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一中云龙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教案_第6课最后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一中云龙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教案_
第6课最后一课
课题:《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会解释本课中“哽、喧闹、肃静、懊悔、磨损、祈祷、惨白”等重点词语。

2、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主要情节。

3、领会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主要情节。

难点:初步感受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自读法、朗诵法,合作探究法。

一、知识链接:
【走进作者】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

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自传体小说《小东西》。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应征入伍,后来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

《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写作背景】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

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这个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相关文体知识】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叫细节描写);侧面描写是: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所作描写。

学习过程: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名篇《最后一课》。

这篇文章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

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时,一个无忧无虑、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各有怎样的一种表现?
三、检查预习
1、(读课文三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捂.( )住戒.( )尺郝.( ) 叟.()膝.( ) 诧.( ) 异惩.( )罚赚.( ) 钱钥.( ) 匙.( ) 紫藤.( )祈.()祷.( ) 哽.( )咽挟.( ) 懊.( ) 悔
2、(结合课文语言环境)解释下列词语:
【思量】:【诧异】:
【喧闹】:【惨白】: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读课文5-6遍),完成以下问题:
(1)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组内练习复述故事情节)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序幕。

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
受。

第二个阶段开端。

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

——课前
第三个阶段发展。

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

——课上
第四个阶段高潮和结局。

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

——下课
(2)本篇小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人物?他们的哪些事情使你难忘?(组内交流)。

(3)小说题为《最后一课》,你能简述小说如此命名的原因吗?(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

五、课堂总结:
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喷泉里扬出来的是水,而从一个饱含爱国激情的作家笔下,写出来的却是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篇章。

都德先生的这最后一课以它的“以情夺人”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而跟法国人民类似的命运,却使我国的人民更容易产生共鸣。

学习目标:1、赏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简评人物形象。

2、品味文本语言艺术。

3、从文本细节入手,领会文本动人心魄的爱国主题。

4、简述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自主、合作、探究。


1、(跳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不同的语句,在组内交流)简要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

从小弗郎士的变化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一是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二是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三是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国的惨痛巨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
情伤害促进了他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2、韩麦尔先生也是本文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一人物的?(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归纳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语言主要集中在11、18、19小节,行动25──29小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