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白泽湖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泽湖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
第Ⅰ卷(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粉丝”这个概念对公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不太可能拥有自己的“粉丝”,更多的情况下是别人的“粉丝”。
但是,在微博世界中,任何一个普通用户都会有“粉丝”,甚至有大量的“粉丝”。
一名微博用户发布的微博信息会被自己的“粉丝”直接看到,也会收到来自“粉丝”的回复与评论,还有可能被“粉丝”转发,这都给了普通用户一种“明星”般的体验。
另外,对于那些现实生活中的公众人物而言,他们则需要将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受关注度继续在微博世界中延展。
微博“粉丝”具有非专一性。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崇拜或迷恋的对象往往数量不多,但是在微博中,用户常常会成为很多人的“粉丝”。
在现实世界中,当A与B两位公众人物之间出现竞争、不和或是对立关系时,A的“粉丝”群体与B的“粉丝”群体的态度、选择往往是泾渭分明的。
而在微博世界中,A、B的“粉丝”群体成员则很有可能出于某些原因,同时成为对方偶像的“粉丝”。
微博“粉丝”具有非崇拜性。
既然“粉丝”是“迷”的意思,那么一般而言必然带有对对方的崇拜,但是微博“粉丝”在这一点上恰恰不同。
在微博上,一位用户成为另一位用户的“粉丝”,或许是出于对对方的崇拜,但也有可能并非如此。
登录微博之后,显示出的页面几乎都是你所关注的用户发布的微博信息,因此,如果你想知道某一个人发布的信息,就要首先成为他的“粉丝”,这是由微博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要想知道一个人发布的信息、状态,与对一个人表示崇拜、迷恋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
而这两种情况在微博中却天然地合二为一了。
概言之,微博“粉丝”的关注行为并不一定出于崇拜心理,有时仅仅出于好奇而已。
微博“粉丝”对关注对象也具有攻击性。
在微博上,不少用户都受到过自己“粉丝”的攻击。
心理学家把“攻击性”定义为想要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倾向。
微博“粉丝”呈现出的攻击性。
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其攻击范围有时包括“关注”对象,这是微博“粉丝”与普通“粉丝”之间较为明显的区别。
一般而言,“粉丝”是不会对自己的偶像进行指责、攻击的。
既然“粉丝”带有“迷恋”的含义,那么他们就不但不会批评偶像的缺点,甚至会对偶像的不足、过失视而不见并加以袒护。
但是,微博“粉丝”表现出来的有时就不是单纯的迷恋,有的用户恰恰是为了对一些人进行攻击才对其“关注”,以便在第一时间了解其言行,进而做出快速的指责。
从盲目崇拜到盲目攻击,微博“粉丝”群体使我们对“粉丝”的理解多了一层含义。
换言之,从微博“粉丝”开始,某个“粉丝”群体内部不再是铁板一块的同一阵营,而开始出现了相互对立的分化。
(摘编自靖鸣、王瑞《微博“粉丝”:虚拟公共领域的舆论新军》)1.下列对于微博“粉丝”特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对博主发布的信息,往往进行回复、评论或转发,这使得博主得到一种“明星”般的体验,也使“粉丝”自己得以扩大知名度。
B.微博“粉丝”带有一定的攻击性,有的人甚至只是为了对某博主进行攻击,才成为他的“粉丝”,这与“粉丝”一词所带的“迷恋”义是相悖的。
高考资源网,
C.微博“粉丝”成为某一博主的粉丝后,也可能成为与该博主存在对立关系的其他博主的“粉丝”。
他们一般不把自己固定成某一博主的“粉丝”。
D.微博“粉丝”虽然叫“粉丝”,但不一定是博主的崇拜者,有些“粉丝”仅仅是因为需要了解某个博主发布的信息、状态,才成为他的“粉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与现实生活中的“粉丝”,虽然都叫“粉丝”,但内涵不同。
微博“粉丝”不一定是微博用户的迷恋者,而现实生活中的则一定是。
B.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可能都有“粉丝”,但微博世界的博主,必定个个有“粉丝”。
只要博主发出信息,他的“粉丝”们就能看到并且作出反应。
C.微博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公众人物拥有粉丝的情况不同。
微博世界中,他们即使有对立关系,也可能拥有相同的粉丝,这在现实世界中则不可能。
D.现实生活中的“粉丝”一般不会指责、攻击自己的偶像,有的甚至盲目崇拜;而微博“粉丝”,却很有可能站到偶像的对立面,对偶像进行攻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微博世界,对于博主的崇拜、迷恋和对于博主发布的信息的关注可以天然地合二为一。
而有时候,成为某人的“粉丝”也是情非所愿,只是为了解其信息。
B.微博的普通用户有自己的“粉丝”,甚至大量“粉丝”;现实生活中的公众人物,更可以借助微博延伸其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扩大其知名度和受关注度。
C.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想要了解明星的一举一动,常常寄希望于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
但到了微博时代,普通人可以通过微博与明星进行“近距离接触”。
D.有的微博“粉丝”在自己的关注对象发布信息后快速作出指责,主观上是恶意的,他们对该关注对象不再“迷恋”,可以说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 7题,
刘珙字共父。
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
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
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中书舍人。
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a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
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
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曰:“再缴则累张公。
”珙曰:“某为国象计,岂暇为张公谋。
”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骚然。
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北茶盗数千人入境,種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死。
”揭榜请以自新,声言兵且至,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几》珙乃遣兵,戒曰:“来毋亟战,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
