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口技(八年级下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口技(八年级下苏教版)
十八口技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 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3. 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用法。

教学准备录音材料、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理解能力,让学生使用工具书通译全文进行自学,若有不会之处,小组内合作解决。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合作探讨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口技是一种用口头摹拟表演的艺术,是一种传统技艺,就是用嘴学叫声如虫鸟呜叫,火车进站等。

今天学习的就是一篇描述口技的文章。

板书课题。

2.生阅读注释。

出示课件。

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学习听录音,完成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2。

1.注意停顿,然后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解决。

3.通译全文,达到疏通文意。

4.全文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的技艺,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

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吗?三、合作探讨1.小组内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2.教师指导全班学生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1 .朗读课文。

要求找多个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及时
点评至无误为止。

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指导或示范,让学生知道如何才能读好。

2.1 给加点字注音。

见《新课标作业设计》中本课的积累运用部分。

要求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记,若有错误并及时纠正。

2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见《新课标作业设计》中本课积累运用部分。

3.通译全文。

要求指名逐字、逐句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记,发现错误起来纠正。

教师指导学生把重点字、词、句按古汉语现象归类整理。

4.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语句。

明确共有三处1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明白侧面描写与-~描写的作用
五、研读赏析师再次朗读课文并讨论下列题目。

1.文章三个场景的描述,口技者以绘声为主,对声音的描绘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大及小,由微弱而喧闹,由简而繁,试看作者是如何描绘的,请你分析。

生读文章内容,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有条理地介绍事情的经过。

明确第一个高潮是渐起的,由深巷犬吠,妇人一人惊觉欠伸,到四口之家各种声响一时齐发有个演进过程作者作了细致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第二个高潮是突发的,由忽一人大呼至百千齐作,人有俄而片刻时间紧张、纷乱、恐惧,造成了听众变色离席的效果。

在两个高潮间有过渡的场面即全家再次入梦。

这把口技者精心设计的构思表现出来了。

2.文章结尾处再次出现了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重复出现有何作用?明确突出舞台道具简单反衬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六、梳理巩固小组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七、拓展训练如有时间可在课堂完成。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八、布置作业,、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口技林嗣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犬吠妇醒神颈、侧目、微笑、默叹善闹而复静意少舒,稍稍正坐失火救火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十八口技八年级下教案苏教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