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正确对待考试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石门一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正确看待考试)
正确看待考试
一、设计背景:
考试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
虽然如此,由于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认识水平等的重要途径,有些考试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前途,因此,所有考试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焦虑,也就是考试焦虑。
在考试过程中,中等程度的焦虑水平是可以提供临场发挥的最佳情绪状态。
以这种心态迎接考试,往往不会失误,甚至能超水平发挥;而心理承受较弱、对考试压力的感受和反应过分强烈,就会产生严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这种高强度的焦虑水平不但对考试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起相反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考试焦虑对人的生理、生活、学习工作的危害;
三、教学重点:
学会克服考试焦虑的几种方法
四、教学难点:
运用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提高自信心
五、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视屏引入引出考试焦虑的概念
(二)新课内容
一,考前心理准备
1、典型问题一:考前紧张焦虑
①问题表现与评估
研究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在考试及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
丝毫不紧张焦虑的同学反而很容易大意失荆州,而过度焦虑的同学则会对自己形成一种抑制作用.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过度焦虑的同学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忧虑,紧张,不安,失望,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并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血压身高,心率加快,面色变白,皮肤冒汗,呼吸加深加快,大小便增加.
这种心理状态持续时间过长会出现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睡眠失常,影响身心健康. _ ____考试过度焦虑的生理表现:
常见反应: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脚发冷,尿频,痉挛,胃溃疡,晕厥……
特殊反应: 无奇不有
考试过度焦虑的行为表现:怯场,走神,呆滞,遗忘,急噪,麻痹,衰竭,厌学,逃考……
②焦虑的应对策略
1,焦虑是正常的,悦纳自己目前的状态.
2,制定恰当的高考目标,不对自己提出超出能力和时间的要求.
3,适当宣泄情绪
4,关注此时此刻的感受而非未来
5,脚踏实地,每天按部就班,定时定量的复习和作息习惯,胜过任何一剂心理良药.
2、典型问题二:考前精神萎靡学业懈怠
①问题表现与评估
懈怠行为是人们为了缓解心理压力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懈怠时间的长短和程度轻重,恰好反映出一个人承受心理压力能力的强弱.能力强的人会在暂短的懈怠之后及时调整自己重新进入振奋的状态,而承受心理压力能力弱的人,则要依赖于外力摆脱懈怠状态,靠外在的激励和监控力度才能坚持进行难度大的学习.
②懈怠的主要原因:
(1),考学前高强度的学习带来的身心疲惫.
(2),学习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挫折,感觉难以克服.
(3),心理饱和现象.做事效率下降,韧性,耐力减弱.一些优秀考生说:不是烦躁,也不是没信心,就是复习不进去了.一些成绩较低的同学说:我就这样了,靠这十几天的复习也不会提高,没必要怎么复习了.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说:该看的都看了,做了也考不到,太熟悉,没有新鲜感.
这正是心理饱和现象的典型反映.
③懈怠的应对策略:
⑴,适当减少复习时间,增加放松,锻炼,散步时间,不打疲劳战.
⑵,积极暗示与自我激励.豁达,从容,坚信复习什么都会有收获,黄天不负苦心人.
3、典型问题三:考前情绪烦躁行为浮躁
①问题表现与评估:
典型案例: h,女,高三学生,独生子女,性格偏内向,在家与父母沟通较少,父母对h成绩要
求较高;在学校人际关系一般,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自述:最近一个月内心情烦躁,有焦虑倾向,
整个人浮躁不安,想认真复习但总是静下心来,或者偶尔静心十几分钟又开始烦躁不安,走神遐想甚至干脆放弃复习开始聊天或睡觉.
②烦躁的应对策略:
⑴品味烦躁情绪,把握学在当下.
⑵在现阶段考生关键需要调整心态而不是学新知识,如果因为一些学习问题而一味地怨天尤人,怪罪自己,怪罪他人,怪罪过去,不仅无法帮助你解决问题,反而会更加导致不良心态.倒不如静下心来,端正思想,集中精力,以学在当下的态度,来耐心地对待那些学习问题.
⑶每个人在心烦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良感受.烦躁是正常而普遍的,当你意识到你处于烦躁情绪中时,建议你用各种途径宣泄掉它.
