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本科入学考试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本科入学考试大纲
汉语部分
2010年修订版
一、考试目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第一所国际经济贸易专业门类齐全的、多学科重点大学。
多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精通中国文化、经济、贸易、金融、法律、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国际性人才。
为了选拔出具备相应汉语水平,有能力学习我校本科专业的留学生,每年6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举行来华留学生本科入学汉语考试。
二、考试要求
以汉语水平考试(HSK)中等C级(6级)水平标准为参照,要求考生能掌握达到该水平的词汇和语法;能够阅读和理解相当于该水平的各种类型的现代汉语文章;能以较清晰、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能根据要求,写出形式规范、语句通顺和内容完整的文章。
三、考试范围
以《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
四、考试方式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初试为闭卷笔试,时间为150分钟;复试为口试。
五、试卷结构
1.汉语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分4个部分,其中听力理解约占25%,词汇和语法约占35%,阅读理解约占20%,汉语写作约占20%。
2.汉语笔试题型:除汉语写作外,其余三个部分的题型均为选择题。
3.试卷的难易结构设置:以《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的初、中、高等语法和功能项目为参考,其中初等难度的占20%,中等难度的占60%,高等难度的占20%。
六、考试要点
★听力理解
(一)以生活常用的表达语句和对话为主要试题形式。
(二)内容以社会生活、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现实题材为主。
(三)主要考察以下技能:
1.听懂常用习语。
如,“你别相信他说的,这个人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问:这里的“雷声大,雨点小”是什么意思?
2.听懂句中关键的词语,如数词、量词、助词、副词、连词等。
如,“2009年入学人数比2005年增加了75%。
”
“蔬菜产量是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二。
”
3.听懂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
如,“究竟怎么回事啊!我都等你半天了!”
问:说活人是什么口气?
4.听懂某段话或对话的大意及重要细节。
如,“旅客们请注意,由上海开往北京的T54次开始检票了。
”
问:这是什么地方的通知?
5.听懂词语的本义与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在这件事上,小张有很大的心理包袱。
”
问:这句话里的“包袱”是什么意思?
6.听懂一些常用的修辞方式,如反问、比喻、夸张等。
如,你难道看不出她心情不好?(反问)
你快来吧!我们都快急死了!(夸张)
7.听懂常见的单句和复句,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如,“这道题你都做不出来,我哪里能做出来呀!”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比我学习好)因为你做不出来,所以我也做不出来。
”
★汉语词汇与语法
(一) 词
包括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离合词等。
例如,1.离合词“吃惊”的用法。
“李平的话让大家很吃惊。
”也可以说“李平的话让大家吃了一惊。
”而“他的话很刺耳”的“刺耳”就不能分开用。
2.副词“更”和“很”。
可以说“他比我更聪明。
”不能说“他比我很聪明。
”
(二) 短语
1.常用短语,如:联合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等。
2.固定短语,如:成语、惯用语等。
如,只能说“七上八下”,不能说“八上七下”。
可以说“糊里糊涂”,不能说“糊糊涂涂”。
(三) 句子
1.句法
(1)句子的结构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子的省略成分等。
(2)句类
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态
如:“着”、“了”、“过”等表示句子的不同时态。
2.单句
如:“是”字句、“有”字句、“是……的”句、连动句、兼语句、“把”字句、被动句、比较句、反问句等。
3.固定格式
比如:连……也/都……;一……也/都……;当……时;从……起;从……
到……;非……不可;从……出发;看/瞧把……得;……是/归……,
一……就……;越……越……;又……又……;对……来说;不……
不……;不……也……;再……也……;没有……就没有……;除
了……还是……等。
4.复句
(1)复句类型:并列、递进、选择、因果、转折、假设、条件、让步等。
转折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虽然……但是”,“然而”等。
假设复句常用的关联词:“如果(假如、倘若、要是)……就(那
么)”,“即使……也(还)”等。
条件复句常用的关联词:“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
“不管(无论、任凭)…也(都、还)”等。
让步关系复句:“哪怕(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2)二重复句,
例如:偏远农村的生活自然是很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聪明能干,
||也勉强过得去。
(第一重是转折关系,第二重是因果关系)
★阅读理解
(一) 阅读内容主要涉及经贸、教育、社会、文化、科普、时事等题材,体裁不限。
(二) 阅读主要考察以下技能:
1.能读懂各类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层次,领会文章的中心思
想和作者的观点;
2.对记叙体裁的文章,能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过程、事
件结果等要素;
3.对议论体裁的文章,能找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理解论证的方法,如举例
论证、对比论证等;
4.对说明体裁的文章,能把握被说明事物的主要和具体特征,理清说明的时
间和空间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等。
★汉语写作
汉语写作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具体写作要求如下:
1.写记叙文,能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实,能根据需要记人叙事,
结构完整,线索清楚。
2.写议论文,能做到论点明确,论据比较充分,论证过程清晰,有
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3.写说明文,能做到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能使用准确明白的方法