”盗意益缓;于是一战敗之,尽擒以归,诛青恶数十,余隶军籍。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
’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千斛。
禁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
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
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
起是年九月,尽明年四月,阖境无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
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
”既又手书诀栻与朱熹,其言皆以未能为国报
雪仇耻为恨。
薨,年五十七,谥忠肃。
珙居家孝,丧继母卓氏,年已途五十,尽哀致毁。
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数。
喜受尽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言者逐之风:通“讽”,暗示。
B.存中命乃寝.寝:停止。
C.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具:准备。
D.疾革.,草遗奏言革:痊愈。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珙为人刚正的一组是(3分)
①召礼官会问,珙不至②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③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④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⑤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⑥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刘珙治盗不失仁爱。
他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令其自行散去;告诫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击溃茶盗后,只诛杀首恶,而让其余人从军。
B. 刘珙关心民生疾苦。
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朝廷免除百姓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全境百姓因此不至于流离失所。
C. 刘珙忧劳国事。
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才学深厚的人士来担负重任、补纠缺失;在写给张栻与朱熹的诀别信中,他深深遗憾未能为国报仇雪恨。
D. 刘珙为人孝顺明礼。
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他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O分)
(1)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2)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道旁稚子
郑懈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注]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骭(gàn):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
9
8.诗歌第四句中的“凫鹜肥”,原作“凫鹜肌”,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怀疑“肌”是错字,因此取“肥”字而不用“肌”字,请结合诗意说一说钱先生这样做的理由。
(5分)
9.从诗中来看,造成道旁稚子悲惨境遇的根源是什么?诗歌最后两句写“百鸟”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2)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3)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5分)
谷超豪却说:“数学世界充满了精神的创造,只要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奥妙无穷。
”
1946年,在浙江大学他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开始了研究数学的历程。
因为才华出众,他被破例允许同时参加两位名家的课程——苏步青教授主持的微分几何专题讨论并口陈建功教授主持的函数论与傅里叶分析专题讨论。
从两位著名数学家那里,谷超豪学到了治学的方法,而且在几何及分析两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从1948年到1956年,谷超豪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在苏步青的指导下开始了数学研究生涯,在K展空间、仿射联络空间及芬斯拉空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展现出数学方面创造性的才能,迅速成为苏步青领导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学术骨干。
法国科学院院士布瑞艾特曾经在法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这样介绍谷超豪:“谷超豪先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数学家。
我最初是通过他的著述认识他,特别是他首次阐明的关于杨——米尔斯场的存在定理的著作。
这项由一位数学家完成的关于物理问题的工作是谷先生独特、高雅、深入、多变的工作风格的典型范例。
他是一位向难题进攻(有时是几何学,有时是物理学方面的问题)并解决难题的偏微分方程专家。
”
这段话是对谷超豪数学人生的精妙写照。
谷超豪正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个喜欢挑战难题的人。
1956年,正当谷超豪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的时候,他却敏锐地看到尖端技术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
为了满足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他毅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偏微分方程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中来。
他致力于把数学应用到航天中去,经其反复设计、选用的方法在我国导弹“钝头物体超音速绕流”的计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我国国防科研作出了贡献。
“数学与古典文学都十分重视对称性,许多作品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
