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相关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 第08期 科学养生
76
健康管理
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相关思考
唐铭骏(成都市西区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使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着巨大变化,直肠癌(如图1)发生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

有调查数据表明,在我国直肠癌患者当中,有近70%的患者属于低位直肠癌。

目前,有许多治疗直肠癌的方法,比如:放疗、化疗、手术等,而这其中治疗直肠癌最主要方法就是手术。

手术治疗的目标就是治愈疾病,且最大程度上保留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

同时,还有许多保肛手术方法,比如:通过肛管内镜切除高位局部,Dixon 手术及改良术式,切除内括约肌术,然而有些学者却认为,保肛手术无法彻底根治疾病,且术后局部有较高复发率。

伴随医疗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腹腔镜技术与内镜技术的进步,保肛手术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资料指出,对于满足指征的患者,行保肛手术,可以收到良好预后,十分有利于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

说了这么多,那么,直肠癌是什么所导致的呢?什么是低位直肠癌呢?临床实践采用的保肛手
术有哪些效果呢?带着这些问题,与我们一同去了解一下吧。

图1 直肠癌
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病灶为从齿状线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位,主要与消化系统有着紧密关联,通常直肠癌的
病变部偏低,很难发现,在治疗过程当中,存在较大解剖难度,普通的手术难以更进一步观察患者的盆腔与直肠内状况,导致无法彻底清除干净癌细胞,也就导致出现较高复发率。

临床认为低位直肠癌属于一种直肠癌的恶性病变,是指直肠腹膜反折到齿状线一段的直肠及齿状线上大约1.5 cm 的直肠产生癌变。

目前,临床认为引发低位直肠癌的原因是直肠发生慢性炎症,由于饮食或进食致癌物质引发病变,还有学者认为是遗传因素导致低位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患病早期无显著特异性,会有大便出血情况,大便次数变多,患病晚期症状会出现贫血、身体消瘦等,同时肛门出现突出的坠痛感,还伴有恶心、腹痛,甚至腹胀的现象。

虽然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段是手术,但是以前不少患者都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此手术的弊端是会很大程度损伤机体,术后有较多并发症。

伴随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低位保肛术出现,可以让许多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得以
保留。

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不会太大损伤机体,术中出血量
图2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再次,冠状动脉穿孔,一般会在手术当中出现,主要是由于冠脉出现严重的钙化病变,加上使用的支架过大或者是引钢丝过硬,导致冠脉出现穿孔或者是破裂的情况,进而引发心包填塞。

在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必须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如果不能保证救治的及时性,非常容易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最后,造影剂肾病,主要是患者在术后出现血清肌酐比术前高出很多,超出范围达到30%以上的情况,如果情况较为严重需要落实透析治疗。

在明确上述治疗风险以后,部分患者对于这种治疗方式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但其实出现这些并发症的概率非常的低,所以并不需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只需要与医生进行积极的配合,基本都可以很好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切不可抵触治疗,造成治疗的延误。

治疗方式的正确选择,主要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的,需要医生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年龄、病史、身体情况以及脏器功能情况。

通常情况下,药物治疗对于冠心病的轻度患者、老年患者、晚期重症患者以及无法耐受治疗的患者较为适用,只有通过综合评定,并满足以下情况的患者,医生才会建议进行冠脉支架的植入。

①单支冠状动脉存在狭窄的情况,且狭窄程度大于70%,具有心肌缺血依据,同时病变血管具有较大供血面积的患者;②多支冠状动脉出现病变,但
病变较为局限的患者;第三,近期出现血管完全闭塞的情况,血管供应区当中有活心存在的患者;第四,冠脉塔桥手术之后出现心绞痛的患者。

具体对何种支架进行使用,主要由医生结合患者情况来判定,为了防止支架当中出现血栓的情况,目前主要对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双联口服抗血小板治疗的方式进行使用,在支架植入以后,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对阿司匹林进行长期的服用,而氯吡格雷需要根据支架类型采用联合服用的方式,如果患者使用的是金属裸支架,在植入以后,需要进行一个月的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而如果使用的是药物洗脱支架,则该项治疗需要进行一年,对氯吡格雷进行服用,可能会造成白细胞以及血小板降低的情况,因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验血,确保问题发现的及时性。

而在落实支架植入以前,医生一般会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进行权衡,分析其可行性。

如果患者受到身体情况或经济条件影响,无法对氯吡格雷治疗使用一年,医生会避免应用药物洗脱支架。

患者接受支架治疗在出院以前,通常医生会为其讲解氯吡格雷治疗的必要性,并让患者明确提前结束治疗的后果,任何抗血小板治疗的变动,都要经过医生允许以后才能实施,也只有与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积极的配合,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科学养生 2019年 第08期
77
健康管理
小,术后并发症小,同时借助腹腔镜镜头的放大作用,可
以更有效保护盆腔神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实施手术之前,需要依据患者术前检查结果、术中检查结果,再行制定手术治疗方案,这其中术中检查结果包括: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大体种类、环周大小、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肠壁深度、有无远处转移、有无侵袭周围器官、肥胖程度。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来决定患者能否接受保肛手术:①保肛
手术不能影响患者生存期;②保肛手术不能增加术后复发率;③保留肛门的功能要良好。