进行,顺序恰当,条理清晰。
★口语表达
(一) 口语表达主要考察学生用汉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自如应答老师的各种提问,能就某个话题说出一段意思完整、条理清楚的话。
具体要求是:句子通顺、用语得当,最好能在说话当中使用恰当的习语、修辞方式等以增加表达效果;语速正常、停顿合适、重音得当,最好能做到语调语气自然。
(二) 主要的汉语交际功能项目
重点考察以下交际项目,如:问候、介绍、感谢、约定、说明、询问、同意、反对、请求、建议、提醒、强调、喜欢、满意、责备、安慰、关心等。
参考书目: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Ⅰ,Ⅱ)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本科入学考试大纲
综合(数学)部分
2010年修订版
一、考试目的
数学部分旨在测试来华留学生是否具备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
三、试卷结构
1.综合考试包括文化、数学和英语三个部分。
综合考试满分为100分,其中数学部分占总成绩的30%,共30分。
数学各部分内容的出题比例:代数:约55% ,三角:约20%,平面解析几何:约25%。
2.考试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
四、考试内容
(一) 代数部分
1.函数、不等式
(1)理解集合及其表示,掌握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能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能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用基本不等式(限于下列不等式:
a2+b2≥2ab,
ab
b
a
≥
+
2)。
(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会解简单的分式不等式,无理不等式,了解区间的概念。
了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会解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
(4)理解函数的概念,能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5)掌握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的概念及它们图象特征,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单调性、奇偶性。
会求一些特殊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6)理解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图像和性质,会求它们的解析式。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它的图像和性质,会求它的解析式及最大值和最小值,能灵活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7)理解指数与对数的概念,掌握有关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8)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图像和性质,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
2.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
(3)能用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及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 三角部分
1.三角函数
(1)了解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理解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理解弧度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弧度和角度的换算。
(2)掌握任意角三角比的定义,三角比的符号,同角三角比关系式与诱导公式。
(3)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会应用它们进行计算、化简和证明。
(4)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并应用这些公式解斜三角形。
(5)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
2.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了解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了解函数y=Asin(ωx+φ)与y=sinx的图像之间的关系,会求函数y=Asin(ωx+φ)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 平面解析几何部分
1.直线
(1)掌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的判断办法。
(2)熟练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会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和夹角,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2.圆锥曲线与方程
(1)曲线和方程:掌握直角坐标系中的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和轨迹的概念,能够根据所给条件,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求曲线方程,并画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
(2)圆: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熟练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椭圆: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能用定义解决一些问题。
(4)双曲线: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能用定义解决一些问题。
(5)抛物线: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能用定义解决一些问题。
(6)坐标轴的平移: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能利用坐标轴的平移化简曲线方程。
参考书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预科班辅导教材《数学》
2010年修订版
一、考试目的
英语部分旨在测试来华留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以及运用能力,考察其是否具有学习《大学英语》所必需具备的语言能力基础。
二、考试范围
以北京市普通中学高中英语课本及相关教材为考试范围。
