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青岛市中考化学复习冲刺模拟试卷(13)附详细试题答案
【2018年中考超凡押题】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8年中考超凡押题】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1f23bdf524ccbff1218427.png)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1.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4页,22道选择题,共28分;第Ⅱ卷4页,9道非选择题,共52分。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共16道小题,每题1分,共16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蔗糖B.氧气C.铜D.生理盐水【答案】D考点:纯净物、混合物的判断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干冰升华C.水结成冰D.酒精挥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煤气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干冰升华只是由固态变为气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酒精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3.医生发现某同学体内缺少维生素C ,该同学饮食中需适量增加的食物是A .面食B .植物油C .牛肉D .蔬菜、水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面食富含糖类,错误;B 、植物油富含油脂,错误;C 、牛肉富含蛋白质,错误;D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正确。
故选D考点:六大营养素、食物与健康4.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真丝围巾B .陶瓷餐具C .塑料保鲜膜D .红木家具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故选C考点:合成材料5.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 .铝B .氢气C .金刚石D .氯化钠【答案】B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测溶液的pHC .稀释浓硫酸D .蒸发食盐水食盐水【答案】B考点:基本实验操作7.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做切割工具。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23ffab19e8b8f67c1cb9e0.png)
化学试卷第1页(共18页)化学试卷第2页(共18页)绝密★启用前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满分8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S 32:Cl 35.5:K 39:Ca 40:Fe 56:Cu 64:Zn 65:Ag 108:Ba 137: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钉生锈B .衣服晾干C .干冰升华D .剪纸成花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石油B .海水C .水银D .空气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取一定量粗盐B .溶解C .过滤D .蒸发结晶4.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 .米饭、土豆B .番茄、黄瓜C .牛肉、鸡蛋D .奶油、花生油5.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 .蔗糖B .花生油C .面粉D .冰块6.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 .分子B .元素C .原子D .单质7.下列物品主要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 .陶瓷杯B .不锈钢碗C .塑料盆D .玻璃钢材质的滑雪板8.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铜B .氧气C .水D .氯化钾9.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 .将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 .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0.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B .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C .铜用于制作导线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1.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4ee6b989eb172ded63b7e7.png)
下载后可编辑可打印青岛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80 分)说明: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22 小题,共28 分;第Ⅱ卷,9 小题,共52 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Zn-65,Cu-64,Ag-108,Ba-13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题1 分,共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衣服晾干C.干冰升华D.剪纸成花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海水C.水银D.空气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结晶4.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米饭、土豆B.番茄、黄瓜C.牛肉、鸡蛋D.奶油、花生油5.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花生油C.面粉D.冰块6.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分子B.元素C.原子D.单质7.下列物品主要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钢材质的滑雪板8.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9.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0.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C.铜用于制作导线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1.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fccfc669e3143323868934b.png)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2018年山東省青島市中考化學試卷可能用到の相對原子品質: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Zn-65,Cu-64,Ag-108,Ba-137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6 小題,每題 1 分,共16 分)在每小題給出の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の。
1.下列變化屬於化學變化の是A.鐵釘生銹B.衣服晾乾C.乾冰昇華D.剪紙成花2.下列物質屬於純淨物の是A.石油B.海水C.水銀D.空氣3.某興趣小組の同學進行“粗鹽中難溶性雜質の去除”實驗。
下圖是實驗過程中の部分操作,其中正確の是4.均衡膳食是身體健康の重要保證。
下列食物主要為我們提供糖類の是A.米飯、土豆B.番茄、黃瓜C.牛肉、雞蛋D.奶油、花生油5.下列物質分別加入適量水中,充分攪拌,能夠得到溶液の是A.蔗糖B.花生油C.麵粉D.冰塊6.動物の肝臟和堅果類食物中含有豐富の鐵和鋅,這裏の“鐵”和“鋅”是指A.分子B.元素C.原子D.單質7.下列物品主要用複合材料製作而成の是A.陶瓷杯B.不銹鋼碗C.塑膠盆D.玻璃鋼材質の滑雪板8.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の是A.銅B.氧氣C.水D.氯化鉀9.認識燃燒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燒。
下列說法正確の是A.只要達到可燃物燃燒所需の最低溫度,可燃物就能燃燒B.工廠鍋爐用煤加工成粉末狀,可使煤燃燒更劇烈、更充分C.室內起火,應該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D.水能滅火,主要是因為水蒸發吸熱,降低了可燃物の著火點10.下列物質の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質の是A.生石灰用作乾燥劑B.鐵粉用作食品保鮮吸氧劑C.銅用於製作導線D.小蘇打用於治療胃酸過多11.綠色化學の核心是要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の污染。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綠色化學”理念の是A.處理廢棄物B.治理污染源C.深埋有毒物D.杜絕污染源12.下列實驗現象描述錯誤の是A.雞蛋清遇濃硝酸變黃B.將鎂條放入稀硫酸中,有大量氣泡產生C.黃銅片和銅片互相刻劃,銅片上留下の痕跡比黃銅片上の淺D.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試液變紅色13.根據你の化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判斷,下列說法錯誤の是A.打開濃鹽酸試劑瓶瓶塞,能聞到刺激性氣味,是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滴加洗滌劑能將餐具上の油污洗掉,因為洗滌劑能溶解油污C.吃松花蛋時可加入少量食醋,因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鹼性物質の澀味D.稀鹽酸能用來除去鐵製品表面の鐵銹,因為稀鹽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14.根據圖中提供の資訊判斷,下列說法正確の是A.③④屬於同種元素B.②表示の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時化合價為+1 價C.①③の化學性質相似D.硒元素の相對原子品質為78.96 g 15.“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為及時發現天然氣洩漏,某燃氣公司常在天然氣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氣味の乙硫醇(C2H5SH)。
┃精选3套试卷┃2018年青岛市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
