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明礼仪知行合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知行合一教育中文摘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现象出发,具体阐述了在大学生校园进行文明礼仪知行合一教育的必要性,从而提出了本人的几点关于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知行合一的有效措施,对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与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文明礼仪知行合一现状必要性有效措施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修身” 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

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是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

目前,大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对大学生进行校园文明礼仪的认知和行为养成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当代大学生的校园文明礼仪现状分析
当前,作为高等学府的大学校园里仍有许多不懂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学校这个象牙塔极不和谐的现象。

现如今,虽然各所高校都制定校规校纪来约束学生行为,但是执行时总被学生忽视,久而久之制度校规变成了纸上空谈。

夏季穿拖鞋和背心上课的学生不在少数;不爱护校内公共设施,在校内墙壁或图书馆书籍上随意涂鸦的大有人在;有的学生迟到早退习以为常;有的学生不注意个人修养,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勾肩搭背,果皮纸屑随处乱扔等等。

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群体,上述在校园内时有发生的不文明行为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身份极不相称。

特别是一部分大学生本位主义泛滥、做事无所顾忌,甚至将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误认为是张扬个性的表现;有的学生不懂得尊重他人,却总冀望受到他人的尊重等等,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与低水平的个人素养、空有专业知识却缺乏文化内涵,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推广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之行合一的必要性
俗话说:行必先知,方可见其效。

要求学生做文明人,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才是文明礼仪的道理。

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

(一)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的养成。

礼仪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的必要步骤,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要受到现代礼仪的约束,遵守某些约定俗成的规定。

只有那些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才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反之,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同时受到社会舆论和道德的谴责。

通过礼仪的学习,大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成为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

最后,还能将大学生本身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得到社会的认同。

(二)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通过开展“学礼、知礼、懂礼”教育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明礼仪观念。

构建文明礼仪教育平台。

学校要为学生创建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 不断积累交往经验, 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普遍有一种想尽快走向社会的心理需要,同时又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如何成功应聘找到理想的单位,怎样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职业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问题。

在大学学习阶段,通过礼仪教学能让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这样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最终帮助他们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

三、加强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之行合一的有效措施
(一)注重礼仪实践,形成良好的礼仪氛围。

通过校园网、宣传栏等介绍名人名师处世修身的轶事,还可以通过讲座、辩论赛、演讲会等形式,将礼仪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当然, 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行。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

(二)加强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自我教育
要使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能进行自我教育的话,就等于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

高等院校要通过礼仪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知识,要求他们用文明礼仪规范来矫正自己不良行为,改正自己对文明礼仪的错误观念,坚持对自己进行文明礼仪的自我教育,支持并配合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

学习文明礼仪,使大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得到提高的同时,道德水准也得到升华。

(三)开展礼仪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辅相成
现阶段,各大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只有“高级文秘”等特定专业才会设置礼仪教育的相关课程。

礼仪素质教育的内容形式有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高级文秘等专业学习需求较高的学生。

学校要结合办校条件进一步扩展礼仪教育范畴,在课程内容中适当引入日常社交礼仪、公务礼仪和涉外礼仪等、公务礼仪、日常社交礼仪等多个领域的礼仪知识。

针对非本专业的学生,则要开设形体礼仪、跨文化交际礼仪、实用公务礼仪和现代社交礼仪等公修课,为学生提供多个选择机会。

除此之外,可同步开设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演讲与口才和民俗学等人文素养类辅助课程,加深学生对礼仪素养课程的理解。

(四)从我做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也为自己创造未来。

正因为爱,才能做到奉献。

这种爱能够拉近人的心,产生无穷的动力,是倡导诚信友善的一种体现。

大学生只有做到心中有爱,就会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会给校园的其他人带来不良影响,从而能够时刻规范自己不良行为,逐渐树立校园文明礼仪之行合一的意识,为建设美丽校园、美丽中国而努力奉献。

这种爱能够拉近人的心,产生无穷的动力,是倡导诚信友善的一种体现。

(五)抓好落实,形成氛围。

倡导校园文明礼仪知行合一,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需要制度保障。

同时要加大惩罚力度,对不文明的行为绝对不能姑息,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惩戒制度和派相关的人员进行及时地监督,对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惩戒,遏制不文明行为继续在校园泛滥。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将校园文明礼仪落到实处,就会存在着推一推、动一动的现象,从而达不到真正的目的。

任何社会交往和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社会越进步,人类越文明,人们也越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期望社会环境的和谐。

掌握礼仪知识是顺利进行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

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最终具备良好的整体综合素质。

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投入社会中。

有人曾说过,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希望我们在接受大学学习的同时,把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礼仪和文明带上,让这些成为武装我们思想的法宝。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文明礼仪深深地刻在心中,争做一个合格的文明人,成为一个新世纪的公民。

利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创建一个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惠洲.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施略说[J].现代教育科学,2010.
[2]李琳.浅谈大学生社交文明礼仪教育[J].暨南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