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因素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民营经济情况调查—调研报告(1).doc
![关于全市民营经济情况调查—调研报告(1).doc](https://img.taocdn.com/s3/m/5cae063448d7c1c709a14519.png)
关于全市民营经济情况调查—调研报告关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近年来,我市把实施“民营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这既是对全市经济发展实际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科学决策,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为促进这一战略决策的深入实施,我们在分管主任的带领下,对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认为,近年来,我市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通过招商引资、改革改制、放宽政策、降低门槛、安商扶商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因素,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名副其实的“中坚力量”。
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行业结构逐步优化。
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由过去的商业、餐饮业、维修业等逐步向工业、建筑业、种植养殖业、交通运输业扩张,由传统的加工、流通、服务向科技、文化、信息等产业延伸,呈现出多领域渗透、全方位发展的态势。
经营形式也日益多元化,形成了自我发展、租赁、买断、合资、承包等多种经营模式,发展空间明显拓宽。
截止7月底,全市民营经济业户发展到1.7万家,民营企业达2060家,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0.3:60.7:39变为0.2:65.2:34.6,工业地位更加突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组织形式日趋完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经过股份制改造、“四扩一调”、企业组织形式升级等三个改革阶段,我市企业已走上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理性轨道。
①企业队伍素质日益提高。
目前,多数公司已按照《公司法》规范升级为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显现。
全市共有潍坊市以上企业家106名、乡镇企业家172名,总数列潍坊市第一,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有5000多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2400多人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民营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民营企业现状分析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民营企业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f1076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9.png)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民营企业现状分析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篇一(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
按照区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要求,总公司公司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各部门、各分公司召开专题会议,对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进行了专题的研究和安排,并及时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和工作要求。
(二)突出重点,明确清理目标任务。
按照我公司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方案,一是遵照“边界清晰、突出重点、源头治理、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疏堵并举、支持与惩戒结合措施,充分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将各部门、各分公司因业务往来与民营企业形成的逾期欠款问题作为此次清理重点。
二是明确目标任务。
在20xx年2月底前优先完成对存在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民生安全方面的工程项目欠款,中央、省级、市级或区级财政已下达专项资金预算或通过调剂解决了资金渠道的欠款,有条件清偿的“两款一金”等欠款。
对暂时难以落实偿还资金的欠款等,主动对接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收回应收款项,各部门、各分公司要制定详细清偿计划,在20xx年底完成清偿。
在此阶段要落实好严防新增欠款,同时尝试将公司应付账款控制纳入内部绩效考核。
对清理欠款工作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并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整改。
通过自查,公司均未出现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情况。
(一)加强清查力度。
总公司及各分公司通过自查自纠、审计监督等多种方式加强清查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的力度,做到不留死角,防止“边清边欠”“清完又欠”等现象。
(二)完善印证资料。
严格按照区减负办相关规定,做好相关印证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篇二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清欠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按照"摸清底数、实事求是、彻底解决、不留死角"的原则,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清欠工作落到实处。
(一)清理统计范围。
全县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财政部门监管的地方金融企业和文化企业。
民营经济发展 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发展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e3343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1.png)
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影响因素,本次调研对民营企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数据分析。
二、调研目的1.了解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占比和贡献。
2.研究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3.分析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4.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三、调研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中小型民营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2.收集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进行了综合分析。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占比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多元化和创新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融资难、市场竞争激烈、人才流失等问题。
4.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改善营商环境,提供更多的贷款和税收减免政策。
五、政策建议1.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多贷款和信用担保服务。
2.改善营商环境,简化办事流程,降低企业开办和经营成本。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和培训机会。
4.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和合作,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发现了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需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金融支持。
中州市民营经济现状与制约发展原因及对策建议调查报告
![中州市民营经济现状与制约发展原因及对策建议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c2b0efba0d4a7302763a43.png)
中州市民营经济调查报告中州经济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就差在民营经济。
如何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摆在中州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的重大课题。