![┃精选3套试卷┃2018年青岛市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bf1dccb7360b4c2f3f641b.png)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先加适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硫酸,蒸发结晶C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过滤D 除去钢的中混有的少量锌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在变化,则二氧化碳和水被除去,剩余固体全部为碳酸钠,达到物质提纯的目的,选项A符合题意;B、固体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剩余溶质为氯化钠和硫酸钠,蒸发结晶后为氯化钠和硫酸钠混合物,没有达到物质提纯的目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可以去除硫酸钾,但是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钡(过量的),没有达到物质提纯的目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D、钢中含有铁,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杂质锌和钢中的铁都参与反应,钢被腐蚀,没有达到物质提纯的目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混合物进行分离提出时,不得引入新的杂质,所以选取试剂及实验方法时,确保无新物质的生成,才能达到混合物分离提出的目的。
2.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人生石灰C . 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 . 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答案】A【解析】A 、氢氧化钠溶液的pH 值大于7,逐渐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 值减小到7,最后小于7,图像与事实不相符,符合题意;B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先减小,恢复至原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由于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最终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氧化钙前相等,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C 、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立即产生沉淀,当硫酸钠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D 、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中分别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至过量,开始时金属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当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则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22Mg +2HCl MgCl +H 242↑═,22Fe+2HCl FeCl +H 562↑═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镁生成的氢气大于铁,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010beb26fff705cc170a58.png)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项有新物质铁锈(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3.【答案】D【解析】A项瓶塞没有倒放。
B项不能在量筒内溶解物质。
C项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4.【答案】A5.【答案】A【解析】B项花生油不能溶于水。
C项面粉也不能溶于水,搅拌后形成的是悬浊液。
D项冰块是固态的水,属于同一种物质。
6.【答案】B7.【答案】D【解析】A项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项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C项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项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8.【答案】A【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A项铜由铜原子构成。
B项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C项水由水分子构成。
D项氯化钾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9.【答案】B【解析】A项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且与氧气充分接触。
C项室内着火打开门窗会加速空气流动,使火势更旺。
D项水蒸发吸热,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不能降低。
10.【答案】C【解析】A项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所以可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的化学性质。
B项铁粉能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同时作用,故可作食品保鲜吸氧剂,是利用铁的化学性质。
C项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故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物理性质。
D项小苏打(碳酸氢钠)能和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的化学性质。
11.【答案】D12.【答案】C【解析】C 项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合金的硬度比其各成分金属大,故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片上的深。
13.【答案】B【解析】B 项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14.【答案】B【解析】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A 项不正确。
②的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这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B 项正确。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a657df7ad02de80d4d840d3.png)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衣服晾干C.干冰升华D.剪纸成花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海水C.水银D.空气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结晶4. 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米饭、土豆B.番茄、黄瓜C.牛肉、鸡蛋D.奶油、花生油5.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花生油C.面粉D.冰块6. 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分子B.元素C.原子D.单质7. 下列物品主要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钢材质的滑雪板8.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9.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0.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C.铜用于制作导线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1.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源C.深埋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1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鸡蛋清遇浓硝酸变黄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片上的浅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色13. 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C.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14.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④属于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价C.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15. 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H 5SH)。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青岛市2018届中考化学试卷(带答案)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青岛市2018届中考化学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5edbe8050876323012120a.png)
青岛市2018届中考化学试卷(带答案)
青岛市二○一六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
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1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4页,22道选择题,共28分;第Ⅱ卷4页,9道非选择题,共52分。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
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共16道小题,每题1分,共16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蔗糖 B.氧气 C.铜 D.生理盐水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B.干冰升华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
3.医生发现某同学体内缺少维生素C,该同学饮食中需适量增加的食物是
A.面食 B.植物油 C.牛肉 D.蔬菜、水果
4.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真丝围巾 B.陶瓷餐具 C.塑料保鲜膜 D.红木家具
