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巧复习资料第二章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二章 因数与倍数(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二章 因数与倍数(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二章因数与倍数(含解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已知A=3×7×10,则A一共有()个因数.A.6B.12C.16D.202 . 甲数×6=乙数(甲数、乙数均为非0自然数),乙数是甲数的().A.因数B.倍数C.无法确定3 .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中,最小的两位数是A.10B.20C.254 . 下列各数中,()不是48的因数.A.14B.16C.485 . 方静是一名小学生,她的爸爸今年32岁,她的年龄是爸爸岁数的因数,方静今年(____)岁。

6 . 在36、23、45、127、4500、7080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有()个。

A.4B.3C.2D.17 . 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的倍数.A.3B.2C.5D.68 . 下面的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A.12B.21C.102D.98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正整数的最大因数减去这个正整数的最小倍数,所得的差一定等于零B.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C.因为2.6¸1.3=2 ,所以2.6能被1.3整除D.16 的因数有2,4,8,1610 . 下列各数中,因数个数最多的是()A.16B.12C.4911 . 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周长一定是()。

A.质数B.合数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2 . 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倍数.()A.3和12B.15和60C.1和5D.42和613 . 18的因数有.其中是它的质因数.将18分解质因数是.二、填空题14 . 在1----10的所有自然数中,所有的质数之和是(______),所有的合数之和是(______),所有的偶数之和是(______),所有的奇数之和是(_____).15 . 从0、1、4、5这四个数中任选三个数组成一个三个数,能组成(_____)个同时是2,3,5倍数的数,其中最小的是(_____).16 . 175与125的和是(______)数;321-178的差是(______)数,(填“奇”或“偶”)17 . 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的数中最小的是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复习资料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相交线及平行线单元测试卷(一)班级姓名学号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注释)1、如图,直线a、b、c、d,已知c⊥a,c⊥b,直线b、c、d交于一点,若∠1=500,则∠2等于【】A.600B.500C.400D.3002、如图,AB⊥BC,BC⊥CD,∠EBC=∠BCF,那么,∠ABE及∠DCF的位置及大小关系是()A.是同位角且相等B.不是同位角但相等;C.是同位角但不等D.不是同位角也不等3、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只能()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 D.相等且互补4、下列说法中,为平行线特征的是()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A.①B.②③C.④D.②和④5、如图,AB∥CD∥EF,若∠ABC=50°,∠CEF=150°,则∠BCE=()A.60°B.50°C.30°D.20°6、如图,如果AB∥CD,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7、如图,由A到B 的方向是()A.南偏东30°B.南偏东60°C.北偏西30°D.北偏西60°8、如图,由AC∥ED,可知相等的角有()A.6对B.5对C.4对D.3对9、如图,直线AB、CD交于O,EO⊥AB于O,∠1及∠2的关系是( ) 更多功能介绍A.互余B.对顶角 C.互补 D.相等10、若∠1和∠2互余,∠1及∠3互补,∠3=120°,则∠1及∠2的度数分别为( )A.50°、40° B.60°、30° C.50°、130°D.60°、120°1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一个角小于它的补角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同位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图中及∠1是内错角的角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13、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AOD和∠BOC的和为202°,那么∠AOC的度数为()A.89°B.101°C.79°D.110°14、如图,∠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0个15、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判定a∥b的条件的序号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注释)16、如图,∠ACD=∠BCD,DE∥BC交AC于E,若∠ACB=60°,∠B=74°,则∠EDC=___°,∠CDB=____°。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复习与测试(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复习与测试(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一、单选题1.已知a≥0,b≥0,且a+b=2,则( )A.ab≤12B.ab≥12C.a2+b2≥2D.a2+b2≤32.已知正数x,y满足x+1y=1,则1x+4y的最小值为( )A.9B.10C.6D.83.在实数集上定义运算⊗:x⊗y=x(1﹣y),若不等式(x﹣a)⊗(x+a)<1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1)B.(0,2)C.(―12,32)D.(―32,12)4.已知1≤a+b≤5,―1≤a―b≤3,则3a―2b的取值范围是( )A.[―6,14]B.[―2,14]C.[―2,10]D.[―6,10] 5.若关于x的不等式x2―4x―2―a>0在区间(1,4)内有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a<―2B.a>―2C.a>―6D.a<―6 6.若x=5―2,y=2―3,则x,y满足( )A.x>y B.x≥y C.x<y D.x=y7.正数a,b满足9a +1b=2,若a+b≥x2+2x对任意正数a,b恒成立,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A.[―4,2]B.[―2,4]C.(―∞,―4]∪[2,+∞)D.(―∞,―2]∪[4,+∞)8.设正数a,b满足b―a<2,若关于x的不等式(a2―4)x2+4bx―b2<0的解集中的整数解恰有4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 )A.(2,3)B.(3,4)C.(2,4)D.(4,5)二、多选题9.下列函数最小值为2的是( )A.y=x2+1x2B.y=x2+3+1x2+3C.y=2x+12x D.y=x2+1x,x>010.已知a>0,b>0.若4a+b=1,则( )A.14a +1b的最小值为9B.1a+1b的最小值为9C.(4a+1)(b+1)的最大值为94D.(a+1)(b+1)的最大值为9411.已知a>0,b>0,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有( )A.2aba+b ≤ab B.a2+b22≤a+b2C.1a +1b≤4a+bD.a2+b22≤a2+b2a+b12.已知正数a,b满足a(a+b)=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2+b2的最小值为22―2B.2a+b的最小值为2C.1a +1b的最小值为332D.a―b的最大值为1三、填空题13.设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1>0的解集为{x|―1<x<13},则ab的值是 .14.已知x,y为正实数,且x+4y=1x+1y=m,则m的最小值为 .15.已知实数a,b满足ab>0,则aa+b―aa+2b的最大值为 16.已知实数x,y,z满足:{x+y+z=3x2+y2+z2=36,则|x|+|y|+|z|的最大值为 .四、解答题17.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1)当m=3时,求(∁R A)∩B;(2)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8.