为掌握我市民营经济的现状,了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探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我们用近两个月的时间,通过座谈会、汇报会、调查问卷、查找资料等形式对全市的民营经济进行调研,形成以下调查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现状特点与问题差距我市的民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大潮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孕育而生并发展壮大的。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至强,发展迅速,逐步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因素,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其现状与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量迅速扩大,主导地位确立。
至年底,全市注册民营企业共计55168家,其中,私营企业3934家,股份合作制企业584家,个体工商户50650户,注册资金51.4亿元,从业人员70多万人。
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5亿元,工业增加值163.4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4.6亿元,上缴税金15.3亿元,分别占全部成份经济上述指标的73.9%、68%、88.6%和58.5%。
1民营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已占居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2、素质明显提高,支柱作用突出。
一是初步形成一批支柱行业。
年工业普查显示,全市民营工业初步形成食品加工、塑料、纸制品和包装、木材家具制造以及普通机械制造五大行业,这五大行业拥有规模工业企业111家,工业产值占全市民营工业产值76%。
二是企业规模日益扩大。
年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平均每户为120.1万元,远高于年的44.6万元和年的12.5万元。
民营企业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2家,5千万元以上的13家。
1千万至5千万的企业118家。
规模民营工业企业231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30%。
民营企业集团16个,占全市28个企业集团总数的55.6%,其营业收入占全部集团经营收入的53.9%。
民营经济运行状况调查报告
![民营经济运行状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8548e6fd0a79563c1e72a1.png)
民营经济运行状况调查报告【篇一】民营经济运行状况调查报告为了全面掌握全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确保全年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和认真谋划好明年工作,20XX年11月9日至20日,我局有关领导和各业务处长,分四片对24个县(市)区的民营经济发展运行情况进行了督导和调研。
通过调研,对全市民营经济运行状况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对当前民营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看得更准,对明年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民营经济运行状况及其特点1、全市民营经济呈良好发展态势。
预计到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完成营业收入2400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同比增长18%,上缴税金34亿元,同比增长20%。
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00亿元,全年新安排就业人员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
民营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总量达到43%,较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
各项主要指标全部完成年初预定目标。
增长幅度25%以上的县(市)区有矿区、正定、裕华、平山、赵县、桥东、新乐等;增长幅度在20%—25%县(市)区有辛集、晋州、藁城、深泽、无极、元氏、高邑、赞皇等。
2、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局面业已形成。
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后,我局把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特别是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和意见,尤其是在市场准入,税收减免、行政收费、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奖励机制等方面,从政策和制度上进行了调整完善,激发了广大群众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情。
矿区在全区开展了以“不评不议抓经济、不争不论促发展”为主题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重点消除对民营经济认识上的误区。
为充分调动各级各方面的创业热情,按照“高起点定位,低门槛进入;高效率动作,低成本扩张”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坚持私营个体一起上,一、二、三产齐发展。
浙江民营企业调查报告
![浙江民营企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e64e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1.png)
浙江民营企业调查报告一、引言浙江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而稳定的发展,成为全国民营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本报告对浙江省的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涵盖了浙江省各地的200家民营企业。
问卷内容包括企业的经营类型、发展规模、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市场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本报告的结论。
三、浙江民营企业的经营类型根据调查结果,浙江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和贸易业。
其中制造业占比最大,达到60%以上,服务业和贸易业的比重分别为25%和15%。
这表明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在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力。
四、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浙江民营企业中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占比超过80%。
其中有5%左右的企业为大型企业,10%左右的企业为微型企业。
这说明浙江的民营企业整体发展规模较小,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五、浙江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浙江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为突出。
超过70%的企业表示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了较大的资源,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同时,一些企业还注重市场创新,通过不断研究消费者需求,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六、浙江民营企业的人才队伍浙江民营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0%的企业表示在招聘和留住优秀人才方面存在困难。
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存在人员流动性大、员工培训不足等问题。
因此,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浙江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七、浙江民营企业的市场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浙江民营企业普遍面临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约有50%的企业表示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需求不稳定是最大的挑战。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表示经济形势的波动和政策变化对企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八、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进一步提升企业规模:通过加大投资和技术创新,引导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浙江品牌企业。
青海省民营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青海省民营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c400f7c8d376eeaeaa31f9.png)
以邓小 平 同志 视 察南 方 的重 要 1 民营 经 济发 展 的体 制 性 障 险 , 参加 社会 基 . 但 讲话 为标志 , 中共 十五大 和十六大 碍 。公有制经济在青海依然 占较大比 本 养 老 保 险 的 职 到
报告 , 明确 提 出 了 民 营经 济 在 国 民 经 重 , 计划经 济痕 迹依 旧 明显 , 民营 工 仅 占职 工 总 数 使
