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常见植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30cm。地下具横生而分枝的根状茎,茎端具肥大的地下芽。叶2~3枚, 基生而直立,卵圆形或窄卵圆形,具孤形状叶脉,有光泽。总状花序偏向一侧。高15~20cm,小花 约10朵,白色,径约8mm,钟状,下垂并具芳香。浆果,暗红色。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落叶林下、林缘和林间空地及建筑物背面最好的喜半阴的地被植物。也可与其它花卉配置于花坛和花 境。
产地分布
原产北半球温带,欧、亚及北美洲和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海拔850~2500处均有野生分布。
名称: 细叶沿阶草 别名: 蒲草,细叶麦冬,书带草,绣墩草,麦冬,沿阶草 拉丁名: Ophiopogon japonicus (L.f.) Ker Gawl 生态习性 喜半阴,湿润而通风良好的环境,常野生于沟旁及山坡草丛中,耐寒性强。 形态特征
名称: 白桦 别名: 美人树 拉丁名: Betula platyphylla 生态习性
类别: 乔木 科名: 桦木科
强阳性,耐严寒,喜酸性土,速生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冠卵圆形,树皮白色美丽,纸状分层剥 离。枝叶扶疏,姿态优美,树干修直。 繁殖培育 用播种法繁殖 园林用途 孤植、丛植,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 产地分布 东北,华北(高山)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宜作花坛、花境的镶边材料,,可林下种植或盆栽。 产地分布 产中国及日本。
名称: 紫菀 别名: 青菀,青牛舌头花 拉丁名: Aster tataricus L.f. 生态习性
类别: 草花 科名: 菊科
喜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性耐寒,喜夏季凉爽的环境。宜较湿润又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亦耐 旱,忌连作。 形态特征 宿根草本植物,株高40~150cm。茎直立单生,上部有分枝。叶互生,矩圆状或椭圆状匙形,边缘 有锐锯齿,基部叶至花期脱落,上部叶狭小。花单出集成穗状,头状花序,直径2.5~4.5cm,总苞 半球形,边缘宽膜质,紫红色;舌状花平展淡紫色,中央有多数两性筒状花,黄色。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可用于风景区、公共绿地、庭园,常作花坛、花境和地被布置。也可作盆栽或切花。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
类别: 草花 科名: 百合科
性喜温暖、凉爽气候,喜光也耐半阴,耐寒性强,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 的沙壤土。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皮膜白色;球茎1~2cm。叶基生,线形,稍肉质,暗绿色,边缘常内卷, 长约20cm。花茎自叶丛中抽出,1~3支,花茎高15~25cm,总状花序,小花多数密生而下垂,花冠 小坛状顶端紧缩,花篮色或顶端白色,并有白色、肉色、淡蓝色和重瓣品种。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宜作林下、林缘、地被花卉,也可作花坛、花境的边缘材料。 产地分布
用途广泛。和田大叶苜蓿除了可作为优质饲草及绿肥作物外,旱春萌发时,嫩茎叶可以作蔬菜食用, 味道鲜美,可作为根色食品进行开发利用。苜蓿花期长、花序多,是养蜂的优质蜜源植物。
产地分布
名称:
黑麦草
类别: 草坪 科名: 禾本科
别名: 多年生黑麦草、宿根黑麦草 拉丁名: L.muttiflorum 生态习性
类别: 草花 科名: 百合科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短粗,具细长匍匐茎,有膜质鳞片。须根端或中部膨大成纺锤形肉质块根。 叶线形,丛生,长10~30cm,宽0.4cm左右,主脉不隆起。花萼有棱,低于叶丛,稍弯垂;总状花 序较短,着花约10朵,淡紫色或白色。浆果球形,蓝黑色。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可作花坛边缘材料和地被植物,布置在山石旁、庭园、台阶下或沿路两旁栽植。也可盆栽观赏。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日本及朝鲜半岛。
名称: 四照花 别名: 石枣、山荔枝 拉丁名: Cronus japonica var.chinensis 生态习性
类别: 乔木 科名: 山茱萸科
多生于海拔60O~2200m的林内及阴湿溪边。喜温暖气候和阴湿环境,适生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 适应性强,能耐一定程度的寒、旱、瘠薄。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花序总苞片4枚,长达5厘米,花瓣状,乳白色。花期初夏。有红苞及斑叶等变种。 繁殖培育