5.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铝B.氢气 C.金刚石 D.氯化钠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给液体加热B.测溶液的pH C.稀释浓硫酸D.蒸发食盐水7.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做切割工。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7e226e33687e21af45a95e.png)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质,所以错误.)GaAs 中As的化合价为﹣3,则Ga的化合价为< )b5E2RGbCAP给液体加热B .D .7.<1分)<2018•青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多种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都能解离出氢离子•青岛)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是因为分子变小了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LDAYtRyKfE叙述中错误的是< )Zzz6ZB2Ltk2分,共12分)17.<2分)<2018•青岛)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观点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支持呼吸和燃烧,含量过高对人体有害,因此进入久未开启< )酸钾晶体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21.<2分)<2018•青岛)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EmxvxOtOco25题5分,第26题5分.共21分)23.<7分)<2018•青岛)“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请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请填下列空格:SixE2yXPq5<1)在人体所摄入的物质中,除空气、水、食盐等无机物外,其余主要是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有机物.人体缺乏钙元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食用乳制品、豆类等可摄入该元素.6ewMyirQFL<2)氢气被誉为“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3)工业上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来生产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4)厨房中铁锅易生锈,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说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2H2+O22H2O2H2+O2CaO+CO2CaO+CO2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请回答一下问题:y6v3ALoS89<1)该反应不属于<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共有 2 种生成物.<2)该反应的发现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0 .2SO2+2H202H2S+3O22SO2+2H2025.<5分)<2018•青岛)“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图示信息回答相关问题:M2ub6vSTnP<1)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 .<2)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得<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非金属<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0YujCfmUCw<3)写出表中关于8号元素的一条信息:化学反应中其原子比较容易得到电子.<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的活动性比铝的活动性强,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其原因: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氢氧化钙、铁粉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其中,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B为单质;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sQsAEJkW5T<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 CaO ,D CuSO4.<2)在图中将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断线“﹣﹣”连线,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箭号“→”连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GMsIasNXkA。
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卷及答案
![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74cf17ba1aa8114431d9b8.png)
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卷及答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石油 C.海水 D.蒸馏水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化学变化B.浓硫酸作干燥剂时能干燥氨气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铁、碘、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3.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导管口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4.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A.存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生石灰块投入水中,水会沸腾﹣﹣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反应D.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蛋白质变性5. 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6.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水浇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7.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氦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8.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原子结构图中X=8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C.镁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9.甲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易溶于水B.60℃时,甲的溶解度约为0.6C.将80℃时甲的溶液降温至40℃,一定析出甲晶体D.90℃时,在50g水中加入0.7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10.某固体混合物由K2CO3、K2SO4、CaCl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④取步骤②的溶液加人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振荡,沉淀不消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aCl2、KClB.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2CO3、K2SO4、KClC.只通过步骤①②就可以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2SO4D.若步骤②改为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其余操作及现象均不变,则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Cl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铁离子,(2)氧化铝,(3)硫酸根离子,(4)铜单质,(5)用稀盐酸除铁锈.12.(10分)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1)上述过程的实验现象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如图所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粒子(填离子符号);;.(3)氨水(NH3•H2O)也能使酚酞变色,原因是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离子,该离子是.(填离子符号).13.(12分)A、B、C、D、E、F、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且常温常压下均为液态,X是红色固体单质,F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其中MnO2起作用.(2)物质D的化学式为.(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⑤的现象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14.(6分)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1)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在升高温度后会产生的现象是:,此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2)若向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将(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15.(12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用C装置收集O2的依据是.(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4)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序号).