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关联 纵整合 拓展多元阅读——小学低学段童谣儿歌群文阅读的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7-2019

第50期(总第198期

教学案例JIAOXUE ANLI
横关联 纵整合 拓展多元阅读
——小学低学段童谣儿歌群文阅读的实践和思考
李鸿雁
(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附小,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是通过在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有探索性地阅读多篇相关联的文章,使阅读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的教学方法。

小学低学段童谣儿歌的群文阅读就是在同一关联点下横向关联、纵向整合梯度完整的阅读材料,在拓展有度的多元化阅读方式上大胆尝试,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在活泼的氛围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阅读能力,实现互助双赢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儿歌;整合拓展;多元关联;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0-0087-02
引 言
童谣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歌是学生最早接触,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形式。

一般来说,学前幼儿就有了很好的阅读童谣儿歌的基础。

因此,童谣
儿歌群文阅读很容易走进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视野。

一、横向关联、纵向整合选择文本
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否则不足以培
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也不是越多越好。

对于小学低学段学生来说,短时间内阅读一组相关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阅读材料的增加,势必要对原来单篇阅读的具体细化目标做出必要的整合,助力群文阅读的有效实施,尽可能设定保底目标,预设高级目标,以适应不同学情学生的阅读需求。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阅读训练目的横向关联,整合材料,有层次、有梯度地选择适合低学段学生阅读的相关童谣儿歌,就成为群文阅读的先决条件。

这种选文的策略体现了“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
人性化阅读教学理念,其根本目的是在同类童谣和儿歌的诵读实践中,让低学段学生逐步习得生活化阅读的方法。

群文阅读既能保证训练梯度的完整,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最终达成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终极目标。

既然群文阅读以单文阅读为基础,以整本书阅读和
课外自主拓展阅读为方向,也就是说,群文阅读是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的桥板,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台阶。

那么,所选内容就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导向性。

例如,一年级下册二单元第四课《一个接一个》,课内整合两篇文章:第三单元第七课《怎么都快乐》和第五单元第七课《操场上》;课外整合两篇文章:《读读童谣和儿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系列童书中的《跳房子》《荡秋千》形成同一主
题下的群文整合阅读篇目,从课内到课外有梯度地体现作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方案制订的普
适性,贴合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由此才能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课程,为后续引领初中数学教育奠定基础。

比如,就这一环节的课程设计而言,一方面,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适量增加这一活动课程的频次,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熟悉这一课程类型,提升其对这一活动课程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科学的课程内容
设计,确保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融入这一实践活动课程,从而推动这一课程模式对初中数学教育的引导作用。

例如,教学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时,为了突出这
一内容的实践性内涵,课程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和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制作不同类型的“几何模型”,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来,并在学校中举办“几何模型展览”活动,为学生的作品提供展
示的平台,这为实现后续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数学
实践活动课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引领作用愈发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过程
中要更好地彰显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学的引领作用,进而推动教师初中数学教学水平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为我国未来的数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燕.数学实践活动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引领作
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0):30.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海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科书中数学活动对农村学生的适切性研究”(课题编号:HMCZ201801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崔春春(1984.8—),女,江苏海门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

-088-2019年第50期(总第198期

教学案例JIAOXUE ANLI
本次童谣和儿歌群文阅读的大目标“感受快乐的游戏”。

这样的整合选文方式,增加单位教学时间内的学生
阅读量,丰富一定主题关联下的阅读内容,也不会因为阅读量的增加而使教师“讲和导”的分量过度增加,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机会,充分全面
地强化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关注持久度,为他们提供更宽广的实践体验平台,使学生真正地成为阅读的主人。

二、拓展有度,自主选择多元阅读的点拨策略1.变换节奏,反复诵读,寻找阅读乐趣
童谣儿歌群文阅读的主要方式依然是读,因此,利用童谣儿歌的特点找准节奏,变换节奏,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诵读,寻找阅读乐趣,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和大人一起读”栏
目中的《孙悟空打妖怪》这首儿歌为例,这是一首活泼有趣、节奏明快、耳熟能详的儿歌,具有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是让学生爱上阅读的好“食材”。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节奏和语感的直观感悟,教师可设计快慢两种朗读方式。

这首儿歌的慢节奏朗读为: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个/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坏,骗了/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清。

分不清,上了当,多亏/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这首儿歌的快节奏朗读可以这样设计: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个/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坏,骗了/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清。

分不清,上了当,多亏/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
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根据快慢节奏,还可以辅助以拍手读、手指在桌沿打
节奏读、接龙赛读、把孙悟空的名字换成自己的名字读等自主选择阅读方式。

学生的脸上乐开了花,积极主动参与到这样节奏分明、变化丰富的朗读实践。

还可以让学生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跳,学生满心欢喜,意犹未尽。

或者以男女生对读、师生接龙读等多种形式,读出不同的节奏,学生也非常喜欢。

在此基础上,再整合相关篇目《齐天大
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龙马》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哪些读法,自己练习后再在班里展示。

这样的群文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了不
同的诵读文本,而不同节奏的诵读尝试,也让学生的模仿对象有了更多的变化和选择,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
趣,在节奏分明的音韵之美里找到阅读的乐趣,深刻体会
童谣儿歌的不同诵读表达方式,这是极其愉悦的阅读体验。

2.读悟结合,开放合作
低学段学生好动、好说、好表达的心理特点,让他
们往往在倾听别人的发言时能得到新的想法。

因此,童谣儿歌群文阅读的开放合作、自主选择性讨论、交流、质疑应该是其核心样式,集中表现在仿说创作或自创自编儿歌的教学环节设计。

学生既可以根据童谣儿歌群文阅读范本,选择喜欢的文本作为范本,如《荷叶圆圆》《青蛙写诗》等童谣儿歌都是极好的范本。

这样的对比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为拓展性阅读和综合阅读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全面地突破单篇阅读教学主题单薄、局限性大的困境[1]。

对比阅读还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在想象
中创作。

小学低学段是学生想象力、创作力异常丰富的阶段,童谣儿歌的群文阅读还能为他们的灵动思维提供最好的出口,让他们诗一般的语言和天才一般的创造力得到释
放,同时让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天性得以充分展示。

此外,小学低段童谣儿歌的群文阅读需要教师营造
开放的阅读环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快地推动他们建立学习间的联系,发现学习方法,感悟学习乐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喜悦。

结 语
实践证明,借助童谣儿歌这种小学低学段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为低学段学生提供了切合学情的多样化阅读资源、阅读情境和阅读实践,通过在一定时间内有探索性地阅读多篇相关文章,使学生掌握生活化阅读的基本方法,阅读内容更加丰富,更具
内在的联系,定会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滕林峰.略论童谣游戏的特征与作用[J].学理论,
2015(15):114-116.
作者简介:李鸿雁(1969.7—),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