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与叶卡捷琳娜二世权威异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乾隆皇帝与叶卡捷琳娜二世权威异同比较
[摘要]乾隆皇帝与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中俄历史上同时期的两位帝王,同样拥有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权,两者在建立权威的征途上却有着迥异的经历。
前者作为雍正长子,秘密建储制的第一个受益人,权威建立过程较为顺遂,属于典型的传统型权威;后者作为异族女性,其权威建立的过程较为坎坷,而其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无疑是其建立权威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乾隆叶卡捷琳娜二世权威建立权威类型
乾隆皇帝是中国古代最长寿的帝王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其实际执政时间长达六十三年之久。
1735-1795,乾隆皇帝励精图治,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康乾盛世。
在弘历十九岁,也就是他即位前六年,在普鲁士什切青市的一个败落的贵族家庭里,一位名为索非亚的女婴出生了,这就是在乾隆皇帝在位的最后三十年(1762-1796)统治俄罗斯帝国的的女皇。
同为封建王朝统治者,二者无疑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优秀君主。
不过,二位皇帝由于身世和遭遇的差异,其权威建立的过程与特点是迥乎不同的。
而促成其权威建立的因素也有很大的差异。
一、乾隆皇帝的权威特点及其影响其权威建立的重要因素
乾隆皇帝的权威建立过程实际上可以说就是其即位过程。
乾隆皇帝的即位几乎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
康熙过后,经过九龙夺嫡的斗争,最后胤祯凭借密诏成功上位,史称雍正皇帝。
而乾隆正是雍正皇帝的皇四子。
康熙皇帝是宗法观念较重的一位皇帝,一直倾向于嫡长子即位,不过后来由于两位嫡子先后早夭而作罢。
而乾隆作为雍正的庶四子,本来是不应该作为储君的第一人选。
但由于弘历从小天资聪颖、敏而好学、文武双全,康熙在位时就将他带在身边教养,宠爱有加。
雍正即位后,由于之前深受夺嫡之乱,于是采用公开的秘密建储制度,将储君名册放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是以,雍正皇帝之后,贺硕宝亲王弘历顺利即位,成为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
从以上史实看来,乾隆皇帝的即位过程比较顺遂,几乎没有大的波折。
并且由于其从小就被当作“种子选手”培养,即位之后励精图治,严宽并济,革故鼎新,故权威建立也十分顺利。
可以说,乾隆皇帝的权威属于典型的“传统型权威”,统治者掌握权力的根据是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惯例。
而影响其权威建立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首先是其爱新觉罗家族的血统;其次是乾隆皇帝自身优秀的因素,正是由于他自身具有作为储君的优良品质,才会备受两代皇帝的青睐,最终顺利即位;最后是前朝“九王夺嫡”之乱给雍正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导致他采用了一种干脆、无害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的继承人。
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权威特点及其影响其权威建立的重要因素
叶卡捷琳娜(1729~1796),原名索菲亚·弗里德里克·奥古斯特·冯·昂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出生于德意志公爵的家庭,使她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欧洲式教育。
她曾随父母游历欧洲各城市,拜会各国宫廷和诸侯大公,就这样索菲亚从小产生了雄心大志的抱负。
1744 年,俄国女皇伊丽莎白亲自选定索菲亚,让她嫁给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
但彼得是个极不称职的丈夫,伊丽莎白也是从心底对这外邦来的皇后不放心,经常派人监视她的行动,不过这位未来女沙皇并非忍辱偷生,而是颇有建树。
她皈依了东正教,还苦攻俄语与俄国文学及俄国的各种知识,并且研读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她经常半夜学习结果却凉生了肺炎,一度病危。
他一面刻苦学习如何治国,一面在政界和军队中扶植拉拢亲信,并将情夫们都安排在重要部门,以便为她夺权做准备,太子妃因学习俄语生病的消息传开后,伊丽莎白女皇很是感动,朝中贵族大臣也对这个的异邦过来的女人产生了好感。
