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探究苔丝悲剧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期博览阅读
一、女性主义视角下悲剧成因探究
《德伯家的苔丝》设定于新旧社会生产方式发生着大变革的时代,苔丝悲剧的形成,根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英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和小农经济在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冲击下逐渐走向了衰落。
西方资本主义剥削人,压迫人的黑暗面逐渐暴露,许多农业劳动者迫于生计,背井离乡;与此同时,大资本家、官僚主义者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越发肆无忌惮地压榨处于社会底层的穷苦大众,处于穷苦阶层的女性更是首当其冲,受尽压迫与剥削。
苔丝正是其中的一员。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不得已去到当地富有的做工,结果不慎被亚雷所诱奸,这也是整个悲剧的起源。
她的父亲小贩杰克·德比在无意中得知了自己是古老的贵族世家德伯氏的嫡系子孙后变得狂妄自满,结果在一次蜂窝的贩卖中由于喝醉了,结果改由苔丝驾着马车去集市贩卖,结果家中的老马被撞死了,这是苔丝去“德伯”家做工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苔丝家是德伯氏,而亚雷家也是所谓的“德伯氏”,因此苔丝的父母希望苔丝能去拜访他们,然后让他们看在亲戚的份上伸出援手。
当时英国社会的氏族观念仍然存在,没落亲戚去拜访富余亲戚,不仅能得到他们在金钱上的帮助,并且这也是没落一方走向上层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及以苔丝父亲为代表的碌碌无为,妄图无劳而获的小市民阶层的贪婪与虚伪皆原形毕露。
安吉尔的出现一度被认为是苔丝悲惨命运的转机,她出身于牧师家庭,家境宽裕,并且为人善良,真诚,深爱着苔丝。
但是在当他听到苔丝曾被诱奸时,他无情的撇下了苔丝,独自远赴南美。
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即使是在像安吉尔一样相对开明的知识青年面前,女性的贞洁仍然被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也正是安吉尔的舍弃让苔丝如坠深渊,进一步推进了苔丝的自我毁灭。
相比之下,悲剧的另一推动者亚雷,他好色,贪婪,自私,恶毒因为垂涎于苔丝的美貌,便设计骗苔丝去他家的农场工作,并诱奸了苔丝。
后来,他趁着苔丝家穷困潦倒之际,打着赎罪的幌子,又迫使苔丝成为了他的情妇。
其实他虽然爱慕着苔丝,但是那仅仅是从情欲上来说的,他从头至尾都不了解苔丝,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和她结婚。
并且在安吉尔回来请求苔丝的原谅时,他又对苔丝进行了冷嘲热讽。
最终,他被盛怒中的苔丝杀死,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二、苔丝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与反抗
苔丝是不幸的。
她出身于一个地位低下的小贩家庭,为了减轻家庭的压力去做工,结果被亚雷诱奸;在与安吉尔真心相爱后,因为自己的不贞洁而受到遗弃;再到后来迫于生计沦为亚雷的情妇;直到最后安吉尔终于回来与她团聚时,她却不得不为了杀死亚雷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叔本华曾经说过:“再现一种巨大的不幸,是悲剧唯一的职能。
”苔丝天真,善良,热切地爱着身边的一切。
在没有去做工前,她能与女孩们一起无忧无虑地在草地上跳舞嬉戏;梦想是做一名老师,为孩子们带去欢乐和知识。
然而这一切都被亚雷所摧毁了。
她是一个坚强,懂得反抗的女孩。
在认清了亚雷的真实面目后,她毅然而然地选择了离开,然后又独自去了一个偏远的挤奶场工作。
她与安吉尔的恋爱中,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尊严,二者在恋爱中完全是对等的关系。
后来在安吉尔出走后,苔丝苦苦地等待着安吉尔的归来,不管自己再累再苦,也一直坚持着。
后来迫于生计,苔丝无奈又做了亚雷的情妇,然而在安吉尔归来后,她义无反顾地杀死了亚雷,追随安吉尔而去。
即使后来她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也毫不后悔。
苔丝不愧是新时代的女性,敢于为自己心中所爱同命运抗争,她即使在临死的一刻都保持着自己的尊严。
朱光潜先生曾经在《悲剧心理学》中指出:“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苦难的方式。
没有对苦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
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
”苔丝面对生活对她的不公时,她并没有选择默默忍受,恰恰与之相反,她勇敢地选择了反抗。
在被亚雷诱奸后,她没有选择忍气吞声,反而是毅然地离开。
后来独身一人来到了一个偏僻的挤奶场,在这里,她又一次遇见了安吉尔。
安吉尔相貌堂堂,身家富贵又受过良好的教育,深受挤奶场姑娘的喜爱。
她们总想着方法引起安吉尔的注意,然而苔丝却与众不同,这也正是她吸引安吉尔之处。
在她与安吉尔的交往中,他们互相吸引,爱慕着对方,双方也爱一直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
后来在安吉尔去南美后,她没有静静地等待,反而是不停地给安吉尔写信,期盼着他的归来。
后来为了家人,她不得已沦为了亚雷的情妇,可就在安吉尔回来请求她的原谅后,她杀死了亚雷换来了与安吉尔厮守短短几天的时间,哪怕她会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她也毫无怨言。
纵观苔丝的一生,虽然她遭遇了无数的不幸,但是她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反抗,她始终同命运进行着斗争,这正是全书经久不衰的缘由所在。
参考文献
[1]余珊.生态后现代女权主义视野下的“苔丝”悲剧[J].陕西安康.安康学院学报,2016(08)
[2]俞雪容.《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探析[J].昆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5)
[3]潘莹莺.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苔丝的形象[J].广西桂林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女性主义视角下探究苔丝悲剧成因
叶霞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德伯家的苔丝》作为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描写了贫苦农家女孩苔丝坎坷的一生,深刻揭示了新旧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下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本质。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究女主人公苔丝悲惨命运的成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人道主义思想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