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10.端午粽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粽》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

2.会写“午、节”等7个字。

3.认识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1.认字和写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3.理解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游戏法、问答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1: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我们要吃粽子的,今天呀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端午棕的。

二、课件出示
老师板书课题《端午粽》,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
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三、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四、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一到端午节,外婆会干什么?(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总”说明每年都会煮粽子,“盼”说明每逢佳节外婆盼望一家人团聚。

2.粽子是用什么包成的?
(由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包成的)
3.在外婆家美滋滋的吃完后,外婆还会做什么?
(装一小篮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4.长大之后知道了什么?
(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5.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这篇课文写了每年端午节时外婆都会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外婆的粽子好吃,花样多,我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板书设计】
端午节外婆包粽子——盼我们回去端午节吃粽子端午节包粽子的材料——粽子清香,又黏又香清香好吃
粽子好吃,花样多——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后——知道端午节的来历纪念屈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