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产蛋母鸡产蛋率的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 2020年第40卷第03期 总第278期 |
提高产蛋母鸡产蛋率的措施
孙永艳1,张 玺2
(1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靖远 730600;2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6)
产蛋率被认为是衡量产蛋母鸡生产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提高母鸡的产蛋率成为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

在饲养过程中,产蛋母鸡的产蛋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认为以下几个因素会影响产蛋母鸡的产蛋并提出应对措施,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1 遗传因素
产蛋母鸡的品种不同,其遗传性能各不相同,产蛋率也不相同。

选用优良品种的产蛋母鸡是提高鸡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在饲养过程中,养殖户可以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和气候特点等,选用适合当地的繁殖性能理想的品种。

2 营养因素
2.1 饲料卫生条件不达标
提供合理的营养是保证母鸡高产的基础。

在饲养过程中,鸡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不同,所以投喂的饲料应尽量能满足产蛋母鸡生长发育的需求。

同时,每天要定时定量饲喂,以保持鸡群旺盛的食欲。

饲料不可长期存放在料槽内,使鸡产生厌食和挑食的恶习。

严禁投喂卫生标准不达标的饲料,尤其是不能投喂发霉变质的劣质饲料。

保证饲料储放在避光且通风的干燥处,防止养分流失,发霉变质。

2.2 饲料中矿物质元素的影响
矿物质在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不仅是各器官组织所必需的成分,还参与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对机体的新陈代谢、肌肉神经以及刺激的正常反应能力等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矿物质供给不足,
中图分类号:S815.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3-0024-03
摘 要:近年来,甘肃省靖远县通过实施蛋鸡产业项目,大力推行产蛋母鸡的科学饲养,养殖规模和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提高产蛋母鸡的产蛋率是实现母鸡高产、优质和低成本生产的重要措施。

作为一名在基层一线工作的畜牧兽医人员,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产蛋母鸡的产蛋率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卫生防疫因素和应激因素等。

执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提供优质的配合饲料等措施可以提高产蛋母鸡的产蛋率,增加产蛋量,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产蛋母鸡;产蛋率;管理措施作者简介:张玺(1983- ),甘肃靖远人,硕士,讲师,
主要从事畜禽生产与经营管理;E-mail: *****************
会引起产蛋母鸡的新陈代谢异常和生化指标变化,生产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产蛋率和蛋的质量都会明显下降。

例如:饲料中锌、铁、镁和锰等矿物质的含量会影响产蛋母鸡对钙和磷的吸收,进而会影响蛋壳质量。

如果体内含量过高,这些矿物质会与磷酸根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磷酸盐,反而会影响钙的吸收。

因此,在给产蛋母鸡补充微量元素时,补充的量应适宜。

2.3 日粮中钙含量的影响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有研究表明,每羽鸡每天约需钙3 g~3.5 g,供应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蛋壳的质量。

因此,在产蛋期必须选择含钙量较高的饲料,且补充的钙盐要有利于机体吸收。

3 加强饲养管理
产蛋母鸡的饲养管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它们的产蛋性能,养殖户必须加强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

对产蛋影响较大的管理因素有光照、温度、鸡舍内氨的浓度以及外界各种应激反应。

3.1 温度的管理
温度对产蛋母鸡的生长、产蛋率、蛋重以及蛋壳的品质都有明显的影响。

产蛋母鸡产蛋的最适宜环境温度是15 ℃~22 ℃,其中当温度在13 ℃~16 ℃时,产蛋率较高。

温度过高或过低,产蛋母鸡的产蛋性能都会受到不良影响,鸡场应在冬季做好保温工作,夏季注意降温。

夏季气温升高,鸡的采食量下降,机体产热减少;呼吸浅而快,鸡会大量饮水以补充呼吸和排泄所失掉的水分;对钙的吸收率降低,从而影响产蛋率。

可以采用通风、喷水的方式防暑降温,鸡舍内还可以采用喷雾降温或安装电风扇降温。

如果温度过低,鸡会缩成一团并扎堆以减少散热面积,皮肤血管收缩,采食量增加,并通过肌肉颤抖来增加热量,这会极大影响产蛋母鸡的产蛋率。

3.2 光照的管理
光照对产蛋母鸡的性成熟时间、蛋形成时间和蛋重等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要提高产蛋母鸡的产蛋率,饲养人员必须熟悉光照的管理和控制。