三、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
四、试卷结构
综合考试包括文化、数学和英语三个部分。
综合考试满分为100分,其中英语部分占总成绩的30%,共30分。
英语试题由两部分组成:选择题约占20分,完型填空题约占10分。
五、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 词汇
参照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英语考试大纲》及附录《词汇表》。
(二) 语法
1. 词法
(1)名词——名词的种类、数量表达法及名词所有格。
(2)冠词——冠词(a/an/the/零冠词)的基本用法。
(3)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
反身代词、关系代词的用法;it的用法。
(4)数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构成和用法;
加、减、乘、除运算的表达;
分数、倍数的表达;
时间、年代、年龄的表达。
(5)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以及分别在句中的位置;
形容词和副词三个比较等级的构成和用法。
(6)介词——常用介词和介词词组的用法。
(7)连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的用法。
(8)动词——种类:实义动词、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
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时。
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
2. 句法
(1)句子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2)句子类型:并列句、简单句和复合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宾语
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
2010年修订版
一、考试范围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语言文学、中外历史地理和中外时事政治为考试基本范围。
二、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
三、试卷结构
综合考试包括文化、数学和英语三个部分。
综合考试满分为100分,其中文化部分占总成绩的40%,共40分。
文化部分的试题由三部分组成:单项选择约20个,每题1分,约20分;多项选择约5个,每题1分,约5分;简答(列举或推理)约15分,题量及分值依据具体情况设置。
四、考试要求与内容
综合试卷文化部分重点考察来华留学生对基础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测试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认知水平。
大纲内容基本涵盖了学习要点、考试范围以及答题关键词。
(一) 中国传统文化
1.儒家文化基本常识:如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等。
道家文化常识:如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等。
2.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民俗基本常识:如除夕、拜年、春联、生肖属相等。
4.饮食文化基本常识:酒与酒文化,如:茅台、五粮液等;茶与茶文化,如绿茶、乌龙茶等;传统食品,如饺子、粽子、月饼等;饮食方式,如筷
子、火锅等。
5.综合艺术及文化常识:书法,如楷书、草书等;文房四宝的名称——笔、墨、纸、砚;围棋;太极拳;瓷器等。
(二) 历史、地理基本知识
中国部分知识点:
1.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的皇帝——秦始皇;唐代去天竺(今印度)取佛经的玄奘;中国封建王朝在
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朝的康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
东;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等。
2.中国著名历史名物:如《孙子兵法》;万里长城;兵马俑;丝绸之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故宫(紫禁城);少林寺;敦煌莫高窟;
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
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3.中国重要历史朝代:如春秋战国、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
4.中国地理名物常识:如中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黄河和长江;中国五大名山(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和中岳
嵩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
州和杭州;中国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等。
世界部分知识点:
1.世界著名历史人物:如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基督教的耶稣、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和佛教的释迦牟尼;世界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牛顿和
爱因斯坦等;世界著名文学艺术家——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达芬奇
和德国的贝多芬等。
2.世界著名历史事件:如欧洲文艺复兴;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的成立;互联网的诞生;人类登月成功等。
3.世界人文及地理常识:如世界著名历史建筑——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美国的白宫等;世界五大洋四大洲的名称;世界各国的首都
等。
(三)中国语言文学常识
1.语言文字常识:如普通话、北京话;繁体字、简体字;甲骨文;汉字构成常识;汉语拼音特点;汉语水平考试(HSK)等。
2.著名文人和文学作品常识:如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唐诗;
宋朝最著名的词人——苏轼和辛弃疾;宋词;《阿Q正传》的作者——鲁
迅;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施耐庵的《水浒》、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
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四)时事政治
1.中国部分:如首都、直辖市和省份名称的认知;现任国家主要领导人姓名、主要国家机构名称;改革开放;当年中国重大时事要闻等。
2.世界部分:当年国际重大时事、当年国际间重要交流活动。
参考书目:《中国文化》,韩鉴堂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