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47013.4 -2015标准宣贯共68页文档
47013讲座(射线)
![47013讲座(射线)](https://img.taocdn.com/s3/m/6f6a3bea910ef12d2af9e7f8.png)
适用范围有所扩大(增加了管座角焊缝,管子管板角焊缝等焊接接头型式,适用的材质、厚度范围也有所增加);
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体现在:胶片分类、放射源品种、孔型像质计应用,一些工艺参数等); 更加完整、严密、规范(多处内容、条款、文字的补充完善)
目次(标准内容浏览,正文8章)
前言
新标准关于针对不同技术等级和检测对象选择胶片类 别的具体规定
5.4 胶片选择 5.4.1 A级和A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 C5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B级射线检测 技术应采用C4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 5.4.2 采用γ射线和高能X射线进行射线检测时,以及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 Rm≥540MPa高强度材料射线检测时,应采用C4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 5.14.3 灰雾度测量 胶片灰雾度应不超过 0.3。应从购进胶片中按批抽样,采用与实际检测相同的 暗室处理条件处理,然后进行灰雾度测量。经过测量的胶片如果6个月还没使 用完,应再次测量,以核查胶片是否符合4.2.2规定的储存要求。
标准中关于Yb169 和Tm170射线源 应用的规定:
4.2.1 射线装置 关于新放射源 4.2.1.1 可以使用两种射线源: a)由X射线机和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 b)由Co60、Ir192、Se75、Yb169 和Tm170射线源产生的γ 射线。 5.5.1 胶片透照技术 本部分允许以下两种胶片透照技术: a)单胶片透照技术 使用单张胶片。X射线(≤100kV)和Tm170射线源只允许采用单胶片透照技术。
孔型像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胶片侧
重点介绍6:限制球罐γ 射线全景曝光技术应用
球罐全景曝光技术应用背景和优缺点
NBT47013.4-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PPT
![NBT47013.4-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79bb81bed5b9f3f90f1ce1.png)
➢GB/T 26951 -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GB/T 26952 -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验收等级》
因此为适应当前承压设备制造及磁粉检测本身的 技术发展和应用需要,为提高我国承压设备产品在国 际市场上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有必要参考和吸收国内 外磁粉检测的新标准、新技术和新成果,对原标准进 行修订。
JB 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T 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 4701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3. 2015版标准的编制过程
编
制
过
程
全国锅炉压力 容器标准化委 员会于2012 年1月组建行 业标准《承压 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 磁粉 检测》标准工 作组。
2012年4月 在北京召开 了修订大纲 讨论会。 2012年11月 16-17日在合 肥召开了标 准修订初稿 讨论会。
因其对表面和近 表面缺陷检出率高、 缺陷显示直观、操作 简便、检测成本低、 速度快,已成为铁磁 性金属材料表面,或 近表面缺陷检测的主 要方法。
1. 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磁粉检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其理论研究比较成熟,方法日臻完善,我国和欧美都已 建立了涵盖设备器材、检验方法、产品检查和验收、质 量控制及人员要求等各个方面的较为完整的标准(规范 )体系。
NB/T 47013.4 -- 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1 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2 国内承压设备磁粉检测标准的发展 3 2015版标准的编制过程 4 标准修订的编制原则 5 NB/T 47013.4 标准条文
NBT47013.4
![NBT47013.4](https://img.taocdn.com/s3/m/38dbc0afad51f01dc381f131.png)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1. 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1.3 JB/T 4730.4-2005中关于质量分级尤其 是焊缝质量分级的内容在实际执行中无实际 意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在制造、安装或维 修中焊缝检测的质量等级均为Ⅰ级。 1.4 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产生的新技术、新方 法。如近期出现的采用直流线圈和交流磁轭 组合技术检测大容器气瓶。
2013年7月 形成送审稿。
2013年11月 形成报批稿。
2015年4月2 日国家能源局 2015年第3号 公告批准于 2015年9月1 日实施。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4. 标准修订的编制原则
吸收采纳我国承压设备磁粉检测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以 及JB/T 4730.4颁布以来的应用经验和行业反馈意见。
3. 2015版标准的编制过程
编
制
过
程
全国锅炉压力 容器标准化委 员会于2012 年1月组建行 业标准《承压 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 磁粉 检测》标准工 作组。
2012年4月 在北京召开 了修订大纲 讨论会。 2012年11月 16-17日在合 肥召开了标 准修订初稿 讨论会。
2012年11月 31-12.1在海 南召开了征 求意见稿讨 论会。
附录4:焊缝磁粉检测
附录6:螺栓件磁粉检测
JB3965-1985 《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 JB 4248-1986 《压力容器锻件磁粉探伤》
JB 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T 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47015