求证下列问题:(1)已知a,b,c均为正数,求证:bca +acb+abc≥a+b+c.(2)已知xy>0,求证:1x>1y的充要条件是x<y.19.已知不等式组{―x<2,x2+7x―8<0的解集为A,集合B={x|a―5<x<3a―5}.(1)求A;(2)若A∪B=B,求a的取值范围.20.已知函数g(x)=k2x+k,ℎ(x)=x2―2(k2―k+1)x+4.(1)当k=1时,求函数y=ℎ(x)g(x),x∈(―∞,―1)的最大值;(2)令f(x)={g(x),x>0ℎ(x),x<0,求证:对任意给定的非零实数x1,存在惟一的实数x2(x1≠x2)使得f(x1)=f(x2)成立的充要条件是k=4.21.若函数f(x)=a x2―(2a+1)x+2.(1)讨论f(x)>0的解集;(2)若a=1时,总∃x∈[13,1],对∀m∈[1,4],使得f(1x)+3―2mx≤b2―2b―2恒成立,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22.已知函数f(x)=2|x+1|―|x―a|(a∈R).(Ⅰ)当a=2时,求不等式f(x)⩾x+2的解集;(Ⅱ)设函数g(x)=f(x)+3|x―a|,当a=1时,函数g(x)的最小值为t,且2m +12n=t(m>0,n>0),求m+n的最小值.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C 10.【答案】B,C 11.【答案】A,D 13.【答案】614.【答案】315.【答案】3―2216.【答案】1+22217.【答案】(1)解:∵集合A ={x|―2<x <5},B ={x|m +1≤x ≤2m ―1}.∴∁R A ={x|x ≤―2或x ≥5},m =3时,B ={x|4≤x ≤5},∴(∁R A )∩B ={5}(2)解:若A ∪B =A ,则B ⊆A ,当B =∅时,m +1>2m ―1,解得m <2,成立;当B ≠∅时,{m +1≤2m ―1m +1>―22m ―1<5,解得2≤m <3,综上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3)18.【答案】(1)证明:bc a +ac b +ab c =2bc a +2ac b +2ab c 2=bc a +ac b +bc a +ab c +ac b +ab c 2≥2bc a ⋅ac b+2bc a ⋅ab c+2ac b ⋅ab c=a +b +c ,当且仅当bc a =ac b ,bc a=ab c ,acb =abc ,即a =b =c 时等号成立.(2)证明:依题意xy >0,则{x >0y >0或{x <0y <0,所以:1x >1y ⇔1x ―1y =y ―x xy >0⇔y ―x >0⇔x <y ,所以:1x>1y 的充要条件是x <y .19.【答案】(1)解:由{―x <2x 2+7x ―8<0,得{x >―2―8<x <1,得―2<x <1,所以A ={x |―2<x <1}.(2)解:由A ∪B =B ,得A ⊆B ,所以{a ―5≤―23a ―5≥1,得2≤a ≤3,故a 的取值范围为[2,3].20.【答案】(1)解:当 k =1 时,函数 y =x 2―2x +4x +1, x ∈(―∞,―1) ,令 t =x +1<0 ,则 y =t +7t―4 ,此时 ―t >0 ,由 (―t )+(―7t )≥2(―t )×7―t =27 ,即 t +7t≤―27 ,当且仅当 t =―7 ,即 x =―7―1 时取等号,综上,当 x =―7―1 时, y 最大值是 ―27―4 .(2)解:充分性:当 k =4 时, f (x )={16x +4,x >0x 2―26x +4,x <0 , 当 x >0 时, y =16x +4 在 (0,+∞) 单调递增,且 y >4 ,当 x <0 时, y =x 2―26x +4 在 (―∞,0) 单调递减,且 y >4 ,若 x 1>0 ,则存在惟一的 x 2<0 ,使得 f (x 1)=f (x 2) ,同理 x 1<0 时也成立,必要性:当 x >0 时, y =k 2x +k ,当 k =0 时, f (x ) 在 (0,+∞) 上的值域为 {0} ,显然不符合题意,因此 k ≠0 ,当 x >0 时, f (x ) 在 f (x ) 的取值集合 A =(k ,+∞) ,x <0 , f (x )=x 2―2(k 2―k +1)x +4 的对称轴 x =k 2―k +1>0 , f (x ) 在 (―∞,0) 上递减, f (x )>f (0)=4 ,所以 f (x ) 的取值集合 B =(4,+∞) ,①若 x 1>0 , f (x ) 且在 (0,+∞) 上单调递增,要使 f (x 1)=f (x 2) ,则 x 2<0 ,且 A ⊆B ,有 k ≥4 .②若 x 1<0 , f (x ) 且在 (―∞,0) 上单调递减,要使 f (x 1)=f (x 2) ,则 x 2>0 ,且 B ⊆A ,有 k ≤4 .综上: k =4 .21.【答案】(1)已知f (x )=a x 2―(2a +1)x +2,①当a =0时,f (x )=―x +2>0时,即x <2;②当a ≠0时,f (x )=a (x ―1a )(x ―2),若a <0,f (x )>0,解得 1a <x <2,若0<a <12,f (x )>0,解得x <2或x >1a ,若a =12,f (x )>0,解得x ≠2,若a >12时,f (x )>0,解得x <1a 或x >2,综上所述:当a <0时,f (x )>0的解集为(1a ,2);当a =0时,f (x )>0的解集为(―∞,2);当0<a <12时,f (x )>0的解集为(―∞,2)∪(1a ,+∞);当a =12时,f (x )>0的解集为(―∞,2)∪(2,+∞);当a >12时,f (x )>0的解集为(―∞,1a )∪(2,+∞).(2)若a =1,则f (x )=x 2―3x +2,∴f (1x )+3―2m x =1x 2―2m x +2,令t =1x ,原题等价于∃t ∈[1,3],对∀m ∈[1,4]使得t 2―2mt +2≤b 2―2b ―2恒成立,令g (m )=―2tm +t 2+2,∴g (m )是关于m 的减函数,∴对∀m ∈[1,4],g (m )≤b 2―2b ―2恒成立,即b 2―2b ―2≥g (m )max =g (1)=t 2―2t +2,又∃t ∈[1,3],b 2―2b ―2≥t 2―2t +2,即b 2―2b ―2≥(t 2―2t +2)min =12―2×1+2=1,故b 2―2b ―3=(b ―3)(b +1)≥0,解得b ≤―1或b ≥3.22.【答案】解:(Ⅰ)当 a =2 时, f (x )⩾x +2 化为 2|x +1|―|x ―2|≥x +2 ,当 x⩽―1 时,不等式化为 ―x ―4⩾x +2 ,解得 x⩽―3 ;当 ―1<x <2 时,不等式化为 3x⩾x +2 ,解得 1⩽x <2 ;当 x⩾2 时,不等式化为 x +4⩾x +2 ,解得 x⩾2 ,综上不等式 f (x )⩾x +2 的解集是 {x |x⩽―3或x⩾1}(Ⅱ)当 a =1 时, g (x )=2|x +1|+2|x ―1|⩾2|x +1+1―x |=4 ,当且仅当 (x +1)(x ―1)⩽0 ,即 ―1⩽x⩽1 时,等号成立.所以,函数 g (x ) 的最小值 t =4 ,所以 2m +12n =4 , 12m +18n=1 .m +n =(m +n )(12m +18n )=n 2m +m 8n +58⩾2n 2m ⋅m 8n +58=98 ,当且仅当 {12m +18n =1,n 2m =m 8n 即 {m =34,n =38时等号成立,所以 m +n 的最小值为 9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复习与测试题(含答案) (5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复习与测试题(含答案) (5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复习与测试题(含答案)计算:()()35---=______;()225323a a b b ---=______.【答案】2 223a b +【解析】【分析】将减法转化为加法,依据加法法则计算可得;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即可得.【详解】()35352---=-+=,()222225a 3a 2b 3b 5a 3a 6b 3b 2a 3b ---=-+-=+, 故答案为:2、22a 3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法和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和整式中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92.单项式3215a bc -的次数是______. 【答案】六次【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解答可得.【详解】 单项式321a bc 5-的次数是3126++=次, 故答案为:六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项式,掌握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是解题的关键.93.如图,用一张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纸片剪成“七巧板”,并将七巧板拼成了一柄宝剑,那么这柄宝剑图形的面积是____.【答案】100cm2【解析】【分析】先求正方形的面积,拼成的宝剑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详解】正方形的面积10×10=100cm2,所以,拼成的宝剑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是100cm2.【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正方形面积. 解题关键点:抓住面积的相等关系.94.爸爸给小强买了一个足球花了a元,买一个乒乓球花了b元,则买x 个足球和y个乒乓球共花了____元。

