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数据分析及持续改进程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
通过对公司过程绩效和业绩项目的数据进行分析和使用以及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作,并利用过程绩效和业绩的有效数据和数据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不断地改进。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质量趋势、运行能力(生产率、效率、有效性、不良质量的成本等)、顾客满意度、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与供货商有关的产品质量、交付以及目前关键产品与服务特征的质量水平发展趋势等项目的数据和数据的分析和使用。

3.0权责
3.1 品质体系部:制定资料搜集及分析的工序;制定数据收集的方法以及频率;监督和执行数据分析的应用;制定数据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统计技术。

3.2 各部门:各有关部门具体负责过程绩效和业绩项目资料的收集、统计、汇总、使用和传递;总经理负责数据分析数据结果的核准;对数据分析的不合格项进行纠正措施行动。

4.0定义

5.0流程图:见下页。

6.0程序内容
6.1 公司资料的收集:
6.1.1 公司级数据应由本程序3.2中所列的责任部门提供,责任部门确定的具体项目时,必须考虑以下内容:
1)优先解决与客户有关的问题;
2)能够为公司的持续改进提供有效依据;
3)与公司业务计划相一致;
6)反映公司质量趋势、运行能力的指标。

6.1.2 确定数据表达方式
1)确定具体的反映趋势的比较内容与比较方式;
2)能够有效地反映所选项目的实际情况;
3)能够扼要地体现公司的现有水平和发展趋势
6.1.3 确定公司级数据收集的方法、周期,以便保证:(与)
1)数据的可靠性;
2)数据的一致性、正确性;
3)数据的适用性;
6.1.4 资料的整理。

品质体系部汇总《XXX年质量目标指标》,清楚、直观地表现公司水平资料。

6.2 公司级数据分析:
6.2.1 公司管理层在每月15日前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依据。

6.2.2 制定公司业务计划时,要考虑参照公司有关的业务水平资料。

6.2.3 在分析比较发现差距时,须对客户密切相关的、关键项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促使公司整体水平的提高。

6.2.4《XXX年质量目标指标》由体系工程师统计后发放各部门经理,并依统计结果发出《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

6.2.5 必要时,根据要求更新公司水平资料的收集和评估方式。

6.3 数据分析的项目:
6.3.1 数据分析的项目于每月10日前由各部门进行汇总并负责统计趋势;6.3.2 各部门《XXXX年质量目标指标》
6.4 公司级数据和数据的分析和使用的趋势应与公司的整个经营目标的进展进行比较。

对达成计划目标的过程绩效和业绩的项目,由相关部门按以下持续改进的规定要进行。

并维持其目前的绩效和业绩。

对未能达成计划目标的过程绩效和业绩的项目,由品质体系部发了《纠正与纠正措施报告》给责任部门,责任
部门按《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中的规定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并由责任单位经理负责对其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进度进行追踪和效果验证及确认,直到此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理。

6.5 持续改进的需求与计划
6.5.1 根据公司发展需求、管理评审的决议事项、管理会议内容中的持续改善需求;
6.5.2 各部门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员工合理的建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总体改善需求;
6.5.3 持续改善内容:
6.5.3.1产品改进:研发技术部针对顾客提出产品设计概念,对照同类产品的设计和结构,结合生产实际中曾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产品的形状,找出差距进行持续改进;
6.5.3.2质量改进:进料、制程、成品等质量不良的持续改进;
6.5.3.3生产效率的改进:生产现场人、机、料、法、环的持续改进;
6.5.3.4服务改进: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针对公司欠缺部分持续改进;
6.5.3.5成本的改进:制造成本逐渐降低的持续改进;
6.5.4 分析检讨:针对改善的主题利用统计手法找出问题点主因;
6.5.5 拟订对策:相关单位针对问题的主因必须提出因应对策。

6.5.6 对策实施:依据检讨改善决议或<<持续改善处理报告>>,实施因应对策并持续追踪该对策是否有效果。

6.5.7 效果确认:在预计完成时间由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对各项对策实施的进行状况确认,并将现阶段的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对改善的状况进行效果确认并由部门主管确认,确认后的文件需交一份给总经理室。

若未达成目标需重新执行6.5.4项;改善OK则执行第6.5.9项。

6.5.8 总经理室针对已进行效果确认的改善报告再次确认其改善状况,并对其执行力度评分(总分为10分),最后计算整个厂区<持续改善报告>执行力度并存档。

6.5.9 订定下阶段目标:如果改善前(后)值有达到目标值,即可决定是否订定下阶段目标,由部门主管审核。

6.6 公司级数据和数据的分析和使用的趋势主要用来:
6.6.1 优先解决与顾客相关的问题。

6.6.2 确定关键的与顾客相关的趋势和相互关系,以支持产品质量/交付/服务等状况评审、方案决策和长期策划。

6.6.3 从使用中产生对产品信息及时报告的信息数据。

6.7 与过程绩效和业绩管理有关的记录的保存与归档,由各相关部门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作业。

7.0参考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8.0相关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