济发展 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 。一个 经济在发 展中遇到不 少体制性 障碍 ,
的 2 %; 5 近半 数企
地区 民营经济 的发展水平 , 中体现 主 要 表 现 有 : 1 市 场 进 入 难 , 营 业 参 加 了 基 本 医 集 ( ) 民 了一个地 区的经济活跃程度 。内部和 企 业 没 有 与 其 他 企 业 ( 有 制 企 业 ) 疗保 险 , 职 工参 公 但
全省个体 、 营企业达 1. 私 41 户 , 3万 从 的优惠政策 , 民营经济创造 了 良好 封闭的产权模式在企业创业阶段具有 为 业人 员 5 . 1 6万人 , 中私 营企业 0 9 的发展 环境 , 总体来 说 , 策的 支 其 . 9 但 政 定的优势 , 随着 市场竞争 的 日益 但
( 虽 然 现 有 法 律 承 认 了 民 营 经 济 参保 率低 、 盖 面 4) 覆
姚
民间投入 , 少的依赖政府投 入而组 营 企业 在投融 资 、 收 、 更 税 土地使 用 和 相 对滞 后 , 主要是 义
的主体 , 个体工 商户是私 营企业 发展 的法律地 位 , 对于 民营企业 私有财 小 , 一 定 程 度 上 但 在 的前身 , 本文 中民营经济范畴 主要指 产等方 面的法律保护不 足 , 民营企 削 弱 了 广 大 职 工 使 私营经济 和个体经济。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4篇》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03d5ee10661ed9ac51f303.png)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4篇》根据市政协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方案,4至6月,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调研组在华艾副主席的带领下,会同市经信委、建委、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采取听取有关部门情况通报,召开30家企业及12家在肥异地商会负责人座谈会,深入安徽利华塑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实地调研,赴外地学习考察等方式进行。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市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合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具活力的增长源,已成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已成为改善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发展的生力军。
(一)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xx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2022户,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97%,完成工业总产值3639.9亿元,同比增长26.6%;实现增加值912.4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高8个百分点。
xx年全市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52.9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8.8个百分点;完成各项税收156.3亿元,同比增长52.8%,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28.5个百分点。
xx年,我市纳入统计名录库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835家、劳务分包企业178家,分别较上年新增32家和3家。
从资质等级看,承包企业中,特级企业3家,一、二、三级企业分别为117家、287家、428家;劳务分包企业中,一级、二级、三级企业分别为125家、27家、26家。
私人控股企业648家,占全市建筑业企业总数的77.6%,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7.83亿元,占全部产值的40.3%;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企业规模壮大。
xx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9319户,较上年增加1584户,注册资本362亿元,较上年增加71亿元。
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范文(精选3篇)
![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10ccb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d.png)
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范文(精选3篇)第一篇: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在分析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民营经济现状制度对策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由于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企业成功的原因也有很大区别。
1、20世纪80年代的初期这个时期一般被称为“寻租”阶段。
这是中国开放的前10年,短缺经济使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卖方市场的状态。
2、20世纪90年代初期3、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这个时期企业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市场真正从“过剩经济”快速走向“饱和经济”。
“饱和经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产能过剩。
中国绝大部分的行业都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果就是价格战。
在这个阶段,企业想保持领先地位,需要高层次的创新能力、系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架构的搭建能力。
只有在这个阶段,企业家才会真正关心如何建立“基业长青”的企业,也只有在这个阶段之后,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好企业”。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总趋势来说,系统的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这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这要求我国民营企业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做好相应的转变。
二、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特点1、向自然垄断行业拓展,涌现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过去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行业分布上主要以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领域为主,而现在已经开始向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
在冶金、汽车、电力等行业,已经出现投资规模为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私营企业。
在道路桥梁建设、城市环保、公共交通等领域,不少私营企业成为了大型项目的中标者。
据全国工商联2002年对会员民营企业统计,我国前500家大企业大集团的平均资产规模为12.9亿元,销售收入14.1亿元。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第三卷(2005-2023)》预测,未来五年,民营企业的规模将继续明显扩大,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金规模可能增长50%以上,户均资金规模可达250万元左右;规模私营企业的户均资产和销售收入规模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
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困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
![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困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d231c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e.png)
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困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一篇: 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困难专题根据市商务局、统计局《关于开展限上商贸企业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为贯彻执行全市商务工作调度会精神,加快推进当前限上商贸企业发展,现就我局会同县统计局联合开展限上商贸企业专题调研汇报如下:一、限上企业总体情况20xx年止,我县纳入统计限上商贸服务企业31家,其中大个体3家(批零企业17家、住宿餐饮企业11家),15年度退出企业3家;16年完成新增企业6家,净增3家。
二、限上商贸企业退出的原因20xx年度我县退出限上企业共3家:1、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退出主要原因是经营不善,受拆迁影响停业时间过长,最终导致停业。
2、县好又多商贸有限公司退出主要原因是原股东撤资,场地被收购,单位注销。
3、大别山西庄温泉度假村退出主要原因是生意低迷,场地转让,单位注销。