多行播种繁殖,种子收获后随即播种或低温层积12O天以上翌年春播。也可行分株、扦插及压条繁殖。 苗期需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及时浇水、松土、除草和施肥,促使幼苗旺盛生长。至3龄即可用于定植, 约8龄可开花。栽植应选半阴或西侧遮荫条件,以防日灼叶焦。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可喷洒苯菌灵或 代森锌防治 园林用途 同属红瑞木(C.alba)枝条血红色,叶有金边、白边及三色叶等变种,为优美庭园树 产地分布 产我国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及云南等省
原产欧洲中部和南部。
名称: 铃兰 别名: 君影草,草玉铃 拉丁名: Convallaria majalis L. 生态习性
类别: 草花 科名: 百合科
性喜凉爽湿润和半阴的环境;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阳光直射也可繁育开花。极耐寒,忌炎热,气温 30℃以上时植株叶片会过早枯黄,在南方需栽植在较高海拔、无酷暑的地方。喜富含腐殖质、湿润 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干旱。喜微酸性土壤,在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
名称: 野牛草 别名: 水牛草 拉丁名: Buckloe dactyloides 生态习性 阳性,耐寒。耐贫瘠土壤,不耐湿 形态特征
类别: 草坪 科名: 禾本科
多年生低矮草本。具匍匐茎。雌雄同株或异株,雄穗状花序1~3枚,排列成总状;雌花序成球状, 为上部有些膨大的叶鞘所包裹。雄性小穗含2小花,无柄,成二列紧密覆瓦状排列于穗的一侧;颖较 宽,不等长,具1脉;外稃长于颖,白色,先端稍钝,具3脉;内稃约等长于外稃,具2脊;雌性小穗 含1小花,常4~5枚簇生成头状花序,此种花序又常两个并生于隐藏在上部叶鞘内的共同短梗上,成 熟时自梗上整个脱落;第一颖位于在花序内侧,质薄具小尖头,有时亦可退化;第二颖位于花序外侧, 硬草质,背部圆形,下部膨大,上部紧缩,先端有个绿色裂片,边缘内卷,脉不明显;外择厚膜质, 卵状披针形,背腹压扁,3脉,下部宽而上部窄。亦具3个绿色裂片,中间裂片特大;内稃约与外稃 等长,下部宽广而上部卷折,具2脉。 繁殖培育 野牛草能利用光和降雨迅速水平蔓生,在极端干旱时休眠。过了干旱期后,它很快又重新生长。野牛 草适宜的土壤范围较广,但最适宜的土壤为细壤。它耐碱,也耐水淹,但不耐荫。 园林用途 用作风景秀丽而又不需过多维护的草坪。野牛草最适宜用于温暖和过渡地区的半干旱、半潮湿地带的 公园、墓地、运动场、路边和体育场,是管理最为粗放的一种草坪草,非常适宜作固土护坡材料。 产地分布 仅有1种即野牛草。原产美洲,我国有引种
名称: 苜蓿 别名: N/A 拉丁名: Medicago sativa 生态习性 抗旱、耐寒、耐贫瘠、喜温暖半干旱气候 形态特征
类别: 地被 科名: 豆科
和田大叶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特大(大出复叶面积大于8cm2),独具一格。植 株最高可达2.1米左右。根系特别发达,主根呈圆锥形,粗大明显,侧根着生根瘤较大,根茎上丛生 茎芽,茎芽发育成茎,株形直立,根颈部分枝较多,多者可达100个以上,茎中空、呈四棱形、茎杆 粗壮,但质地柔嫩。叶上部1/3处叶缘有细锯齿。花为总状花序,有短柄,由20--30朵小花组成,花 冠蝶形,紫花为主,花期持续一个月。荚果螺旋形,1.5--2.5圈,荚果内含种子7--9粒,种子肾型、 黄褐色、有光泽。千粒重2.3克左右。茎叶比为1.24--1.44:1,鲜干比为4.16--4.68:1,生育期为 100天左右。 繁殖培育 在春冻危害严重的地区,为了使当年播种的苜蓿安全越冬,应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培土,培土高5~ 8cm。有条件的地区灌溉可显著增加苜蓿的收割次数,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和品质,提高越夏率。 干 旱或寒冬地区,冬灌能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越冬。 园林用途
名称: 山麦冬
别名: 大麦冬,土麦冬,鱼子兰,麦门冬 拉丁名: 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
类别: 草花
科名: 百合科
生态习性
喜阴湿,忌阳光直射,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湿润肥沃为宜。在长江流域终年常绿,北方地区可露地越 冬,但叶枯萎,次年重发新叶。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须根中部膨大呈纺锤形的肉质块根。根状茎短粗,具地下横生茎。叶线形、丛生, 稍革质,基部渐狭并具褐色膜质鞘。花葶自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花淡紫色或近白色。浆果圆形, 蓝黑色。
多年生黑多年生黑麦草干物质中园林用途可用于家庭草坪公园墓地公共场地高尔夫球道高草区或公路旁机场和其他公用草坪的建植也可与其他种子如草地早熟禾混播用于这些场地的建植还可用作快速建坪和土壤防固及暖季型草坪冬季交播
名称: 葡萄风信子 别名: 葡萄百合,蓝壶花,葡萄麝香兰,蓝瓶花,葡萄水仙 拉丁名: Muscari botryoides Mill. 生态习性
原产中国,朝鲜半岛及日本也有分布。
名称: 薄叶向日葵 别名: 千花葵 拉丁名: Helianthus decapetalus Dari 生态习性
类别: 草花 科名: 菊科
喜阳光充足,适应性强,耐寒性,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湿润的钙质 土壤中生长尤为健壮。花后及时修剪可二次开花。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花卉。茎直立,多分枝,株高1~1.5m。单叶卵形,叶面粗造。头状 花序舌状花先黄色,花径5~8cm。 繁殖培育
