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宝典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押题宝典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考试题库
单选题(共45题)
1、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属于艺术形态感知方式中的()。

A.视觉艺术
B.听觉艺术
C.视听艺术
D.想象艺术
【答案】 A
2、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

A.科学性
B.指导性
C.整体性
D.客观性
【答案】 D
3、关于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教学,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是( ) 。

A.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B.课标中的“学业质量”
C.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程度
D.作品的完整性和创意性
【答案】 B
4、对教学设计具有调节作用的是()
A.教学评价
B.教学目标
C.教学重点
D.教学方法
【答案】 A
5、下列不属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的是()
A.根据课标要求、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和特点
B.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认知水平
C.根据学校的特点
D.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答案】 C
6、廖老师在上学画中国画一课时,正好在示范葡萄的画法时,一不小心旁边的学生把墨水打翻在纸上,这个时候廖老师立即想到了曹不兴的“落墨为蝇”的故事,一边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一边把墨水处理成葡萄的形状。

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A.教学理念
B.教学智慧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法
【答案】 B
7、近代画家()从中国画笔墨技法中概括出“五笔七墨”。

A.丰子恺
B.潘天寿
C.黄宾虹
D.张大千
【答案】 C
8、赵老师在《色彩的对比》一课中为学生现场创作了一幅补色对比的水彩画,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对比产生的独特艺术效果。

赵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直观演示法
B.温故知新法
C.分解组合法
D.重点启发法
【答案】 A
9、中国古代佛教兴盛,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佛像石窟,其中被称为“中国古代彩塑博物馆”的石窟是()。

A.龙门石窟
B.麦积山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云冈石窟
【答案】 B
10、学习美术课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们创作的优秀绘画、雕塑作品,这体现了美术功能中的()
A.审美功能
B.愉悦功能
C.教育功能
D.认识功能
【答案】 D
11、高中设计模块教学中,适合作为《校园中的靓丽风景——设计美丽校服》教学重点的是()
A.校服的构成、面料和剪裁知识
B.服装设计的要素和功能性体现
C.校服创意与学校文化的关联性
D.辨识校服和其他服装的异同
【答案】 B
12、下列选项中.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例是( )。

A.《动物彩塑》
B.《手工编织》
C.《篆刻赏析》
D.《人物速写》
【答案】 B
13、有些课包含有结构的知识和独特的技能,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

对于这类课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多媒体辅助策略
D.合作学习策略
【答案】 A
14、属于波普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毕加索
B.德库宁
C.安迪.沃霍尔
D.蒙德里安
【答案】 C
15、“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

该学习活动所属的模块是()。

A.美术鉴赏
B.设计·工艺
C.绘画·雕塑
D.书法·篆刻
【答案】 C
16、下列选项中,对美术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教学目标可以侧重某一个维度
B.教学目标设计尽量简明扼要
C.教学目标设计要尽量宏观
D.教学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
【答案】 C
17、在《收集与交流——标志设计》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根据标志的用途,通过观察和分析,进行标志的搜集与整理”所属的目标维度是()。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理解与感悟”
【答案】 B
18、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称为
A.倍散
B.散剂
C.颗粒剂
D.低共熔
E.膏剂
【答案】 D
19、立体主义绘画的标志性作品《亚威农少女》的作者是()。

A.康定斯基
B.莫奈
C.丢勒
D.毕加索
【答案】 D
20、宋代鞍马画家首推()。

A.王铎
B.龚开
C.文同
D.李公麟
【答案】 D
21、明代画坛上哪位画家完成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根本变革()
A.徐渭
B.陈淳
C.王原祁
D.吴历
【答案】 A
22、在艺术传播活动中,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称为()。

A.传播媒介
B.传播主体
C.传播效果
D.传播活动
【答案】 A
23、下列属于张旭狂草作品的是()。

A.《兰亭序》
B.《祭侄文稿》
C.《古诗四帖》
D.《鸭头丸帖》
【答案】 C
24、美术教材编写的要求不包括()
A.以教材为本
B.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C.教学互动
D.以提高审美能力、鉴别能力为重要目标
【答案】 A
25、《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一课中的教学难点是()。

A.掌握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
B.如何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创作装饰画
C.熟悉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作用
D.掌握色彩的搭配组合
【答案】 B
26、艺术作品整体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

A.风格
B.形式
C.色调
D.门类
【答案】 A
27、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的特点。

A.审美性、视觉性
B.多主体、开放性
C.艺术性、人文性
D.趣味性、实践性
【答案】 B
28、房老师用“请学生当老师”的方式上《民间木版年画》一课时,他适合扮演的角色是()。

