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考题集锦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82ce7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e.png)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诸葛亮D. 曹操答案:C2. 《出师表》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A. 诗歌B. 散文C. 议论文D. 小说答案:C3. 《出师表》中提到的“先帝”指的是谁?A. 刘备B. 孙权C. 曹操D. 袁绍答案:A二、填空题4. 《出师表》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忠诚和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答案: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 文中“________”一句,诸葛亮表明了自己对国家兴亡的责任感。
答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简答题6. 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一是开张圣听,希望后主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二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表明内外政令应当一致;三是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强调要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四、阅读理解7. 阅读《出师表》中的以下段落,回答问题:“臣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1)这句话反映了诸葛亮对于什么的认识?答:这句话反映了诸葛亮对于法律制定和执行、听取意见和意见效果的认识,强调了执行法律和意见的实效性比制定和听取本身更为重要。
(2)诸葛亮在这段话中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答:诸葛亮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对于国家的治理,不仅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建议,更要确保这些法律和建议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实施。
五、写作题8. 以“忠诚与责任”为话题,结合《出师表》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和责任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写作)六、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出师表》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内涵的忠诚、责任和智慧等价值观,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学习到诸葛亮的优秀品质,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d3604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6.png)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______年写的,是一篇______文。
答案:227年,辞赋。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他之所以能够被刘备重用,是因为______。
答案:先帝不以臣卑鄙。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他之所以能够被刘备重用,是因为______。
答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二、选择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自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他忧叹的是什么?A. 国家的未来B. 个人的前途C. 百姓的疾苦D. 以上都不是答案:A2.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的“先帝”是指:A. 曹操B. 孙权C. 刘备D. 董卓答案:C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忠臣”形象。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的“忠臣”形象是忠诚、勤勉、谦逊、无私。
他自述自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表明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同时,他强调自己“不敢妄自菲薄”,表明他虽然谦虚,但对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有着清晰的认识。
2.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于“先帝”刘备的忠诚。
答案: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对“先帝”刘备的深厚忠诚。
他提到自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明他对于刘备的遗命和国家的未来深感忧虑。
同时,他提到“先帝不以臣卑鄙”,说明刘备对他的信任和重用,而诸葛亮则以实际行动回报这份信任,体现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
四、论述题:1. 论述《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展现了极高的忠诚精神。
他不仅忠诚于刘备,更忠诚于国家和人民。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如“夙夜忧叹”和“恐托付不效”,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诸葛亮的这种忠诚精神,不仅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形象成为了忠诚和智慧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五、翻译题:1.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c79f6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c.png)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_________所作。
2. 文中“先帝”指的是_________。
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描述的是_________。
4.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臣”指的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出师表》中提到的内容?A.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B.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A. 忠诚B. 疑惑C. 愤怒D. 悲伤三、简答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何要出师北伐?2.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先帝的忠诚表现。
四、论述题1. 论述《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答案一、填空题1. 诸葛亮2. 刘备3. 诸葛亮自己4. 诸葛亮自己二、选择题1. C2. A三、简答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出师北伐是为了继承刘备的遗志,完成统一大业,恢复汉室江山。
2.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先帝的忠诚表现在他对先帝的遗愿念念不忘,即使在先帝去世后,也依然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并且亲自带领军队北伐,以实现先帝的未竟事业。
四、论述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政治智慧体现在他深知国家存亡的重要性,能够洞察形势,提出合理的政治主张和军事策略。
他的军事才能则体现在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指挥能力,以及在困难时期仍能保持冷静,制定出有效的军事行动计划。
《出师表》中考试题大全(整理版)33218
![《出师表》中考试题大全(整理版)33218](https://img.taocdn.com/s3/m/1cc6a7ee6c175f0e7dd1374f.png)
《出师表》四年中考试题大全班级姓名学号(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A. 以光先帝遗.德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皆刑.其长吏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 使内外异.法也E. 恢弘志.士之气渔人甚异.之苦其心志.(《〈孟子>二章》)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
前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4。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____________,“外”指;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5. 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B.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C。
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写出第一段最能概括作者主张的一句话。
(二)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
![《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238428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e.png)
《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一、①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故.五月渡沪()④先帝不以臣卑鄙..()⑤深入不毛.()⑥臣本布衣..()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_______。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①六出:______________②东和:______________③收二川:______________④七擒:______________⑤北拒:______________⑥排人阵:______________6、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以伤先帝之明C、悉以咨之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7、用一个成语概括: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划线语句的内容:______________。
