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养殖中的几种给药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当前中兽药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仍不够深入,记性及制剂研制与开发也有待加强,产品质量控制研究任重道远,中兽药产业的现代化是国之所需,也是全体从业者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李龙.中药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3): 152.
[2]陈秋莹,詹剑华.中药免疫调节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 江西医药,2019, 54(02): 181-184.
[3]王斌斌,李春玲,王贵平,等.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7, 32(1): 9-12.
[4]周悦芳,范培红.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7, 28(01): 204-207.
[5]王翘楚,郑亮.中药制剂对免疫低下动物模型作用的研究概况[J]. 中医药导报,2017, 23(24): 115-118.
[6]布占营,赵朝梁.谈中药对动物疾病的预防与作用[J]. 山东畜牧兽医,2016, 37(12):
52-53.
[7]李牧,冯沙沙,巴翠晶,钟秀会.中药免
疫增强剂在猪病毒性免疫抑制病中的应用和研
究进展[J]. 中兽医学杂志,2016(02): 68-72.
[8]蒋瑞雪,赵宪,孙艳,等.黄芪多糖对小
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4): 510-511.
[9]王庭欣,王庭祥,吴广臣,等.黄芪多糖
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
药,2009, 20(7): 1763-1764.
[10]潘燕,张硕,张岫美.黄芪的药理作用
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A, 2006,
8(9): 5-7.
[11]郜艳雪,时坤,李健明,孙志博,栾美
慧,徐宁,宫庆龙,刘艺,冷雪,杜锐.党参多糖
对动物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
展,2019, 40(09): 103-106.
[12]许朋.党参多糖对大鼠免疫活性的调
节作用研究[D]. 遵义医学院,2018.
[13]冯景奇,柳钟勋.当归内酯拮抗环孢菌
素A、氢化可的松及抗肿瘤药物的免疫抑制作
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01): 22-24.
[14]黄勇,杨小红,刘建伟.白术促进大
鼠腹部手术后免疫功能的实验[J]. 广东医学.
2008, 29(4): 561 -563.
[15]吴宗群,解建国.补中益气汤提高机
体免疫力的实验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02,
24(1): 62-64.
[16]罗晶,顾红缨,徐国宪.补中益气汤对
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J]. 中国现代医学杂
志,2006, 16 (17): 2613-2615.
[17]王自然.四君子汤及加味四君子汤对商
品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72-76.
[18]陈薇,曾和平,王婷婷.中药四物汤提
取物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化学
成分分析[J]. 分析化学,2008, 36(4): 459-466.
[19]胡雄贵,蔡文杰,邓缘,张星,陈晨,张
翠永.玉屏风散多糖对仔猪免疫力和猪瘟抗体
水平的影响[J]. 养猪,2017(02): 121-123.
鹅养殖中的几种给药方式韩云峰/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兽医站 276300
摘 要: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鹅病是保持养鹅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尤其在高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鹅群往往处于一种高度应激状态,在各种理化和生物因素作用下,很容易发病;而且鹅病一旦发生,蔓延快、危害大、耗费大、治愈率低,因此,正确使用药物在鹅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饲养、给药、治疗
1 群体给药法
1.1 混饲给药 将药物均匀地拌入饲料中,让鹅在采食饲料的同时摄入药物。
该法简单易行、减小应激、效果可靠,适用于鹅群体给药和鹅病的预防性用药,尤其适用于长期性投药,对于那些不溶于水或适口性较差的药物,
使用混饲给药法更为恰当。
但当病鹅
食欲差或不食时使用本法效果较差。
在应用混饲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
问题:
1.1.1 严格把握混饲给药的药物浓
度 鹅饲料中混合药物进行疾病的预
防和治疗,最好按个体体重来计算有效
的用药剂量。
首先精确估算鹅的平均
体重以确定每只鹅必需的用药量,然后
估计每只鹅每天平均摄入的饲料量,再
按照此比例均匀混入药物,使每只鹅都
能吃到应有的药物量。
1.1.2 药物和饲料必须混合均匀 饲
料中药物如果混合不均匀,可能会让
部分鹅药物中毒,而部分鹅可能还吃
不到药物,不能达成药物应该发挥的
作用,尤其是那些对鹅易产生毒副作
用的药物及用量较少的药物,更应该
充分、均匀混合。
混合时,应采取逐步
稀释法,即在确定好混饲的药物浓度
