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的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3)电磁影响。电磁污染主要来源于变电所产生的电 磁干扰以及地面轨道、高架轨道列车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干 扰。电磁干扰是电子系统辐射的寄生电能,容易对周围的 其他电气、电子设备形成电磁干扰,引发故障或影响信号 的传输,甚至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作。另外,过度的电 磁干扰会形成电磁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破坏生态 平衡。
24
(4)视觉干扰和阻碍。轨道交通的地面设施有可能在 某种程度上造成视觉干扰和阻碍。首先,如果其地面建筑 不能与途经区域的景观相融合,就会破坏原有的城市景 观,造成视觉干扰。其次,它切断了原有区域的连贯性, 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形成一种人为阻碍。
(5)水污染。主要包括系统的粪便污水、结构渗水、冲洗及消防等废水和车站露天出入 口及洞口的雨水。
20
引发地质灾害
地下线路的开挖施工,将扰动地下岩土体,使其失去 原来达成的平衡状态而向新的平衡状态转化,地下岩土体 及地表势必发生位移或变形,甚至造成地面沉降及滑坡等 地质灾害,造成对地面建筑物的损害。
21
运营期的环境影响
(1)噪声污染。虽然轨道交通有噪声较低的优点,但 仍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噪声源是 轮轨系统和动力系统。轮轨系统的噪声主要是车轮与钢轨 间发出的摩擦声、碰撞声、制动的尖叫声和振动辐射噪 声;动力系统的噪声主要包括牵引动力机、压缩机、齿轮 箱等设备的运转噪声。 轨道交通运行时的噪声,不仅影响车上乘客的舒适 度,影响乘务人员的健康和心态,危及行车安全,而且还 会影响沿线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长期受到噪声的影 响,会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出现生理和心理的不良 变化。因此,轨道交通的噪音对沿线居民和自身工作人员 的影响不能忽视。
第三位,仅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并且
上海、北京进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 营里程前十位,分别以237公里和200 公里列在第七位和第十位。
7
发 展 情 况
轨道交通
8
青 岛 地 铁
青岛地铁是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 可称作青岛轨道交通。1987年开始筹建, 后对路网经 过一系列扩充、深化和完善。截止2013年1月,青岛市 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 6月通车试运营。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 全面展开,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2016年通车试运营 。
22
(2)振动影响。轨道交通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主要是结 构振动和竖向振动。振动会对人体身心产生不利影响,同 时对结构、设备及周围建筑物造成损害。由轨道交通引起 的振动通过周围地层向外传播,进一步诱发建筑物的二次 振动,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以及居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所 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减轻轨道交通对沿线居民和 建筑物的振动影响,其建设和规划应该予以特别的重视。
10
发 展 情 况
城市轨道交通不单单以发展地铁为主,城市轻轨加入加快了建设速度,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也进入了并行发展时期,呈现多
元化发展态势,并开始注重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
11
发 展 前 景
轨道交通建设,在“十一五”规划获批的25个城市中,计划到2015年前后规划建成87条, 总里程达到2500公里,总投资额将达到1万亿元。据专家咨询机构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城 市轨道交通的总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2020年划线路长度达到3000-3500公里,2050 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超过4500公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将在2020年左右超过 美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居民生活
·公共活动空间 ·辐射环境
Page 17
建设期污染
轨道交通由于工程规模大、投资多、工期长,而且建设地点多在人口 稠密的市中心繁华区、居民住宅区以及车流量较大的交通干线,各项 施工活动将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首先在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中,将无可避免地产生噪声和振动。它 们的污染源主要是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拆迁工程和道路破碎 作业等。施工噪声和振动将会给地铁沿线的敏感建筑物以及市民的 生活带来明显影响。
城市整体
·城市景观 ·空间资源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自然或文物保护 地上线及车站占用城市空间,地下线也要使用大 · “三废”排放
量地下空间车辆基地、变电站等占用土地资源
地下水资源、历史文物、以及一些特殊资源 城市轨道交通的废物排放总量很大
车辆运行的振动和噪音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 轨道交通车站周边人口密集,占用公共空间 信号系统、变电站等可能会影响周围辐射环境 ·振动噪音
25
(6)城市轨道交通对次生环境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 建成后,随着“轨道经济”作用的显现,其沿线及周边地 区的居住、工作和流动人口将不断增加。而人类的活动与 环境要素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这必将导致各种污染源数 量的剧增,污染物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加重各类污染物对 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次生环境影响是决定其项目本身可行 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影响城市其他设施布置的关 键因素,因此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规划和整体布局。城市轨 道交通的次生环境的影响在国外已经受到普遍重视,但在 我国城市轨道建设中尚未考虑到这一点,这是值得引起我 们的高度重视的。
