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晋源区八年级物理下学期2月奖学金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市晋源区八年级物理下学期2月奖学金测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2题;共107分)
1.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据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 据可知,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C . 根据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 . 据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2分)图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
A . 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
B . 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C . 都是噪音
D . 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
3. (2分)有四个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A . 120.7厘米
B . 120.75厘米
C . 120.745厘米
D . 1207.5厘米
4. (2分) (2017八上·贵港期末) 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 .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 . 物体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D . 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5. (2分)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振幅
6. (2分)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B .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C . 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老鹰的双翅展开的长度约为30cm
7. (2分) (2016八上·黄石期中) 玻璃在200℃时熔化,当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由此可知()
A . 玻璃变大了
B . 玻璃是晶体
C . 玻璃是非晶体
D . 玻璃难熔化
8. (2分) (2017八上·常熟期末)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 . 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
D . 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9. (2分)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图中符合实际的光路示意图是()
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所描述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 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 . 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 . 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D . 寒冬,窗玻上冰花剔透
11. (2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 . 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C . v大小由决定,但与s、t无关
D . 上述说法都正确
12. (2分)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A . 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 . 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 . 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 . 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13. (2分)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 . 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 . 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 . 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14. (2分)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A . 200m
B . 400m
C . 2000m
D . 10000m
15. (2分)湖南大学的博士生马超民及其团队发明了“汽车中控手势控制套件”,该套件通过内置的摄像头采集手势并进行图象识别,进而转化成各种指令来控制中控设备,如图所示,汽车安装该套件后,驾驶员通过轻拍、抓取等手势就能实现接听和挂断电话、GPS导航等功能,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汽车所受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 汽车所受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车载GPS导航设备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 . 采集手势用的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16. (2分)(2011·绵阳) 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 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 . 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 . 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 .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17. (2分)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衣服展开比折叠在一起时干的快,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 .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什么?
B . 液体蒸发快慢跟空气接触面积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C . 液体蒸发的速度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D . 液体蒸发的时间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18. (2分)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19. (2分) (2016八上·岱岳期中)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他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1:3,运动的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A . 3:4
B . 4:3
C . 12:1
D . 1:12
20. (2分) (2018八上·民乐期末) 某同学在上学的路上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 5m/s
B . 10m/s
C . 4.8m/s
D . 不知路程无法计算
21. (3分)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运动的参照物是________,比较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________。

22. (2分) (2017八上·永定期中)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系.
23. (1分)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像有:(1)小孔成像;(2)照相机成像;(3)放大镜成像;(4)平面镜成像;(5)电影银幕上的像.其中属于虚像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4. (4分) (2018八上·花山期末) 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
25. (2分) (2016八上·东至期中) 在历代诗人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
26. (7分)课本中讲了三种常用的温度计,它分别是:
(1)实验室温度计,量程是﹣20℃﹣﹣110℃,分度值是________;
(2) ________,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
(3) ________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
27. (2分) (2016八上·汇川期中) 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景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水中画面的“鸟”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28. (15分) (2017八上·长春期末) 请按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大致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3)在图丙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
29. (5分)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________
(2)
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3)
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__ 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________
30. (11分) (2015八上·江都月考)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最大刻度100cm)等器材,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测焦距: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
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________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3)
如乙图所示,把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
(4)
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 . 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 . 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1. (5分) (2016九上·无棣期中)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60 20 645
食用油60 20 6 68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4)本同学在实验中是根据________来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
32. (10分) (2016八上·绵阳期中) 小东在暑假时和父母到天津去旅游,在乘出租车时得到一张天津市客运出租行业专用发票,如图所示;
(1)此人乘车时间为多少min?
(2)该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2题;共10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6-2、
26-3、
27-1、
28-1、
28-2、
28-3、29-1、29-2、29-3、29-4、30-1、
30-2、30-3、30-4、31-1、31-2、31-3、31-4、
32-1、
3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