后,将所需药物和少量饲料混合,然
后将混合药物的这些少量饲料再拌入
更多量的饲料中混匀,最后将混合好
的这些饲料再加入更大批量的饲料中,
再次混合均匀。
1.1.3 注意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饲料
组分的相互作用 例如,氨丙啉与硫胺
素的结构相似,都能有效的抑制球虫的
硫胺代谢而起到抗球虫的作用,当饲料
中的硫胺素含量高时,其抗球虫作用会
减弱。
因此,使用抗球虫药氨丙啉时,
110
VB1的添加量应在10mg/kg饲料以下。
饲料中长期添加磺胺类药物,容易引起VB和VK的缺乏,因此要适当补充这些维生素。
莫能菌素、盐霉素禁止与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合用,会造成鹅生长受阻,甚至中毒死亡。
因此,如果鹅日粮中添加了抗球虫药莫能菌素、盐霉素,在治疗鹅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就不要再选用泰乐菌素、泰妙菌素。
1.2 混饮给药 是将药物溶解于饮水中,让鹅自由饮用的一种给药方式。
适用于短期投药或群体性紧急治疗给药,尤其适用于鹅因病食欲差,不能进食或不愿进食,但仍可饮水的情况下。
混饮给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2.1 药物性质 要注意药物的溶解度。
通过混饮给药的药物,多是易溶于水、在一定时间内不被破坏的药物;对那些虽较难溶于水,但通过适当加热、搅拌、加适当的助溶剂后可溶性增强、又不被破坏的药物,也可以使用混饮的给药方法。
在应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中草药水煎后稀释,也可以通过混饮的方式给药。
1.2.2 掌握混饮给药时间的长短 药物在饮水中溶解后,如果饮水时间过长,可能会失效;饮水时间过短,部分病鹅可能因饮水不足,也不能达到药物的有效剂量。
溶于水后比较稳定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其药液可以让鹅全天饮用;而溶于水后在一定时间内易破坏的药物,如盐酸多西环素、氨苄西林等,一次配制药液量不宜过多,最好现用现配,并尽量让鹅在最短的时间内(1~2h)饮完,以保证药效。
在规定时间内未能饮完的药液应及时废弃,换上清洁的饮水。
1.2.3 注意药物的浓度 药物在饮水中的浓度,要根据鹅的总体重、饮水量来合理配制。
首先计算出一群鹅所需的药量总数,并严格按计算出的比例配制符合浓度要求的药液。
准确地计算并配制药液浓度,避免因配制的药物浓度过低无药效或浓度过高产生中毒反应,从而取得预期的用药效果。
具体做
法是先用适量水将所投药物充分溶解,
然后加水到所需量,充分搅匀后,倒入
事先冲洗并消毒干净的饮水器或饮水
槽中供鹅饮用。
但需要注意,不可将药
物直接加入水槽内流动的饮水中,这样
无法准确计量。
1.2.4 水量控制 成年鹅每天的饮水
量大约在1.5~2L,夏秋季稍多。
配
制药液时,要根据鹅的饮水量计算药液
量。
每次不宜配的过多,现饮现配,一
般以鹅24h饮水量的1/5~1/4为宜。
1.2.5 水质要求 鹅的饮用水一般是
地下水或自来水。
混饮给药时,深井水、
冷开水、蒸馏水最好;井水、河水最好
先煮开,冷下来之后再配药;自来水一
般都使用漂白水消毒,阳光下静置2~h
小时后,也可以用于药物配制。
1.2.6 断水 为使鹅群在规定的时间
内将按比例配制的药物喝完,用药前先
给鹅群断水2~3h,夏季可短些,冬季
可长些。
1.3 气雾给药 气雾给药是使用喷雾
器,将药物变成微小的气雾微滴,让鹅
通过呼吸道吸入或皮肤黏膜吸收的一
种给药途径。
使用气雾给药途径,要求
药物无刺激性;同时要求鹅舍密闭,喷
雾时关闭门窗,提高舍内温度。
临床
上,在防治鹅呼吸道疾病和气囊炎、带
鹅消毒时常用。
如果用喷雾法给种蛋
消毒,可用5%的新洁尔灭配制成0.1%
的溶液(水与5%新洁尔灭的比例为
50∶1),然后均匀喷雾在种蛋表面。
也可以使用过氧乙酸,将20%的过氧
乙酸配制成0.1%的溶液,均匀喷雾在
种蛋表面。
1.4 外用给药 鹅的外用给药途径主
要在体表杀虫、鹅舍及环境消毒等情况
下使用。
2 个体给药法
2.1 口服给药 是将药物直接投入鹅
食道前端,或使用带软塑料管的注射器
直接将药物推送进入嗉囊的一种给药
途径。
虽操作简单,药物剂量便于把握,
但规模化鹅场难以推广使用。
2.2 注射给药 鹅群中出现个别危重
病鹅,或使用某些疫苗等生物制品时,
可使用注射给药。
应注意注射器的消
毒和注射针头的更换。
2.2.1 皮下注射 用左手食指和拇指
捏起颈部、胸部、腿部皮肤,右手持针,
沿皮肤皱褶处进针,将药液或疫苗推入
皮下。
2.2.2 肌内注射 常选胸部肌肉或大
腿外侧肌肉。
将溶液、混悬液、乳浊液
吸入注射器,针头与肌肉成30~45℃
角刺入,注入药物或疫苗。
3 种蛋或鹅胚给药法
种蛋入孵前消毒、预防某些蛋媒性
传染病(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
时,常用到种蛋或鹅胚给药法。
3.1 熏蒸法 种蛋在熏蒸消毒前,先
用消毒液或抗生素溶液清洗,以消除
种蛋壳上污染的细菌,防止进入种蛋
内。
种蛋的熏蒸,常用甲醛、高锰酸
钾。
先把种蛋装盘上架,放到熏蒸室
内,保持温度在20~24℃、相对湿
度75%~80%,按每m³空间用高锰
酸钾21g、福尔马林(37%甲醛)溶液
42mL的比例,先在搪瓷盘或玻璃盘里
加少量温水,再倒进高锰酸钾干粉,然
后将福尔马林溶液沿着盘边倒入,关闭
门窗,熏蒸20~30min,开窗通风。
3.2 浸泡法 将有效抗菌药物,按比
例配制成药液,将种蛋浸泡在药液中。
如,预防鹅支原体病,可使用泰乐菌素,
配制成0.04%~0.10%溶液,将种蛋
清洗、消毒后,直接放入药液中,浸泡
15~20min。
3.3 蛋内注射 将药物直接注入蛋壳
膜内不同部位的给药方法。
常用的有
气室内给药法、卵黄囊内给药法、绒毛
尿囊膜内给药法和尿囊腔内给药法等。
使用蛋内给药法,必须先弄清种蛋及蛋
胚的基本结构,以准确把握注射部位。
注射前,种蛋严格消毒,用打孔器在种
蛋的小端打1小孔,然后,用1mL注
射器、套上5号针头,向蛋内注射药物,
每次0.1mL。
□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