(5)用D装置检验CO2,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将制得的CO2通入E装置中(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16.(14分)化学实验老师整理药品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让小丽和大伟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试验探究.(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钙(CaCO3)而变质?(2)进行猜想:①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②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③氢氧化钙没有变质.(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下表示对猜想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示例:请你另选择一种猜想参与探究,完成下表.(4)原理与用途:①氢氧化钙俗称,农业上一般用它改良性土壤(选填“酸”或“碱”).②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它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17.(10分)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如下:①NH3+CO2+H2O═NH4HCO3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某温度下,向105g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NH3)和CO2,通过上述反应可制得NaHCO3晶体.(1)已知①中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3.4g,则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2)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9.7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2.D3.B4.C5.B6.A7.B8.C9.D 10.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1)2Fe3+;(2)Al2O3;(3)SO42﹣;(4)Cu;(5)Fe2O3+6HCl═2FeCl3+3H2O.12.(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NaOH+HCl=NaCl+H2O.(2)Na+;Cl﹣.(3)OH﹣.13.(1)2H2O22H2O+O2↑;催化;(2)Ca(OH)2;(3)CuO+2HCl═CuCl2+H2O;(4)有蓝色沉淀物生成;复分解反应.14.(1)出现浑浊;变小;(2)减少.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15.(1)长颈漏斗;(2)氧气不易溶于水;(3)2KClO32KCl+3O2↑;(4)B;(5)CO2+Ca(OH)2═CaCO3↓+H2O;(6)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16.(3)(4)①熟石灰;酸;②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17.解:(1)设:消耗CO2的质量为xNH3+CO2+H2O═NH4HCO317 443.4g xx=8.8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得溶液质量为:105g+3.4g+8.8g﹣9.7g=107.5g答:(1)已知①中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3.4g,则消耗CO2的质量是8.8g;(2)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9.7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107.5g.。
【试卷3份合集】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2018年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
![【试卷3份合集】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2018年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16a0096f1aff00bed51ed3.png)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农业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②人体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病变①农药有毒,应禁止施用农药②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用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环境①硬水转化为软水,加入活性炭吸附②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①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象②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化学与健康: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病变,符合题意;B、化学与农业:农药有毒,不合理使用会污染水资源,应当合理使用;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产生氨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降低肥效,不符合题意;C、化学与生活:硬水转化为软水,最理想的方法是蒸馏,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煮沸;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棉织物有烧纸的气味,毛织物有烧毛发的气味,不符合题意。
D、化学与环境:赤潮和水华,是因为水体含有氮、磷元素等太多,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象;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空气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体现对应操作的是()A.向稀硫酸中加水B.将浓盐酸敞开口放置在空气中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答案】C【解析】A、稀硫酸的pH小于7,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的pH逐渐增大,无限的接近于7,不会大于7,A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将浓盐酸敞开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氯化氢的量逐渐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氧气的质量0,反应过程中氧气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图像从原点开始,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C选项图像变化正确,符合题意;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硝酸钡与硫酸或硫酸钾反应均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一开始就会生成沉淀,D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试卷3套精选★青岛市2018年九年级一轮复习第2轮仿真化学冲刺卷
![★试卷3套精选★青岛市2018年九年级一轮复习第2轮仿真化学冲刺卷](https://img.taocdn.com/s3/m/423f87c455270722182ef70b.png)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溶液为酸性B.b点恰好完全反应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该实验是把碱氢氧化钡滴加倒硫酸中,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a点时溶质没有减小到最小,所以剩余硫酸溶液显酸性,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零,说明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c点时氢氧化钡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钡,不是硫酸,故叙述是错误的;D选项因为b点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没有硫酸与之反应生成沉淀,故两点生成的沉淀质量相等,是正确的叙述。
故答案选择C2.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食品胃液人体血液肥皂水洗涤剂pH 0.8﹣15 7.35﹣7.45 10.2 12.2A.人体血液呈酸性B.用NaOH可以治疗胃酸过多C.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D.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答案】C【解析】A、血液中的pH大于7,故显碱性,故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C、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故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故正确;D、肥皂水显碱性,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故错误。
故选C。
3.环境、健康与能源是人类现今亟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焚烧废弃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B.将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C.化石燃料是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应大力开发和使用化石燃料D.为了防止海产品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保鲜【答案】B【解析】A. 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有害的气体和颗粒物污染环境,选项错误;B. 将燃料脱硫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选项正确;C.大力开发和使用化石燃料会生成较多的颗粒物,会加重空气的污染,增剧能源危机,选项错误;D.甲醛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保鲜,选项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