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精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43分)
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huái gǔ shāng jīn________了——却也是事实。
(2)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xuán xū________起来了。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wèi mín qǐng mìng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4)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g piàn________,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2. (8分) (2017九上·江苏月考) 默写。
①晓战随金鼓,__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③欲将轻骑逐,________。
(卢纶《塞下曲》)
④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⑤关关雎鸠,________。
________,君子好逑。
(《雎鸠》)
⑥蒹葭苍苍,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⑦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3. (10分) (2019七下·大同期末)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赵师秀《约各》)
(2) 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 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西山村》)
(5)荡胸生曾云,________。
(杜甫《望岳》)
(6)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7)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孙权劝学》中,借鲁肃的惊叹之语“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业的精进。
4. (12分) (2019七上·河源期末)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
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
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
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
”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
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
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
”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
”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
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
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
”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
”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
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
莫当耍子。
”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
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1)以上选文选自________(书名),作者是________
(2)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3)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
5. (4分)省略号的一般作用有:A表思维跃进;B表话未说完;C表心情矛盾;D表静默或思索。
试指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①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________
②“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________
③“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________
④“这……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________
6. (5分) (2016八上·抚宁期中) 改正下面病句。
①我们要多看善思,善于解决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②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阅读理解 (共5题;共71分)
7. (25分) (2019七上·德惠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马湖之冬
夏丐尊
①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②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
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③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之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④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1)作者写白马湖的冬天,主要突出了它的什么特征?这一特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阅读②③两段,说说作者在白马湖的冬天感受到了哪些情趣?
(3)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①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②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4)在本文中作者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白马湖的冬天?请至少写出两个,并各举一例。
(5)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谈开头第①段的作用。
8. (20分) (2017七下·安岳期中)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小题。
选择阳光
那一天,我去城里拜访一位朋友。
在下午回返时,乘上一辆驶往乡下的大巴。
汽车只行出几站,便上来一位盲人,看上去他有60多岁。
因为我距离车门较近,然后,他微笑着问我家住哪里。
当我告诉他住在海西时,他竟兴奋地说:“你们那里,我可去过很多次。
在你们村子东南不远就是大海,村前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座龙王庙……”
尽管这已是很多年前的情景,但老人说得很准确。
我瞅了瞅他失明的双目,感到有些诧异,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仍忍不住问:“老伯,你这眼……怎么会知道我们村子以前的情景呢?”
老人毫不在意地微笑着说:“你怀疑我说瞎话?年轻的时候,我这两只眼并没有瞎。
我还当过兵哩,在青海开过车。
复员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厂里工作。
后来,因为工伤,我这两只眼睛才不行了。
”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神情非常轻松。
我继续问:“城里的道路这么复杂,你出来不担心会迷路吗?”
听了,老人笑了起来,说:“如果没有胆量迈出一步,那我只能一直呆在家里了。
现在,我每个星期都要从乡下到城里往返两趟,一点都不担心会迷路。
”
说到这儿时,老人的话题一转,说:“刚开始,我也很绝望,感觉自己就像一下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似的。
但后来,我就想已经这样了,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于是,我就对自己说,走出去吧,只要抓准目标,走一步就近一步,这有什么好担心和害怕的呢?”
此时,我被老人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
我又问他:“老伯,你到城里来做什么呢?”
他颇有些自豪地说:“是一家大医院,聘我给病人做推拿———”
我惊讶地问:“你还会做推拿?”老人平静地说:“是呀,既然活着,就应该学习一门手艺,我研究推拿已经几十年了。
”
到站后,在我起身下车的时候,聊兴正浓的老人看上去有些不舍,竟然关切地对我说:“走好啊———”
很长时间以来,那位双目失明老人的乐观和坦然的神情,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一个人,陡然间从光明的生活跌入一个黑暗的世界,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打击和痛苦啊!但是,那一位失明的老者却用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坦然地面对所有痛苦,并将这一份痛苦融化成一种更大的信念,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
(《青年博览》)
(1)阅读文章,说说题目“选择阳光”的含义。
(2)根据文章概括老人的生活经历。
(3)给文章补个个结尾,要求:上下连贯,点题,不超过30字。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上文,写出你对生活的理解。
相关链接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报任安书》司马迁)
相关链接二:黄春平的老家在福建闽侯县,小时候家里很穷,13岁才上小学。
那时候他已经人高马大了,不好意思从一年级读起,就央求老师让他直接读四年级。
老师同意了。
两年后,黄春平就考入了闽侯第二中学。
他父亲病故后,他妈妈就到外地去当保姆,挣钱支撑家庭,他才得以继续学习。
上大学之前他根本就没有鞋穿,多数时候都是光着脚。
几十年后黄春平成为实现中国人登上太空梦想的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
(《京华时报》05.03.04)
9. (7分)(2020·和平模拟)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发布。
《意见》要求,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
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
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问题,近年来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
此次发布的《意见》,是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基础上,进一步将重视劳动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在笔者看来,重视劳动教育,对于学校来说,必须坚持依法治教;而对于家庭和全社会来说,则需要形成新的育人观。
劳动教育在学校里被弱化,表面上看史由于教育评价体系重视分数,但劳动表现并没有纳入升学评价体系,而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坚持依法治教。
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学校应该开齐开足所有基础教育课程与教育活动,并
保障质量。
不开齐相关课程,或者挤占这些课程的时间,严格说来是违规办学,教育部门应该明确禁止。
但在现实中,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对学校这类做法视而不见,甚至有的地方教育部门自身也把基础教育学科按与中高考的挂钩程度,分为“主科”、“副科”区别对待。
这次发布的《意见》提到,要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这是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以此引导学校、学生重视劳动教育。
而从具体办学看,落实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依法治教,地方教育部门要依法监督学校依法办学,不能功利地追求学校的办学率。
毕竟,就是把劳动素养评价纳入升学评价,其“重要程度”也不如语数外等科目,而且更多知识参考
因此,劳动教育不只是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劳动作业,更重要的要转变教育观和人才观。
这不论对我国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对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都极为重要。
概而言之,我国必须破除不科学的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的教育评价体系,要努力形成“崇尚技能淡化学历”的新的社会氛围。
(来源:教育思想网)
(材料二)
(材料三)
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现代有沙拉为爱子,甘愿打破儿童教育的固有中国式思维,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为亿万富翁。
她就是《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作者,一个土生土长在中国上海的犹太族女人——沙拉。
沙拉写的书《特别狠心特别爱》中,有段话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所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父母所要!”
