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东-创伤后机体反应及基本的创伤支持(共23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免疫系统的改变
(1)非特异性改变:中性粒细胞的粘附作用明显升高,但趋化作用 明显抑制,其吞噬功能变化不明显。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功能受 到其数量、形态和功能变化的影响。 (2)特异性:创伤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降低增加了严重 创伤后患者感染的可能,创伤后期细胞免疫亦受到抑制。创伤后免疫 功能抑制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多种学说均不能全面阐明免疫系统受 抑过程。
总计
评分
4 3 2 1 5 4 3 2 1 6 5 4 3 2 1
注:量表总分为15分,最低3分,分数越高,意识状态越好。 伤情分型
轻型:13~15分,意识障碍在20min以内 中型:9~12分,意识障碍在20min至6小时 重型:3~ 8分,伤后昏迷至少六小时以上或伤后24小时内意识情况恶化再次昏迷者
2.创伤的早期处理
(一)通畅气道、保障呼吸 建立通畅的气道是保证有效供氧的基础,在快速评估伤情后应即刻根 据目前气道状况采取合理措施。包括:(1)采用抬头举颏法和双手 托颌法保持气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吸除血液及分泌物、除去异物, 必要时安置口咽通气道。(2)保证患者有较好的通气。患者的呼吸 可能因为意识障碍、呼吸道梗阻、气胸、血气胸、膈肌损伤、多发肋 骨骨折、连枷胸、颈椎损伤、周围神经损伤或腹腔压力增高等因素受 到影响。(3)吸氧:休克患者均伴有低氧,需要给予尽可能高的吸 氧浓度,同时进行氧饱和度监测。(4)明显的气胸及血气胸应尽快 引流。存在张力性气胸时,正压通气会使呼吸更加恶化,应及时加以 排除。(5)应高度重视颈椎骨折的可能性,建立及维持气道时要保 持颈部制动并维持在在中立位。
7.中枢系统的改变
创伤后脑血管灌注量减少或氧供不足可引起定向力障碍、幻觉、 烦躁或昏迷。中枢神经系统是应激反应的调控中心,与应激密切有关 的部位包括边缘系统的皮层、杏仁体、海马、下丘脑、脑桥的蓝斑等 等。创伤后大约10%的患者可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它是一种少见的有明确心理社会应激源病因 的精神状态。以三组症状为特征,即对创伤的反复性体验、对创伤性 提示物的持久性回避和长期的觉醒度增高。
6.血液系统的改变
创伤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目增多,核左移,早期血小板数目可 减少、4~5日后因骨髓出现相应变化大量释放血小板,数量可达伤前 1.5倍。严重者常伴有凝血障碍,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减少,同时由于 输液进一步稀释正常凝血因子,大失血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补充也不 足,创伤和休克造成组织破坏和细胞缺氧,使原来位于细胞内膜的具 有强烈促凝活性的物质暴露和释放,均造成凝血机能减退。
三 蛋白质代谢 但对于一些广泛而严重的损伤,早期实施较长时间和较大范围的手术,其结局往往很差。
后期则主要为心脏损伤所致的泵功能衰竭、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等。
即在容量复苏中,将血压维持在能够保证重要器官组织灌注和氧供的较低水平,等待彻底止血后再进行充分液体复苏。
创伤患者的早期评估及处理原那么
肾小管及集合小管的管腔堵塞,肾小管坏死后,滤液回收增加或渗出,引起肾间质水肿,进一步影响肾循环功能,加重肾缺血,导致急性肾功
创伤后肺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在于各种损伤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增多; 对躯体穿通伤患者而言,早期有指征的探查手术可能比液体复苏更重要,它可以快速明确诊断,减少可能存在的风险。 Glasgow昏迷评分 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胃肠黏膜缺血导致黏膜上皮细胞损伤,胃肠黏膜屏障遭到严重破坏。 注:量表总分为15分,最低3分,分数越高,意识状态越好。 创伤后应激反响的病理生理改变 但对于一些广泛而严重的损伤,早期实施较长时间和较大范围的手术,其结局往往很差。
主要内容
1 A创spec伤t M后edic应al Sy激stem反s, In响c. 公的司简病介 理生理改变 2 创伤后代谢和脏器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3 常用创伤评分方法 4 创伤患者的早期评估及处理原那么
一.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1.神经-体液反响
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后,创伤刺激传入中枢。传入神经和体液因子是最 为重要的两种引起应激反应的途径。创伤刺激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及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性增强
