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的认知,提供智慧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学生的认知,提供智慧教育
学习了迟希新教授的讲座-----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准确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是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逻辑前提,是教师“扎实学识”的体现,是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要求。
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是教师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优秀心理品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先决条件。
迟教授为我们从师德素养提升的视角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后获益匪浅,正好最近在撰写有关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迟教授的讲座给与我很大的启发。
那么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怎样才能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呢?
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能力差。
有的甚至因为上课不专心听讲被认为是患了“多动症”,老师批评,家长责备。
各方因素导致孩子越来越不愿学习,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数学的学习中去,进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班级四十几个孩子出现了不同的认知能力。
这个时候的也需要教师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尊重孩子的差异,采取智慧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个性化教育。
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来设置有效的教学。
尤其是对于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数学游戏以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让学生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为学生之后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