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业成果展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业成果展后分析
为进一步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其学好数学的信心,决定全校举行“小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成果展评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1、开展“学数学用数学”使学生深入生活实际,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于生活,知道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课堂中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可找到原型。
国庆放假7天,孩子们的活动丰富多彩,完成作业的内容也多姿多彩,精彩分呈。
一年级的学生用一幅画表示出生活中的1至10各数。
是从课本第5页第5题中扩展而来。
孩子们的作业有人民公园大门的场景、有丰乐葵园的场景,有野外郊游的场景、有钓鱼活动、有溜冰活动、有游乐场玩儿的场景,还有一个孩子画了一副美丽的校园场景。
这份作业充分展示了孩子的课外活动生活,既有乐趣又充满童趣。
诗意般的生活,借助于孩子手中的小小画笔展现,怎不让人欣慰?
2、开展“学数学用数学”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生活中不但可以学到数学知识,拓宽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试着去解决这些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中第12页有一个实践活动:“找一找,说一说.”在教学后老师留了这样一份特色作业:请学生用一幅“大手拉小手”的画,来表示出他们找到的生活中的数。
由于作业要求大手拉小手,可以突破三口之家这一普遍的家庭模式,可想而知,这就需要孩子们到家庭之外,与人交流,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一活动使学生对“比较”有了更宽广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到不仅数字可以比大小,生活中物体的数量可以比多少,原来每个人的手的大小的比较中也存在着数学知识。
数学,和我们的生活真是密不可分!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数学、也有学生从就餐的过程中找到了数学,并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三年级数学组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水资源的认识,
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开展“节约用水,我们行动”
的数学实践活动。
通过调查、统计,孩子们运用数学知识验证了现在生活中水浪费的种种现
象。
在实践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校园中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学会了怎样同陌生人说话,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学会了调查、汇报、交流的能力,提高了观察、分析的能力,并影响到了调查对象,使大家提高了节约用水的意识。
3、开展“学数学用数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从小抓起。
学数学用数学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结合此项活动,11月份一年级组展开了“听故事,学数学”活动,学生回家数花生,这样的学数学用数学活动更让孩子乐学数学。
(原型是课本第13页第7题用不同的方法数数)数学需要动手做出来,数学需要动脑想出来。
无论动手还是动脑,都是在“做”数学,参与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丽,让我们的学生在“做”中学习、在“做”中理解与提高、在“做”中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