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气缸测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发动机气缸的测量》
一、学情分析
该教授对象是职教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完大部分专业基础课,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已经学完,气缸体的构成印象较深,由于量具已经有较长的时间没用了,量具的正确使用和识读可能有的学生都忘记了,应复习量具的使用和识读。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个问题。

该部分内容是在学完发动机概述、发动机总论及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以后进行学习的,气缸体的技术状况是发动机是否需进行总成修理的决定性标志。

气缸体的修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

测量师对气缸体鉴定的有效方法,也是学汽修的学生技能的重要项目,也是高考技能考试的项目之一。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学期讷河市职教中心学校对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汽车修理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的内容,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本节课确定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各种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正确确定测量位置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气缸的鉴定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学生做事的精益求精的意识
该教学目标的确立,改变了传统的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从过于注重理论转化到更多的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技能能力的提高,立足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实践重于理论,从理论知识的建立到实际观摩及动手操作都很重要,在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测量
位置和量具的使用方法必须熟练掌握。

重点: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测量位置的确定
难点:量具的组装;测量的准确性
五、教学用具
本节课利用实物教具(捷达轿车气缸体)、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表及棉纱等。

六、教法与学法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用讲授法、演示法进行教学,边讲边做;学生用自主法及互相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为教学主体积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七、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0.5′)
2、复习提问(2.5′)
(1)发动机气缸体磨损超限将出现什么现象?
(2)气缸体正常磨损有那些特点?
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提问和讲评,既考察了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为本节的新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伏笔。

3、导入新课(3′)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一下见过的发动机气缸体磨损特征?怎么鉴定呢?这样会使学生对自己见过熟悉的发动机产生回忆,可以使学生有探究的意识,学生回答可能有多种答法,教师总结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发动机气缸的测量。

4、讲授新课(30′)
(一)、气缸测量的目的
让学生带着任务观看几种类型的发动机气缸磨损的状况的多媒体幻灯片,学生集体回答气缸磨损特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后,引出气缸测量的目的。

气缸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下降,排气污染加剧。

气缸的磨损程度作为发动机是否大修的依据,测量也就决定是否大修。

(二)、测量位置的确定
气缸磨损面内的活塞全行程的上、中、下三个断面,每个断面必须测量发动机纵向和横向两条直径。

断面怎么确定呢?根据多年的经验教材上总结了下面的确定方法。

1、第一道活塞环上止点顶边稍下处,此断面一般是气缸的最大磨损面。

2、气缸中部测量断面位于活塞上、下止点(第一道气环上止点和最下一道活塞环下止点)中间的位置。

3、气缸下部下止点时最下一道活塞环对应的位置。

相当于气缸下边缘以上10mm左右处。

(三)、测量
1、准备:
(1)基本尺寸的确定
一个是根据发动机的型号确定基本尺寸;另一种方法是用游标卡尺实际测量气缸的未磨损部位。

(2)表头、量杆的安装
(3)用外径千分尺确定内径千分尺的尺寸、对零
2、测量:
每个断面测量纵横两个垂直方向的两个直径并填表记录
3、计算数据与限值比较
4、标准值:
圆度限值:每100mm直径
汽油机:0.05
柴油机:0.063
圆柱度限值:每100mm直径
汽油机:0.175
柴油机:0.250
最大磨损量:0.2
(四)结论
根据实际测量的数据与限值比较,得出结论,确定该气缸是否应该进行修理。

让学生实际测量给出结论,教师给出正确的结论并指出学生错在哪里。

5、总结全课(3′)
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了些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整理巩固后,教师做全面的总结全过程,同时使学生爱专业,学专业,用专业的成功的感受。

6、课堂练习(5′)
学生用另一台其它型号的气缸体按步骤测量,并给出结论。

7、布置作业(1′)
写下整个过程,填好报告。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安排的教具和多媒体较为合适,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很合理。

3、教法和学法运用正确。

4、教师讲述的内容过多,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太少。

5、学生操作不好,动作不连续,顺序掌握的不好,没有收到更好的效果。

《发动机气缸的测量》教学简案见附表
教学设计
《发动机机体组》
讷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王明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