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1、心理过程,尤其是认知和智力。
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地组成个体心理。
2、人格。
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因素及后天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表现了个体独有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个体差异与群体行为。
主要探索两方面内容:一是个体心理差异是如何影响群体行为的,二是群体中个体行为差异的原因,它们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群体的行为。
4、社会影响,即把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着重研究个体与群体如何受到他所在的团体或其它群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接受和运用这些社会影响。
5、问题解决。
对一系列的解决问题的实验法进行探讨,重点是探讨解决问题的倾向性、灵活性、策略选择等特征。
6、态度。
研究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某些事物或某些现象,通过一定的方式而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7、个性,包括气质和性格,前者是指人的动力特征,后者是指人的心理特征。
3、个体差异与群体行为1)研究个体的心理差异与行为特征。
研究个体差异,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等);(2)文化(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社会经济状况等);(3)个体(性别、文化、职业、受教育程度、民族、经历等);(4)群体(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地位、政治背景、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等);(5)智力水平(智商、非智力因素);(6)情绪情感特征(情绪体验、情感特征);(7)性格特征(气质类型、性格结构、性格类型、
性格特征);(8)社会支持和社会影响。
2)探讨个体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研究个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是“影响”?其次,是谁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途径来“影响”?最后,明确哪些人是影响的积极和消极的因素。
4)寻求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社会原因。
首先,弄清是什么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其次,找出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改变的原因;再次,如何促使个体心理与行为朝向预期目标。
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心理任务,有的阶段身体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必然对其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此外,心理发展还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早期的心理冲突常常延续到成年,并且与成年期心理冲突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