8、“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
9、"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出师表》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出师表》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3938c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f.png)
《出师表》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习题分七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理解性默写和阅读理解选择题一、文学常识1.古今异义(1)诚宜开张..圣听(2)不宜异同..(3)未尝不叹息痛恨(4)先帝不以臣卑鄙(5)由是感激..2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②此皆良实..③攘除奸凶..④优劣..得所(2)形容词作动词①亲.贤臣原意为:关系近;感情好(跟“疏”相对)②远.小人原意为: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长(跟“近”相对)(3)名词作动词以光.先帝遗德(4)动词作名词恐托付..不效原意为: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5)名词作状语北.]定中原原意为:北方,北边(跟“南”相对),3.其他重点实词(1)(2)此诚.(4)(6)陟.罚臧否..(8)使内外异法..(10)悉以咨.之(12)臣本布衣..(15)猥.自枉屈..(17)夙.夜忧叹深入不毛..(20)攘除....奸凶至于斟酌(22)以告.先帝之灵(24)以彰.其咎.(26)察纳.雅言.表涕零..4一词多义(1)谋(2)效(3)益(4)遗(5)行(6)兴三、文言虚词1则①则.2.而3.以①以.4.之①然侍卫之.四、句子翻译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3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8.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五、问题探究1.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2.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3.课文中有些短语后来凝固为成语,沿用至今。
把这些短语找出来,并说说由它们演变而来的成语及其含义。
六、理解性默写1《出师表》中表明自己无意于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出师表中考复习题
![出师表中考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f8d96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2.png)
出师表中考复习题1. 阅读《出师表》全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临表涕零- 夙夜忧叹-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陟罚臧否- 忠志之士2. 根据《出师表》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诸葛亮在文中提到的“先帝”是指谁?-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3. 翻译《出师表》中的下列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 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和责任感。
- 诸葛亮在文中如何表现对刘备的忠诚?- 诸葛亮在文中如何表现对国家的责任感?5. 根据《出师表》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人物?-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地方?6. 阅读《出师表》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了哪些建议?-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哪些期望?7. 根据《出师表》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军事行动?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政治措施?8. 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治国理念。
- 诸葛亮在文中提出了哪些治国理念?- 这些治国理念对后世有何影响?9. 根据《出师表》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历史时期?10. 阅读《出师表》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个人品质?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社会现象?11. 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文学成就。
- 《出师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出师表》的文学特点是什么?12. 根据《出师表》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文化传统?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道德观念?13. 阅读《出师表》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战略思想?-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哪些战术方法?14. 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的个人品质。
(完整版)《出师表》中考题型大全及答案
![(完整版)《出师表》中考题型大全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7093c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3.png)
《出师表》中考试题集萃(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常用的成语 ,它们是妄自菲薄和作奸犯科。
2、文中“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3、对上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C、E)。
A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 .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
D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的建议。
E .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
F .文中“先帝”“陛下”不是指同一个人。
【解析】 C项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议“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应交给“有司”判定他们受罚还是受赏,来显示公正严明,并非要刘禅和“有司”起处理赏罚之事;E项显然纯出于望文生义。
余四项分别从分析形势和提出建议等方面,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4 、第①段文字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应该开张圣听,不应该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请用原文回答)。
5、“开张圣听”意为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引喻失义”意为说话不恰当。
6、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作者认为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
(二)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中考题汇编
![《出师表》中考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1653670f5f0e7cd18425365f.png)
16.【2013年·四川省达州市】(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9——23题。
(12分)得分评卷人【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19.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仅标一处)(1分)今齐地方千里20.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新 |课|标| 第 |一|网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1.翻译下列句子。
出师表中考题集锦
![出师表中考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96cc2c9602d276a201292e13.png)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先帝)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拿天下大事来询问我。 15、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3分) 主要表达了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15.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是为了勉励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光先帝遗德, 深追先帝遗诏,完成先帝遗业。
十、
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2.翻译句子。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细致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寄托给我 译文: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诚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译文: 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答: , , , 。 4.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报先帝、忠陛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 空城计 、火烧赤壁 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六出祁山 。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为了汉室之隆