【答案】ax+by【解析】【分析】根据买一个足球花a元,得出买x个足球共花ax元,再根据买一个乒乓球花b元,得出买y个乒乓球共花by元,两者相加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得:买x 个足球和y 个乒乓球共花了:(ax +by )元.故答案为:ax +by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95.2xy 2+x 2y 2﹣7x 3y +7按x 的降幂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222727x y x y xy -+++【解析】因为按x 的降幂排列即从左向右x 的次数从高到低依次递减,故答案为:3222727x y x y xy -+++. 96.单项式358ab -的系数是__,次数是__. 【答案】58- 4 【解析】【分析】单项式就是数与字母的乘积,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据此即可求解.【详解】 单项式358ab -的系数是:58-,次数是:1+3=4. 故答案为58-;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的定义,在写系数时,注意不要忘记前边的符号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7.若-3x m y n与13x2y是同类项,则多项式2m2n-3mn+5m2n+3mn-6-4mn2-7m2n-2mn2+5的值为____.【答案】-13【解析】【分析】先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求出m,n的值,再将多项式化简合并,最后将m,n的值代入求出多项式的值.【详解】∵-3x m y n与13x2y是同类项,∴m=2,n=1;∴2m2n-3mn+5m2n+3mn-6-4mn2-7m2n-2mn2+5=-6mn²-1当m=2,n=1时,原式= -6×2×1²-1= -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概念: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多项式式的化简和整式的化简是一样的,找到同类项进行合并,最后将所得的值相加.98.多项式-2x3y3+3x2y2-6xy+2的次数是____,其中二次项系数是____,按字母x的升幂排列为________.【答案】6; -6; 2-6xy+3x2y2-2x3y3【解析】【分析】根据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这些单项式中的最高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然后按多项式升幂排列的定义排列即可.【详解】多项式-2x3y3+3x2y2-6xy+2的次数是:-2x3y3的次数;二次项系数是:-6xy 的系数-6;按字母x的升幂排列为:2-6xy+3x2y2-2x3y3.故答案为(1). 6; (2). -6; (3). 2-6xy+3x2y2-2x3y3.【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利用了多项式的项与次数,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照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称为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要注意,在排列多项式各项时,要保持其原有的符号.99.如果单项式-2x2y m z2的次数与单项式3.5a4b3的次数相同,则m=____.【答案】3【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即可列方程求解.【详解】根据题意得:2+m+2=4+3,解得:m=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正确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00.(1)某种手机卡的市话费上次已按原收费标准降低了m元/分钟,现在再次下调20%,使收费标准为n元/分钟,那么原收费标准为____元/分钟;(2)买一个篮球需要m 元,买一个排球需要n 元,则买3个篮球和5个排球共需要____元. 【答案】5n m 4⎛⎫+ ⎪⎝⎭, (3m+5n) 【解析】【分析】(1)根据(原收费标准-m) ×(1-20%)=新收费标准列出代数式即可;(2) 根据题意,得3个篮球需要 3m 元,5个排球需要 5n 元.则共需 (3m+5n) 元.【详解】(1)设原收费标准是x 元/分钟.则根据题意,得(x-m)(1-20%)=n,解得:x=54n m +;故答案为: 54n m +. (2) 根据题意,得3个篮球需要 3m 元,5个排球需要 5n 元. 则共需 (3m+5n) 元.故答案为:(3m+5n)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注意代数式的正确书写: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要省略不写.注意多项式的后边有单位时,要带上括号.。

2022高中物理复习试题第2章相互作用测试(1)

2022高中物理复习试题第2章相互作用测试(1)

m A. 5 第二章相互作用测试一、选择题(40 分) 1.(单项选择)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的作用,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右图所示,其中F 1=10N ,F 2=2N .假设撤去F 1,那么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A .10N ,方向向左B .6N ,方向向右C .2N ,方向向右D .0解析 当物体受 F 1、F 2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8N ,可知最大静摩擦力 Ff max ≥8N .当撒去力 F 1后,F 2=2 N<Ff max , 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且与作用在物体上的 F 2等大反向.C 项正确.答案 C2.(多项选择)两个共点力F 1、F 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 ,那么( )A .F 1、F 2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B .F 1、F 2同时增加 10 N ,F 也增加 10 NC .F 1增加 10 N ,F 2减少 10 N ,F 一定不变D .假设 F 1、F 2中的一个增大,F 不一定增大解析 F 1、F 2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选项 A 正确;F 1、F 2同时增加 10N ,F 不一定增加 10N ,选项 B 错误;F 1增加 10N ,F 2减少 10N ,F 可能变化,选项 C 错误; 假设 F 1、F 2中的一个增大,F 不一定增大,选项 D 正确.答案 AD3.(单项选择)如下列图,墙上有两个钉子 a 和 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45°,两者的高度差为 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 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 b 悬挂一质量为 m 1 的重物.在绳子距 a l 端2的 c 点有一固定绳圈.假设绳圈上悬挂质量为 m 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 ac m 1 段正好水平,那么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 为( ) 2 B .232解析 物理关系mg sin α=mg ,几何关系sin αl 2 m 1=1 2 项.答案 C5,所以m 2 2 ,选4.(单项选择)(2022·青岛模拟)如右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 37°(sin37° =0.6, cos37°=0.8),质量为 1 kg 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滑,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以下列图中的(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g =10 m/s 2)( )解析 由于重力的下滑分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即mg sin37°<μmg cos37°,滑块沿斜面做减速运动,并且斜面足够长,滑块最终一定停在斜面上.下滑阶段滑动摩擦力f 1=μmg cos37° =6.4 N ,方向沿斜面向上;静止在斜面上后,静摩擦力 f 2=mg sin37°=6 N ,方向沿斜面向上.由于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故 A 项正确,B 、C 、D 选项错误.答案 A5.(多项选择)(2022·菏泽模拟)如右图所示,两个轻质小环A 、B 套在光滑固定的水平杆上, 两环间距为a ,用原长为l 的轻质橡皮条分别连接两环(a <l <2a ),在橡皮条中间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 ,在两环上分别施加大小相等的作用力,使橡皮条拉成一个与杆围成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保持平衡,那么关于施加在两环上的作用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沿橡皮条方向,大小应为3FB F .假设沿垂直橡皮条方向,大小应为3C D = = D. 2;假设施加在两环上的作用力 = 3 解析 设环受到橡皮条的拉力为T ,F 的作用点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力平衡条件可得,2T cos30°=F ,即 T =3FF ′沿橡皮条方向,那么环受二力平衡,有F ′=T 3F ,选项A 项正确;假设沿垂直橡皮条方向,那么左环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有F ′=T tan30° F B 正确;假设沿杆方向,那么左环受力分析如图丙,有 F ′=T cos60°=3,选项=3F ,选项 C 错,D 项对. 答案 ABD6.(多项选择)(2022·潍坊市月考)物体B 靠在水平天花板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B 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那么关于 μ1、μ2 的值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选项是( ) A .μ1=0,μ2≠0B .μ1≠0,μ2=0C .μ1=0,μ2=0D .μ1≠0,μ2≠0解析 以 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天花板与 B 间无摩擦,所以不能判断天花板和 B 物体之间是否光滑;以 A 为研究对象,A 受力情况如下列图,由平衡条件可判断 A 一定受到 B 对它的摩擦力作用,所以 A 、B 之间一定不光滑.答案 BD7.(单项选择)一轻杆 AB ,A 端用铰链固定于墙上,B 端用细线挂于墙上的 C 点,并在B 端挂一重物,细线较长使轻杆位置如图甲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 F N1,细线较短使轻杆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 F N2,那么有( )A.F N1>F N2B.F N1<F N2C.F N1=F N2D.无法比较解析轻杆一端被铰链固定在墙上,杆上的弹力方向沿杆的方向.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杆所受的压力与杆对B点细线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两种情况下细线与杆接触点B F N1 mgF N2mg受力分析,如图甲、乙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AB =AC,AB =AC,故F N1=F N2,选项C 正确.答案 C8.(单项选择)某物体在n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假设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力保持不变,那么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B. 2F1A.F1C.2F1D.0解析物体受n个力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其中(n-1)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剩余的那个力等大反向,故除F1以外的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等于F1,且与F1方向相反,故当F1转过90°后,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应为2F1,选项B项正确.答案 B9.(多项选择)如下列图,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的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B.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D.A、B 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解析因为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所以绳中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A 的重力,通过定滑轮,绳子对B的拉力大小也等于A的重力,而B移至C点后,右侧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增大,所以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对滑轮受力分析可知,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等于两边绳的合力,由于两边绳子的夹角变大,两边绳的合力将减小,选项C 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α、β、θ三角始终相等,选项D 正确.答案AD10.(多项选择)如下列图,一辆质量为M 的汽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 的重物A 缓慢吊起.在吊起重物的过程中,关于绳子的拉力F T、汽车对地面的压力F N 和汽车受到的摩擦力F f随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选项是( )解析因为绳子跨过定滑轮,故绳子张力等于重物A 的重力,A 项正确;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故以汽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得F N=Mg-F T sinθ,取θ=0 时,F N=Mg,B 项错误;因为缓慢吊起重物,汽车可视为处于平衡状态,故有F f=F T cosθ,应选项C 对,D 项错.答案AC二、实验题(20 分)11.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1)以下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 .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也可在横梁的另一侧挂上一定的配重),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D .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 2 个、3 个、4 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 .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那么考虑二次函数F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在如图中坐标上已 描出:①在图中的坐标上作出 F •x 图线.②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 用cm 作单位):.解析 (1)此题考查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关系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实验步骤的识记、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分析归纳能力.根据实验先后顺序可知,实验步骤排列为CBDAEF. (2)②由图象可得k F 0.43N/cm ,所以F =0.43x (N). =x =答案 (1)CBDAEF (2)①如下列图②F =0.43x (N)12.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 O 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 F 1和 F 2的合力图示,并用 F 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假设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3)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答:(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答:解析(1)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OF 即为所求的合力(如下列图).(2)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橡皮筋的拉力的合力为零,它们之间不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B 项错误;结点位置不变,合力不变,当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改变时,另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必须都改变,故D 项错误;正确的选项只有A、C.(3)用平行四边形定那么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筋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与橡皮筋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故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结果符合实验事实.(4)①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②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③作图时两虚线没有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任选其二)答案(1)见解析图(2)AC (2)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结果(4)见解析三、计算题(40 分) 13.如下列图,倾角θ=37°,质量M=5 kg 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 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 s 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 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sin37°=0.6,cos37°=0.8,g 取10 m/s2).求:(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解析 (1)木块做匀加速运动,有L12 =2at所以a 2L 2×42 2=t 2 =22 m/s =2m/s 木块受力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37°-F f 1=ma F f 1=mg sin37°-ma =2×10×0.6 N -2×2 N =8 N F N1=mg cos37°=2×10×0.8 N =16 N斜面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共点力平衡,地面对斜面摩擦力F f 2=F N1′sin37°-F f 1′cos37°=16×0.6 N -8×0.8 N =3.2 N方向水平向左.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F N2=Mg +F N1′cos37°+F f 1′sin37°=5×10 N +16×0.8 N +8×0.6 N =67.6 N答案 (1)3.2N 水平向左(2)67.6 N14.如下列图,质量为 m 的小球置于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 P 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 那么弹簧的伸长量为多少解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知,小球静止,因此有F cos30°=mg sin30°,可得 弹簧弹力FF =kx ,因此弹簧的伸长量x3mg 3k答案 15.(2022·徐州月考)如下列图,半径为 R 的半球支撑面顶部有一小孔.质量分别为 m 1 和 m 2的两只小球(视为质点),通过一根穿过半球顶部小孔的细线相连,不计所有摩擦.请你分析:(1)m 2小球静止在球面上时,其平衡位置与半球面的球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 那么 m 1、m 2、θ 和 R 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2)假设 m 2小球静止于 θ=45°处,现将其沿半球面稍稍向下移动一些,那么释放后 m 2能否回到原来位置解析 (1)根据平衡条件,有m 2g cos θ=m 1g 所以m =m cos θ(或cos θ m 1),与R 无关.1 2 =m 2(2)因 m 2所受的合力为 m 2g cos θ′-m 1g =m 2g (cos θ′-cos45°)>0( 因为 θ′<45°) ,所以 m 2将向下运动,m 2不能回到原来位置.答案 (1)m 1=m 2cos θ,与R 无关(2)不能 m 2向下运动16.(2022·高考题改编)在机械设计中常用到下面的力学原理,如下列图,只要使连杆 AB 与滑块 m 所在平面间的夹角 θ 大于某个值,那么,无论连杆 AB 对滑块施加多大的作用力,都不可能使之滑动,且连杆 AB 对滑块施加的作用力越大,滑块就越稳定,工程力学上称这为“自锁〞现象(设滑块与所在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μ 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滑块满足“自锁〞现象解析 滑块m 的受力如下列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力F 正交分解,由物体平衡条件, 可知竖直方向:F N=mg+F sinθ水平方向:F cosθ=F f≤μF N由以上两式,解得F cosθ≤μmg+μF sinθ因为力F 很大,所以上式可以写成:F cosθ≤μF sinθ故应满足的条件为μ≥cotθ答案μ≥cotθ。

