夜间长期寄宿于某天桥下。
因高热,剧烈头疼,呼吸困难,肌痛伴全身点状皮疹2+天入院。
护理时于患者头发及衣物内发现有数只体虱。
医治无效,患者于入院后72小时死亡,从患者体内分离到革兰染色染为浅红色,Gimenza染色染为鲜红色短杆菌,该患者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普氏立克次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恙虫病东方体
D.立氏立克次体
E.康氏立克次体
11.男性患者,46岁。
因反复发热8天,伴呼吸困难2天入院。
发病前5天曾到热带雨林中探险,腿部皮肤被叮咬。
查体:T39.4℃,P114次/min,R47次/min,全身皮肤有散在皮疹。
右大腿内侧可见皮损处有0.6cm×1.1cm黑色焦痂,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血清外裴反应OX K效价为1∶640。
该患者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普氏立克次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恙虫病东方体
D.立氏立克次体
E.康氏立克次体
【B1型题】
A.普氏立克次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恙虫病立克次体
D.汉塞巴通体
E.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请从以上选项中选择12-16题的答案:
12.鼠型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13.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14.以恙螨作为传播媒介的病原体是
15.猫抓病的病原体是
16.以蜱作为传播媒介的病原体是
A.蚊
B.人虱
C.鼠蚤
D.蜱
E.恙螨
请从以上选项中选择17-21题的答案:
17.普氏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是
18.莫氏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是
19.恙虫病东方体的传播媒介是
20.立氏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是
21.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传播媒介是
四、简答题(或问答题)
1.简述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
2.简述我国主要立克次体病的种类、病原体、传播环节及其流行特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Rickettsia: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Weil-Felix reaction:外婓反应,是用变形杆菌OX19、OX2、OX K菌株的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立克次体抗体及其效价的非特异性交叉凝集试验,用于辅助诊断某些立克次体病。
二、填空题
1.内毒素磷脂酶A
2.普氏立克次体患者人虱
3.细胞接种鸡胚接种动物接种
4.莫氏立克次体鼠鼠蚤
5.立氏立克次体蜱
6.血管内皮
7.磺胺
8.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蜱
三、选择题
【A1型题】
1.D
2.C
3.C
4.E
5.A
6.D
7.A
8.C
9.E
【A2型题】
10.A11.C
【B型题】
12.B13.A14.C15.D16.E17.B18.C19.E20.D21.D
四、简答题(或问答题)
1.简述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
答:立克次体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革兰染色阴性,形态多样,以球杆状为主。
(2)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4)以吸血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
(5)大多数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
(6)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磺胺类药物可刺激其增殖。
2.简述我国主要立克次体病的种类、病原体、传播环节及其流行特点。
答:我国的立克次体病主要有斑疹伤寒和恙虫病。
斑疹伤寒包括两种,一种是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流行性斑疹伤寒。
病人是储存宿主和传染源,人虱(体虱)是传播媒介。
当受染体虱叮吮人血时,普氏立克次体随虱粪排泄于皮肤上,进而可从搔抓的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内。
普氏立克次体亦可经呼吸道或眼结膜侵入人体致病。
该病在世界个各地均可发生流行。
另一种是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引起的地方性斑疹伤寒(亦称为鼠型斑疹伤寒)。
啮齿类动物(主要为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在鼠蚤肠管上皮细胞内增殖破坏细胞,但鼠蚤一般不因感染而死亡,故鼠蚤亦是储存宿主。
鼠蚤和鼠虱是主要传播媒介。
鼠蚤叮吮人血时,斑疹伤寒立克次体随虱粪排泄于皮肤上,进而可从搔抓的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内。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亦可能经口、鼻、眼结膜侵入人体致病。
该病在世界个各地散发。
恙虫病由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引起。
恙虫病东方体寄生在恙螨体内,可经卵传代,恙螨幼虫需吸取一次动物或人的组织液才能发育成稚虫,多通过幼虫叮咬在鼠间传播。
恙螨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叮咬人而侵入人体。
野鼠和家鼠感染恙虫病东方体后多无症状,但体内长期保留病原体,为主要传染源。
此外,兔类、鸟类等也能感染恙虫病东方体而成为传染源。
该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西南太平洋岛屿、日本和我国部分地区,为自然疫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