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大雁塔站区间暗挖隧道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20
• 4.4.施工原则
• 矿山法区间隧道断面变化多达33 种,区间隧道两侧
为高层建筑物,因此在大断面及软弱围岩,施工时遵循
“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的原则。
• 4.5.施工队伍安排
• 矿山法区间隧道施工共安排3个作业队。分别为:降
水作业队、开挖支护架子队、二衬架子队。隧道施工高峰
(不含试验段)土建施工项目TJSG-8标段招标文件、设
计图纸。

2)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
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3)适用于本工程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国家、部
委和西安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
规文件。
4
• (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
• 本段矿山法隧道采用马蹄形断面,断面形式多样,施
工复杂,其中左线共计20种断面,分属A1、A2、B、D、E、 F、G、H、I、J、K断面类型,右线共计10种断面,分属 A1、A2、B、K、L、M、N、O断面类型,联络线有3种断 面,分属C、P断面类型。其中A、C型采用台阶法,B、F、
8
• G、H、I、J、K、O、P型采用CRD法,其余类型采用双侧
壁导坑法施工。
• 初支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架及超前小导
管联合作为初期支护,施工时辅以临时格栅支护,断面变 化处以堵头墙衔接。二次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防水、防 腐蚀钢筋混凝土,初支与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超前支护 采用拱部范围内打设2.5m长超前小导管,初期支护采用格 栅钢架,双层钢筋网及C25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采用 C40、P10防水钢筋混凝土,全断面设无纺布+塑料板防水 层。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时均预埋φ42钢管,注浆材料分别 为水泥浆和水泥砂浆。
期165人,驻盾构吊出井兼施工竖井场地。
• 4.6.工期安排

盾构吊出井施工:2012年10月20日至2013年2月28日;
• 左线大雁塔方向隧道施工: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7
月31日;
• 左线小寨方向隧道施工: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2月
28日;
• 右线大雁塔方向隧道施工: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9
18
• 施工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机作业,由挖掘机装碴,小
型翻斗车水平运输,倾到至洞口出碴斗内,由提升架提升 吊斗出碴。初期支护采用Φ42×3.5mm,L=3.5m注浆小 导管超前支护,立格栅钢架,网喷C25砼,厚300mm支护。 二次衬砌为钢筋混凝土模筑衬砌,C40、P10抗渗砼。采 用液压衬砌台车,整体模板结构。初支施工时,在拱部预 埋Φ42mm,L=600mm,环、纵向间距均为3m的注浆管, 梅花状布置,当初期支护闭合成环一定长度后,即对初衬 背后进行注水泥浆处理。二衬结构施工时,在拱部预埋 Φ42mm,L=800mm,环向间距3m,纵向间距5m,梅花 状布置的注浆管,待二衬结构形成闭合环一定长度后,即 对二衬和衬间进行补充注浆。初期支护和二衬之间采用自 粘性防水卷材防水。
月30日;
21
• 右线小寨方向隧道施工:2013年4月1日至2014 • 湿陷性黄土:场地内湿陷性土层为1-1层素填土及3-1
层新黄土。湿陷性土层在场地内连续分布,厚度 5.20~11.20m,埋深小于12.8m。
15
• 区间内自重湿陷性土层分布不连续起点里程
YDK21+613.952~ YDK22+400段场地属非自重湿陷性黄 土场地,YDK22+400~ YDK22+961.099段场地属自重湿 陷性黄土场地。ZDK22+500附近场地、YDK22+780~ YDK22+860段的地基湿陷等级为Ⅱ级(严重);其它部 位的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
• 3)第四系中更新统 • 4-4粉质粘土:褐黄色,含铁、锰质斑纹及零星钙质
结核,本层中有砂类土夹层。液性指数︱L 平均值为0.38,
13
• 呈可塑状态;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21,具中等压缩性;钻
孔揭示最大层底深度50.0m;钻孔揭示最低高程367.11m。
• 4-6粉细砂:灰黄色,质地均匀,矿物成分以长石、
黄褐色,虫孔及大孔隙发育,含植物根系等,液性指数︱ L 平均值为0.31,呈可塑状态;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26, 具中等压缩性;压缩模量=5.3MPa,为中压缩性土,湿陷 系数为0.000~0.081,具湿陷性。本层层厚5.20~11.20m, 层底深度8.90~12.50m,层底高程401.15~408.32m。

1、严格执行国家及西安市政府所指定的法律、法规
和各项管理条例,并做到模范守法、文明施工。
6
• 2、针对城市施工的特点,科学安排、合理组织、严
格管理、精心施工,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及居民正常生活的 影响。
• 3、选用成熟的施工技术及先进的设备和施工工艺,
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 4、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
下水高程介于399.38~409.03m之间。水位年变化幅度为 约2米左右。对本区间工程建设有直接影响。
• 2)地下水补给 • 4-4层粉质黏土上层连续分布的弱含水层,其下含水
层无明显承压性。补给源主要为地下迳流、大气降水及局 部水管渗漏等,排泄方式主要为径流排泄、人工开采 、 潜水越流排泄及蒸发消耗等。
• 人工填土:场地内有人工素填土分布,厚度不均,在
0.60~4.10m之间。其土质结构松散不均,在地下管道渗 漏处及地下水位附近其具有较高的含水量。
• 古土壤层的膨胀性:本区间3-2层古土壤自由膨胀率
平均值为52﹪,属弱膨胀土,总体上对区间隧道影响较小。 但穿越3-2层时开挖应注意保湿,防风化,及时进行封闭 及支护,避免因风干脱水或浸水产生膨胀变形影响隧道洞 室稳定性。
• 3-2古土壤():褐红色,土质较均匀,团粒结构,
大孔隙发育,具针孔,虫孔,见白色钙质薄膜及钙质结核, 底层钙质结核含量较多,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液性指 数︱L 平均值为0.36,呈可塑状态;压缩系数平均值为 0.25,具中等压缩性;本层层厚2.40~4.90m,层底深度 11.70~14.90m,层底高程397.58~404.47m。
2001);
•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 (3)《地铁设计规范》(GB50517-2003); • (4)《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
2002、J159-2002);
•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
2001);
•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8-
隧道。
• 4.2.施工场地布置