第2章综合复习-【满分测试】2024-2025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

第2章综合复习-【满分测试】2024-2025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

第2章综合复习-【满分测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023七上·余姚期末)下列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是()A.捕蝇草B.绿色的螳螂C.野生灵芝D.茶树菇【答案】A【解析】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 捕蝇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正确;B. 绿色的螳螂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错误;C.野生灵芝是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错误;D.茶树菇是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错误;故答案为:A.2.(2023七上·慈溪期末)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出的“海水稻”能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壁【答案】C【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与外界进行交换;“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C。

故答案为:C.3.(2023七上·温州期末)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视野如图。

若将物镜也换为10×,则视野中的图像是下图中的()A.B.C.D.【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从原来的放大40倍到现在放大100倍,所以视野中的图是B. 故答案为:B.4.(2023七上·玉环期末)2022年8月,河南省汝州市相关人员直播围捕”水中怪物”引发3000万网友关注,该生物具锐齿,有后凹椎体,背、臀鳍相对并位于体后部,用鳃呼吸,鳔多分室也具有呼吸功能。

确定为外来物种-鳄雀鱔。

该生物属于()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类【答案】A【解析】A. 鱼类的特点是体表有鳞和鳍,用鳃呼吸,A正确B. 两栖类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或者水里,用肺和皮肤呼吸,B错误C. 爬行类是用肺呼吸的,C错误D. 哺乳类体表被毛,用肺呼吸,D错误故答案为:A5.(2023七上·婺城期末)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是并列的关系,故A错误;B.纲、门、目、种是并列的关系,故B错误;C.细胞属于组织,组织属于器官,器官属于系统,故C错误;D.动物包含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含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包含金丝猴,故D正确。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章节复习与测试-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章节复习与测试-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章节复习与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含有N A 个微粒的物质物质的量一定是1 molB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C .2.24L CO 2 含0.1N A 个CO 2 分子D .0.5 mol CH 4中有2mol C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碳酸钙的摩尔质量是100gB .摩尔既是微粒数目的单位,也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 ,约为6.02×1023mol -1D .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L3.某兴趣小组要配制物质的最浓度为0.1mol/L 的NaCl 溶液,下列装置中不需要使用的是 A . B .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均可以储存在钢瓶中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①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①22Na O 和2Na O 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①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①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5.用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1.2 L 2CO 含有的分子数为A 0.5NB .相同质量的2SO 与3SO 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4:6C .标准状况下,22.4 L 2H O 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A 2ND .1 mol 2CO 和2NO 的混合物中含的氧原子数为A 2N6.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萃取2Br 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4CCl ,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旋塞,先将水层放出B .做焰色试验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C .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D .可用3AgNO 溶液和稀3HNO 区分NaCl 和3NaNO7.“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应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 3,再通入CO 2B .NaHCO 3溶解度最小,可以从反应混合物中析出C .母液中的溶质只有NH 4Cl ,可直接作氮肥D .煅烧制纯碱时生成的CO 2可重复利用8.常用作供氧剂的是A .MgOB .Na 2OC .H 2O 2D .Na 2O 29.某同学探究金属Na 与CO 2的反应,实验如下:象 ①底部有黑色固体,瓶壁上附有白色固体 ①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CB .白色固体是Na 2OC .实验说明CO 2具有氧化性D .金属Na 着火不能用CO 2灭火10.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括号里为少量杂质)A .CO 2( CO):用酒精灯点燃B .K 2CO 3( NaHCO 3):置于坩埚中加热C .FeCl 2( FeCl 3):加入足量铜粉,过滤D .Fe 2O 3(Al 2O 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11.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正确,并且说法正确的是 如果2MnO 过量,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验证钠与水反应是否放热比较23Na CO 和3NaHCO 的热稳定性 发出黄色的火焰 AB C DA .AB .BC .CD .D12.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向包有Na 2O 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 2O 2与H 2O 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B .Na 2O 与Na 2O 2中阳、阴离子的个数比不相同C .将金属钠切开,表面变暗,最终得到淡黄色固体D .保持温度不变,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2 g Na 2O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Na +浓度增大13.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 .NaCl 溶液2CO 3NaHCO →溶液B .()()2Cl 22Ca OH Ca ClO → C .22CO 223O Na Na O NaHCO →→过量点燃 D .22Cl Fe FeCl →点燃14.钙元素在人体血液中以钙离子的形式存在,正常指标参考值为2.13×10-3~2.70 ×10-3 mol·L -1。