”作为数学家,谷超豪的身上始终带着自然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科学的感性。
“在我的生活里,数学是和诗一样让我喜欢的东西。
诗可以用简单而具体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深刻的东西,数学也是这样。
”谷超豪说。
谷超豪常常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重理轻文,不要单纯和数字、公式、公理、定理打交道。
“文学和写作一方面能够丰富生活,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数理思维的发展!”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数学研究中,谷超豪经常利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数字化枯燥为神奇的无穷乐趣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
1986年,他乘船去浙江舟山讲学时,曾写过一首诗:“昨辞匡庐今蓬莱,浪拍船舷夜不眠。
曲面全凸形难变,线素双曲群可迁.晴空灿烂霞
掩日,碧海苍茫水映天。
人生几何学几何,不学庄生殆无边。
”其中第二句讲的是微分几何中的两个著名定理,最后一句则是自己人生的写照。
科研与教学,是谷超豪“人生方程”的横轴与纵轴。
他长期为本科生开数学基础课,也开设过许多专门课程。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
良师多启发,珍本富精蕴。
解题岂一法,寻思求百通。
幸得桑梓教,终生为动容。
”这是谷超豪20年前写的一首诗。
他抒发了自已对数学的眷恋之情,也道出了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在复旦大学的师生心中,谷超豪不仅是数学家,更是教育家。
他的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边学边教”,经常把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的教学中。
1959年,他从莫斯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根据国家需要,开展了与超音速流密切相关的空气动力学及数值计算的研究。
他边学边教,开设了空气动力学和差分法的新课程,培养出了一批力学和数值计算方面的新生力量,现为中科院院士的李家春、郭柏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每当他开拓出一个新领域,并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后,他就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学生推上这一领域的前沿,而自己又去开拓另一更新的领域。
上世纪60年代初,谷超豪率先解决了空气动力学方程组的平面超音速机翼绕流问题,比美国著名数学家Schaeffer等人的相应结果早了十几年。
在此基础上,他的学生李大潜院士在这一领域里建立和发展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局部解理论,并在美国出版了专著。
“当年,我的老师苏步青对我说,我培养了超过我的学生,你也要培养超过你的学生”,谷超豪说:“如今回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
(节选自《(走近院士谷超豪》)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大学期间,谷超豪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从他那里谷超豪不仅学到了治学的方法,而且在几何及分析两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B.在学术研究方面,谷超豪具有的独特、高雅、深入和多变的工作风格受到国际科学界人士的赞誉,他被认为是很有成就和影响的数学家。
C.谷超豪在数学方面有创造性的才能,他在K展空间、仿射联络空间及芬斯拉空间等方面的独到研究使他很快成为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骨干。
D.谷超豪在导弹研究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他将数学应用于导弹研究,为导弹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是我国国防科研领域的技术精英。
E.本文通过记述了数学家谷超豪数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几个片断,着重表现了他严谨治学、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和悉心培育新人的精神品质。
12、文章说谷超豪学术上是一个“不安分”的人,请简要说明其理由。
(6分)
13、谷超豪不仅是数学家,更是教育家。
他在数学教学中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6分)
14、结合谷超豪的认识,谈谈“学理”为什么不能“轻文”?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一致好评,启示我们在饮食文化建设方面要博采众长,9
不断创新,让美食产业源远流长
....地发展下去。
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
....,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C.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孤诣
....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D.从“给力”“HOLD住”一路走来,象征着乐观向上、健康积极的“正能量”一词在大
量的流行语汇中登堂入室
....,位列新浪网流行语排行榜榜首。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
B.《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介绍我国各地美食使观众了解了食物给中国人在礼仪、伦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
C.越南儒学和韩国儒学一样,都是东来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学术界却出现韩国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乎难觅踪迹。
D.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辅书需要承担起服务教学改革,服务于学生减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播科学知识等任务。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时也曾有过恐惧,却从未失却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为民请命的责任感,从未失却正直的品格和达观处世的胸怀。
B.中国竞技体育的成绩世界瞩目,但如果“运动机器人”成为中国运动员的代名词,那么优异的成绩究竟会是中国竞技体育的荣耀还是讽刺?