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应缓慢增加,产蛋母鸡每天最好光照16 h,光强度2.7 W/m2~3.5 W/m2。

可以在灯泡上附上伞形灯罩聚光,光照强度以鸡能看见料槽为准。

人工光源的开闭时间要固定,不可忽迟或忽早,否则会引起部分母鸡停产。

3.3 通风的管理
鸡粪的分解会产生大量氨气,鸡舍内的空气中存在各种微生物灰尘,鸡呼吸作用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害气体可达到较高的浓度,由此造成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

因此,饲养人员应及时清除鸡粪,加强鸡舍通风,降低舍内氨气、硫化氢、灰尘和微生物等有害气体的含量,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并有充足的氧气。

3.4 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
产蛋母鸡在产蛋期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佷容易受到饲料突变、疫苗接种和惊吓等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从而会对这些因素产生应激反应,使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导致产蛋量下降,甚至可能会停产。

因此,鸡场应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以此避免应激的影响。

饲养人员进出鸡舍要有序,操作时应动作轻巧,不可粗暴、大声喧哗制造噪音引起鸡群惊慌,要保持环境的相对安静稳定。

| 2020年第40卷第03期 总第278期 |25
26 | 2020年第40卷第03期 总第278期 |
鹅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诊疗
姜时保1,彭长城1,陈 丽1,吴新秋1,李茂春1,谢拥军2,李旭红2
(1 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 岳阳 414000;2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岳阳 414000)
非洲猪瘟的入侵对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格局带来不同程度的改变,新老猪场改为养鹅场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5月初,因非洲猪瘟对养猪业的严重影响,岳阳市佘老板将新建的猪场改为养鹅场;8月28日,因鹅场发生不明原因死亡而求助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笔者随后前往鹅场进行现场调查。

在与鹅场相关人员交谈后,再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结果,初步诊断为鹅肉毒梭菌中毒。

1 现场调查
发病的鹅场依山傍水,佘老板说该场原计划养猪,后考虑到国内的猪场受非洲猪瘟
的影响严重且无有效防疫措施而改饲养鹅。

2019年5月初引进鹅苗5 000羽,鹅白天在山坳池塘放养,傍晚返回场中鹅棚,生长良好;至7月底,陆续有鹅死于池塘,每天死亡两三羽,平均体重2.5 kg ~3.5 kg,死亡数多时达10羽/d,持续一个多月,咨询多人无果。

病鹅死前无“特别症状”,大多表现为突然发病,两腿无力,两翅似乎用力不停扑闪支撑于水面,头无力插在水中淹死。

听完介绍后笔者又前往饲料加工房了解情况,之后要求下池塘现场捕捉问题鹅。

2 临床症状
发病鹅表现的典型症状有:软颈,颈肌
中图分类号:S854.5+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3-0026-03
摘 要:鹅肉毒梭菌中毒是由于摄入了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运动中枢神经麻痹和延脑麻痹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头下垂,全身软弱无力,故又称软颈病。

2019年8月28日,岳阳市新建鹅场佘老板家饲养的鹅部分发生疑似中毒,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动物试验结果确诊为鹅肉毒梭菌中毒。

关键词:鹅;肉毒梭菌毒素;中毒;软颈;颈肌麻痹4 搞好卫生防疫工作
要保证鸡群健康和产蛋母鸡的产蛋率就要做好鸡舍的环境卫生,定期做好疫病防治、消毒、免疫接种和驱虫工作。

鸡场应在鸡舍的门口应设消毒池,经常更换消毒液,定期用生石灰喷洒鸡舍,根据鸡生长和生产的情况在饲料中添加预防性药物。

场内粪道和饲
料道要分开,非生产人员严禁进入生产区,以免带入病毒和细菌等;饲养人员应及时处理鸡排泄物和病死鸡,防止污染;定期消毒食槽、水槽、生产所用的设备。

产蛋母鸡在18周龄时应接种新城疫系弱毒疫苗、鸡痘疫苗和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并及左旋咪唑驱虫。

鸡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投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