三、限上商贸企业负增长的原因20xx年元至二月份我县限上商贸企业社零增速总体比较平稳,限上企业经营状况负增长的主要3家(批零1家,餐饮住宿2家):1、县度假山庄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旅游接待淡季,营业收入较少,营业额有波动,显示负增长率高。
一是11月开始放假,只留有10人值班,整体接待水平下降;二是离景区较远,主要接待旅行团团队游客,自驾游游客较少;三是今年雨雪天气多,大雪封路,路面湿滑结冰较长,导致游客减少。
2、县三个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增长原因是年终接集团订单多,该项收入计入批发额,零售相对减少,造成下降。
3、县名优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瓜片高档茶,礼品精装茶系列,受市场环境低迷和竞争压力过大影响,企业销售不佳。
四、限上商贸企业完成情况通过这次调研,查阅工商登记注册企业数、到乡镇走访、了解企业规模,初步摸底到3家新增限额企业。
五、措施和建议一是建议加强政策扶持。
我县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数量少,没有一家规模大、实力强的示范性企业,培育工作难以推动,建议继续加大对我县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政策扶持,给予企业报送人员每年适当补贴,并形成长效机制。
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d4818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7.png)
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借助着政府各项扶持政策和市场的不断开放,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稳定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产业类型不断拓宽,多元化发展。
在民营企业中,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主要产业类型。
但是,近年来,民营企业的产业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房地产、文化传媒、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是迎合市场需求,也是企业发展转型的必要选择。
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升级加速。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调查中得知,绝大多数企业都有在研发领域投入资金,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民营企业也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和战略优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融资难度仍然存在,债务风险上升。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融资难度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多数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困难。
除了外部的融资环境不够友好外,也有一部分企业在内部治理、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增加了企业其它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人才招聘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
人才一直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和严格。
但是,调查调查显示,企业招聘也更加注重人才的社会责任感。
企业希望能够招到不仅具备专业能力,而且有责任心,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人才,这也逐渐成为企业招聘标准。
总结: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政府需要继续出台更多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平台。
同时,企业也需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内部治理,优化发展战略,面对融资难题和债务风险,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全力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注:本文纯属虚构,仅供参考)。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4篇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875a90dd3383c4ba4cd221.png)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4篇根据市政协“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方案,4至6月,“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调研组在华艾副主席的带领下,会同市经信委、建委、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采取听取有关部门情况通报,召开30家企业及12家在肥异地商会负责人座谈会,深入安徽利华塑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实地调研,赴外地学习考察等方式进行。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市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合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具活力的增长源,已成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已成为改善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发展的生力军。
(一)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2022户,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97%,完成工业总产值3639.9亿元,同比增长26.6%;实现增加值912.4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高8个百分点。
20xx年全市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52.9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8.8个百分点;完成各项税收156.3亿元,同比增长52.8%,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28.5个百分点。
20xx年,我市纳入统计名录库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835家、劳务分包企业178家,分别较上年新增32家和3家。
从资质等级看,承包企业中,特级企业3家,一、二、三级企业分别为117家、287家、428家;劳务分包企业中,一级、二级、三级企业分别为125家、27家、26家。
私人控股企业648家,占全市建筑业企业总数的77.6%,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7.83亿元,占全部产值的40.3%;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企业规模壮大。
XX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9319户,较上年增加1584户,注册资本362亿元,较上年增加71亿元。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d314841711cc7930b716c7.png)
民营企业开展现状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民营企业开展现状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在想要了解某一情况或某一事件时,我们通常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且最终的调查结果会写在调查报告中。
怎样写调查报告才标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营企业开展现状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欢送阅读与收藏。
民营企业开展现状的调查报告1 一、开展中小微民营企业的主要举措和成效近年来,我县通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方案〞,全县中小微民营企业不断成长壮大,个数占到全县民营企业的99%,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利税奉献率占到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60%,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开展的重要力量,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经济运行趋势较好。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微民营企业549家,平均生存期7.6年,远高于全国标准3.7年。
企业数量同比稳中有增、达5%。
纳入中小微民营企业信息库的504家,其中规模以上152家。
1-9月份,这152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利税、利润分别达765.3亿元、118.9亿元、98.8亿元,同比增长16.8%、13%、16.7%。
二是局部企业研发机构相继建立。
全县中小民营企业拥有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家、创新企业2家,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7家、创新企业7家,省级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1处,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1处。
