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 库图佐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月29日库图佐夫重返军队。由于敌人兵力占巨大优势,俄军又无后备兵力,库图佐夫不得不把军队撤到俄 国内地。拿破仑企图犄仗优势兵力击溃俄军,力求进行总决战。库图佐夫为对付拿破仑这个计划,采取了更加完 善的斗争方式,始而零星交战、迂回机动并积极防御,随后转入坚决进攻。得到少量援军后,他决定在莫斯科接 近地博罗季诺与拿破仑交战。博罗季诺战役于9月7日开始。拿破仑企图在这次交战中消灭俄军,打开前往莫斯科 的通路,迫使俄国投降并接受和约条件,但他未能达到目的。库图佐夫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为保存俄军的战斗 力,决定放弃博罗季诺阵地,随后又经过激烈的争论,说服诸将同意放弃莫斯科。
1774年7月在阿卢什塔以北的舒马村(今库图佐夫卡)附近的战斗中,库图佐夫亲自冲锋,致使头部中弹, 失去右眼。 此战后,他赴国外治疗,先后到过普鲁士、奥地利、英国和尼德......
沙场升迁
库图佐夫像(乔·都乌绘于1829年,现藏冬宫) 1787年,第六次俄土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库图佐夫受命 保卫沿布格河的俄国西南边境。1788年夏率领猎骑兵军参加了奥恰科夫作战,再次负伤。后指挥不同的兵团在阿 克尔曼、考沙内、宾杰里等地作战。
第五次俄土战争前后的库图佐夫 1764年至1765年,库图佐夫在部队服役,任独立支队支队长。1767年参 加新法典编纂委员会的工作。 结识了先进的社会活动家,更好地了解了俄国的现实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 开阔了眼界。编纂新法典的工作结束以后,库图佐夫又回到了军队。
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控制黑海,进而打通到地中海的道路,扩大势力范围,于1768年对奥斯曼帝 国发动了战争(参见词条第五次俄土战争)。1770年,库图佐夫调到驻南方的第一军团,参与此战。在此期间, 库图佐夫在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鲁缅采夫-扎杜奈斯基指挥的军队中担任参谋 ,曾参加在坑凹墓地、拉尔加河 及卡古尔河等地的决战,表现英勇。任军作战部长(参谋长)时,是军长的得力助手。因作战有功,库图佐夫在 1771年晋升为少校。同年因在波佩什蒂作战有功晋为中校。 1772年调到克里米亚第2团。
放弃莫斯科后,库图佐夫隐蔽地实施了翼侧塔鲁季诺机动,使俄军避开法军突击,集中在塔鲁季......
病逝征途
拿破仑逃走后,俄国境内的法军残部继续退却,库图佐夫则继续追击。1812年12月中旬,法军渡过涅曼河, 退出俄国。在是否继续追击的问题上,库图佐夫不反对打出去,但希望充分准备,给俄军以必要的喘息时间。而 在亚历山大一世的坚持下,俄军于1813年1月13日越过边界进入西欧,分兵三路进攻法军,重新占领了普鲁士的 首都柏林,2月进入华沙。
然而,法军赶到易北河,企图转守为攻,并逐个歼灭分散的盟军。库图佐夫命令在各个方向上行动的军和 普军联合,并向德累斯顿集中。他随部队一起行动,并把自己的司令部移到了西里西亚的本茨劳(Bunzlau,今 波兰博莱斯瓦维茨)。在激烈的战斗与宫廷、军队内部的倾轧中,健康严重受损的库图佐夫病情加剧,他在给亲 人的信中,经常讲述他的痛苦、疲倦、疾病和忙碌。 尽管如此,库图佐夫仍没有向病魔屈服。4月8日,他批准 了下一步作战计划。4月10日,他预见到形势必将进一步恶化,于是写信建议亚历山大一世必须尽快向易北河以 西集结军队,同时着手解放丹麦和挪威。
几度起落
第三次反法同盟时期
库图佐夫画像,现藏于冬宫 1804年俄国参加了反对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5年,俄国向奥地利派出了两支军队,库图佐夫任其中一支军队的总司令。8月他指挥的5万俄军向奥地利开进, 但奥军尚未来得及同俄军会师,就在乌尔姆战役被拿破仑击溃。为避免单独面对具有极大优势兵力的法军,库图 佐夫于10月进行了从布劳瑙到奥尔米茨(今捷克奥洛穆茨)的退却机动行军,并在阿姆施泰滕战败法国元帅若阿 尚·缪拉,在迪恩施泰因战败莫尔季耶,使俄军脱离了被合围的危险。这次行军作为战略机动的出色典范载入俄国 军事学术史册。
军事思想
