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剖析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 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的 大部分或一部分,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其特征有: (1)地质与地貌。黄土高原在构造上可以六盘山为界, 分为两部分。东部为鄂尔多斯台地,西部属祁连山褶皱带。 高原上的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和六盘山把高原分割成 三部分,即山西高原、陕西黄土高原、陇西高原。高原上 覆盖着深厚、疏松的黄土层。
(3)图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自然原 因: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降水强度大;该 地区地表黄土覆盖(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 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受雨水冲刷;地表缺乏植被保护, 易受雨水直接冲刷;该地区地貌千沟万壑,地面破碎, 易受流水侵蚀。人为原因:该地区为农牧过渡区,人类 滥垦、滥牧、过樵、过牧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严 重破坏了地表植被;这里自古盛行轮荒耕种的不合理耕 作制度,破坏地表林草植被;人类不合理开矿,大面积 开挖原生地面,破坏地表植被。
(2)人为因素与水土流失
3.对水土流失形成的理解 (1)从两方面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 一是脆弱的环境,二是尖锐的人地矛盾。 (2)进一步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去理解水土 流失的影响。黄土高原气候、地形、土壤等特点是水土流 失的自然基础,但人为因素所占的份额要高于自然因素, 主要表现是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以及开矿等。 (3)同时,要坚信人类可以调整自身的行为,防治水 土流失。
(3)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典例剖析
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组成
)
B.位于从湿润向干旱过渡地带,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C.位于中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黄土高原的相对位置,涉及黄土高原 所处的流域、干湿区、温度带、植被区以及高原成因、作物分布 等内容,是一道无图考图的综合题。 答案:B
拓展练习 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 于流水侵蚀作用,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 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 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回答(1)~(2)题。
(1)上面地形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 A.① B.② C.③ )
) D.②③
(2)气候与水文。黄土高原主要为暖温带半湿润 半干旱气候,水系以黄河为骨干。河流汛期受暴雨 的影响,洪峰急涨猛落。 (3)土壤和植被。高原土层富含碳酸钙和磷、钾 等元素,土壤多偏碱性,腐殖质和氮素养分贫乏。 植被由东南向西北为森林草原、干草原和荒漠草原。 植被破坏严重。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与水土流失
(2)(该地区黄土成分)从西北向东南(呈现沙黄土——黄 土——黏黄土的渐变),颗粒变化由粗到细,按风力说,由西北 风从蒙古高原沙漠、戈壁吹来的黄土受到秦岭阻挡而沉积。随 着风力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弱,颗粒较粗的沙黄土先落下,沉 积在靠近风源的西北部地带;颗粒较细的黄土沉积在较远的地 带;颗粒最细的黏黄土被带到离风源更远的东南部地带沉积。 因此,呈现颗粒由粗到细的沙黄土——黄土——黏黄土的渐变。
答案:D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黄土层最厚能达________。用字母A 在图中标示该区域。 (2)图示地区的黄土颗粒粗细在水平方向上有什么 变化?试分析其成因。 (3)图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什么?试分析其 原因。
解析:(1)依据常见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不难作答。 (2)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高原”。随着西北风势力减弱, 颗粒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3)分析原因时要从自然原因和 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考虑。 答案:(1)200米至250米之间 填图略
拓展练习
1.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其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高原地面破碎 C.由于气候干旱,早期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 D.引发水土流失的原因,人为原因是最主要的
)
解析:黄土高原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内部; 新构造运动强烈,导致地面破碎。早期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 区属于森林和森林草原景观,后来植被覆盖率下降,主要是 人类所为。在引发水土流失的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
2.水土流失的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 (1)“小流域”概念: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 道流域。 (2)治理措施 措施 功能 贮水拦沙 改善生产条件 合理利用水土
工业措施
打坝建库 平整土地 修基本农田 抽引水灌溉
措施 生 植树(乔木、灌木) 种草 发展多种经营 深耕改土 科学施肥 选育良种 地膜覆盖 轮作套种 蓄水保土 提高肥力 充分利用光热
4.黄土高原尖锐的人地矛盾,其根源是人口增长过快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治理 1.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山区而且危害平原,不仅危害干旱 地区而且危害多雨地区,不仅危害农业生产而且危害其他 生产活动,如:
(1)水土流失对山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淤积 (2)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 (3)水土流失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4)水土流失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自主学习
答案; ①地形、气候、土壤、植被
②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对土 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
③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樵采、滥用土地 ④对山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淤积 ⑤造成生态恶化
⑥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⑦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⑧农业技术措施
(2)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
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
B.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沙漠地区、北方的土石山
C.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平原地区 D.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