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农村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技术在农村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教师,大家都知道,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再加上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兴趣。
下面就我在日常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辅助初中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及感悟。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过去语文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感受课文——理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归纳小结——巩固练习。
对具体事物的介绍全凭教师一张嘴。
即使教师描述的非常生动也无法显示事物的全貌,尽管老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仍然不甚了了,有时,反而使学生越听越糊涂,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
现在有了多媒体设施,情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生动形象的图片、音乐和视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了他们探索的欲望,引导他们把语文学习变为一个探究的过程。
二、情感激荡
在激发情感方面,多媒体教学也发挥出它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在音乐、图片的欣赏中,情感得到升华。
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感觉,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这样,对课文的进一步解说有很大的帮助。
在热情火烈的音乐中,在激越、绚丽的画面里,学生的情绪开始高涨、兴奋、激动起来,这时,我又结合背景音乐配以激情的朗读,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感受文字优美的同时,得到与作者心灵的交融,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它让我们学生沉寂已久的情感得到激发和发泄,激起学习了的热情,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在体验中感悟
素质教育使教师的地位发生转变,由教学的主体变为主导,而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的整合,则能更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促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引导、诱导、辅导、指导、教导。
恰当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加强教师的诱导作用。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没有唯一的答案”。
所以众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多义的,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材中许多问题的解答具有多元性,许多语句、思想情感的理解也是多角度的,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语文学习,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总离不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再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深入到作品中,利用想象,去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心灵上的碰撞。
而有些作品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理解能力相差很大,特别是一些外国作品或表现其他民族特色的作品,学生更是难以理解,无从想象。
而多媒体的介入,却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利用课件再现作品的生活真实,创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理解力,诱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而在整个过程中,我只起着诱导的作用,通过提示、提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开始主动地去思考、交流,有利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一种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者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而这种效果是用单纯的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得到。
四、体现个性,激发活力
不可否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他们各自的学习起点、反应速度、对新事物的认知、理解能力有很大差异。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顾及这种差异的存在,在升学率这个指挥棒下,教师很自然地就偏向了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自然地就无法兼顾了,因此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与使用,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拓宽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我,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被重视,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成绩就会逐步提高,学习也就有了自信。
我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如上网查找适合自己的作业、在网上修改作文等。
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而是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不断克服难题战胜困难的过程中获得自信。
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活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教师不再只依赖教科书、教参,可以上网查询,博采众长,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利地促进了教学,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能滥用课件。
实际上,不是所有的语文课教学质量都可以利用课件。
如一些议论性的文章就不适合用多媒体来教学,勉强使用的话就会无形中减少了他们对语言方案的体验过程,导致对语言文字的反应迟钝、理解力下降,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一味使用课件,就使学生排斥书面语言,只对图片感兴趣,停留在画面的欣赏上,导致想象力枯竭,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因此,在制作课件时,教师要因形势而定夺。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