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埋置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3基础埋置深度
1.基础埋置深度的定义
基础埋置深度(简称埋深)一般是指室外天然地面标高至基础底面的距离。
确定基础埋深,就是选择较理想的土层作为持力层,基础埋置深,基底两侧的超载大,地基承载力高,稳定性好;基础埋置浅,工程造价低,施工工期短。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等条件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以节省工程量且便于施工。
2.基础埋置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主要因素有:建筑物的用途类型及荷载大小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当地冻结深度、建筑场地的环境条件等方面,设计时应综合考虑。
其中工程地质条件对基础设计方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常把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其下的各土层称为下卧层。
为了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要求,应当选择压缩性小、承载力高的坚实土层作为地基持力层,由此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的地质剖面图,分析各土层的深度、层厚、地基承载力大小与压缩性高低,结合上部结构情况进行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最佳的基础埋深方案。
3.基础埋置深度的计算
“基础埋置深度”在规范中经常出现,但有时又有区别:
1)《地基规范》-5.2.4条计算修正以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此时采用的埋深主要考虑基础破坏时周围的土体是否能够发挥有利的作用,故区分不同的情况:
(1)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2)对于地下室,当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3)对于地下室,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其确定方法如下:
(1)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如图5.5.3-1:①外墙基础的埋置深度:2
21d d d +=②内墙基础的埋置深度:新近沉积土及人工填土1
d 图5.5.3-1独立柱基、条基埋深计算
(2)对主楼和裙楼一体的结构,如图5.5.3-2:
当B B B 221≥+时,主楼基础的埋深计算时可将基础底面以上范围内的荷载,作为基础两侧的超载考虑并将其折算成等效埋深,然后取实际埋深和等效埋深的最小值。
图5.5.3-2裙房等效埋深
2)《地基规范》-5.3.5条计算沉降,确定其中的附加应力时需要考虑自重应力,此时埋深取至天然地面,新近的填土一般不考虑。
但《桩规》-5.4.1条是一个特例,属于近似情况。
3)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层作持力层。
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
4)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在抗震设防地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基础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从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的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5)《高规》第12.1.7条规定: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
计算时,质量偏心较大的裙房与主楼分开考虑。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要求及《高规》第12.1.7条规定的前提下,其基础埋置深度可比建筑物高度的1/15(天然地基)或1/18(桩基)的要求适当放松,但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抗滑要求。
6)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
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时,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
7)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埋深。
当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时,两基础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宜使相邻基础底面的标高差d 与其净距s 之比d/s ≤1/2。
当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设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地基,并应考虑浅埋基础对深埋基础的影响。
8)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应满足《地基规范》第5.4.2条的规定。
9)同一建筑物相邻两基础的底面不在同一标高时,基础底面标高差d 与其净距s 之比也应满足d/s ≤1/2的要求;同一建筑物的条形基础沿纵向的埋置深度变化时,应做成阶梯形过渡,其阶高与阶长之比宜取1:2,每阶的阶高不宜大于500mm 。
【例题5.5.3-1】北方某城市,市区人口30万,采用集中供暖,拟建设一栋三层框架结构建筑,地基土层属于季节性冻胀的粉土,标准冻深2.4m 。
采用柱下方形独立基础,基础底边长度2.7m ,荷载标准组合下由永久荷载产生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144.5kPa 。
求,当基底下容许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且不考虑切向冻胀力的影响时,根据地基冻胀性要求的基础最小埋置深度(m )为多少?
【解析】冻胀粉土,人口30万,依据《地基规范》-5.1.7条zs ϕ=1.20,
zw ϕ=0.90,ze ϕ=0.95。
场地冻结深度:46.295.09.02.14.2ze zw zs 0d =⨯⨯⨯=⋅⋅⋅=ϕϕϕz z m
依据《地基规范》-附录G 中表G.0.2,基底平均压力为144.5×0.9=130kPa ,由方形基础、采暖知max h =0.7m ,依据《地基规范》-5.1.8条,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为:
76.17.046.2max d min =-=-=h z d m 。
(解题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