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护理
发布时间:2022-10-31T06:56:29.810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8期作者:陈友华吴金优通讯录作者[导读] 目的探究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相关护理效果
陈友华吴金优通讯录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摘要】目的探究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相关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都采用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作为治疗手段,并且在术前和术后都给予相关配套的护理模式。
结果经过专业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疼痛评分也明显降低。
结论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作
为治疗手段,并在术前和术后都给予相关配套护理模式,患者恢复情况效果良好,同时相对安全且副作用较小,应在临床增加实际应用。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皮肤缺损护理各种原因引起的足踝部皮肤缺损因其周围皮肤菲薄,创面经久不愈,是骨科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
传统的治疗手段及手术前后的护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针对此类情况,有关专家做了深入的探究,并参考大量的实践病例,最终得出利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效果显著。
此方法近年被骨科应用于足踝部皮肤缺损,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是根据皮瓣“点-线-面-弧”的设计原则,再旋转螺旋桨皮瓣的大小桨覆盖供区创面。
随着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患者越来越多,满意的手术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及合理科学的术前术后护理的疗效,进行探究分析,现将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从2013年5月至2017年12月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共34例,其中急性外伤患者26例(因车祸受伤患者16人,因碾压受伤患者6人,被重物砸伤患者4人),外伤后创面严重感染至坏死患者3人,骨折术后由于皮肤感染造成缺损的患者2人,慢性溃疡患者3人。
其中包含男21例,女13例,年龄跨度从 19岁到63岁,平均(32.7±5.2)岁。
手术方法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手术:术前通过专业仪器的探测,找到相关血管的准确位置,并做标记,随后根据该手术的特点进行专业处理缝合。
1.2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
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术前护理
2.1术前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焦虑是评估手术患者常见的一种不良情绪。
患者因担心手术预后不良及经济困难患者对此次手术治疗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的担忧。
以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为判定标准[2], 34名患者经过此量表评分得出患者的而焦虑程度:严重者0人,一般2人,可能20人,无2人。
详见表1。
根据评分结果:1.无焦虑及可能焦虑患者无需特殊处理。
2.对于焦虑患者予以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倾诉焦虑原因,更多关心和照顾患者,向其介绍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病的信心。
3.明显焦虑患者:通过多远方式:听音乐、阅读书籍、看电视、鼓励患者与家属及亲友通过电话、视频、语音等方式陪伴患者,缓解焦虑压力。
4.除以上途径,医师还需酌情使用相关药物,保证患者术前充足睡眠。
2.2术前一般护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其身体、家庭等基本情况做详细了解,对手术的耐受情况,心理,家庭成员是否支持以及经济负担能力。
了解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症及对待组织修复的创面分泌物及肉芽组织情况、纠正贫血。
常规完善手术之前必要的常规检查、完善准备,视情况予以术前皮肤准备、告知手术前期禁饮禁食以及手术的注意事项。
3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术毕回病房时与主治医师详细交接,了解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详细情况。
随时关注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血氧饱和度等各项体征的变化。
室温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术后安置于单人病房。
保持室内安静。
定时开窗通风。
术后予以60-100W护架烤灯照射皮瓣区,灯距33-50cm。
3.2体位护理予以软枕,术后抬高患肢,利于消肿。
3.3优质镇痛护理我们知道,1995年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A-HO)正式将疼痛确定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5大生命体征[3]。
我们对疼痛管理也日益完善。
我科采用超前镇痛模式。
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及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 Revised,FPS-R)结合进行疼痛综合评估,每人上班时携带科内自制NRS和FPS-R结合的“简易疼痛评估尺”均采用0-10分进行评估。
每名患者入院开始即使用我院疼痛评估单,评估内容包括日期、时间、疼痛部位、疼痛评分、持续时间睡眠影响等进行评估。
疼痛评分=0分如需处理。
疼痛评分≦5分,报告医生使用听音乐、分散注意力等非药物治疗处理或根据情况予以艾瑞昔布片口服,1小时后评估效果。
疼痛评分≧5分,需要使用相关药物进行干预,30分钟后评估效果,4小时后再次进行评估。
疼痛评分术后每日至少评估2-3次,并记录在疼痛评估单。
3.4皮瓣血运观察与护理皮瓣移植手术完成后,医务人员对移植皮瓣血运情况的严格观察及准确判断是保证皮瓣存活的关键[4]。
每30分-1小时观察一次皮瓣血运情况,观察采用“一看”观察皮瓣颜色是否红润,“二触”检查皮瓣温度及张力是否适中,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记”应用记号笔标记[5]]观察血运过程中,如发现皮瓣颜色异常,皮肤颜色变紫或苍白等,发现异常的第一名发现人员应用记号笔在皮瓣上方做出标记并拍照留图片方便下一班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4例患者中有4名患者通过上述标记+拍照的方法及时发现皮瓣出现危象,及时报告进行早期处理,使患者皮瓣得以存活。
3.5结果
通过对34名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患者以上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可以看出,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好转。
见表1。
术后经过一般护理,镇痛护理,术后皮瓣血运观察等护理措施的合理运用,患者出院时30例皮瓣血运良好,创面均愈合。
4例患者出现皮瓣静脉危象予以手术探查,探查术后予以精心护理得以康复。
见表2。
参考文献
[1]韩健.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5(17):135-136.
[2]吴松,邹玮君,邓宇杰,等.臂外侧穿支皮瓣在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中的应
用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5):912~914.
Yuen TS.Irwin MG. The fifth vital sign[J].Hong Kong Med.2005.11(3):145-146.
[4]陈奇鸣,罗锦辉,杨福周,等.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2):158-160.
[5]吴容,徐华萍,陈雅琴,等.手外伤显微修复术患者血管危象的分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7,2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