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
理
高思燕;杨星琳;张素媛
【摘要】@@ 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有利于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同时能切除病变椎间盘或伤椎及清除骨折碎片,达到彻底减压,纠正成角畸形,恢复颈椎高度和生理曲度,避免椎体塌陷造成的后凸畸形或继发神经损伤,降低再手术风险等优点.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1(024)002
【总页数】3页(P218-220)
【关键词】颈椎骨折;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护理
【作者】高思燕;杨星琳;张素媛
【作者单位】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671000;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671000;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6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有利于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同时能切除病变椎间盘或伤椎及清除骨折碎片,达到彻底减压,纠正成角畸形,恢复颈椎高度和生理曲度,避免椎体塌陷造成的后凸畸形或继发
神经损伤,降低再手术风险等优点。
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近年来开展的
新技术,对手术技术要求高,为保证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达到预期效果,做好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我科自2007年5月-2010年5月,采用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不全性
脊髓损伤患者54例,经医护人员的充分准备和紧密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前、
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本组54例患者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在18~72岁,平均年龄45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8例,坠落伤15例,重物砸伤7例,骑车跌伤或老年平路跌伤4例。
损伤
节段C4 16例,C5 19例,C6 18例,C7 1例,受伤至就诊时间为 3h~6d。
2.1 颅骨牵引护理部分新鲜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行颅骨牵引术,对行牵引术的患
者要勤观察:(1)保持牵引力与颈椎轴线一致,抬高床头15cm;(2)牵引重量要适当,
患者家属不得随意减少牵引重量或将牵引重物提起;(3)保持颅骨牵引孔清洁干燥,每天牵引孔滴75%酒精2次;(4)严密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2.2 心理护理该病患者均伴有肢体功能和感觉障碍,患者常常担心术后症状能否缓解、颈椎手术危险性大、易发生死亡,从而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悲观、失望心理,因此护士要充分评估患者心理,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和调适。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
术方式、目的、术后注意事项及本科医生技术,同时介绍同类手术患者与其进行交谈,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减轻思想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并向患者阐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良好心态能促进机体康复。
2.3 气管推移训练为充分暴露手术切口,减轻术后并发症,为手术成功创造有利条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气管推移训练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并示范。
一般术前2~3d,
指导患者用左手食指、中指指腹置于气管、食管、甲状腺右侧,将其向左侧牵拉练习,每天2~3次,每次持续5~10s,逐渐增加至10~20s,每次必须超过中线,此训练
可引起反射性干咳、恶心等不适,患者常常不能自觉完成,若体质不适应者,护士应给
予多多指导并监督完成。
2.4 呼吸道训练术后因伤口疼痛及卧床,患者常常不能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易发
生术后并发症,因此术前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后咳嗽、咳痰训练,一般让患者
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量深吸气后用胸腹的力量作最大力的咳嗽、咳痰,每天3次,每次10s左右,这样有利于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时能进行正确有效咳嗽、咳痰,预防伤口并发症及肺部感染。
2.5 术前准备 (1)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报告,如三大常规、凝血机制、各种生化指标、
心电图、颈椎X线及MRI检查,部分患者行颈椎三维重建等;(2)术前1天备皮,刮净手术区或取骨区毛发,清洁皮肤、擦干,碘伏消毒皮肤,75%酒精脱碘,无菌敷料包扎,
更衣。
3.1 体位护理患者回病房后,采用3~4人搬运法,将患者置于硬板海绵床平卧6~
8h,且颈部制动6~8h后,患者颈部佩带颈托,采用轴线翻身至身体与床成45°位置,肩、背、四肢外垫软枕,防止颈椎反向扭转至植骨移位脱出,导致手术失败,术后前1天可抬高床头30°~40°,3d后佩带颈托在医护人员扶持指导下进行床上、床旁活动,一般为床边坐→床边站→床旁走动→室内走的顺序下床活动。
3.2 全麻术后护理该类手术一般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床旁应备心电监护仪、吸痰、拆线装置,接患者时应向麻醉师详细了解术中情况,尤其是术中切口渗血情况,给持续心电监护24~48h,给持续低流量吸氧,每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及氧饱和度1次,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呼吸音调有无异常,警惕创口渗血造成窒息。
3.3 呼吸道护理患者卧位时,保持颈部中立位,部分患者术后咽部不适或咽痛,因手术过程中咽喉、气管等部位受牵拉致咽喉部充血、水肿,所以术后给0.9%氯化钠液
40m l、糜蛋白酶4 000U、庆大8万U、地塞米松5mg雾化治疗,湿润咽喉,减轻咽喉水肿,同时按术前训练指导患者深呼吸后有效咳痰,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期给患者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防止肺部感染,必要时给予吸痰。
3.4 切口观察及负压引流管护理该类手术部位深,术后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24~72h。
应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扯脱,认真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过多、颈部是否增粗或局部有无隆起、患者是否感觉呼吸费力等,一旦有则提示活动性出血现象,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拆线清除血肿处理。
3.5 饮食护理颈前路手术由于术中牵拉食管,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咽喉充血而致一过性咽喉痛和吞咽困难,影响饮食和术后营养补充,进食量少者应给静脉补充营养促进机体恢复。
能进食者,术后6h指导患者进食冷流食,以减轻咽喉部充血、水肿,待疼痛减轻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流质普食,避免进食坚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易消化、半流质饮食为主。
3.6 功能锻炼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提供颈椎早期稳定性,因此护士在护理时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并进行指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术后当天即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双手握拳,伸屈腕肘关节,下肢做股四头肌收缩及关节伸屈活动,随着病情好转,可行双上肢扩胸,双下肢屈伸抬腿活动,3d后下床床旁活动,活动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3.7 出院指导出院时嘱患者:(1)颈托佩带时间为1~2个月,佩带颈托时可进行适当活动,注意颈部勿做剧烈活动。
(2)术后3个月内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立即就诊。
(3)预防感冒,避免因剧烈咳嗽、打喷嚏导致颈部部位骤变。
总之,做好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