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五单元导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三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总览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这种单元自成体系: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观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课文分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两类。
精读课文由《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组成。
编排这两篇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学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
习作例文由《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组成,为学生提供了习作的范例,方便学生借鉴和仿写。
通过“交流平台”对本单元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或要求进行梳理和提示。
“初试身手”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试写练习和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方法练写简单的片段。
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单元习作练习。
本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的良好习惯,为习作积累生活素材,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单元课文旨在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本单元的篇章页引用了法国艺术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目的是为了说明留心观察的重要性。
2.单元重点:
(1)阅读时,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注意事物的变化,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本单元编排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
四篇课文以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和场景为描写对象,描写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内容浅显易懂,非常贴近儿童生活。
《搭船的鸟》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作者在去乡下的路上的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记录了作者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了旅途中听到的雨声,也观察了翠鸟的外貌和捕鱼时的动作。
要求我们学习作者抓住翠鸟彩色的羽毛和身手的敏捷的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
《金色的草地》以儿童的视觉,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
要求我们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描写,发现蒲公英早上和傍晚会合拢,中午的时候会张开。
张开的时候,遍地是金黄色。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析作者的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2)启发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积累习作素材。
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习作方法和要求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交流平台”先引导学生回顾两篇精读课文中的观察对象,并小结了留心观察的重要性;然后回顾了这些观察对象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样特殊的发现正是源于作者的细致观察。
引导学生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启发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积累习作素材。
(3)学会观察的方法。
“初试身手”通过两则范例进一步启发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不仅要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尝,并让学生尝试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或场景,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4)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与习作的范例,并以旁批和思考练习的形式提示学生观察要细致,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
本单元习作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引导学生仿照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观察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并写成一篇习作,从而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仔细观察带来的好处,并尝试把平时的观察写进自己的习作。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已经具有观察力的初步表现。
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向学生提出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要求,促使学生的观察力逐步地发展起来。
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目的往往是不自觉的,还不会自己独立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他们的观察通常是无计划的,很容易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观察的持续时间也不长。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细致观察的好处,学会细致观察,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写下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法建议】
1. 正确处理单元课文和习作例文的教学。
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是专门为指导习作编排的,在教学中要和常规单元课文的教学进行区别对待,在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积累语言等方面不要做过多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习作例文主要是供学生习作时借鉴和模仿,教学中不能把它们当作精读课文或略读课文来处理。
2. 在教学中要注意单元内容的整合。
通过单元导学让学生明白这个单元的学习任务是写一篇习作,本单元中的课文、习作例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等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完成这次习作而编排的。
本单元精读课文中的生字可以在每课初读课文后指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在每课时结束时集中指导书写,新词学生粗知大意即可,不需要逐字逐词地理解。
在教学两篇精读课文时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感受留心观察的好处。
《搭船的鸟》一文通过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体会“我”观察的细致;《金色的草地》一文的课后练习直接指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了解“我”观察到的事物和场景,感受“我”观察得细致,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实践,交流观察所得。
在“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两篇精读课文,梳理和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进而通过“初试身手”提供的范例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试着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在“习作例文”和单元习作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旁批和课后思考练习自主学习两篇例文,了解作者细致的观察的所得,引导学生从“细致观察”的角度借鉴和仿写。
3. 在教学本单元前或教学本单元的开始就有目的地提前安排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本单元习作积累素材。
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和观察的要求。
引导学生明确可观察的对象,为学生提供可观察的人、事、景、物的例子。
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随时将自己的学习收获运用到自己的观察中,明白观察活动的目的是为本次单元习作积累素材。
4. 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