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das-Civil的桥梁下部结构抗震计算分析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Midas/Civil的桥梁下部结构抗震计算
分析与研究
刘渐成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文章以中山市石岐区广丰工业大道南六涌桥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
Midas/Civil建立模型,根据抗震规范要求,运用反应谱法对桥梁下部墩柱分别进行E1、E2地震力作用下的受力分析,以指导结构设计。
关键词:Midas/Civil;桥梁下部结构;抗震计算
U442 :A :1009-2374(2014)09-0005-03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中山市石岐区岐港片区,广丰工业大道(石岐段)上,跨越现状南六涌,河涌宽约38m。
根据水利及航道部门技术要求,南六涌无通航要求,水位受水系的水闸控制,设计洪水位取2.3m。
根据现状河道走向、地形及周边环境,拟建桥梁与主河道斜交,约成30度角。
桥跨布置为3×16m预应力砼简支空心板梁桥,共两幅,每幅桥宽20m。
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直径1m的柱接1.2m的钻孔灌注桩,桥台采用薄壁式台,桩基础,台前设4m 长的M7.5浆砌片石铺砌,台后用碎石与粗砂混合料回填。
拟建桥梁两侧均有水泥路到达场地,交通较方便,原始地貌单元为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沉积平原,地形开阔,无池塘、坑道、土洞等不良地质。
区域内水网密布,地表水系发育,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 技术指标
安全等级:二级;
设计基准期:100年;
环境类别:Ⅰ类环境;
设计速度:50;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净空:无通航净空要求;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
3 结构荷载取值
3.1 永久作用
桥梁永久荷载考虑上部板梁自重及二期恒载,二期恒载包括桥面铺装和栏杆等,以均布荷载形式加载,合计95.4KN/m。
下部桥墩自重。
混凝土容重取26kN/m3,计算时将荷载转化为质量。
3.2 地震计算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等相关资料,本项目区域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加速度取0.10g)。
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表3.1.2判定本桥梁按照B类桥梁进行抗震设防设计。
本桥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场地类型为Ⅱ类,根据《抗震细则》的9.3.6条规定:“混凝土梁桥、拱桥的阻尼比不宜大于0.05”,因此在这里取阻尼比为0.05。
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6.1.3,本桥属于规则的常规桥梁,抗震分析采用多振型反应谱法,水平设计加速度反应谱S由下式(规范5.2.1)确定:
4 工况组合
永久作用,主要考虑:上部结构重力(恒载)、预应力作用、土压力。
地震作用,地震动作用以及地震土压力。
E1地震作用:永久作用+地震作用;
E2地震作用:永久作用+地震作用+支座摩阻力;
4.1 计算软件及模型
本次计算选取Midas/Civil2013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整体有限元模型,考虑结构整体抵抗纵、横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模态组合采用CQC法。
利用软件土弹簧工具模拟桩-土之间的相
互作用,以达到最大限度真实的模拟下部桩基础;全桥模型如图4所示:
5 计算结果
5.1 E1地震作用纵、横桥向桥墩强度计算(抗震规范7.3.1)
根据计算结果,在最不利荷载组合工况下,E1地震顺桥向弯矩包络图及最大受力情况如图5和表2所示。
从桥墩顺桥向验算结果表中可以看出在E1地震作用下:桥墩强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根据计算结果,在最不利荷载组合工况下,E1地震横桥向弯矩包络图及最大受力情况如图6和表3所示。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墩柱塑性铰区域斜截面抗剪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5.3 E2地震作用墩顶位移验算(抗震规范第7.4.6条)
在E2地震作用下,属于规则类的常规桥梁可按下式验算桥墩墩顶位移:
Δd≤Δu
式中:
Δd——在E2地震作用下墩顶的位移(cm)
Δu——桥墩容许位移(cm);
E2地震作用下,墩顶的顺桥向和横桥向水平位移按抗震规范第6.7.6条计算,。
计算结果如表4
所示。
计算表明,E2地震作用墩顶位移满足要求,墩柱塑性铰区域的塑性变形能力满足规范要求。
6 计算结论
通过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表明,在规范地震荷载作用下,现设计图纸下部墩柱的结构构造及配筋满足规范要求,达到设防目标,结构设计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S].
[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S].
[3]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S].
[4]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S].
[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S].
作者简介:刘渐成(1979—),男,中山市规划设计院工程师。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