库图佐夫生前的最后一幅画像 库图佐夫受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鲁缅采夫-扎杜奈斯基和亚历山大·瓦西里耶 维奇·苏沃洛夫的影响很深,一般观点认为他是二人的学生。 他说自己在鲁缅采夫领导下“开始懂得战争”;对 苏沃洛夫的《制胜的科学》等著作曾认真钻研。苏沃洛夫对库图佐夫也十分赞赏。在关于伊兹梅尔之战的报告中 说,苏沃洛夫称库图佐夫“走在左翼,但他是我的右手”。 除此之外,他也继承了彼得一世(1672-1725)统 帅艺术中的全部精华,并成功地加以发展。
01
早年求学
02
崭露头角
03
沙场升迁
04
几度起落
06
病逝征途
05
卫国战争
早年求学
库 图 佐 夫 在 1 7 4 5 年 9 月 1 6 日 ( 俄 历 9 月 5 日 ) 生 于 彼 得 堡 的 一 个 军 人 家 庭 。 其 父 伊 拉 里 奥 ·马 托 维 奇 是 个 军 事 工程师,于彼得一世在位时入伍,退役时是陆军中将。
4月17日,库图佐夫奔赴德累斯顿,途中感染风寒,不得不在本茨劳停留。在此地,他的病情迅速恶化。4 月28日21时35分(俄历4月16日),库图佐夫在本茨劳的一幢二层小楼房中病逝,享年67岁 。
在库图佐夫逝世前不久,亚历山大一世曾来探视。这位长期迫害库图佐夫的沙皇此时却向一个临死的人请求 宽恕。库图佐夫听后,回答道:“陛下,我原谅您,但是俄国会原......
库图佐夫生于军官家庭,1759年毕业于炮兵学校 ,同年入伍。1774年参加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头负重 伤,失去右眼 。1790年参与攻取伊兹密尔的战役。1792年起任驻奥斯曼帝国大使、驻芬兰俄军司令及立陶宛、 彼得堡等地督军 。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中任驻奥地俄军总司令,先后在阿姆斯特丹和德累斯顿挫败法军,后 因奥斯特里茨战役的失败而遭免职。1811年至1812年率军结束第七次俄土战争,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布加勒 斯特和约》 。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发动对俄战争,库图佐夫晋升陆军元帅,重任俄军总司令。他成功在博 罗迪诺战役中消耗法军实力。之后制定“焦土战术”,主动放弃莫斯科,诱敌深入。同年底将法军全部逐出国境, 获斯摩棱斯克公爵衔。1813年,库图佐夫在追击拿破仑的途中病逝 。葬于喀山大教堂。
卫国战争
主词条:俄法1812年战争
博罗季诺战役前的库图佐夫(中跪者) 1812年卫国战争初期,在军中享有很大威望的库图佐夫被召回彼得 堡,参加紧急召开的内阁秘密会议,商讨对敌事宜。此年7月,先后当选为彼得堡义勇军和莫斯科义勇军司令。俄 军放弃斯摩棱斯克(参见词条斯摩棱斯克战役)后,由于军事局势紧张以及军队和人民的坚决要求,从内心深处 痛恨库图佐夫的亚历山大一世被迫于8月20日任命他为俄军总司令。 拿破仑在得知库图佐夫的任命时,意味深 长地说:“这可是一只‘北方老狐狸’!”库图佐夫在得知拿破仑的反应后,谦逊地说:“我将努力向这位伟大 统帅证明:他说得对!”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
奇·库图佐夫
俄罗斯帝国元帅、军事家
01 人物生平
03 历史评价
目录
02 主要影响 04 轶事典故
05 人际关系
07 后世纪念
目录
06 艺术形象
基本信息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格列尼谢夫-库图佐夫(俄语:Ми-хаил Илларионович-Голенищев Кутузов ,英语:Mikhail Illarionovich Golenishchev-Kutuzov;1745年9月16日—1813年4月28日 ),俄 罗斯帝国元帅、军事家、外交家。
1757年,库图佐夫被父亲送进炮兵工程学校学习。在父亲的影响下,库图佐夫从青少年起就有强烈的求知 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早在孩提时代,他就在家中顺利地学习了俄语、一门外语和算术,并广泛阅读了许多书 籍。在学习时,库图佐夫有别于其他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他长期刻苦钻研,酷爱历史和文学,具有渊博的军事 史和战术知识;能熟练地掌握法语、德语、拉丁语,后来又学会波兰语、英语、瑞典语和奥斯曼土耳其语。
主要影响
参与战役
军事思想
参与战役
