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芦淞区中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市芦淞区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5题;共54分)
1. (4分) (2017九上·滨海月考) 把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横线上。

“真好啊”像一阵清凉的风吹皱一池春水,美妙的涟漪________就这样荡漾开去,让人心kuàng________神怡!“真好啊”,yùn________含着对生活的感恩、对困难的藐视和对幸福的提醒。

一句淳朴的“真好啊”,普通的事也会蒙上理想化的色彩,糟糕的事不再让人忧心忡________忡。

在生活中要记得常说“真好啊”!
2. (8分) (2017八上·费县月考)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

(王绩《野望》)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______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5)《与朱元思书》中文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 (7分)名著阅读。

(1)
《朝花夕拾》作为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记述了他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求学的历程。

请你说出哪三篇作品讲述的是作者青年时期离开家乡后的一些经历的。

(2)
下列选项是《西游记》中相关情节的概述,其中没有错误的是哪一项?()
A . 孙悟空原是傲来国海中花果山上的一个石猴,本领高强,机智过人,因率先发现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王,自封为齐天大圣。

B . 孙悟空大闹天宫,不仅偷食蟠桃美酒,还吃尽太上老君的金丹。

众天神斗不过他,只好请来观音菩萨,把他压在五行山下。

C . 孙悟空一行在火云洞受阻,他请龙王洒雨水反被烧伤,八戒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

最终观音降伏红孩儿,收作善财童子。

D . 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

白骨精想吃唐僧肉长生不老,先后变身美女、老妇和孩童来迷惑唐僧。

悟空一一识破,打死了妖怪。

4. (10分)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围绕“气象与物候”“广告多棱镜”这两个专题,班级开展了“读写与交流”系列活动。

(1)
【生活不易发展不易,且行且珍惜】你班易小星提供了一则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材料。

从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简称《环保法》)正式施行,对企业及政府部门的惩治力度大大加强。

新环保法创新设计了“按日计罚”,并赋予环保执法人员查封、扣押的权力,环保部门可对超标或超总量的行为直接限产或停产。

企业违法可以拘留责任人,因政府部门存在的多种违法行为而造成环境出现严重后果,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请为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个字)
(2)
【环保在行动,也是蛮拼的】全球变暖的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所造成的,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浪费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温室气体。

其实,普通人只要在生活中算上一笔“节能帐”,稍加注意,就能节约不少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为增强节能意识,近日,班委会在全校发起了一场“个人行动改变世界大气候”活动。

请你担任活动的宣传员,帮助完成以下工作。

①上面语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抄下并提出修改意见。

②仿照下面的例句,为活动拟写一条倡导节约环保的公益广告,要求引用古诗句并说出诗句中蕴含的物候现象。

(广告中要引用古诗句。

既可以作为广告中某句的成分,也可以独立作为广告中完整的某一句子,同时指出该诗句蕴含的物候现象)
例句:人人节约一度电,让家园“处处闻啼鸟”。

物候规律:节约用电,减少温室气的排放,自然环境得到保护,鸟儿能够欢快地鸣叫。

宣传语:。

物候规律:。

5. (25分)阅读课文《骆驼寻不见》最后四段(“骆驼实在困倦了”至结尾),回答小题。

(1)
选文第1段中“得宝失宝”的前后两个“宝”分别指什么?
(2)
概括地说,骆驼要找的“宝”究竟是什么?骆驼寻到的那些“宝”有些什么特点和作用?
(3)
仙女和骆驼说话时,为什么把“你”改称“您”了?
(4)
本部分列举燕子、鹦鹉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5)
认真想想,本篇童话对我们有怎样的深刻教育意义?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56分)
6.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1)
“还应说著远行人”中“远行人”指谁?
(2)
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当时怎样的情感?
7.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適戍:强迫去戍边。

B . 等死:坐等死亡。

C . 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D . 惊恐:又惊奇,又害怕。

(2)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不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A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B . 置人所罾鱼腹中
C . 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
D .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
翻译下面句子。

爱士卒,楚人怜之,吴广以为然
(4)
选文体现陈胜是一个怎样的将领?
8.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读可医愚
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

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

近来又出现一种“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提供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

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

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

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

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

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

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义的。

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

“善读”这点很重要。

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

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

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

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

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

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

”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

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

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言”之症。

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
(《人民日报》2006年4月22日第07版)
(1)本文显然不是一篇驳论文,但开头举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的说法,其目的是什么?
(2)本文论点是什么?根据你阅读议论文的经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一论点的?
(3)作者将善读与医愚结合起来论述,从论述的重点来看,作者主要论述的是________,主要采用的论证方
法是________。

(4)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指出怎样做到有选择地读书?
(5)依照下面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出你的认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_。


9. (13分) (2017七上·慈溪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车上的故事
尤今
①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四人同室的软卧票。

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其他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②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

浅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轶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枢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③举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

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

就在这时,火车站的扩音器突然响起:“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妇人转头对我说道:“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

”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④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

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

她身材高大,穿了1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

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领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⑤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

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

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

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

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

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⑥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

依据惯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

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

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

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脾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

⑦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

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

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
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

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

不会有问題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眷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地说。

“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

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

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竞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⑧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

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给她喝。

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

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道谢。

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啊,有许多时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⑨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

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眼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

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 老编辑涨红了脸,愧疚地说:“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⑩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1)老编辑的情感、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着。

阅读选文,将表格补充完整。

(2)结合语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⑧段事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文章结尾处作者表示“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你认为作者能从这堂课上学到什么?(请写出三点)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2013·湖州) 根据要求作文。

你认真地望过一朵云吗?认真地唱过一首歌吗?认真地品过一句话吗?认真地爱过一个人吗?认真地追过一个梦吗?……认真是一种态度,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吧!
请以“认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成诗歌,则要求不少于l6行)。

③注意错别字。

④注意标点使用。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共5题;共54分)
1-1、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4-1、
4-2、
5-1、
5-2、
5-3、
5-4、
5-5、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56分)
6-1、
6-2、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