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务公开的探索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党务公开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梁晓军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6期
梁晓军
(广东省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348)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党务公开工作在企业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党内民主建设,提高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促进企业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笔者就开展国有企业党务公开工作的必要性
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务公开的运行制度和办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务公开;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7-0-02
近年来,中央先后对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湛江农垦广前公司根
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有关规定,以及《中共广东省湛江农垦局党组关于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湛垦党字〔2009〕
20号文件精神在全公司组织开展党务公开工作。
到目前为止,此项工作已在企业实施两年多,
有效解决了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党内民主建设,提高
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促进企业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尤其
在党委工作报告制度、干部任职公示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例如:公开什么、怎么公开、向谁公开、通过何种
方式公开、如何使公开顺利进行、公开是否需要一个过程或步骤、如何协调党务和场务公开。
因此,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务公开的运行制度和办法迫在眉睫。
一、开展国有企业党务公开工作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党务公开主要指党组织依照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通过具体形式将有关企业党务
工作事项向党员或职工群众公开,使其知晓企业党的工作,并对党的领导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和建议,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工作制度。
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增加企业党内工作和生
活的透明性,保证企业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知情权,有助于加强了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树立
开放透明的新形象。
1.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实行党务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有企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的客观需要,是实践党的宗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垦区现代农业建设
和美丽农垦,推动以民生为重,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
2.深化党的建设的必然趋势
在企业党的建设中,大力开展党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促使党员领导干部更加
自觉地接受职工群众监督,是推动国有企业党组织更好地改进工作,始终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
重要举措。
实行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政治原则。
推进党务公开是加
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增强党组织工作
的透明度;有利于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使党员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最终有助
于达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企业与职工双赢,民生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3.解决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的必然手段
解决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
在党务公开实践中,我们发现当今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有它产生的深刻根源。
长期以来漠视党
员职工的基本权利,使少数人对党组织的工作逐渐变得模糊、猜疑,甚至“唱反调”,从而引
起党员群众的误会和矛盾,使矛盾由小变大越积越多。
为此,金星企业积极的正视问题,剖析
问题产生的根源。
党政主要领导深入基层调研,了解职工疾苦,通过近两年公开党员和职工群
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结果,使金星企业党组织的工作阻力更小、劲头更足、
作风更硬、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赢得了干部职工的信任。
4.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党务公开工作,让党员和职工群众多了一种正常合理表达意见的渠道和方式,也
有助于增进对企业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情况,架起一座党群干群沟通的桥梁,形成广纳
谏言、善听良言的氛围。
权力在阳光下的公开运行是职工群众的呼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党
组织做出的各项政策也将更具群众基础,更能代表党员群众的呼声,有利于带动企业各项工作
更加公开透明,从而有效避免“暗箱”操作,进一步达到遏制舞弊行为,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的目的。
二、开展国有企业党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党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对党务公开在思想认识上有障碍、有顾虑、有忌讳,或部分党务工作者认为党务公开没有
必要;或认为党务公开增加了工作压力,是“自找麻烦”。
没有将党务公开工作作为党组织重
要工作来抓,在党务公开中存在责任缺位、人员缺位、工作缺位等情况。
一些基层党支部的党
务公开栏中的信息长期得不到更新,个别党组织甚至没有公开栏,也没有别的公开阵地。
2.对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和操作方法缺乏深入思考
党员职工最担心企业党务公开“搞形式,走过场”,造成“公开的不想知道、想知道的没公开”。
由于党务公开应公开的内容、程序和操作办法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容易让部分职工
对党务工作产生不信任,无法激发职工对企业各项党务工作的关心与热情,最终导致职工对企
业发展的漠不关心。
3.职工了解党务的渠道少,公开方法单一?
虽然开展了党务公开工作,也出台了一些党务公开方面的规章制度。
目前,主要依靠宣传
栏公开,公开的方法单一、公开的内容宽泛、公开的深度不够,应该公开的内容没公开、应该
知道的人群没看到、应该用上的形式没用上。
此外,党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党务公
开的内容有缺失。
有的只公开过程,不公开结果;有的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
4.职工热情不够,参与度低
一些基层党支部只为公示而公开,没有把那些需要职工监督的事项列上去,没有主动要求
普通党员、职工给予监督。
职工参与的渠道少,使党务公开成了党组织唱“独角戏”。
党务公
开后的监督检查进行不彻底,监督检查基本流于形式。
目前,主要是在进行党务公开时,按照
一般程序“广而告之”,造成不少职工热情度不高,疏于对企业党务工作的民主监督,场党委
聘请的部分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代表担任党务公开监督员,基本上不能及时收集、反馈党员
和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也没有起到向党员和干部职工宣传企业党务公开的内容。
5.责任主体不明确,导致党务公开不到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组织领导不力或者责任主体不明确,导致党务公开不到位,出现
一些未按照上级党组织对党务公开工作的统一部署,未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党务公开工作实施
方案,甚至未将公开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围。
6.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价的机构和机制
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成效标准。
但目前,仍然还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
效地对党务公开工作出科学评价的机构和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各单位各部门搞好党务公
开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对推进国有企业党务公开工作的若干思考
1.探索实行定点公开和自主公开
围绕“群众需要知道”和“需要群众知道”这个重点,实行定点公开和自主公开,切实增
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设置热线电话、意见箱、面对面座谈会等方式,在不涉及
党内秘密的情况下,将干部作风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安居工程、产品款兑现等职工关注的热
点难点问题作为定点公开内容。
将党务工作有关政策、党组织设置、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等相对
固定事项和一些需要党员职工及时了解的方针政策、重大事项等作为自主公开内容。
只有真正
肃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态度和作风,才能把党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2.拓宽公开途径,扩大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
对涉及范围广、时效性强、需要全体党员和职工尽快了解的方针政策、重大事项等,通过
调频广播、电视、场内简报等媒体等方式进行公开。
对相对固定的事项,如党组织设置、场领
导班子成员分工、工作职责等,依托已有的场务公开栏合并使用,及时公开,同时定期公开、
更换。
另外,还可以借助农垦信息网,实行网络公开,对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民生问题。
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党员代表大会等形式进行专项公开,征求和听取党员意见,再由党员向
职工作宣传、征求意见,以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变党组织单向公开为双向互动,以求得企业
和干部职工诉求的最大公约数。
3.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监督权利
人事政工科、纪委要加强对党务公开的督促检查。
重点检查内容是否全面、程序是否规范、形式是否得当、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到位、效果是否明显。
把党务公开作为落实党风廉政
建设责任制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检查、考核、奖惩机制。
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
义的、应公开而不公开、弄虚作假的行为,要严肃批评并限期整改。
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执
行场党委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的情况进行效能监察,促进各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的顺利完成。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