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较凉爽的环境,生长适温为20—27℃,抗寒、抗霜,在气温低于-15℃时才会产生冻害,甚至部分死亡。但不耐 炎热、温度35℃以上时生长势变弱。喜阳,耐阴能力稍差,阴处生长时易出现病害。耐湿但不耐干旱,在水分少而瘠薄的沙土中生长 不良,适宜在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适宜的PH值为6—7。耐践踏。寿命不长,一般4—6年。 形态特征 多年生或一年生。叶片扁平。穗状花序顶生;小穗含 4~15 小花,单生穗轴的每节,两侧压扁,以其背面(即第一、三、五…等外稃 的背面)对向穗轴;第一颖除顶生小穗外均退化,第二颖位于背轴的一方,具 5~9 脉;外稃背部圆形,具5 脉,无芒或有芒;予房无 毛。颖果腹面凹陷而中部具纵沟,与内稃粘合不易脱落。 繁殖培育 春秋均可播种。多年生黑麦草早期生长较其他多年生牧草为快,秋播后如天气温暖,在初冬和早春即可生产相当鲜草。以其生长较 快,播后每二年即达成最盛时期,杂草亦难侵入。单播时每亩播种量以1公斤左右为度,多的1.5公斤。一般以条播为宜,行距15~20 厘米,覆土1~2厘米。施用氮肥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增加施氮量可增加有机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可减少纤维素中难以被反 刍动物消化的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也随施氮量而减少。 多年生黑麦草可与其它牧草混播种,二三年生草地适于白三叶、紫 花苜蓿等品种混种,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二者混种比率以每亩用1公斤紫花苜蓿和0.75公斤的多年生黑麦草较为适宜。与白三叶 混种,二者混种比率以每亩用0.85公斤多年生黑麦草与0.85公斤白三叶为宜。混种皆以在秋季同时播种为佳。混种时如能对豆科草施 行根瘤菌接种,不仅有助于豆科牧草的生长,也有利于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 多年生黑麦草生长速度较其他牧草为快。多年生黑 麦草株高长到20~30厘米时均可以放牧利用。9月底播种者,越冬前株高已达15~20厘米,有8~10个分蘖。如凉晒干草,可等到开花 时刈割最好。一年可刈割3~5次,刈割3~5次,刈割后留茬高度5~10厘米,亩产鲜草3000~4000公斤。 多年生黑麦草干物质中 含粗蛋白质10.50%,粗脂肪3.5%、粗纤维25.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49.2%、矿物质9.0%、钙0.5、磷0.25%。适口性好,适合饲养各 类畜、禽、及草鱼类采食。 园林用途 可用于家庭草坪、公园、墓地、公共场地、高尔夫球道、高草区,或公路旁、机场和其他公用草坪的建植,也可与其他种子如草地早 熟禾混播用于这些场地的建植,还可用作快速建坪和土壤防固及暖季型草坪冬季交播。除了作为短期临时植被覆盖外,多年生黑麦草 很少单独种植。一般来讲,多年生黑麦草在混播中其种子个数不应超过总个数的20%~25%。多年生黑麦草在种子混播中含量过多会 引起它与所需要的草坪草,如草地早熟禾的过度竞争,破坏这些种的建坪。习惯上,人们认为应发展垂直生长缓慢的多年生黑麦草的 栽培种。改进的黑麦草栽培种能与草地早熟禾很好地混播,尤其在寒冷潮湿气候更温暖一些的地方的运动场草坪。 产地分布
园林用途
宜成片种植于林缘和草地。 产地分布 原产北美
名称: 白蔹 别名: 五爪藤 拉丁名: 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 生态习性 喜光、耐寒、耐干旱 形态特征
类别: 藤本 科名: 葡萄科 Nhomakorabea落叶藤木。小枝无毛,卷须2~3分叉。掌状复叶(有时为掌状全裂),小叶3~5,中间小叶长4~ 10cm,又成羽状复叶状,叶轴具宽翅,小叶片卵圆形至长圆形,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有疏生 粗锯齿,叶面绿色,无毛,叶柄长1~6cm.;两侧小叶羽状裂,基部小叶常不裂而形小。聚伞花序小, 梗长3~8cm。浆果球形或肾形,径5~7mm,蓝色或篮紫色。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为秀丽轻巧的棚荫植物材料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各地。
名称: 翠菊 别名: 蓝菊 拉丁名: Callstephus chinensis (L.) Ness. 生态习性
类别: 草花 科名: 菊科
耐寒性不强,秋播需冷室或冷床约冬,忌酷热;属浅根性,喜适度肥沃、潮湿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 质壤土。栽培应避免连作。 形态特征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90cm。茎被白色糙毛。叶互生,中部叶卵形或匙形,具不规则粗钝锯 齿,两面疏被短硬毛,叶柄有狭翅。头状花序单生,径5~8cm;盘缘花舌状,原种仅1轮,紫色,栽 培种有白、红、蓝等色;盘中花筒状、黄色。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可用于切花、花坛及盆栽 产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