第二章复习 测试 (湘教版 八年级上册)2

第二章复习 测试 (湘教版 八年级上册)2

选择题答题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部地区,又产生巨大水能,这主要是由于()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山区面积广大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2、班上有四位同学各自画出一幅我国地势特点示意图,如下所示。

其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3、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

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A ①太行山脉②武夷山脉③昆仑山脉④祁连山脉B ①大兴安岭②台湾山脉③天山山脉④阿尔泰山脉C ①雪峰山脉②长白山脉③秦岭山脉④大别山脉D ①巫山山脉②武夷山脉③阴山山脉④横断山脉4、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

你认为小刚应选哪一项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长白山—武夷山5、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起伏最小的是青藏高原 B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内蒙古高原C石灰岩广布的是云贵高原 D雪山连绵是黄土高原的景观6、关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势最高的第三级阶梯海拔在4000米以上B.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山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地势第二阶梯海拔在1 000~2 000米之间,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D.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7、国际奥委会确定的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时间是2008年8月8日至24日,这一时间比原定时间7月25日至8月10日推后了两周。

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根据大多数国家的意愿B.原时间较易出现高温热、强降雨天气C.改变后的时间有利于我国运动员的发挥D.原定时间在北京沙尘暴最频繁的时节8、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从热量带来看,大致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②从植被带来看,是森林和草原的界线③从降水情况看,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相吻合④从结冰期来看,以南河流有结冰期,以北河流无结冰期⑤从干湿区来看,大致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⑥从气温来看,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相重合A.②③⑤B.①③⑥C.④⑤⑥D.①③⑤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二章 方程与不等式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二章 方程与不等式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方程与不等式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方程中,解为x =2的方程是(B )A. 3x -2=3B. -x +6=2xC. 4-2(x -1)=1D. 3x +1=02.下列各项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B )A. y +12x B. x +y 3-2y =0 C. x =2y +1 D. x 2+y =03.已知方程组⎩⎪⎨⎪⎧2x +y =5,x +3y =5,则x +y 的值为(D ) A. -1B. 0C. 2D. 3 4.分式方程 x x -2-1x=0的根是(D ) A. x =1 B. x =-1C. x =2D. x =-2 5.分式方程x 2x -1+x1-x =0的解为(C ) A. x =1 B. x =-1C. x =0D. x =0或x =16.李明同学早上骑自行车上学,中途因道路施工步行一段路,到学校共用时15 min.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250 m/min ,步行的平均速度是80 m/min.他家离学校的距离是2900 m .如果他骑车和步行的时间分别为x (min),y (min),列出的方程是(D )A. ⎩⎪⎨⎪⎧x +y =14,250x +80y =2900B. ⎩⎪⎨⎪⎧x +y =15,80x +250y =2900C. ⎩⎪⎨⎪⎧x +y =14,80x +250y =2900D. ⎩⎪⎨⎪⎧x +y =15,250x +80y =2900 7.若不等式组 ⎩⎪⎨⎪⎧2x +a -1>0,2x -a -1<0的解集为0<x <1,则a 的值为(A ) A. 1B. 2C. 3D. 4 8.以方程组⎩⎪⎨⎪⎧y =-x +2,y =x -1的解为坐标的点(x ,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A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角限D. 第四象限解:解方程组,得⎩⎪⎨⎪⎧x =1.5,y =0.5.∴点(1.5,0.5)在第一象限. 9.关于x 的分式方程a x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方程的解是x =a -3B. 当a >3时,方程的解是正数C. 当a <3时,方程的解为负数D. 以上答案都正确 10.小华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利用“在面积一定的矩形中,正方形的周长最短”的结论,推导出“式子x +1x(x >0)的最小值是2”.其推导方法如下:在面积是1的矩形中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 ,则另一边长是1x ,矩形的周长是2⎝ ⎛⎭⎪⎫x +1x ;当矩形成为正方形时,就有x =1x(0>0),解得x =1,这时矩形的周长2⎝ ⎛⎭⎪⎫x +1x =4最小,因此x +1x(x >0)的最小值是2.模仿小华的推导,你求得式子x 2+9x(x >0)的最小值是(C )(第10题图)A. 2B. 1C. 6D. 10解:∵x >0,∴x 2+9x =x +9x ≥2x ·9x =6, 则原式的最小值为6.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3x +k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值为__3__.1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几何?此题的答案是:鸡有23只,兔有12只,现在小敏将此题改编为: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3头,下有88足,问鸡兔各几何?则此时的答案是:鸡有__22__只,兔有__11__只.13.如图,将一条长为60 cm 的卷尺铺平后折叠,使得卷尺自身的一部分重合,然后在重合部分(阴影处)沿与卷尺边垂直的方向剪一刀,此时卷尺分为了三段,若这三段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1∶2∶3,则折痕对应的刻度有__4__种可能.(第13题图)14.已知a =6,且(5tan 45°-b )2+2b -5-c =0,以a ,b ,c 为边组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__12__.15.若分式3x +5x -1无意义,当53m -2x -12m -x =0时,m =__37__. 16.某服装厂专门安排210名工人进行手工衬衣的缝制,每件衬衣由2个衣袖、1个衣身、1个衣领组成,如果每人每天能够缝制衣袖10个,或衣身15个,或衣领12个,那么应该安排120名工人缝制衣袖,才能使每天缝制出的衣袖、衣身、衣领正好配套.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66分)17.(本题8分)解下列方程(组).(1)解方程:x x +1-4x 2-1=1. 解:去分母,得x (x -1)-4=x 2-1.去括号,得x 2-x -4=x 2-1.解得x =-3.经检验,x =-3是分式方程的解.(2)解方程组:⎩⎪⎨⎪⎧3x -5y =3,x 2-y 3=1.解:方程组整理,得⎩⎪⎨⎪⎧3x -5y =3,①3x -2y =6.② ②-①,得3y =3,∴y =1.将y =1代入①,得x =83. ∴原方程组的解为⎩⎪⎨⎪⎧x =83,y =1.18.(本题6分)解方程:16x -2=12-21-3x . 设13x -1=y ,则原方程化为12y =12+2y ,解方程求得y 的值,再代入13x -1=y 求值即可.结果需检验.请按此思路完成解答. 解:设13x -1=y ,则原方程化为12y =12+2y , 解得y =-13.当y =-13时,有13x -1=-13,解得x =-23. 经检验,x =-23是原方程的根. ∴原方程的根是x =-23. 19.(本题8分)设m 是满足1≤m ≤50的正整数,关于x 的二次方程(x -2)2+(a -m )2=2mx+a 2-2am 的两根都是正整数,求m 的值.