临床还会通过以下方面确定患者不可以行保肛手术:①原肛门控便能力较差;②病灶呈环形固定;③骨盆狭小,无法肿瘤下缘到正常肠管;④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侵袭大于1/2的肠管,且属于浸润溃疡型者。

总结:应用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可以较好提升术后的康复效果,减少感染与并发症风险,应用价值高。

探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治疗新进展
谢春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人民医院,四川 巴中 63670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临床产科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呈现逐渐提升的态势,是一种又常见而又严重影响准妈妈和宝宝安全的疾病。

许多女性在孕期并不注重自身的营养与体重情况,也不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产生的严重后果,这往往是威胁母婴健康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治疗;新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所特有的产科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安全[1]。

因此,对该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该疾病的病情管理需要精细化的治疗与护理,故治疗难度较高,需要医护人员掌握疾病的最新研究现状,以更好的保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母婴健康。

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的进展如何?
妊娠高血压患者在怀孕20周应当重点观察其血压测量情况,若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 即可判定孕妇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我国临床中常用的妊娠期高血压检测指标为血压值及蛋白尿。

除了这两者以外,部分学者也开始将HS-CRP 等血清指标纳入考量范围。

王丽萍等人的研究中采用了HS-CRP、血胱抑素、8-iso-F2α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的HS-CRP、血胱抑素、8-iso-F2α指标水平均明显比正常孕妇和轻度妊娠高血压孕妇高。

因此认为动态监测HS-CRP、血胱抑素、8-iso-F2α可以有效用于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的疾病程度,从而为治疗提供数据参考[2]。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2.1 非药物治疗
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的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治疗时需要同时兼顾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

由于部分降压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风险,所以非药物治疗在该疾病中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个方法不但是部分轻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也是治疗该疾病的基础方法。

非药物治疗可大致分为饮食管理、体重管理及作息管理。

原发高血压患者在饮食管理方面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但由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处在特殊的生理阶段,对营养需求极高,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为患者制定均衡的饮食方案,既要保障其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又要避免过度饮食激化疾病。

在妊娠期,孕妇体重会随着孕周增长,通常要求BMI 指数<25的孕妇体重增加应<16 kg;BMI 指数为25~30的孕妇体重增加应<11 kg;BMI 指数>30的患者其体重增加应<7 kg。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应当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日睡眠时间至少为10 h,深度睡眠时间至少5 h,同时睡眠时应当尽量保持左侧位,防止出现压迫情况。

2.2 药物治疗
2.2.1 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妇的舒张压≤110 mmHg、收缩压≤160 mmHg,这类孕妇多使用非药物治疗,以最大程度降低对母体和胎儿的治疗风险。

部分孕妇受各类客观因素影响,难以适应非药物控制方式或控制效果不佳者可酌情采用甲基多巴及拉贝洛尔进行药物治疗。

吴铁军[3]等人的研究表明,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使用
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且药物治疗对降低患者子痫、先兆子痫的发生率无明显作用。

此外,近年来有部分临床案例通过肌注硫酸镁的方式来降低孕妇血压,但硫酸镁具有一定药物毒性,容易造成孕妇尿量降低、呼吸次数减少等问题。

而一旦出现毒副作用后则应当予以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以缓解神经抑制症状。

由此可见,对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使用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为此类患者进行用药时应当慎重考虑其适应症与禁忌症,在充分掌握疾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用药。

2.2.2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可造成患者颅内出血,同时也是其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于此类患者病情程度较深,因此建议进行住院治疗,以避免在孕期出现急性的并发症情况。

有学者研究显示[4],在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治疗时应当注意预防低血压的出现。

这是因为妊娠期的孕妇机体血液流动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经药物治疗后极易出现血压骤降进而出现低血压,随后引发子宫缺血,致胎儿窘迫。

现阶段临床研究认为中毒妊娠期高血压导致先兆子痫的患者可通过运用硫酸镁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注射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值及神经反射情况,同时详细记录完整过程中的患者尿量,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迹象则可以立即予以干预。

由于子痫是患者胎盘血液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症状,所以医务人员即便开展了合理的降低血压治疗也仍然无法改善其子痫症状。

针对此类患者可以采用拉贝洛尔及硝普钠治疗。

若患者出现肺部水肿的现象则可视情况予以硝酸甘油。

苟文丽[5]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同时联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来加强疗效,最终达到逐渐降低患者血压的目的。

但该治疗方法对子痫症状无显著的改善效果,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此外,子痫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颅内出血的首要因素,所以这类患者时需要注意保护患者,避免其受到药物或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刺激,以此降低其出现抽搐的概率,必要时可通过终止妊娠来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

2.2.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治疗法主要适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

陈凤等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终止妊娠时机选择的研究中认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时应当将孕妇的孕周、药物治疗效果、胎儿成熟情况来进行综合考量。

终止妊娠疗法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例如孕妇处于子痫前期但经系统的治疗2 d 后症状仍未有好转迹象;孕周不满34周丹胎盘功能已出现减退,胎儿发育成熟等则可以选择终止妊娠进行疾病治疗。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治疗方式可以采用非药物与药物控制的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