![NBT47015](https://img.taocdn.com/s3/m/a37e1edab14e852458fb57bf.png)
2.3预热 2.3.1压力容器焊前预热及预热温度应根据母材交货状态、化学成分、力 学性能、焊接能力、厚度、焊件的拘束程度确定
2.3.2采取局部预热时,应防止局部应力过大
2.3.3预热温度的测量 应在预热面的背面测量如果做不到应先移开热源,待母材上的温度均 匀后测定
2.3.4测温点的位置
2.4施焊 2.4.1环境 出现下列环境应采取保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 a) 风速:气体保护焊大于2m/s 其他的大于10m/s b) 相对湿度大于90%
3.4预热 3.4.1当焊接两种不同类型的钢材组成的焊接接头时,预热温度应按要 求高的钢材选用
3.4.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最高预热温度和道间温度不宜大于 300 ,奥氏 体不锈钢最高道间温度不宜大于150
3.5焊后热处理 3.5.1焊后热处理是指改善焊接区域的性能,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 影响,将焊接区域或其中部分在金属相变点一下加热到足够的温度, 并保持一定的时间,而后均匀冷却的过程 3.5.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低于490的热过程,高合金钢低于315的热过程, 均不作为焊后热处理对待
推荐选用铈钨机作为钨极气体保护焊的电极
5.2坡口准备 气体保护焊坡口形式和尺寸
坡口加工应采用冷加工方法,也可应等离子弧方法加工,焊前应该对 坡口进行打磨或者冷加工以清除氧化物,直至露出金属光泽打磨平整 坡口表面两侧25mm范围内应严格进行表面清理,去除水分、尘土、 金属屑、油渍等附着物 表面清理可采用脱脂、机械清理和化学方清理方法 焊丝清理后,若不能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则施焊前再轻轻酸洗
5.3施焊 钛及钛合金应在无污染无灰尘无烟无金属粉尘和无铁离子的洁净环境 内组装施焊
NBT47013.4 -2015标准宣贯
![NBT47013.4 -2015标准宣贯](https://img.taocdn.com/s3/m/611426f60975f46527d3e199.png)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 磁粉检测》
2017年8月9日
主要内容
一、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二、本标准历次修定情况 三、修定的工作过程
四、标准修定的原则与主要依据
五、修定后标准的主要技术变化
六、主要变化部分的条文和释义
一、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磁粉检测(MT)是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磁粉检测(MT) 广泛应用于铁磁性金属原材料、零部件、结构件和焊接制品的质 量检测与质量控制,因其对表面或近表面缺陷检出率高、缺陷显
示直观、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速度快,已成为铁磁性金属材
料表面或近表面缺陷检测的主要方法。尤其在承压特种设备行业, 应用更加广泛。不但包括承压设备制造、安装过程的无损检测, 同时还包括了承压设备的原材料、零部件的检测,以及在用承压 设备定期检验的的无损检测。
一、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磁粉检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理论研究 比较成熟,方法日臻完善,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涵盖
4
一、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1、JB/T4730.4-2005制定时,主要参照或引用的国内、外有关磁粉检测标准
已修订或换版: (1)ASME第Ⅴ篇第7章和ASME SE-709、SE-275 (2001版)经多次换版和增 补,现行有效版本为2013版; (2)EN1290:1998 已等同转化为 IS0 17638:2003 《焊缝无损检测—焊 缝磁粉检测》; (3)JB/T6063-1992 修订后形成 JB/T 6063-2006 《无损检测 用材料》; 磁粉检测
2、JB3965-198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
3、JB4248-1986《压力容器锻件磁粉探伤》; 4、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NB47013.1-2015标准-已核对
![NB47013.1-2015标准-已核对](https://img.taocdn.com/s3/m/d6a6e095d4d8d15abe234ebc.png)
2/16/2016
8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a) 检定:凡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应进行强制检定管 理的无损检测设备和灵敏度相关器材,应定期送有资格的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理解:检定属于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计量管理范 畴的执法行为,具有法定性,检定的目的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征及 技术要求的全面评价,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 下的量值传递过程。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 具明细目录》(原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后国家质检总 局先后三次颁布国家强制检定目录[1991]374号、[1999]15号、 [2001]162号共计相数61相、种数118种)的,并直接用于贸易结算、 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检测仪器设备必须严格依法定点、 定期送有资格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授权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强制检定, 检定合格的发“检定合格证书”。 超声:场强计; 射线:射线监测仪、照射量率仪、放射性表面污染 仪、个人剂量计;
2/16/2016 2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3.4 夹渣 残留在焊缝金属中的熔渣。根据其形成情况,这些夹渣可能是: a) 线状的; b) 孤立的; c) 成簇的。 3.5 烧穿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的穿孔。 3.6 焊瘤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未熔化的母材或焊缝上所形成 的金属瘤。 3.7咬边 母材(或前一道熔敷金属)在焊趾处因焊接而产生的不规则缺口。 3.8气孔 熔化的金属在凝固时,其中的气体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产生 的空穴。