彼得三世上台后却以自己的喜好对俄国现行制度和法令乱加改动,他推行的一切政策都损害了教会与贵族的利益,并外交上他亲普鲁士却毫不掩饰地蔑视俄国人,他一系列的行为不仅得罪了教会,失去军队的支持,俄国民众贵族都恨他,终于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叶卡捷琳娜早已觊觎着这一天的到来。
她懂得有武装力量——军队,夺权才有可能胜利。
所以,她早早就开始拉拢皇家近卫军。
1762年,近卫军护送她登上最高权力高峰。
可以说叶卡捷琳娜非常有智慧与远见,并且懂得韬光养晦,忍辱负重,拥有坚忍顽强的品性,按照自己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具备成为一名合格沙皇的一切能力与才干,而且很好地把握住一切有利的条件制造了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氛围,可以说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成熟条件,时势造英雄,就这样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女人当权下的俄罗斯新篇章。
据研究叶卡捷琳娜生平的的学者巴尔杰涅夫统计,女皇的情人有23人,而其中我们不能不提到对女皇登上皇位鼎力相助,并对俄罗斯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
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格里戈夫·波将金。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国最出色的女皇,不仅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同时她也是个极懂得享乐的女子,纵欲无度,骄奢淫逸,酷奢珠宝。
也是一个集强大智慧,精致容貌,无穷魅力,旺盛精力并存的女人,可以说,她是历史上走在欲望与权力的顶峰的堪称传奇的女人。
1
从上面的简述可以看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登基之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很大程度上,笔者认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她的“情商”有关。
无论是太子妃时期想方设法为自己赢得声誉,还是长期以来忍辱负重、积攒实力,甚至是巧妙地利用自己作为女性的优势获得情人的帮助,无疑都证明了叶卡捷琳娜的长袖善舞。
三、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乾隆皇帝二者权威之间的比较
第一,从获取政权的途径来看。
乾隆皇帝属于世袭,顺理成章;而叶卡捷琳娜二世则是从丈夫手中夺取政权。
第二,从权威特点上来看,乾隆皇帝的权威以传统型权威为主,随着其执政时间推移,文治武功无疑为他添上了魅力型君主的光环;而叶卡捷琳娜政权可以算作是“克里斯玛”型权威,并不是世袭,也不是禅位,更不是通过法律选举产生。
她的即位只能说明她的人格魅力和个人实力征服了当时的臣民与当时的俄国。
第三,从二者建立政治权威的影响因素来看。
二人在这一点上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的,就是不凡的帝王实力。
乾隆皇帝若不具有成为帝王的潜力,康熙和雍正则不会如此看重他,他也不能、至少不能如此顺利地即位。
而叶卡捷琳娜从一个异族落魄贵族小姐一步步走上沙俄女王的位置,就已经能说明所有问题。
并且,叶卡捷琳娜上位后,发展教育、推陈出新,被尊为“女皇”,这也足以证明其自身实力的优秀。
还有一个共同点之于二人的,就是环境。
无论是大清王朝还是沙皇俄国,二人面临的其实都是不进则退的局面。
而二人最大的不同点则在于,决定乾隆登基唯一的一票在雍正手中,而叶卡捷琳娜的登基则是自己经营结党的成果。
也就是说,除了自身的优秀之外,乾隆靠着血统理所当然地执政掌权,而叶卡捷琳娜二世则是靠自己的“情商”。
两个帝国,两个不同的皇帝。
他们截然不同的际遇,却在历史空间中有了微妙的时间巧遇。
他们作为帝国历史上杰出的君王,其施政理念方针势必对国家未
1李安琪.俄罗斯异族血统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青年文学家.2012(24).
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这些,都随着历史的发酵,在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戴逸.乾隆初政和“宽严相济”的统治方针.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86年01期
[2]张绍华.清朝秘密建储制度确立过程及其利弊.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02.
[3]杜鹏硕.叶卡捷琳娜二世:异乡人的征服.文化_HERO (2012年07期). [4]杨珍.康熙晚年的秘密建储计划.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1年01期.
[5]张建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治国方略.俄罗斯文艺.200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