C.网络暴力损害了人们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妨碍了网民的知情权,阻碍了有理想能思考的社会的孕育和成长,逾越了法律与道德的底线。
D.5月22日,第五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主题论坛拉开帷幕,论坛本着“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旨,旨在通过与会嘉宾的影响力让青年人树立文化强国的信念,增强青
年人对世界文明的了解。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五言诗大兴的局面。
这些诗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远平和。
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
①《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
②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民歌影响文人创作的一件值得彰明显著的大事。
③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④汉末的许多五言诗,因为作者姓名不可考,自晋代以后就被称为“古诗”。
⑤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
A.④①⑥③⑤②B.④⑤①⑥③②C.②④⑤①③⑥ D.②④⑤⑥①③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荫沉沉,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
①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②有的尚未插秧
③田里面积水盈盈④微风吹过,波纹如绉
⑤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⑥有的刚刚插下了秧
A.③⑥①②⑤④ B.③②①⑥⑤④ C.④②⑤⑥①③ D.⑤②⑥①③④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5分)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都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B(答非所问,“使粉丝自己得以扩大知名度”之义本文没有涉及。
)
2.D(“这在现实世界中则不可能”绝对化,原文是“往往是泾渭分明的”。
)
3.A(“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理解不当。
微薄的“粉丝”有时不是单纯的迷恋,恰恰是为了对一些人进行攻击,所以无所谓两个极端。
)
4.D(革:读jí,急,重。
)
5.C(②表明刘珙的诏檄感奋人心;⑤表明刘珙成功破敌;⑥表明刘珙善纳人言)
6.D(应为:继母去世时,刘珙五十多岁。
)
7.(1)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
(2)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参考译文】刘珙字共父。
生来就有特殊的禀赋,因祖上庇荫补任承务郎,后考中进士乙科,升任礼部郎官。
秦桧想要追赐自己的父亲谥号,召集礼官会合询问,刘珙不到会,秦桧发怒,暗示言官驱逐他。
秦桧死后,刘珙才被召还朝担任吏部员外郎,兼任代理中书舍人。
金人侵犯边界,宋军战败,诏令檄文多出自刘珙之手,语气激昂壮烈,听到的人都流泪。
随从皇上到建康,车驾将要回宫,军队事务还没有可以托付的人,当时张浚留守建康,众人都寄期望于他。
等到诏令发出,是派杨存中任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写录黄(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并议论说不能这样。
皇上发怒,命令再次发下,宰相召见刘珙说:“再进言就会连累张公。
”刘珙说:“我是为国家着想,哪里有闲空为张公策划。
”坚持上奏和最初一样,杨存中的任命于是停止。
安南进贡大象,经过的地方发动民夫开道,毁坏房舍,几十个州动荡不安。
刘珙上奏说:“大象用于郊礼祭祀,不见于经书。
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湖北有茶盗几千人入境,守卫的官吏把这事报告朝廷,刘珙说:“这些人不是拼命的贼寇,对他们宽松他们就会分散各自求生存,对他们逼得紧他们就会聚集反抗至死。
”贴出榜文晓谕他们悔过自新,宣称军队就要来了,命令所属州县准备几千人吃的食物,盗贼果然散去,那些留下来的没有多少人。
刘珙于是发兵,告诫部下说:“盗贼来了不要急于作战,盗贼退走时不要穷追不舍,那些不肯退走的才予以打击罢了。
”盗贼的士气更加松弛,于是仅一次战斗就击败了他们,全部生擒而归,杀掉为首作恶的几十人,其余的都列入军籍。
淳熙二年,刘珙调任建康知府。
适逢水灾后又是旱灾,他首先上奏免除夏粮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税十六万六千斛。
禁止富豪大户囤积税米不出售,购得商人米三百万斛。
从各衙门借钱共三万,派官员到长江上游买米,得米十四万九千斛。
又运米到乡村,设置场地按平价以救济性质卖米,对借米的人也不收取抵押品。
开始于当年九月,结束于第二年四月,全境没有饿死逃亡的人。
进为观文殿学士,生了病,请求退休。
病重时,起草遗奏说:“陈俊卿忠良实在,可以担负大事,张栻学问纯厚正派,可以补纠缺失,希望赶快召见任用他们。
”然后又写信与张栻和朱熹诀别,所说的话都是以未能为国家报仇雪耻而遗憾。
去世时五十七岁,谥号忠肃。
刘珙在家事亲孝顺,继母卓氏去世的时候,他年龄已经超过五十岁,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
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他喜欢接受直率的意见,做事稍有过错,下属官吏指出来就立即改正。
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8.从语义上看,“肌”意为肌肉,与诗意不合,它不能描摹鸟的特点,放在诗句中也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