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教案
一、理念设计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十几减9的例题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来的,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迫切想运算的心理需求,并迅速进入独立摸索的状态,探究算法。

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鼓舞学生算法的个性化的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爱的算法。

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把握运算十几减9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教材将加、减法穿插安排,旨在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前面的被减法是10的减法和9加几的学习为学习十几减9作好了知识预备。

十几减9又是20以内退位减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重要基础知识,并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作好迁移预备。

另外,教学这部分内容,还可使学生在观看、操作中培养探究、摸索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分析
1、让学生以好心情接触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爱好,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繁重的负担。

课始用举行数学游园会的形式,自然地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

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同时,举行数学游园会这一形式串联全课,使全课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感。

2、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知识。

教学活动中,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导,思维是关键。

通过拿一拿、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促进学生摸索,鼓舞学生交流。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会算理,制造出多种运算方法。

3、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在巩固练习中,设计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钻山洞、白兔搬家、蚂蚁找窝、大象摘椰子,学生自由编题,玩中学,学中玩。

宽松又富有竞争的活动环
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满足,并给学生以知识上(运用知识、巩固知识或再次制造知识)的满足。

1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明白得运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算十几减9。

2、使学生在观看、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摸索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师: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

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我们动身吧!
学生随着音乐边表演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乘上小汽车。

走走走走走,参加游园会。

师:然而必须要小朋友们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就能参加了游园会了。

【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边表演边唱,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爱好,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复习铺垫
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一生一练,其余学生用手势反馈)
9+7= 9+4= 9+8= 9+5=
9+()=11 9+()=12 9+()=15 9+()=18
师:祝贺你们用聪慧赢得参加游园会的机会。

请小鸟为我们带路,快点动身吧!(课件:小鸟从公园门口飞至水果店)
【小组长组织组内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培养了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和组员的合作能力,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三)加强操作,明白得算理,形成算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出示挂图)
(课件)猴老总喊:卖桃子啦!卖桃子啦!又香又甜的桃子。

快来买呀!
师:你明白了什么?(生答:小猴在卖桃,我还明白猴子的前面有13个桃子。


(课件)小鸟飞来,说:猴先生,我买9个。

师:一共13个桃子,小鸟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该如何样列式?
学生列式,然后交流。

师: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

从13个桃子里卖出9个,能够如何拿?
2、加强操作、明白得算理。

(1)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依照学生交流的情形,演示拿桃子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运算过程,2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3 9 = 4。

想夸奖一下自己吗?(生自我夸奖)前面有间聪慧屋正等着你们这群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呢!(课件:小鸟从水果店飞到聪慧屋。


【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和运用已有知识体会的基础上,可能会发觉多种运算方法,在开放式教学环境里培养开放性思维品质。


(四)自选算法,交流体会
(课件出示聪慧屋里的题目)试一试:12 9 =()16 9 = ()
让学生用喜爱的方法做。

能算的小朋友尝试做,有困难的小朋友能够借助小棒摆摆,再算。

做好后,任选一题跟好朋友交流算法。

接着班内交流。

(自己喜爱什么方法做就用什么方法做。


师:做这类题目有专门多种方法。

做的时候,我们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来算。

小朋友,情愿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本领去同意聪慧宫的挑战吗?(课件:小鸟从聪慧屋飞到聪慧宫。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运算,表达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五)巩固与拓宽
1、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任选一题:(1)自己说说图意;(2)想想如何做;(3)学生独立做;(4)反馈。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运算;(2)反馈;(3)有什么发觉?
3、分组游戏:
(1)钻山洞(2)白兔搬家(3)蚂蚁找窝(4)大象摘椰子。

学生自由编组做自己喜爱的游戏。

(教师在尊重学生的意愿的前提下作适当的和谐),然后展现与评判各组活动结果。

4、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学生有手势表示得数。

(2)你发觉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题目差不多上十几减9。

(揭示并板书课题:十几减9)
这些题目等于号后面的数正好是2、3、49、10。

等于号后面的数都多1。

师:你们的发觉太棒了!期望你们以后有更多更杰出的发觉。

【在练习中,设计了分组游戏,让学生玩数学,代替了课间操,又使单纯的数学运算课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

最后一个练习引导学生发觉规律,掀起高潮,同时顺势揭示了课题。


(六)全课总结(略)
六、课后反思
该课在展现新课程理念中突出了三个重:一是重情形,以故情况境贯穿全课;二
3
是重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探究、实践;三是重交流,有组内、组际、全班等多种形式,学生能够走下座位自由结合进行交流。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
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关心幼儿学习正确的观看方法,即按顺序观看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重点观看,观看与说话相结合,在观看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模样的,有的小孩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小孩说“乌云跑得飞速。

”我加以确信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确实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看,让幼儿把握“倾盆大雨”那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看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如此抓住特点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体会联系起来,在进展想象力中进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大夫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看对象。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进展的障碍。

许多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可怕: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那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排除幼儿恐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自由自在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适应。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爱好,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关心和鼓舞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
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晰,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夸奖,并要其他幼儿仿照。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识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中,有些地点可能做的并不到位,例如,学生的合作交流在有些环节中并没有完全起到专门好的作用,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引导,以期得到专门好的成效。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