2.创伤评分〔Trauma Scale,TS〕
呼吸(次/分)
呼吸幅度 收缩压(mmHg) 毛细血管充盈
GCS总分
等级 积分 等级 积分 等级 积分 等级 积分 等级 积分
10~24 4
正常
1 >90 4 正常 2 14~15 5
25~35 3 浅或困难 0 70~90 3 迟缓 1 11~13 4
参数 循环 呼吸 胸腹 运动 语言
2 毛细血管充盈正常 (sBP>13.3Kpa)
正常
均无压痛
遵嘱动作 回答切题
1
0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毛细血管无充盈(sBP
(13.3>SBP>11.4)
<11.4Kpa)
>35次/分
无自主呼吸
胸或腹压痛
连枷胸、板状腹或深穿 刺伤
只有疼痛反应
无反应
错乱、语无伦次
发音听不清或不能发
4.肝功能的改变
严重创伤可直接对肝细胞、肝外胆道和血管造成损伤,也可以因 为创伤使机体处于严重应激状态,机体的内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大量 炎性介质释放,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肝细胞在此过程 中受到损伤。同时创伤中所引起的全身及肝脏局部灌注不良所导致的 缺血与再灌注损伤也是导致肝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创伤中后期并发 的感染不仅可以引起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也可因为感染性休克、ARDS 等系统或器官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肝细胞的损伤。
5.泌尿系统的改变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创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创伤后由于血容 量减低,体内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过度分泌,尿量明显减少,交感神 经系统兴奋使血儿茶酚胺升高,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水平增高,肾小球 前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及集合小管 的管腔堵塞,肾小管坏死后,滤液回收增加或渗出,引起肾间质水肿, 进一步影响肾循环功能,加重肾缺血,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通过外周神经节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 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系统
创伤性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释放的激素产生了三方面的作用: (1)增加底物动员为分解代谢提供能量(2)启动水钠储留机制,有 助于保持体液平衡(3)调控引起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
三.创伤的评估 毛细血管无充盈(sBP<11.
活动丧失者,应进行主要的神经系统检查与评估 第二阶段即在ICU中的后续复苏治疗,纠正低体温、低血容量和凝血功能障碍。 〔Glasgow Coma Scale,GCS〕 创伤后大约10%的患者可产生创伤后应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它是一种少见的有明确心理社会应激源病因的精神 状态。 同时,大量低温液体输入加剧了机体的低体温,进一步影响凝血功能,加重了内环境紊乱,可能会导致出血量增加和病死率上升。 相加之积分为CRAMS值。 保证气道通畅和颈椎稳定:运用抬头举颏法及双手托颌法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安置口咽通气道或气管插管。
2.创伤的早期处理
(二)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创伤患者的低血压常见于患者有效血容量不足,临床救治中往往存在 扩容不足,因此应避免伤员处于头低位,下肢抬高是缓解低血容量的 有效临时措施。应快速建立外周双通道或中心静脉通路,以保证有效 的早期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同时需控制明显的出血,对可能的心 包填塞应予快速诊断或排除。对躯体穿通伤患者而言,早期有指征的 探查手术可能比液体复苏更重要,它可以快速明确诊断,减少可能存 在的风险。术前及术中仍应积极扩容以维持循环容量。常见的大量血 液丢失部位有:严重的外部损伤灶、胸腔、腹腔、腹膜后及严重骨折 处(股骨、骨盆等)。
2.创伤后机体代谢变化
一 糖代谢 创伤后免疫功能抑制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多种学说均不能全面阐明免疫系统受抑过程。
应快速建立外周双通道或中心静脉通路,以保证有效的早期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
此外,充分的液体输入降低了血液粘滞度、稀释了凝血因子因而加重出血;
创伤后应激反响的病理生理改变
存在张力性气胸时,正压通气会使呼吸更加恶化,应及时加以排除。
1. Glasgow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GCS〕