A.倾听者
B.旁观者
C.讲授者
D.引导者
【答案】 D
29、下列不属于教师行为评价的是()。

A.教姿教态
B.教学能力
C.评价语言
D.教师素质
【答案】 D
30、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独创性与艺术特色是( )
A.艺术风格
B.艺术语言
C.艺术本体
D.艺术创作
【答案】 A
31、学习水粉画“厚涂接色法”时,下列选项中,教师最适合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示范法
C.讨论法
D.头脑风暴法
【答案】 D
32、李老师在美术鉴赏课《当代艺术》的导人环节,对杜尚《泉》的艺术价值给予高度肯定,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恰当,节约了学生学习的时间
B.不恰当,老师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
C.恰当,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D.不恰当,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答案】 D
33、美术教师常用的教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讲授
B.示范
C.参观
D.引导探究
【答案】 D
34、被人们认为“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揉为一体的大师”的是()。

A.米罗
B.蒙克
C.杜尚
D.毕加索
【答案】 A
35、《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是()代表作品。

A.苏里科夫
B.德拉克洛瓦
C.提香
D.戈雅
【答案】 A
36、《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设置的教学系列和模块是()
A.5个系列8个模块
B.6个系列8个模块
C.6个系列9个模块
D.5个系列9个模块
【答案】 D
37、古代阴阳五行说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象征神,青龙为()之神。

A.北方
B.东方
C.西方
D.南方
【答案】 B
38、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西班牙()流派的代表人物。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立体主义
D.超现实主义
【答案】 A
39、油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的艺术风格属于()。

A.俄国巡回展览画派
B.法国巴比松画派
C.意大利威尼斯画派
D.法国现实主义画派
【答案】 A
40、下列选项中,对“美术课堂导人”理解恰当的是()。

A.应当尽量丰富多彩
B.应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不宜使用非美术的方式
D.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答案】 B
41、下列关于眼用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供滴入.冲洗.涂布
B.可插入.注射或置于眼局部
C.刺激性大
D.起到清洁.保护和治疗作用
E.眼用制剂系指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无菌制剂
【答案】 C
42、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的评价方法是()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 A
43、对美术学习的认识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上升到()的新层面。

A.美术文化学习
B.探究性学习
C.绘画创作学习
D.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
【答案】 A
44、素描作品《血衣》的作者是()。

A.罗工柳
B.董希文
C.王式廓
D.徐悲鸿
【答案】 C
45、在《漫画人物创作》一课教学中,恰当的教学难点是()。

A.了解漫画人物的基本知识
B.了解漫画人物的创作风格
C.了解漫画人物的类型
D.人物形象的夸张与变形
【答案】 D
大题(共10题)
一、学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主题教学周,陶老师利用美术鉴赏课进行党史教育。

他首先展示中国画作品《八女投江》,然后详细地介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并要求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努力学习,面向未来..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问题:对陶老师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评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答案】
二、请按所提供的教材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根据需要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

(3)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4)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5)设计至少3个课堂提问。

(6)对教案中主要环节做出说明。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首先分析题干内容,课程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确定教学设计围绕的重点知识,活动建议是开展体验活动,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的体验;其次分析要求,要求课时完整,恰当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合理设计教学,以及要出现三个提问,环节上要有设计说明。

考生要按要求、分步骤设计教学。

三、请依据湖南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泥塑——清晨》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做到文本格式规范,具备基本要素。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3个课堂提问。

【答案】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教学设计正确格式的把握及教学环节的设计。

能设计出一个格式规范,具备基本要素的教学简案。

在保证教学简案规范、完整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提供的教材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依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设计,做到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四、某教师发现,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画得不好,经常不按时交作业,美术学习热情不高。

为了改变这一现,教师在教学评价上做出了改变:不以作业的质量为依据,注重观察并收集学生平时表现、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完成作业的次数
等,并据此评定学生的学期成绩。

请评价该教师的做法,说明理由并提出改正建议。

【答案】分析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察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评价建议内容的理解以及美术教学中的评价环节。

故此题目分要结合新课标中评价建议的内容来分析该教师做法。

五、案例:郝老师在上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国民间美术》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欣赏、评述作品,并提出评价要求:(1)评价方式:以小组形式自评为主,互评为辅,教师点评;(2)评价内容:组员是否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完成作业;学生是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

问题:对郝老师“评价要求”的优、缺点进行评析(15分),并提出改进建议(5分)。

【答案】分析题干可知,需要对两个问题分别进行回答。

第一个问题考察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评价要求的评价,需要从优、缺点两个方面进行回答。

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是递进关系,主要针对第一个问题来提出建议。

六、《画布上的抽象》一课,小明同学只用记号笔随意画了一个黑点,江老师问:"这个点想表达什么呢?”小明说:”我不会画画,”江老师说:“哦,它也表示了你的某种观念或情绪。