⑷采取微笑疗法;当你心情烦躁的时候,找一面镜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眉
头紧锁,表情僵硬.那么,就让我们先调整一下,活动一下脖子,看着自己在镜子中的眼睛深处,
把一些负面的东西逐一放掉.做几次深呼吸,抿抿嘴唇,放松和舒缓情绪,然后慢慢让面部毫无
表情,
实际上这是一种情绪清零的工作.然后,想象一副美好的场景,如荷塘中美丽的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接着,在不露齿的前提下,让嘴角微微上翘,做出一个微笑的感觉来.然后,慢慢让嘴巴
张开,露出2颗牙,微笑;露出4颗牙,微笑;露出6颗牙,微笑!也许,这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烦恼了.
③浮躁的应对策略:
⑴,大部分考生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内出现浮躁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因为,离高考越近学生越看到自己的很多不足,离自己的期望目标越远,或者尽管很努力,成绩仍然没有起色,着急但不知
所措.自然会出现心理浮躁的现象.
⑵活动:请学生回答一分钟可以完成什么事
现在离高考还有无数个1分钟,可以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学习问题所在,明
确这个阶段能够做的事情和做事情的具体方法
⑶,建议浮躁的学生,暂时放下具体的高考目标,将目标改为:尽其所能,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不计后果._
4、典型问题四:考前消极自卑自弃退缩的应对策略
①,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自信:别人能考好,我也能考好;别人考不好,我也能考好!没关系,无所谓,我能行! 我很放松! ……
②,体验成功
伴随舒缓的音乐想象明朗舒适的环境然后尽量回想自己曾经成功的事件,尽量回想得具体,清晰,真切而详尽.
③,与老师沟通,把自己的担忧向老师倾诉,取得支持,帮助,强化自信.
5、典型问题五:考前人际敏感关系紧张
①问题表现与评估:典型案例:平时班里人缘极佳,有说有笑的小王,最近突然变得对同学不理不睬,无端烦躁,与老师的沟通也少了许多,学习劲头明显不足,学习成绩大受影响.
特定的考前高压氛围,使同学间竞争凸显,人际关系敏感,一些原本活泼的同学会情绪失调,变得沉重起来,如果遇到任性的同桌或者一两次考试不顺心,很容易产生人际摩擦或自我压抑的心态.
②应对策略:
⑴,回顾与反思,如果类似情况出现在高一,你会如何反应此时的反应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和对竞争的误解.
⑵学习并练习人际交往的技巧以及情绪宣泄的方法.
⑶减弱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高考是全国考生的共同竞争,不需局限与本班或本校.
6、改善考试心态的根本措施
脚踏实地,每天按部就班,定时定量的复习和作息习惯,胜过任何一剂心理良药.
学会深呼吸,勤做深呼吸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考中心理调节
1、考试的五大策略:
视频
2、考试中焦虑的调节方法:
视频
3、发现题目做错了怎么办?