解:将方程整理,得x 2-(2m +4)x +m 2+4=0,∴x =2(m +2)±4m 2=2+m ±2m . ∵x ,m 均是正整数且1≤m ≤50,2+m ±2m =(m ±1)2+1>0,∴m 为完全平方数即可,∴m =1,4,9,16,25,36,49.20.(本题8分)已知⎩⎪⎨⎪⎧x =2,y =3和⎩⎪⎨⎪⎧x =-2,y =-5都是关于x ,y 的方程y =kx +b 的解. (1)求k ,b 的值.(2)若不等式3+2x >m +3x 的最大整数解是k ,求m 的取值范围.解:(1)将⎩⎪⎨⎪⎧x =2,y =3和⎩⎪⎨⎪⎧x =-2,y =-5代入y =kx +b ,得∴⎩⎪⎨⎪⎧2k +b =3,-2k +b =-5 解得⎩⎪⎨⎪⎧k =2,b =-1.∴k 的值是2,b 的值是-1.(2)∵3+2x >m +3x ,∴x <3-m .∵不等式3+2x >m +3x 的最大整数解是k =2,∴2<3-m ≤3,∴0≤m <1,即m 的取值范围是0≤m <1.21.(本题8分)解方程:|x -1|+|x +2|=5.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该方程表示求在数轴上与1和-2的距离之和为5的点对应的x 的值.在数轴上,1和-2的距离为3,满足方程的x 对应点在1的右边或-2的左边,若x 对应点在1的右边,由图可以看出x =2;同理,若x 对应点在-2的左边,可得x =-3,故原方程的解是x =2或x =-3.(第21题图)参考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方程|x +3|=4的解为x =1或x =-7.(2)解不等式|x -3|+|x +4|≥9.(3)若|x -3|-|x +4|≤a 对任意的x 都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1)x =1或x =-7.(2)∵3和-4的距离为7,因此,满足不等式的解对应的点在3与-4的两侧.当x 在3的右边时,如解图,易知x ≥4.当x 在-4的左边时,如解图,易知x ≤-5.∴原不等式的解为x ≥4或x ≤-5.(第21题图解)(3)原问题转化为: a 大于或等于|x -3|-|x +4|的最大值.当x ≥3时,|x -3|-|x +4|=-7≤0;当-4<x <3时,|x -3|-|x +4|=-2x -1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4时,|x -3|-|x +4|=7,即|x -3|-|x +4|的最大值为7.故a ≥7.22.(本题8分)如图,长青化工厂与A ,B 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 地购买一批每吨1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000元的产品运到B 地.已知公路运价为1.5元/(t·km),铁路运价为1.2元/(t·km),且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输费15000元,铁路运输费97200元.求:(第22题图)(1)该工厂从A 地购买了多少吨原料?制成运往B 地的产品多少吨?(2)这批产品的销售额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解:(1)设工厂从A 地购买了x (t)原料,制成运往B 地的产品y (t).由题意,得⎩⎪⎨⎪⎧1.5(10x +20y )=15000,1.2(120x +110y )=97200.解得⎩⎪⎨⎪⎧x =400,y =300. 答:工厂从A 地购买了400 t 原料,制成运往B 地的产品为300 t.(2)300×8000-400×1000-15000-97200=1887800(元).答:这批产品的销售额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1887800元.23.(本题10分)兴发服装店老板用4500元购进一批某款T 恤衫,由于深受顾客喜爱,很快售完,老板又用4950元购进第二批该款式T 恤衫,所购数量与第一批相同,但每件进价比第一批多了9元.(1)第一批该款式T 恤衫每件进价是多少元?(2)老板以每件120元的价格销售该款式T 恤衫,当第二批T 恤衫售出 45时,出现了滞销,于是决定降价促销,若要使第二批的销售利润不低于650元,剩余的T 恤衫每件售价至少要多少元(利润=售价-进价)?解:(1)设第一批T 恤衫每件进价是x 元,由题意,得4500x =4950x +9, 解得x =90.经检验,x =90是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第一批T 恤衫每件的进价是90元.(2)设剩余的T 恤衫每件售价y 元.由(1)知,第二批购进495099=50(件). 由题意,得120×50×45+y ×50×15-4950≥650, 解得y ≥80.答:剩余的T 恤衫每件售价至少要80元.24.(本题10分)2015年5月,某县突降暴雨,造成山体滑坡,桥梁垮塌,房屋大面积受损,该省民政厅急需将一批帐篷送往灾区.现有甲、乙两种货车,己知甲种货车比乙种货车每辆车多装20件帐篷,且甲种货车装运1000件帐篷所用车辆与乙种货车装运800件帐蓬所用车辆相等.(1)求甲、乙两种货车每辆车各可装多少件帐蓬.(2)如果这批帐篷有1490件,用甲、乙两种货车共16辆来装运,甲种车辆刚好装满,乙种车辆最后一辆只装了50件,其他装满,求甲、乙两种货车各有多少辆.解:(1)设甲种货车每辆车可装x 件帐蓬,则乙种货车每辆车可装(x -20)件帐蓬.由题意,得1000x =800x -20,解得x =100. 经检验,x =100是原方程组的解且符合题意.∴x -20=100-20=80.答:甲种货车每辆车可装100件帐蓬,乙种货车每辆车可装80件帐蓬.(2)设甲种货车有z 辆,乙种货车有(16-z )辆.由题意,得100z +80(16-z -1)+50=1490,解得z =12,∴16-z =16-12=4.答:甲种货车有12辆,乙种货车有4辆.。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各章复习资料之第二章(第三版新教材)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各章复习资料之第二章(第三版新教材)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各章详细复习资料第二章招聘与配置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饶远立一、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原因是什么?(重点)答:(1)个体差异: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2)工作(职位)差异原理:不同的职位具有差异性,包括内容和职位的差异性。

(3)人岗匹配:人适其事、事宜其人,根据个体间的不同素质和要求,将其安排在各自最适合的岗位上。

人岗匹配包括: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员工之间相匹配、岗位和岗位之间相匹配。

二、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是什么?(重点,问答或者案例分析)答:原则有:(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静态测评比较容易看出差距,动态测评有利于指导。

静态测评包括个性测试、心理测试等、问卷、考试等;动态测评包括评价中心、面试、观察评定等。

(4)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5)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三、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是什么?答:1、横向结构:对员工素质的要素进行分解,它包括:(1)结构性要素:静态的角度来反映员工素质及其功能行为的构成。

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行为环境要素:动态角度反映员工素质及其功能行为特征,指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及所处的环境。

其中外部环境主要指工作环境和组织背景。

内部环境指个人所具备的素质。

(3)工作绩效要素:工作的成果表现。

比如工作质量、工作量、工作效率、人才培养等。

2、纵向结构:是对横向结构各项素质的层层分解和推向可操作化。

横向测评注重测评素质的完备性、明确性和独立性,纵向测评则注重测评要素的针对性、表达简练性和可操作性。

包括测评内容、测评目标(测评内容的代表)、测评指标(即把测评目标变成可操作化)。

三者表达了不同层次。

四、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类型有哪些?答:1、效度参照性标准体系根据测评内容与测评目的而形成的测评标准。

比如考驾照、飞行员选拔。

该标准与工作内容直接相关。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复习测试(解析卷)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复习测试(解析卷)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测试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1.海葵是青岛海边常见的腔肠动物。

下列关于海葵的叙述,正确的是()A.身体由外、中、内三个胚层构成 B.身体呈圆筒状,两侧对称C.体表有用于攻击和防御的刺细胞 D.消化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答案:C解析:【解答】海葵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A错误;海葵身体辐射对称,B错误;体表有用于攻击和防御的刺细胞,C正确;海葵有口无肛门,D错误。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如海蜇、海葵、水螅。

