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课时 时间的测量、误差教案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时间的测量、误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江南学校李友峰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他常用单位的关系.
3.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的方法.
2.体验测量过程中造成误差的客观原因.
3.体验测量过程中造成错误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重点】
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
2.造成误差的客观原因.
3.减小误差的方法.
【难点】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知识点一时间的测量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3-14,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 min 和h.
2.1 min=60 s 1h=60 min=3 600 s
3.为了较方便的测量时间间隔,我们经常用停表测量时间.此外,测量时间的工具有:日晷、沙漏、石英钟、机械钟、电子钟、停表等.
【合作探究】
探究一时间的估测
活动:(集体活动):估测1分钟的时间长度.(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若认为1 min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1 mi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
答:从活动中发现时间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探究二(2人一组):停表的使用.
(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对停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讲解,然后教师喊口令,学生按停表计时,请同学相互帮助,掌握停表的使用方法.)
答:(1)调:先进行调节,按下复位键,使秒针指在“30”
处.(2)按:按动转柄按钮开始计时.(3)停:再次按动转柄按钮,计时结束,这时秒针会停在最后计时处.(4)读:读出停表上分针和秒针所对应的时间值,相加即为测量值.
知识点二误差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4,完成以下问题: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合作探究】
1.为什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答:由于受所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
答: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错误与误差有何不同?
答: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点拨】
1.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
误差较小.
【跟进训练】
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 D )
A.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
B.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1.时间的测量
(1)常用测量工具.
(2)时间单位.
2.(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2)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3)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素材积累】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容国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