首先不能慌,不妨放下笔,查找错误原因看做错类型:全盘皆错、局部出错、过程出错、结果出错橡皮轻轻擦去错误部分,注意心态和手法,保持卷面整洁而又无破损
三、考试前夜失眠怎么办
①不要把睡觉当成任务
②睡不着不会影响考试状态
③不能翻来覆去,保持固定姿态
④洗个热水澡,喝杯热牛奶
四、考后心理调节
附一:焦虑程度自我评价表
给各题记分之后,计算总分。
总分24-31分,轻度焦虑
总分32-39分,中度焦虑
总分40分以上,重度焦虑
篇二:心理健康课教案之考试失败我不怕
心理健康课教案之考试失败我不怕
在我国,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更,在工作,
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心理失衡现象。
特别是像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都侧重于体制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
因此,这就需要对现在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
考试失败我不怕
一、理念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训练学生的考试心态,高中一般每月会进行一次
大型的考试,每次考试后,学生们的情绪或多或少会有些波动。
二、对象:高中二年级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到考试的意义在于帮助自己查缺补漏、合理定位、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学会辩证客
观地看待考试
2.通过同学经验分享及教师启发,学会进行考后分析,从而感悟成功需要踏实学习、切实
反思
四、教学道具(由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提供)
?学生工作纸:《考后百态》?????????????????附件1
?教师参考资料:一个学生的模考总结?????????????附件2
?视频资料:《6岁女孩唱忐忑》
?视频资料:三傻大闹宝莱坞片段
?成长拼图
五、活动时间:45分钟
六、活动场地:室内
七、教学方法:团体转换/团体分享/角色扮演
篇三:心理课考试焦虑教案
《中学生该如何应对考试焦虑》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学生考试的发挥和身心健康,阻碍学生的学习成长。
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焦虑,培养良好的学习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中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对于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
逐渐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模式以及考试的规律,而且面对着即将到来的紧张的高三。
高二群体的学生也许在一次次的考试中已经滋生了考试焦虑症,而且高二学生对高三理解基本是为每天的
摸底考试以及神圣又可怕的高考,所以他们对已有的考试和即将面对的考试会有以一定的焦虑。
但他们的这种焦虑又常常因为还没到高三而不被重视。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四、【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理智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在这一部分中,本课设置了情景体验,案例分析和模拟辩论赛等多种形式,以学生为主,让
体验式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可接受度。
五、【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自己学会克服考试焦虑?
六、【教学方法】
1、讲述与讨论
2、模拟情景
3、模拟辩论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会严格记录,同时通知家长??..我在学生的一片哗然声中强调了本次考试,学生噪声不止,
我播放了平时正式考试的“考试注意事项”的录音。
大家显得很紧张。
录音播完,大家已经准
备好了,这时,我跟大家说:“好,刚刚跟大家开个小小的玩笑,同学们,现在开始我们有
关考试焦虑的主题班会课。
”学生好像突然都松了一口气。
2、学生发表意见抒发自己心中对刚刚“即将到来”或者平时的考试的不同感受,以及为什么
会有这种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3、小结:引出考试焦虑的概念,表现以及引发的原因(看似只是表面上考不好的成绩,其
实很多同学是因为自我期望太高,把考试成绩看成是一种竞争和尊严。
也有可能是家长老师给的外界压力太大了等等。
考试焦虑的概念和具体表现: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当考生
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
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
(1)知识准备和应试经验不足:如考前对有关考试的内容、知识无准备或准备
(2)认知偏差:学生对考试性质、考试利害关系的预测以及对自身应付能力的评价不当,
易导致考试焦虑。
(3)个体的归因方式:个体如果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自身的、稳定的、普遍存在的
因素,而将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特定情境的因索,则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4)性格因素:
(5)遗传及身体健康状况不良:那些神经类型属于弱型的人对环境刺激较为敏感,易产生紧张反应。
这类人的考试焦虑程度较高。
(二)外部因素
(2)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管教过严,期望水平过高,或强迫式的学
(3)学校因素:虽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受到封建社会采育的教育制度的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二)导入案例,分析情景
3.案例:
小雅,女,19岁。
南安一中高中补习生,数学基础较差,补习后进步不大。
村里有十多人同读高三,仅她一人为补习生。
家境较好,家人很关心她,经常到学校看望她,给她带一大堆补品,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为家族争光。
这给她造成很大压力,思想包袱大,上课易开小差,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担心“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又想到比其他同村同学多读了一年,如考不上大学,不仅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且丢尽了家族的脸。
于是,为了考上大学,给家族争光,她整天都在考虑着该怎样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除了加班加点拼命学习外,下了晚自习,教室和宿舍的灯熄了,她还要躲在昏暗的路灯下看书。
后来,睡眠渐渐不足,头昏沉沉的,书看不下去,又舍不得休息,认为休息会耽误了时间而比别人考得差。
特别是考试时,“怕比其他人考得差”的念头总在头脑里不断闪现。
因为考前的紧张感加剧,所以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并且逐渐下降,这令她更加焦虑。
高考临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害怕失败的阴影总困扰着她。
小雅偶尔也会给自己鼓励: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
可是一上课,精力总集中不了,脑子里总想:“要是再次考不上怎么办?”越想越紧张,于是经常敲自己的头,掐自己的手。
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好好地读书,但难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