”在班上展览时,江老师特地选了浅色的画框把小明的"点”装裱好,并写上题目《我的第一个点》,后来小明画了许多由点构成的抽象的画,渐渐成为校园里的抽象画明星。

问题:请分析上述案例中,江老师教学行为中的优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案例中江老师教学行为优点很多。

新课标指出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然后坚持集体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案例中的江老师,并没有因小明说不会画画而放弃他,相反根据小明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

教学建议中指出: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有效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案例中的江老师,选了浅色框来装裱小明的画,写上题目,帮助小明学会学习,热爱学习。

评价建议中指出:在评价中努力体现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

同时,通过评价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帮助美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案例中的江老师,帮助小明树立了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后来小明渐渐成为了抽象画明星,江老师促进了小明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

七、案例:朱老师上《创意产品一椅子》这一单元课时做了下列安排:(1)同学先提交一份草稿和说明,草稿通过后再进行制作。

朱老师将所有同学的创意说明、草稿与最后的制成品都收集起来。

(2)课程结束后,朱老师在学校的展览馆做了汇报展览,将创意草稿和说明一并进行展示,反映出了同学们创作的全过程,效果非常好。

期间,他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参观,并让他们与同学们一起投票选出了五件“最受欢迎的作品”。

(3)在评价环节,朱老师按照百分制进行了评分,同时给每件作品附上了评语,鉴于美术课代表在展览策划中优秀的表现,朱老师给了他高分。

问题:你认为该课程运用了哪些评价方式试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1)成长记录评定法。

在案例中同学先提交一份草稿和说明,最后把所有草稿说明及成品都收集起来,这种评价方法是成长记录评定法.(2)定量评价。

朱老师按照百分制对学生作品进行评分,体现了定量评价的方法。

(3)多主体评价。

邀请教师和学生一起投票选最受欢迎的作品,体现了多主体评价的方式。

(4)表现性评价。

在展览时将创意草稿和说明一并进行展示,反映创作的全过程,并且因为课代表在展览中的优秀表现,给了高分,这些都说明朱老师注重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八、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首先分析题目要求,明确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呈现的四条要求的具体内容。

通过读教材,确定本节课是“设计工艺”学习领域的一课。

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分析要求,要求规定了要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至少要提问三个课堂问题以及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做出设计说明。

九、段老师上《楷书》一课时,讲解并示范了中锋、侧锋、露锋、藏锋在不同楷书名作中的用笔和线条变化之后,要求学生自选字帖,准确地临摹6~8个字。

之后的教学环节如下:(1)学生写完后,段老师检查了每个同学的习作,并给予鼓励。

(2)他请临摹相同字体的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指出存在的问题。

(3)他请每组选派代表介绍所临字帖的风格和点画特征,随后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准确把握不同风格楷书的特点。

问题:请结合案例,对段老师的教学评价环节进行分析。

【答案】(1)段老师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给学生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2)段老师检查每位同学的习作,并给予鼓励。

说明他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能够运用观察、记录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对其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3)段老师不仅自己评价学生的作品,还请每组代表进行介绍,并请同学们交换作品指出问题,说明他通过
师评、学生自评和互评,运用了多主体评价方式。

(4)段老师让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把握不同风格的楷书特点,说明他能够注重质性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一十、曹老师准备上颜真卿《祭侄文稿》临摹练习课,但学校里临摹用的桌子和字帖不够用。

于是,他示范临摹给全体学生看,然后分别选了男女各一位同学代表,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

问题:对曹老师教学活动的优缺点进行评析(14分),并谈一谈如何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开展美术教学(6分)。

【答案】优点:(1)美术是一门直观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师的示范性。

曹老师在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调整授课方式,进行示范临摹,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地进行学习。

(2)课标中提出美术学习活动一般注重对美术作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曹老师让学生代表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巩固学习效果。

缺点:(1)课标中指出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曹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让学生进行临摹练为。

这样做,一方面把临摹练习课上成了欣赏课;另一方面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正确规范地临摹《祭侄文稿》。

(2)课标强调,美术课要注重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临摹练习课也需要适当讲解一点知识,使学生领略到颜真卿书法的美。

曹老师没有进行适当的讲解,只是自己示范临摹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

学生领悟不到书法学习的要点,体会自然也就不那么专业。

如何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开展美术教学:(1)在进入课堂之前,要尽可能地挖掘教学资源,尽最大努力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完成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资源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享受到教学资源。

(2)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和安抚学生情绪与状态,避免学生因为教学资源的不足出现情绪低落、精神不集中的情况,教师要注意分配好自我示范讲解与学生操作实践的时间比例,以便学生充分地享受有限的教学资源。

(3)课程结束之后,应该有计划地采取措施弥补教学资源不足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如利用当地的美术馆、书法教室等,从传统工艺、民间美术等方面吸取营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