4
轨 道 交 通
5
背
景
–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全球金融经 济危机以来,加速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被纳入国家重点扶持的投资 项目。我国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筹建轨 道交通,在中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地铁热”。 – 在“十五”期间国家就把“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列入国民经济“十五” 计划发展纲要,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特别是大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 略来推进着。随着城镇化实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我国城市轨道在“ 十一五”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快速、健康地发展着。据有关专家 估计,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城 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左右,在2010-2020年期间, 又将会有1000-2000公里左右的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并投入运营,我国城 市轨道交通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12
发 展 前 景
轨道交通建设对于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也是巨大的,城市 地铁的建设更为显著。城市地铁是大型工程项目,其开发 建设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它的兴建将强 力带动就业,还能给工程施工、建材、水泥、石材等相关 产业带来商机。
13
二、轨 道 交 通 环 境
轨道交通的优势:
能源消耗低、道路利用率高,污染少等。
其次,施工将破坏地表植被而使土层裸露造成粉尘污染,同时各种 施工车辆运输将产生大量的二次扬尘,这都将加剧城市的大气污染、 恶化城市的环境质量、严重威胁沿线居民的身体健康。另外,粉尘 飘落在建筑物、花圃和树木枝叶上还会影响市容。
第三,生固体污染和水污染。一方面,如果轨道建设存在地下段开挖, 必将产生大量弃土,加上施工垃圾。这种废土废渣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 固体污染。另一方面,雨季的地面径流冲刷施工断面裸露着的土层、松 散结构的施工地坪和堆放其上的固体废弃物,所形成的含有垃圾杂物、 泥土、砂石、油污的混浊泥水,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26
27
研究表明:有轨的、运输能力大的交通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 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日本的研究表明: 按人公里排放的CO2计算,当轨道交通排放为1时,公共汽车的 排放为2.7,私人汽车的排放则高达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14
二、轨 道 交 通 环 境
“继公开叫停胶济铁路四线工程、无锡地铁2号线后,环保部17 日公布通知称,退回北京轨道交通燕(燕山石化)房(房山区)线工 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保部称,燕房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存在以下问题:首 先,该工程属《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7年2015年)调整》中的建设项目,目前该规划尚未获得国家发改委 批复,工程建设内容及可能的环境影响存在不确定因素„„燕房 线工程线路跨越南水北调饮用水源保护区方案,尚未取得有关主 管部门意见„„”
交通环境问题分析
——轨道交通
中国轨道交通发展
概 览
轨道交通环境问题 问题治理及改善措施
2
中国轨道交通发展
发展现状
前景展望
3
轨道交通简介
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 共交通,总称为轨道交通。未来10年,中国城市、城际 轨道交通建设里程将达到1200公里~1500公里,它意味 着未来城市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 客运方式,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 目前国际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 单轨交通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 主动脉”。
6
发 展 现 状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据统计,2010年,中国已有10个城 市拥有共29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其中北京、上海各8条、广州4条、天津2条、大 连、长春各8条、广州4条、天津2条、 大连、长春、南京、重庆、武汉、深
圳各1条),运营里程771公里,年客运
总量达22.1亿人次。中国在世界地铁排 行榜(按地铁运营里程排名)中位列
9
青 岛 地 铁
12月13日,经由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青岛市城市轨 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8年)的通知》,正式批复了地地铁1号线工 程、4号线工程、6号线一期工程三个项目。 根据规划,地铁1号线工程、4号线工程、6号线一期工程全长109.1公 里,连同目前在建的地铁3号线和2号线两条线路,至2018年,青岛市将形成约 160公里的地铁骨干网络,基本覆盖市内六区和主要对外交通枢纽。届时,轨 道交通网络将与青岛站、青岛北站两个铁路客运枢纽,青岛长途汽车站等五 个汽车客运枢纽及流亭国际机场衔接,初步形成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互为补 充,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
15 ——10月18日经济考察报《北京燕房线工程因环评未过被叫停》
问题提出
新闻启示:
• 轨道交通影响环境; • 项目施工对环境不 够重视; • 国家对环境监管加 强。
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有哪些? 轨道交通在规划、施工和运 营阶段如何体现环保?
轨道交通环保措施如何实际 应用?
Page 16
环境影响因素
19
干扰城市正常生活秩序
轨道交通连接市中心商业区、居民集中区以及各大交 通主干线,其在建设期间必定占用城市道路,给城市居民 的生活带来不便。施工会大大减少原有道路车辆的通过能 力,使原有城市车流发生变化,扰乱城市正常交通运输布 局,引起周围或邻近路段交通拥挤甚至堵塞。 轨道交通的建设还不可避免地将影响城市市政工程中 地面和地下各种管线和管道,由于施工而造成的排水不畅 等,都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