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8)原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8)原文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8) 许慎传,许慎字叔重,汝南郡召陵人。
性格淳朴敦厚,年少时,广泛地学习经书,马融经常推崇他,敬重他。
当时人称赞他说:许叔重对《五经》的研究举世无双。
任郡里的功曹,被举为孝廉,再升迁,任命为氵交县长。
死在家里。
先是,许慎认为五经的解释有好有坏,于是撰《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都传于世。
蔡玄传,蔡玄字叔陵,汝南郡南顿人。
学通《五经》,门徒常一千多人,在册的有一万六千人。
征辟都不就。
顺帝时特诏征授议郎,讲论《五经》异同,很合顺帝的意。
升侍中,出为弘农太守,死在任上。
史家评论说:光武自中年以后,用兵少了,专事经学,从此社会风气渐渐趋于纯朴。
那些穿着儒者衣服,讲述先王道德,游庠序,聚集私人讲学塾舍的,遍布全国。
至于博士所在的地方,有不远万里担负粮食来的,住着精美的住宅,往往以千计,那些著名的开门授徒的学者,在册的学生不下万人,都是专业传授,没有错误或不纯的邪说。
有的甚至在朝廷争论,私下里结朋党,订立繁密的章程条例,访求岩穴的隐居之士,以成一家的学说。
所以扬雄说: 现在的学者,不但文辞藻丽,而且弄得有些烦碎了。
本来,书的道理只有一个,意思是要统一,饱学的人,不能转变,所以普通人鄙视他们固执,又扬雄所谓吵吵闹闹的学问,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
并且成名高第,真正是远方来的也不多。
迂阔不通竟到
了如此地步啊。
但他们所谈的是仁义,所传授的是圣人之法。
所以人人知道君臣父子的大纲,家家晓得返邪归正的道路。
桓帝、灵帝时,君主的教化败坏,朝廷的纪律一天一天衰弛,国家的祸乱不断,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没有不知道国家分崩离析,难以维持下去的。
但是大权在握的强臣,没有企图篡位的阴谋,英雄豪俊之士,为鄙陋之徒的议论所屈服。
这是因为人人诵习先王的言,在下的惧怕叛逆顺从形势啊。
至如张温、皇甫嵩之徒,有定天下一半的大功,威名远扬四海之外,俯仰顾盼,大业可以转移,还鞠躬尽瘁于昏主之下,折简而召,就狼狈匍匐,散成兵,被拘执,却无后悔之心。
及汉祚自终,人神数尽,然后天下的英雄并起,际会风云,曹丕继位。
考寻衰败的原因,但又能拖得这么长的时间,这难道不是讲求儒学的功劳吗?所以先师垂典文,褒奖学者的功劳,不是偶然的,其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不遵《春秋》,比于篡杀诛死之罪,这是多么重要的思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