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0
2018 年第 5 卷第 19 期2018 Vol.5 No.1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效果观察
王 婷,赵启梅*
(湖北医药学院堰桥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 研究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效果。

方法 将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阿卡波糖治疗,为对照组提供二甲双胍治疗。

评估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及血糖值变化。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值低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采用阿卡波糖药物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

【关键词】糖尿病;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血糖;血脂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9.170.02
糖尿病发展需经历高危风险、前期、发病3个阶段,其中糖尿病前期指机体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及异常之间,指监测机体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值变化,当空腹血糖值>6.1 mmol/L 时,餐后血糖 值>7.8 mmol/L ,此阶段不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但高于血糖正常值范围,属“糖尿病前期”[1]。

该阶段人群随时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因此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应加强治疗干预,积极预防十分必要。

此阶段是诱导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手段以药物控制血糖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阿卡波糖属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属双胍类药物[2],文章选择92例糖尿病患者,分析2种药物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组别:观察组46例,包括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40~70岁,平均为(55.3±3.1)岁,体重范围在50~80 kg ,平均为(65.1±5.1)kg 。

对照组46例患者中,包括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41~71岁,平均为(56.4±3.0)岁,体重范围在50~80 kg ,平均为(66.0±5.0)kg 。

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为观察组患者提供阿卡波糖(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202;50 mg*30 s (卡博平);生产厂家: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遵医嘱指导患者口服,Tid ,每次1片,逐渐增加剂量,连续服药治疗1个
月。

为对照组提供二甲双胍(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 g*20片;生产厂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遵医嘱指导患者口服,Tid ,每次半片,连续服药1个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 ±s 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 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血脂值变化
入院时两组患者TC 、TG 值结果比较无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值低于对照组,P <0.05。

见表1。

表1 观察血脂值变化(n =46,mmol/L )
组别TC
TG
入院时治疗后入院时治疗后观察组 5.62±0.44 4.01±0.36 3.02±0.30 1.59±0.22对照组 5.70±0.43 5.03±0.21 3.10±0.29 2.24±0.19t 0.88216.599 1.30015.166P
0.380
0.000
0.197
0.000
2.2 评估血糖值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血糖值变化(n =46,x ±s ,mmol/L )
组别餐后2 h 血糖空腹血糖观察组7.00±0.11 4.28±0.11对照组7.70±0.10 4.80±0.20t 31.93615.451P
0.000
0.000
通讯作者:赵启梅(1971-),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社区慢病护理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 年第 5 卷第 19 期2018 Vol.5 No.19
171
3 讨 论
糖尿病前期,机体糖代谢异常,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状态及糖耐量减退状态,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多可采用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2种药物,其中二甲双胍药物使用后可有效降低胃肠道葡萄糖吸收速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结合外部葡萄糖被,减少残余糖原。

而阿卡波糖药物使用后可显著提高胃肠道对碳水化合物吸收速率,减轻糖对胰岛细胞刺激效果,改善患者餐后2 h 血糖水平[3]。

文章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药物治疗后,患者血脂及血糖指标值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发现,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药物使用后均可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但阿卡波糖效果更明显。

患者服用阿卡波糖后,药物在胃肠道发挥作用,可有效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促进多糖分解,减少机体对糖分吸收,改善血糖值[4]。

二甲双胍药物使用后可增进外周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反应的敏感性,不断增加机体对葡萄糖消耗
量,改善血糖与血脂水平。

综上所述,相较于二甲双胍药物,采用阿卡波糖药物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改善血糖及血脂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黄汉伟,等.DPP-4抑制剂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
糖波动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17):2366.
[2] 杨 华,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继发
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219-221.
[3]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ACE 研究:阿卡波
糖对心血管结局影响的新视角[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12):1015.
[4] 侯丽萍,等.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对比[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207-208.
本文编辑:吴 卫
3 结 论
对于高血脂患者而言,心脏及血管是高血压病例生理中主要的靶器官,在长期高血脂的状态下,会使患者心脑等受到缺血影响,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

氟氯地平作为拮抗剂,与其他受体结合相对较慢,所以药物起效时间相对较长,但是药效可以阻滞脂肪在动脉壁上的积累,并抑制胶原合成等机制,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血栓形成的目的[3]。

通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联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脂蛋白水平,并通过协同作用,有效抑制患者的血压,并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次研究中发现,对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观察组治疗后TC 为5.43±0.12 mmol/L ,对照组治疗后6.69±1.22为5.43±0.12 mmol/L ,观察组效果明显,数据存在差异(P <0.05)。

LDL-C 评分中,观察组指标为3.01±0.46 mmol/L ,对照组指标为3.65±1.20 mmol/L ,观察组效果明显,数据存在差异(P <0.05)。

通过联合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
量,提高治疗效果,满足临床治疗的基本需求[4]。

总而言之,通过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脂临床药理效果进行分析,治疗结果相对明显,这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屈马静,陈世蓉.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
并原发性高血脂的临床治疗作用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6):537-540.
[2] 郑瑞静.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
心病的治疗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4):121-122.
[3] 杨智慧.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24-1725.
[4] 刘化桥,潘 英,高 尚.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
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压、血脂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3):277-278.
本文编辑:王雨辰
(上接16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