库图佐夫参加过1768年至1774年和1787年至1791年第五次、第六次俄土战争及1805年第三次反法战争。 1811年指挥对奥斯曼帝国的作战(参见第七次俄土战争),采取先退一步、伺机反击的战法,打败土军主力,迫 其签订有利于改善俄国战略形势的《布加勒斯特和约》。1812年在俄军作战失利情况下出任总司令,指挥博罗季 诺战役,重创拿破仑军,后使用“焦土战术”,迫使法军撤出莫斯科,并领导俄军追击法军。
为迫使土军 方面停战议和,俄国决定夺取其战略要地伊兹梅尔要塞。1790年12月,在苏沃洛夫指挥下,库 图佐夫指挥第6纵队参加了伊兹梅尔围攻战。在土军猛烈炮火阻击下,库图佐夫率先登上了炮台。因土军防守坚固, 双方争夺激烈,炮台两次易手,俄军伤亡惨重。接着,库图佐夫又调集队伍,发起第三次进攻。俄军再次冲入炮 台,与土军展开肉搏战。在其他纵队配合下,终于歼灭守军(参见词条伊兹梅尔之战)。苏沃洛夫对库图佐夫大 加赞扬,称他“树立了勇敢的榜样”。伊兹梅尔战斗胜利后,库图佐夫声威大振。他被擢升为中将,荣获三级乔 治勋章,并被任命为伊兹梅尔要塞司令,统辖部署在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之间的全部军队。
库图佐夫原拟将军队从奥尔米茨撤至俄国边界,以便在俄国援军和来自北意大利的奥军到达后,转入反攻。 但盟军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催促下,尚未集结完毕,就转入了进攻。12月2日开始了著 名的奥斯特里茨战役。 法国元帅尼古拉·让·德·迪厄·苏尔特突击布拉赞高地的时候他在中部指挥1.7万俄军进行 防御。虽然法军有奇袭的优势,但人数并不比他多,在2个小时库图佐夫就被打的溃不成军。
库图佐夫特别爱好工程学,炮兵工程学校校长、炮兵总监舒瓦洛夫为此专门发布了命令,称赞他“修业勤奋, 外语及数学成绩俱佳”,因此擢升其为工兵军一级技术员,指派他帮助军官教授学生。
崭露头角
1759年,库图佐夫学业期满,获得炮兵军士之衔,1761年升为陆军准尉,同年入伍,成为列维尔总督戈利 施泰因·别克斯基元帅的副官。 不久后,库图佐夫请求到前线作战,于是在1762年被调往阿斯特拉罕步兵团任 连 长 , 任 职 于 亚 历 山 大 ·瓦 西 里 耶 维 奇 ·苏 沃 洛 夫 ( 1 7 3 0 - 1 8 0 0 ) 麾 下 。 在 职 不 到 一 年 , 成 绩 显 著 。 同 年 晋 为 大 尉 。 曾参加入侵波兰的战争。
1791年,苏沃洛夫被派赴守卫俄国芬兰边境,库图佐夫成为能承担继续进行俄土战争任务的主要将领。接 替 格 里 戈 里 ·亚 历 山 德 罗 维 奇 ·波 将 金 ( 1 7 3 9 - 1 7 9 1 ) 任 联 合 集 团 军 司 令 的 尼 古 拉 ·瓦 西 里 耶 维 奇 ·列 普 宁 ( 1 7 3 4 1801)上将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库图佐夫,时常请库图佐夫出谋划策。 在多次击退企图夺取伊兹梅尔的土军后, 库图佐夫决心主动出击,改变不利局面。6月15日,他发起出敌不意的突击,在巴巴达格附近击溃2至3万土军。 在7月9日的默钦战役中,库图佐夫根据战场地形和土军防御情况,把部队列为五个方阵。将骑兵置于左翼,猛烈 的向土军右翼高地进攻。当土军反冲击时,库图佐夫又将五个方阵列为一直线,置于他的左翼,击退了土军 的......
库图佐夫吸取了俄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军事思想和艺术,逐步形成了一套先进的军事思想体系,如以消灭敌 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于主攻方向、积极组建和使用预备队、注意鼓励和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并 创造了战略防御思想。把俄国军事学术提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
(概述内图片来源:俄罗斯圣彼得......
人物生平
尽管作为指挥官的库图佐夫在此战中实际失去了战斗指挥权,但亚历山大一世仍认为库图佐夫应对失败负主 要责任,罢免了他的军队领导职务 ,于1806年9月将他降为基辅督军。1808年3月被派往摩尔达维亚军队任军长。 因 和 总 司 令 亚 历 山 大 ·亚 历 山 德 罗 维 奇 ·普 罗 佐 罗 夫 斯 基 元 帅 在 有 关 继 续 作 战 的 问 题 上 发 生 分 歧 , 于 1 8 0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