下面这个例子就是这样。
还记得轰动教育界的“魏永康事件”么?神童魏永康,在别人还没有完成高中学习时,17岁的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中科院。
按理说,如此成绩优异的高材生,该诗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却不料,还没有取得研究生学历,就被学校勒令劝退。
被劝退的理由,让人瞠目结舌: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魏永康的母亲认为,孩子成绩好,将来才有出息,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让儿子插手。
一把刀,闲置久了就会生锈,失去原有的锋芒。
更何况是人呢?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是完全有必要的事。
缺乏劳动教育,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缺乏劳动教育,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孩子良好品德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
的树立,缺乏劳动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好逸恶劳,嫌贫爱富的价值观,对劳动者和劳动成果不尊重,不会体恤父母的艰辛、生活的甘苦,缺乏感恩;容易患小皇帝小公主病,老儿童巨婴,萌生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观念。
不思进取,青年啃老现象日益凸显;缺乏劳动习惯,即便学生成绩再好也是高分低能,可能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做不到,更谈不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抗挫折能力差,遇事容易退缩,遇到挫败容易想不开。
进入社会后,一个不愿意劳动的人总会希望别人多干一点自己少干一点,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私,缺乏责任担当,这种人在哪里都不受欢迎,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进行过劳动教育的家庭比没有进行过劳动教育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1)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A . 《意见》提到,要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
B . 神童魏永康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长期欠缺,而被学校勒令劝退。
这种现象就如同一把刀,闲置久了就会生锈,失去原有的锋芒。
C . 漫画中实践能力的缺失恰恰说明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需要加强。
D .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针对全国2万个学生家庭进行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2)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则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宣传语。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且15个字以上)
10. (12分)(2020·河东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①东平陵令。
以仁惠为吏民所爱。
母疾,弃官去。
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三迁拜会稽太守。
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征为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②山谷间出,人赍③百钱以送宠。
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
(节选自《后汉书·刘宠传》)
【注】①除:任命,授职。
②若邪:山名,在浙江绍兴南。
③赍(jī):把东西送给别人。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以明经举孝廉________
②母疾,弃官去________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仁惠为吏民所爱。
(3)太守刘宠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11. (7分) (2017八下·蕲春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居秋暝①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③歇④,王孙自可留。
【注释】①螟:夜色。
②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③春芳:春草。
④歇:干枯。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中的“空山”强调此处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
B . 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有明月、松树、山石、流水,这些意象集中表现了“山居”的充满生机的热闹的意境。
C .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正常语序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表达诗人对山水淳朴生活的向往。
D .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12. (11分) (2019八上·扬州月考) 八年级同学开展“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引经据典话诚信】“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先哲给我们留下很多关于“信”宝贵财富,你所在小组需要搜集古人有关“信”的名言警句、名人逸事,你的任务是搜集名人逸事。
请你将搜集到的用简洁的语言分享在下面横。
(2)【晓之以理劝诚信】昨晚,你的好朋友小明给你发来一条信息,大概意思是说,明天就要考试了,他很担心自己考砸了,对不起父母和老师。
而你和他正好就在一个考场,且就在你后面,他希望你在考试时能给他一点帮助。
看完他的信息,你回复道:“________”。
(3)【环顾身边赞诚信】2012年11月2日,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徐砺寒不慎剐蹭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地等待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字条:
如果你是某报社的记者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得这一新闻线索,需要拟写一篇新闻稿,请将你拟写的新闻标题分享在下面。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很多看似很平常的生活情景,我们在拥有时总会忽略或视而不见,或者认为理所当然,而一旦成为往事,或失去,就会觉得格外清晰、分外美好而倍加珍惜!
请以《当时只道是寻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字数不少于600。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43分)
1-1、
1-2、
1-3、
1-4、
2-1、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4-1、
4-2、
4-3、
5-1、
6-1、
二、阅读理解 (共5题;共71分)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8-4、
9-1、
9-2、
10-1、
10-2、
10-3、
11-1、
11-2、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12-1、
12-2、
12-3、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