项目3
睁眼(E) 言语反应(V) 非偏瘫侧运动反应(M)
自己睁眼 呼叫时睁眼 疼痛刺激时睁眼 任何刺激不睁眼 正常 有错语 词不达意 不能理解 无语言 正常(服从命令) 疼痛时能拨开医生的手 疼痛时逃避反应 疼痛时呈屈曲状态 疼痛时呈伸展状态 无运动
2.呼吸系统的改变
创伤后肺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在于各种损伤因素,通过 多种途径引起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导致肺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增多;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 顺应性降低,发生肺不张,导致急性肺损伤,严重者可引 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3.胃肠道的改变
在创伤应激状态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全身血流重 新分布。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胃肠黏膜缺血导致黏膜上皮 细胞损伤,胃肠黏膜屏障遭到严重破坏。临床上表现为胃肠道蠕动和 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可出现应激性溃疡等。应激性溃疡是创伤患者消 化系统最主要的并发症,胃肠粘膜缺血、低氧是导致胃肠功能障碍的 主要病理基础。胃肠道还是MODS的始动器官,创伤时胃肠粘膜的损 伤,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是促发MODS的重要因素。
•活动丧失者,应进行主要的神经系 统检查与评估
•充分检视伤者伤情。
进一步评估
1.头部及颅骨〔包括耳部〕
损伤 2.颌面部损伤
3.颈部损伤 4.胸部损伤
5.腹部及骨盆损伤
6.背部、会阴及直肠损伤
7.四肢损伤 8.完善神经系统检查
9.进行所需的影像学、实
验室及特殊检查
10.检视所有的管路〔各种 插管、引流管〕
>35 2
50~69 2

0 8~10 3
<10 1
<50 1
5~7 2
0
0
0
0
3~4 1
创伤记分法〔TS〕较多的用于院前的事故现场急救和分类拣送。它主要依据伤后生理指标的改变来反映 创伤的严重程度,未涉及解剖学因素、伤员的年龄及伤前的健康状况,因而不能区分少数严重的创伤。
3. CRAMS评分
1982年由Giomican提出,1985年C1cmmer提出修改,至今仍然广泛使用。包括循环〔circulation〕、 呼吸〔respiration〕、胸腹压痛〔abdomen〕、运动〔motion〕、语言〔speech〕五个参数,按照 各参数表现将其评为0~2分共3级。相加之积分为CRAMS值。CRAMS分值9-10分为轻伤;8~7分 为重伤;CRAMS≤6分为极重伤。文献报道CRAMS的灵敏度为83%~91.7%,特异性为49.9%-89.8%。
四.创伤的早期救治
1.病情的初步评估步骤
早期评估
•保证气道通畅和颈椎稳定:运用抬头举颏法 及双手托颌法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安置口 咽通气道或气管插管。
•呼吸:所有患者初始均需给予高浓 度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通气,假设 有气胸或血气胸应尽快引流。
•保持循环稳定、控制出血:建立至少2大静 脉通道以快速补液,需要时及时补充同型血, 对排除了心包填塞的低心排者,可考虑使用 正性肌力药物,注意不应让伤员处于头低位。
能衰竭。
四 水与电解质的代谢
包括:(1)采用抬头举颏法和双手托颌法保持气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吸除血液及分泌物、除去异物,必要时安置口咽通气道。
五 维生素的代谢
二.创伤后脏器功能改变
1.循环系统的改变
创伤后常伴有失血、失液,可导致血容量不足,发生休克。创伤 后早期主要为低容量性休克,也可伴有直接的心脏损伤(包括心肌挫 伤、瓣膜损伤和心包填塞)、颅脑损伤和高位脊髓损伤所致的中枢性 及周围性循环功能障碍。后期则主要为心脏损伤所致的泵功能衰竭、 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等。为保证重要生命器官的血供,维持血液动 力学的稳定,心血管、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之间相互调节,代偿性适应 有效循环量的不足,以维持内环境平衡。
二 脂肪代谢 创伤性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释放的激素产生了三方面的作用:(1)增加底物动员为分解代谢提供能量(2)启动水钠储留机制,有助于
保持体液平衡(3)调控引起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
创伤后应激反响的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上表现为胃肠道蠕动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可出现应激性溃疡等。
中枢神经系统是应激反应的调控中心,与应激密切有关的部位包括边缘系统的皮层、杏仁体、海马、下丘脑、脑桥的蓝斑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