2/16/2016
12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4.2.5 对于可反复使用的无损检测设备和灵敏度相关器 材,每次无损检测前,应按本标准各部分中的有关要求进 行检查,检查的项目应在检测单位的操作指导书中予以规 定。
NB47013.1-2015标准-已核对ppt课件
![NB47013.1-2015标准-已核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79410201f69e31433294f7.png)
2/16/2016
4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3.12疏松 铸件或锻件内部呈细密微孔分布的缺陷。
3.13 夹杂 铸件或锻件中混进非金属夹渣或耐火材料所形成的缺陷。
3.14公称厚度 检测对象名义厚度,不考虑材料制造偏差或加工减薄。
3.15检测灵敏度:
检测最小缺陷的能力,一般以有效检出工件中某一规定尺 寸大小的缺陷作为度量。
技术要求的全面评价,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
下的量值传递过程。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
具明细目录》(原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后国家质检总
局先后三次颁布国家强制检定目录[1991]374号、[1999]15号、
[2001]162号共计相数61相、种数118种)的,并直接用于贸易结算、
3.5 烧穿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的穿孔。
3.6 焊瘤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未熔化的母材或焊缝上所形成
的金属瘤。 3.7咬边
母材(或前一道熔敷金属)在焊趾处因焊接而产生的不规则缺口。 3.8气孔
熔化的金属在凝固时,其中的气体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产生 的空穴。
2/16/2016
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检测仪器设备必须严格依法定点、
定期送有资格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授权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强制检定,
检定合格的发“检定合格证书”。
超声:场强计; 射线:射线监测仪、照射量率仪、放射性表面污染
仪、个人剂量计;
2/16/2016
9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b)校准:对于未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可进行量值溯源 的无损检测设备和灵敏度相关器材,应定期进行校准,校 准可选择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校准机构进 行,也可由检测单位自行开展,自行开展内部校准的检测 单位应具备按本标准各部分规定的校准要求开展的能力。
NBT 47013.4焊缝检测的问题探讨-王子阁
![NBT 47013.4焊缝检测的问题探讨-王子阁](https://img.taocdn.com/s3/m/b211088f6f1aff00bed51e52.png)
2)观察
• 缺陷磁痕的观察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
• 非荧光磁粉检测时,缺陷磁痕的评定应在可见光下进行,且工件被检表面光 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现场检测时,条件所限可见光照度不应低于500lx。
• 荧光磁粉检测时,缺陷磁痕的评定应在暗黑区黑光灯激发的黑光下进行,工 件表面黑光辐照度应大于1000uW/cm²;暗黑区或暗处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 20lx。
灵敏度 高 中 低
(4)主要方法
交叉磁轭法
Y-7 /
按下激磁开关,电流通过电磁轭的
激磁线圈时,铁芯磁轭两极与工件形成
闭合磁路,工件中形成一个纵向磁场使
交
工件磁化。
直
磁轭的磁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同
流
时电流不与工件接触,不会烧伤工件。
磁 轭
便携式磁轭轻便小巧,不受使用场合、
工件复杂程度的限制。
线圈法
三相全波的可探到8mm,同时还跟磁粉探伤机的功率和被探伤工件的大小形状有 一定的关系。
(2)预处理方法没有提及
标准中只提到了试验前做预处理,并没有介绍预处理的方法,以下是总结一 些处理的方法的建议。
(1)清除: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尘、铁锈、毛刺、氧化皮等。 (2)打磨:有非导电覆盖层的工件用轴向通电法和触头法磁化时,为防止电弧 烧伤工件表面和提高导电性,必须将工件与电极接触部位的非导电覆盖层打磨 掉。 (3)分解:装配件一般应分解后探伤。 (4)施加增强剂:如果磁粉与工件表面颜色对比度小,或工件表面粗糙影响磁 痕显示时,为提高对比度,可以使用反差增强剂。
(2)质量分级
等级
线性缺陷磁痕
圆形缺陷磁痕 (评定框尺寸为35mm X 100mm)
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2016)
![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2016)](https://img.taocdn.com/s3/m/e2a28010eff9aef8941e06ae.png)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c)核查:对于未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且无法进行量值溯源的无 损检测设备和灵敏度相关器材应定期进行核查,以验证设备和器材性能 是否满足本标准各部分的相关要求,核查一般由检测单位自行开展。
★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中应该核查的有:X射线设备的实际焦点尺 寸;X射线设备的曝光曲线;超声标准试块与对比试块的表面腐蚀 与机械损伤;磁悬液中固体物含量浓度等。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4.3 无损检测方法和工艺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用
★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指DR
4.3.1
4.3.1.1 本标准涉及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 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泄漏检测、目视检测、声发射检测、衍射 时差法超声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漏磁检测和脉冲涡流检测等。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604(所有部分) 无损检测 术语