19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③深入不毛: 不长草木 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20.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 二十有一年矣。 后来遇到兵败,(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 在危难的关头奉旨执行使命。 21. 第7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也” “此” 指
出师表中考试题整理集
![出师表中考试题整理集](https://img.taocdn.com/s3/m/f4560a4bf7ec4afe04a1df9f.png)
《出师表》中考题及答案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 .夙夜优叹(早晚)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21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A .恐/托付不效B .深追先帝/遗诏C .臣/不胜受恩感激D .进尽/ 忠言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咨:(询问)(2)夙:(早上)(3)攘除:(排除,铲除)(4)损:(减少)秋(时)报(报答)光(发扬光大)塞(阻塞、堵塞)躬(亲自)损(除去、减少)零(落下)感激:感动,激动故:所以秋:时、时期、时刻简:选拔、挑选、选损益益:增加后值倾覆值:遇到义:适宜、恰当布衣:平民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驱驰:奔走效劳不毛:不长草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1)远:疏远 (2)所以:……的原因(3 )是:此(这) 悉:都,全可计.日而待也计.:计算恐托付不效.实现以伤先帝之明.英明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至于斟酌损益(减少)3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此先汉所以..资将军(《隆中对》)..兴隆也此殆天所以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5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A.咨臣以当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永之人争奔走焉12“开张圣听”的意思是扩大圣明的听闻,“引喻失义”的意思是说话不恰当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②引喻失义(适宜、恰当)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④悉以咨之(询问,征求意见)8、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
《出师表》中考试题大全(整理版)
![《出师表》中考试题大全(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3799a0dd88d0d232d46a14.png)
《出师表》中考试题大全(整理版)234A. 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
B. 文中“先帝”“陛下”是指同一个人。
C.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是个倒装句,即“于内不懈”,“于外忘身”。
(四)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2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臣本布衣布衣: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③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④深入不毛不毛:30、下列各句中“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2分)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2、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
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
5(五)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教育资料】《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学习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ea8d50127d3240c8547ef47.png)
《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一、①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 )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故五月渡沪( )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⑤深入不毛( ) ⑥臣本布衣( )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_______。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①六出:______________②东和:______________③收二川:______________④七擒:______________⑤北拒:______________⑥排人阵:______________6、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B、以伤先帝之明C、悉以咨之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7、用一个成语概括: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划线语句的内容:______________。
8、“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
9、"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出师表》中考集锦题(含答案)
![《出师表》中考集锦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75e80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d.png)
《出师表》中考集锦题(含答案)《出师表》集锦【一】(2021中考北京卷8分)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5-7题。
(共8分)侍中、侍郎郭攸之、费t、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m中之事,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表示之曰能够,就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甲】愚以为营中之事,虏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好坏屈艾。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乙】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别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草庐于南阳,苟全性命于江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无耻,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就是敬佩,遂许先帝以士众。
【丙】后值沉没,获任于败军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尔去二十存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靠近,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5.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有所广益/精益求精计日而待/不计其数....b.不求闻达/知书达理由是感激/实事求是....c.夙夜忧叹/优心如焚庶竭驽钝/尽心竭力....d.察纳雅言/温文尔雅临表涕零/涕泪交流....6.译者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认知,全都恰当的一项就是()(2分后)【甲】愚以为营中之事,虏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好坏屈艾。
翻译: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品行高低不同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认知:恳请葛亮之所以所推荐向宠是因为向宠人品不好,军事才干注重,甚得刘备赞誉。
【乙】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感叹憎恨于桓、鬼神也。
出师表》中考真题集锦
![出师表》中考真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2e356f818762caaedd33d4c0.png)
《出师表》中考真题集锦(一)一.文言文阅读(20分)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1)以光先帝遗德光: (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3)亲贤臣,远小人远: (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B桓、灵C D人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AC21、请将“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22、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的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3分)18、(1)发扬光大(2)挑选,选拔(3)远离( 4)显示,表明(每小题1分,共4分。
)19、D(D中的两个“而”字都表转折;A中两个“之”字分别用作代词和动词;B中两个“于”字的意思分别是“在”和“对”;C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用来”、“以致”。
)20.C(“异同”——在这里是偏义复词,指“不同”;今义:含“相同”和“不同”;“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门营业:“痛恨”——古义:痛心遗恨,今义:非常憎恨。
)21、如果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
(“作奸犯科”、“有司”翻译错误每个扣0.5分。
句式不顺不对扣1分。
)22、(1)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1分。
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2)言之成理即可(2分)“建议”不对应的不能得分。
)二.广东省河源市2005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