2.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答案:A解析:【解答】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仅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身体辐射对称,A正确;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身体呈左右对称,B错误;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呈左右对称,C错误;蝗虫是节肢动物,身体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身体呈左右对称,D错误。

【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3.日本血吸虫和钩虫是两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A.都具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B.都具有发达的消化器官C.都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D.都具有保护身体的角质层答案:C解析:【解答】血吸虫和钩虫都属于寄生虫,寄生虫的共同特点是: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退化,消化结构简单,生殖器官非常发达,C正确。

【分析】钩虫属于线形动物,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都属于寄生虫。

4.如图中吸管的圈内部分可以表示某类动物的身体的结构特点。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复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复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最新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复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2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训1识别相交线中的几种角名师点金:我们已经学习了对顶角、余角、补角和“三线八角”,能够准确地识别这几种角,对我们以后的学 习起着铺垫作用.识别“三线八角”中的两个角属于何种类别时可联想英文大写字母,即“F”形的为同 位角,“Z”形的为内错角,“U”形的为同旁内角,每类角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有两条边在截线上,另外 两条边在被截直线上.1类芟丄识别对顶角1. 下列选项中,Z1与Z2互为对顶角的是()2.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0E, 0F 是过点0的射线,其中构成对顶角的是() A. ZAOF 和ZDOE B. ZEOF 和 ZBOE C. ZB0C 和 ZA0D D. ZCOF 和 ZB0D〔奏型2 •识别余角、补角3. 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ZAOE=90°,则Z1和Z2的关系是( ) A. 互为对顶角B.互补 C.相等D.互余A B CD4.如图,Z1的补角是()A. ZBOF B・ ZA0C 和ZBODC. ZBODD. ZBOF 和 ZBOD5. 如图是市两块三角尺拼成的图形,在直角顶点处构成了三个锐角,这三个锐角中互余的角是____________ ,相等的角是 ________6. 如图,A, O, B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ZAOD= ZDOB = ZCOE=90°. (1) 图中,2的余角有 ____________ , Z1的余角有 _________ ・ (2) 请写出图屮相等的锐角,并说明理由.(3) 写出Z1的补角,Z2有补角吗?若有,请写出來.1 •養甕》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7. 如图,试判断Z1与Z2, Z1与Z7, Z1与ZBAD, Z2与Z9, Z2与Z6, Z5与各对角的位置关系.8. 如图,请结合图形找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笫5题)(第8题)F(第7题)AA oB (第6题)答案1. D2.C 3・D 4.B 5. 与 Z2, Z2 与 Z3; Z1 与 Z3 6. 解:(1)Z1, Z3; Z2, Z4(2) Z 1和Z3都是Z2的余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Z1 = Z3, Z2和Z4都是Z3的余角,根据同 角的余角相等得Z2=Z4.(3) Z1的补角是ZBOC, Z2有补角,是ZAOE.7. 解:Z1与Z2是同旁内角,Z1与,7是同位角,Z1与ZBAD 是同旁内角,Z2与Z9没有特殊 的位置关系,Z2与Z6是内错角,Z5与Z8互为对顶角.8. 解:⑴当直线AB, BE 被AC 所截时,所得到的内错角有:ZBAC 与ZACE, ZBCA 与ZFAC ; 同旁内角有:ZBAC 与ZBCA, ZFAC 与ZACE.(2) 当AD, BE 被AC 所截时,内错角有:ZACB 与ZCAD ;同旁内角有:/DAC 与ZACE.(3) 当AD, BE 被BF 所截时,同位角有:ZFAD 与ZB ;同旁内角有:ZDAB 与ZB.专训2活用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六种方法名师点金:1. 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很多,我们要根据图形的特征和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2. 直线平行的判定常结合角平分线、对顶角、垂直等知识.1龙決丄利用平行线的定义 1. 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 B.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平行 C.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龙決21利用“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 如图,已知ZB = ZCDF, ZE+ZECD=180°.试说明 AB 〃EF.⑷当AC, BE 被AB 所截吋,同位角有: (5)当AB, AC 被BE 所截时,同位角有: ZB 与ZFAC ;同旁内角有:ZB 与ZBAC.ZB 与ZACE ;同旁内角有:ZB 与ZACB. (第2题)〔龙決3利用“同垂直于第三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3.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E丄AB于点E, DF丄AB于点F, DE〃CA, CE平分ZACB,试说明ZEDF=ZBDF.(第3题)1龙決企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探究题】如图,已知ZABC=ZACB, Z1 = Z2, Z3=ZF,试判断EC与DF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第4题)龙決5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如图,已知ZABC=ZBCD, Z1 = Z2,试说明BE〃CF.1龙法®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6•如图,ZBEC = 95°, ZABE=120°, ZDCE=35°,则AB 与CD 平行吗?请说明理由.D(第6题)答案1.C点拨:根据定义判定两直线平行,一定要注意前提条件“同一平面内”,同时要注意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或两条射线不能判定其平行.2.解:因为ZB = ZCDF,所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因为ZE+ZECD=180°,所以C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AB〃EF(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解:因为DF丄AB, CE丄AB,所以DF〃CE.所以ZBDF=ZDCE, ZEDF=ZDEC.因为DE〃CA,所以ZDEC=ZACE.因为CE平分ZACB,所以ZACE=ZDCE.所以ZDCE=ZDEC.所以ZEDF=ZBDF.4.解:EC〃DF.理由如下:因为ZABC=ZACB, Z1 = Z2,所以Z3 = ZECB.又因为Z3 = ZF,所以ZECB=ZF.所以EC//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解:因为ZABC=ZBCD, Z1 = Z2,所以ZABC-Z1 = ZBCD-Z2,即ZEBC=ZFCB.所以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笫6题)6.解:AB〃CD.理由如下:如图,延长BE,交CD于点F,则直线CD, AB被直线BF所截. 因为ZBEC = 9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二章_因数与倍数(有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二章_因数与倍数(有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二章因数与倍数一、选择题1. 4和8都是32的()。

A.因数B.倍数C.合数2. 在18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因数是()。

A.1B.3C.66D.183. 如果一个数是9的倍数,那么它也一定是()的倍数。

A.6B.3C.18D.27二、填空题一个自然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还含有因数3。

这个数最小是(________)。

30以内的正整数中,最大的素数和最小的合数的积是________。

把36分解质因数是36=1×2×2×3×3。

________三、选择题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8是48的倍数B.27是9的因数C.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D.15是60的因数,也是5的倍数2和3是12的()A.因数B.公因数C.最大公因数D.质数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24的因数,这样的数有()个。

A.1B.2C.3D.4A是合数,A有()个因数.A.2B.3C.至少3D.无数7的倍数有()个.A.1B.2C.无数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的倍数.A.3B.2C.5D.6一本30页的画册,翻开后看到两个页码,其中一个页码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想一想翻开的页码可能是()A.14、15B.10、11C.24、2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20=( )+( ),可以填的两个数分别是()A.1和19B.10和10C.3和17把6分解质因数,正确的是()A.6=1×2×3B.2×3=6C.6=2×3D.1×2×3=689389767至少加上()就同时是2、3、5的倍数。

A.2B.3C.5四、填空题既含有因数3又含有因数5的最小三位数是________。

最小的质数是________,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是________。

40以内6的倍数有________,50以内9的倍数有________.自然数(0除外)按因数的个数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由48÷12=4,我们可以说(________)是(________)的倍数。

测试技术复习资料(第二章)

测试技术复习资料(第二章)