GB/T 20737 无损检测
NB/T 47013.2~13
4.2.4 对于可反复使用的无损检测设备和灵敏度相关器材,在检定、 校准或核查周期内,应按本标准各部分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运行核查,运 行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应在检测单位的工艺规程中予以规定。
★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管理中,需要考虑运行核查的有:
黑度计每6个月应采用标准密度片进行核查;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 每隔3个月或6个月应采用标准试块进行水平线性、垂直线性核查;电磁 轭的提升力每6个月应采用经校准的提升力重力试块进行核查;提升力 重力试块每2年应采用经校准的秤重器具进行核查;磁粉检测设备的电 流表每6个月进行核查;黑光辐照计、白光照度计每3个月进行核查等。
NBT47013.4课件
![NBT47013.4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3b0b4ff5335a8102d22038.png)
1. 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1.1 JB/T 4730-2005标准制定时主要根据当时国内多 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并参照了欧美的主要标准。
自颁布至今,JB/T 4730.4所参考的欧美标准和国内 相关标准都已换版或变更为新标准
➢EN1290:1998已等同转化为ISO 17638:2003《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探伤》。注:目前已有2010版 ➢ASME第Ⅴ卷第7章(2001版)已经多次换版和增补,现有效版本 为2013版。注:目前最新为2015版 ➢JB/T6063-1992 修订形成JB/T6063-2006《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用材料》
从磁粉检测用材料、试片或试块、检测仪 器要求,到检测工作质量控制和结果的质量 分级都发生了变化。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1. 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轴向磁化采用闭路交流磁轭,纵向 山东磁省化特种采设用备检直验流研究双院线圈
2. 国内承压设备磁粉检测标准的发展
GB741-80 《钢制焊接压力容器技术条件》
1. 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1.2 另外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磁粉检测 技术开始进入半自动/自动化和图像化时代,随着磁粉 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实验研究成果,国内颁布了多部磁 粉检测标准。
➢GB/T 26951 -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GB/T 26952 -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验收等级》
因此为适应当前承压设备制造及磁粉检测本身的 技术发展和应用需要,为提高我国承压设备产品在国 际市场上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有必要参考和吸收国内 外磁粉检测的新标准、新技术和新成果,对原标准进 行修订。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1. 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NBT47013.10-2015宣贯(衍射时差法)
![NBT47013.10-2015宣贯(衍射时差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8c0ddf89eb172ded63b7ba.png)
2. 制订过程
2012年1月 组建标准工作组;
2013年5月 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3年7月 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4年12月 形成标准报批稿;
2015年4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公告,
2015年9月1日实施。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3. NB/T 47013.10 标准条文
4.2.1.3.3检测仪器和探头组合性能
(略)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仪器、探头各自性能由制造商提供 仪器、探头的组合性能有检测人员予以测试和评价
3. NB/T 47013.10 标准条文
4.2.1.4 扫查装置 4.2.1.4.1 扫查装置一般包括探头夹持部分、驱动部 分和导向部分,并安装位置传感器。 4.2.1.4.2 探头夹持部分应能调整和设置探头中心间 距,在扫查时保持探头相对角度不变。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3. NB/T 47013.10 标准条文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604.1 和NB/T 47013.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用于本部分。 3.1 坐标定义 coordinate definition 规定检测起始参考点O 点以及X、Y 和Z 坐标的含义。 3.2 TOFD 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是 采用一发一收探头对工作 模式、主要利用缺陷端点 的衍射波信号探测和测定 缺陷位置及尺寸的一种超 声检测方法。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3. NB/T 47013.10 标准条文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3. NB/T 47013.10 标准条文
3.12底面盲区 back wall dead zone 非平行扫查或偏置非平行扫查时,因轴偏离引起的底部无法检测的区域,一般 以检测区域内无法检出的底面缺陷高度最大值表征。 3.13初始底面盲区高度 original height of back wall dead zone 以非平行扫查时检测区域边界处的底面盲区高度值表征。(工艺设置的基础)
NBT 47013.4-2015
![NBT 47013.4-2015](https://img.taocdn.com/s3/m/7ec6c90c52d380eb62946dce.png)