暗挖施工生产用房及设施布置在盾构吊出井施工场地,
生活用房就近租用周边民房。
• 4.3.施工顺序
• 暗挖隧道施工提前降水作业,竖井开挖至设计右线隧
道拱部后及时进行大管棚施工。待盾构吊出井二衬砼结束
后,分别对隧道的右、左线正洞进行开洞门施工。隧道正 洞开挖采用“CRD”法施工,分四部开挖支护。待右线全 部开挖完,并初支变形稳定后再进行二次衬砌施工。
16
17
• 4.施工总体部署
• 4.1施工划分
• 小寨站~大雁塔站区间靠近小寨站附近线路设单渡线
及2、3号线联络线,该段隧道采用矿山法开挖,由暗挖工 区负责施工。在YDK21+880.428处设有盾构吊出井兼做暗
挖施工竖井,暗挖隧道左、右线以该吊出井为切入点,左
右线分部向东西两个方向共开设四个工作面组织施工暗挖

1)第四系全新统Q4ml

1-2素填土:以黄褐色为主,主要为粉质黏土,硬塑,
含少量砖瓦片,杂填土等,土质不均,地表处多为路面
(地面铺砖、混凝土或沥青)及灰土碎石垫层等。本层层 厚:0.60~4.10m,层底深度:0.60~4.10m,层底高程: 408.01~415.13m。
12
• 2)第四系上更新统 • 3-1新黄土:该层分布于填土底面至古土壤层之间。
• (11)《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GB50164-92);
•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 4)西安市政府关于地铁施工的法规文件。
• 5)我公司所拥有的人力、机械设备资源,施工管理
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的类似施工经
验。
• 1.2.编制原则:
2
• 9.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51 • 10.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4 • 11.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57 • 12.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及文物保护措施 …59
3
小寨~大雁塔矿山法区间隧道施工方案
• 1.编制依据及原则
• 1.1.编制依据:

1)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鱼化寨至保税区段
小寨~大雁塔站区间暗挖隧道 施工方案
西安地铁三号线TJSG-8标项目经理部 陕西西铁龙岩科技WSS注浆有限公司
1
目录
• 1.编制依据及原则………………………….4 • 2.工程概况 …………………………………5 • 3.工程地质及水文状况 ……………………7 • 4.施工总体部署 …………………………..10 • 5.区间隧道施工 …………………………..14 • 6.施工工艺 ………………………………..32 • 7.区间隧道施工监测 ……………………..44 • 8.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49
条件,优化施工安排,细化施工工艺,指导施工。
• 2.工程概况

本区间位于西安市小寨十字~大雁塔北广场北侧T字
路口之间,顺小寨东路敷设。施工方法主要为盾构法,二、
三号线联络线以及单渡线段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出小寨
站后,沿小寨东路直线向东,在西安财经学院处以大半径
曲线(左线R=2000、右线R=1500)向南偏转,沿线路前 行,再以曲线(左线R=1500、右线R=1200)向北偏转,
• 4-8粗砂:灰黄色,质地均匀,矿物成分以长石、石
英为主,含少量云母。平均粒径均值为0.57㎜,饱和、密 实。本层多呈透镜体形式零星分布于4-4粉质粘土中。层 厚0.60~3.40m,层底标高372.83~383.38m。
14
• 3.3水文特征 • 1)地下水类型、赋存方式 • 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埋深介于8.00~12.40m,地
9
10
11
Q4ml
• 3.工程地质及水文状况
• 3.1地形、地貌
• 区间场地地面高程介于411.21~418.36m之间,相对
较为平坦,地貌单元为黄土梁洼。
• 3.2地层岩性特征
• 区间内地层为:全新统人工填土、上更新统风积新黄
土及残积古土壤、中更新统风积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砂、 粗砂等。现将各层地基土按层序分述如下:
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平均粒径均值为0.17㎜,饱和、 密实状态,实测标贯击数平均值N=51。本层多呈透镜体 形式零星分布于4-4粉质粘土中。层厚0.3~2.3m,层底标 高376.23~383.55m。
• 4-7中砂: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长
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局部变相为粗砂或粉细砂。 本层主要以薄夹层或透镜体形式赋存。实测标贯击数平均 值N=43。本层层厚0.2~5.7m,层底标高 367.11~396.45m。
2002);
• (7)《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2009年版);
• (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
1999);
• (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20025-
2004);
5
•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7
• 接着直线进入大雁塔北站。区间纵断面先以2‰和3‰的
坡向下。再分别以13.194‰、25.076‰两次坡度提升, 最后以2‰的坡向上到达大雁塔北站。
• 小寨~大雁塔区间隧道起讫里程为YDK21+613.952~
YDK22+961.099,右线全长1347.147m,左线短链0.603, 全长1346.544m。YDK22+105.000处设联络通道兼废水泵 房,YDK22+530.000处设联络通道,YDK21+880.428处 设盾构吊出井兼施工竖井。区间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 YDK21+613.952~YDK21+990.883、ZDK21+613.952~ ZDK21+948.615段以及区间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