第二章一、选择题2. 测试装置的传递函数H(s)是装置动态特性在( D )中的描述。

A. 幅值域B. 时域C. 频率域D. 复频域3. 测试装置的频响函数H (jω)是装置动态特性在( C )中的描述。

A. 幅值域B. 时域C. 频率域D. 复频域4. 用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 D )系统。

A. 相似B.物理C. 力学D. 线性5. 下列微分方程中,哪一个是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B )A. 225d y dy dx t y x dt dt dt ++=+B. 22d y dx y dt dt+= C. 22105d y dy y x dt dt -=+ D. x dt dx y dty d =+22 6. 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表明( A )。

A. 加于线性系统的各个输入量所产生的响应过程互不影响B. 系统的输出响应频率等于输入激励的频率C. 一定倍数的原信号作用于系统所产生的响应,等于原信号的响应乘以该倍数D. 多个输入信号同时作用于系统所产生的响应,等于各个原信号的响应之和7. 测试装置能检测输入信号的最小变化能力,称为( D )。

A. 精度B. 灵敏度C. 精密度D. 分辨率8. 一般来说,测试系统的灵敏度越高,其测量范围( B )。

A. 越宽B. 越窄C. 不变D. 不一定9. 测试过程中,量值随时间而变化的量称为( C )。

A. 准静态量B. 随机变量C. 动态量D. 静态量10. 线性装置的灵敏度是( B )。

A. 随机变量B. 常数C. 时间的线性函数D. 时间的非线性函数11. 若测试系统由两个环节串联而成,且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2(),()H s H s ,则该系统总的传递函数为( )。

若两个环节并联时,则总的传递函数为( )。

A. 12()()H s H s +B.12()()H s H s ⋅C.12()()H s H s -D.12()/()H s H s12.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就是( B )。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考案[2] 第二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考案[2] 第二章测试题

考案[2]第二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22·河南郑州模拟)“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珠穆朗玛峰7 500米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米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

读“旗云”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 “旗云”多在(C)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C.晴朗白天出现D.晴朗夜间出现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D)A.山谷风B.华北季风C.湖陆风D.盛行西风[解析]第1题,由材料“‘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珠穆朗玛峰7 500米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米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及图可知,晴朗的白天,碎石吸收太阳辐射,坡面升温较快,气流沿碎石坡面上升,快到达峰顶时凝结成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当云高出山顶时受到高空西风的影响,形成旗云,故“旗云”多在晴朗白天出现。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旗云的成因与碎石的热力性质有关,故旗云的成因与山谷风、湖陆风、华北季风的形成类似,盛行西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个高低气压不同而形成的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都是动力因素导致的,盛行西风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

(2022·河北保定模拟)对流层中,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下图是某山脉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年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该山地(C)A.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呈南北走向B. 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呈南北走向C.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D.位于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呈东西走向4.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叙述正确的是(D)A.南坡小于北坡B.南坡年变化大于北坡C.南坡夏季小于冬季D.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5.造成12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C)A.北坡植物分布少,地面增温速度快B.南坡积雪面积大,反射太阳辐射多C.北坡阻挡冷空气,山麓气温比较低D.南坡人类活动少,城市热岛效应弱[解析]第3题,通过图中所给该山南北坡信息,可知该山地应呈东西走向,再据图中的气温垂直递减规律,6、7、8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北坡差异不大,而12、1月(北半球冬季)差异大,且北坡此时间段内气温垂直递减率低,由图可知北坡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0.3,根据所学知识“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 ℃”,北坡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大大低于正常数值,说明北坡处于逆温状态(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北坡近地面气温相对于南坡而言应处于相对较低状态,12、1月份同一山地北坡气温相对南坡较低,可推断出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南非地中海气候区12、1月份是夏季,处于炎热干燥时节,南北坡不应有如此大的气温垂直递减差。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含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含复习资料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在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用力拉尺进行测量,则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解析】用力拉尺,则尺的相邻刻度比真实的刻度大,这样测量物体长度时,所显示的示数要偏小。

【答案】B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 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解析】误差只可以减小,不能完全避免。

【答案】D3.一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A.一定都不相等; B.不一定都相等;C.一定都相等; D.三种情况都不正确【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何时刻速度都相同,根据公式s=vt 可得,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相同【答案】C4.速度是52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A.行人; B.卡车; C.飞机; D.人造地球卫星【解析】人每小时行走几千米左右,汽车每小时行驶几十千米左右,飞机每小时飞行大约几百千米,人造地球卫星每秒飞行大约几千米。

【答案】B5.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s=vt说明()A.速度越大,则路程越长;B.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大;C.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速度始终不变,此时速度与时间和路程无关【答案】C6.图中,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宽度正确的方法是()【解析】B选项,刻度尺放斜了,没有与被测物体对齐;C选项,由于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测会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很难与被测物体对齐;D选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的顶端对齐。

【答案】A7. 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为2.5米/秒,经过一座全长100米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总共需用()A.20sB. 40sC. 50sD.60s【解析】对于实际行走的距离s=100m+50m=150m,因此根据s=vt 的变形公式,可得出时间t=60s【答案】D8. 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A、260mmB、26cmC、2.6dmD、0.26m【解析】测量数据记录时,通常最后一位为估计值,倒数第二位为准确值,即可以反映出刻度尺的精确程度,同一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一定,因此比较ABCD四个选项中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是否一致,只有A选项分度值为厘米,其他都为分米,因此A选项的数据是错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时不变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等于( B )。

A. 系统的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比
B. 系统稳态正弦输出的傅氏变换与正弦输入的傅氏变换之比
C. 用虚指数函数表示系统稳态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之比
D. 系统稳态正弦输出的拉氏变换与正弦输入的啦氏变换之比
16. 对某二阶系统输入周期信号 ,则其输出信号将保持( C )。

000()sin()x t A t ωϕ=+ A. 幅值不变,频率、相位改变 B. 相位不变,幅值、频率改变 C. 频率不变,幅值、相位改变 D. 幅值、频率、相位均不变
17. 二阶装置,用相频特性中(ω)=-90°时所对应的频率ω作为系统的固有频率的估ϕn ω计值,则值与系统阻尼频率ξ的大小( B )。

A. 有关 B. 无关 C. 略有关系 D. 有很大关系
18. 二阶系统的阻尼率ξ越大,则其对阶越输入的时的响应曲线超调量( B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存在 D. 无关19. 二阶装置引入合适阻尼的目的是( C )。

A. 是系统不发生共振 B. 使得读数稳定
C. 获得较好的幅频、相频特性
D. 使系统稳定
20. 不失真测试条件中,要求幅频特性为( B )。

A. 线性
B. 常数
C. 是频率的函数
D. 没有要求21. 不失真测试条件中,要求幅频特性为( ),而相频特性为( )。

A. 线性 B. 常数 C. 是频率的函数 D. 没有要求22. 测试装置的频响函数H(jw)是装置动态特性在( B )中的描述A. 幅值域 B. 频域 C. 复频域 D. 时域23. 测试装置传递函数H(s)的分母与( C )有关 A. 输入量x(t) B. 输入点的位置C . 装置结构 D. 输出点的位置
24. 非线性度是表示定度曲线( B )的程度
A. 接近真值
B. 偏离其似合直线
C. 正反行程不重合
D. 回程误差
25. 用二阶系统作测试装置,为使系统响应最快,其固有频率( B )
A. 越小越好
B. 越大越好
C. 0.6~0.7之间最好
D. 负值最好26. 测试系统的传递函数和( B )
A. 具体测试系统的物理结构有关
B. 具体测试系统的物理结构无关
C. 输入信号有关
D. 输出信号有关
27. 灵敏度越高的测试系统,( C )A. 系统越稳定 B. 回程误差越小
C. 漂移越大
D. 非线性误差越小
28. 用一阶系统作测试装置,为了获得最佳的工作性能,其时间常数τ(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