ICS77.040.20H2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NB/T 47013.4—2015代替JB/T 4730.4-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Part 4: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2015-04-02发布2015-09-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NB/T 47013.4—2015 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检测方法 (11)6 磁痕显示的分类 (12)7 复验 (13)8 退磁 (13)9 质量分级 (13)10 在用承压设备磁粉检测·····································································11 安全警示 (14)12 磁粉检测记录和报告 (15)附录A(资料性附录)各种磁化电流的波形、电流表指示及换算关系 (16)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类焊接接头的典型磁化方法 (17)II前言本标准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以下13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第7部分:目视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第12部分:漏磁检测;——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47015宣贯课件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47015宣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04771e0b4e767f5acfce57.png)
NB/T47015宣贯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三.NB/T47015标准
前言
标准正文
标准附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通用焊接技术规程 4.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技术规程 5. 铝制压力容器焊接技术规程
6. 钛制压力容器焊接技术规程 7. 铜制压力容器焊接技术规程 8. 镍制压力容器焊接技术规程
3.4 焊前准备 4、预热(确定预热范围)
NB/T47015宣贯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3 通用焊接规程
3.4 焊前准备 4、预热(温度测量)
NB/T47015宣贯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NB/T47015宣贯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3 通用焊接规程
3.6 施焊(现场管理、管理内容及要求)
(技术文件、施焊人员准备)
4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4.6 焊后热处理
(规定焊后热处理的最低保温温度及相应的最低保温时间)
NB/T47015宣贯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4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4.6 焊后热处理
NB/T47015宣贯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4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4.6 焊后热处理
NB/T47015宣贯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3 通用焊接规程
3.1 一般规定
NB/T47015宣贯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3.1.2写明,对于新工艺、新材料制造单位的实践总结后也可以作为压力容器焊接规程内容, 防止脱离实际)
3 通用焊接规程
3.2 焊接材料
NB/T47015宣贯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焊接材料选用三原则,是从国内大量压力容器焊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分重要)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2015修改)精编版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2015修改)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bb44e1ce2f0066f53322f7.png)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特种设备磁粉检测方法及质量分级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特种设备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不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和其他非铁磁性材料的检测。
与特种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如有磁粉检测要求,也可参照本规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NB/T47013-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JB/T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JB/T6065-2004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JB/T8290-1998 磁粉探伤机3、一般要求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公司培训,掌握焊接基本知识和焊接缺陷种类,并经考核合格,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并1年检查1次,不得有色盲。
3.2 磁粉检测程序a) 预处理;b) 磁化;c) 施加磁粉或磁悬液;d) 磁痕的观察与记录;e) 缺陷评级;f) 退磁;g) 后处理。
3.3 磁粉检测设备3.3.1 设备磁粉检测设备应符合JB/T8290的规定。
3.3.2 提升力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交流电磁轭至少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交叉磁轭至少应有118N的提升力(磁极与试件表面部隙为0.5mm)。
3.3.3 辅助器材一般应包括下列器材:a) 磁场强度计;b) A1型、C型试片、标准试块和磁场指示器;c) 2-10倍放大镜;d) 白光照度计。
3.4 磁粉、载体及磁悬液3.4.1 磁粉磁粉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剩磁,并应与被检工件表面颜色有较高的对比度。
磁粉粒度和性能的其他要求应符合JB/T6063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