三是园区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精细化工园中小微民营企业达138家,县开发区123家,西郊效劳区52家。
机械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向园区集中,拥有精细化工、石油装备制造两大省级产业集群。
县委、县政府在推进中小微企业开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有力举措:一是强化政策扶持。
抓住国家重视中小微企业开展的机遇期,认真落实近年来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重点推出3000万元工业转型升级资金、300万元开展专项资金等措施,引导扶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开展。
在财税、金融和涉企审批、效劳办事、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减免税费、简化手续。
二是强化调度指导。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民营企业现状分析新版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民营企业现状分析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0e4f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f.png)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民营企业现状分析新版一、引言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调查报告旨在分析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以期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背景分析1.政策环境: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经济形势: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民营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三、调查结果1.发展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
2.创新能力: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在一些行业中甚至超过了国有企业,但整体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3.资金问题:资金问题一直是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民营企业表示资金紧张,融资难,特别是小微企业更加困难。
4.人才问题:虽然中国的人才储备丰富,但是民营企业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员工流动率相对较高。
5.政策支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民营企业认为政府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但仍有一些政策存在执行不到位、落地不彻底等问题。
四、问题分析1.资金问题: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政府继续完善金融体系、创新融资方式,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2.人才问题:民营企业在人才引进和留任方面面临一定困难,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升员工福利待遇,提高员工满意度。
3.创新能力:民营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五、建议1.在政策层面上,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创造更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2.在资金方面,政府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融资渠道,提供更多融资选择,降低融资门槛,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给予更多资金支持。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范文(精选6篇)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a8e2e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4.png)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范文(精选6篇)一、浙江的民营企业上市概况目前浙江的民营经济已经占据其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全省64家A股上市公司中,就有24家为民营控股。
在浙江的民营板块中不少企业都堪称行业代表。
像雅戈尔、升华拜克、浙江龙盛等,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经营的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20__年以来,浙江上市公司整体走势明显强于大盘,这主要得益于部分浙江上市公司尤其是这些民营上市公司的优异业绩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其凌厉的走势带动了浙江板块的走强,但民营企业在上市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上市通道窄,由于浙江的民企的规模普遍较小,故证券商不愿意辅导浙江的民企上市;浙江的民企要求上市的欲望不强,主要是浙江的民企发展所需的资金一直以来都是靠企业内部融资获得,对外筹资少。
二、浙江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状况本文以24家浙江的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对样本企业在20__~20__年间资本结构状况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一)资产负债率分析浙江24家民营上市公司20__~20__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7.57、42.80、36.97、41.73。
通过对该样本4年中资产负债率变化的分析,发现其在20__~20__年间逐步下降,但20__年有所回升,总体资产负债比例变化不大。
依据指标的经验合理值判断,20__年浙江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41.73%比同期全国普通企业61%的负债率要低的多。
通过统计24家上市公司在20__~20__年的资产负债率的集中程度,发现4个年度内样本公司的负债率主要集中于40%~50%这一区间里,处于该区间的公司数分别占当年样本总数的33.3%,29.16%,25%,25%。
统计说明24家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符合正态分布。
在资产负债率低于10%的区间里,20__和20__年度无浙江的民企上市公司,20__年有2家上市公司处于该区间,20__年有3家,这表明企业逐渐趋向于选择更低的资产负债率。
(二)负债结构状况分析通过对样本4个会计年度报表中该指标的统计,得到该样本平均长期负债比率的变化轨迹,分别为10.36%、7.25%、1.2%、1.4%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d8183f87c24028915fc366.png)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摘要在经济一体化、市场化、知识化的今天,企业与外部环境联系与资源交换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对生存机会甄别、信息猎取、资源协调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我国民营企业是在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的夹缝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其具有先天的软弱性。
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才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至今,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显示出了各领风骚三五年后却不能持续发展的特点,这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本文首先从企业理论内涵出发来阐述我国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进而分析了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空间Our Country Private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QuestionResearchABSTRACTOn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market and knowledgeable day,there is a change in exchange that enterprises and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Enterprise screening of a chance of survival,hunting information,the ability to enhance coordination of resources strengthens. The way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lso changes. Our 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s come into being and make progress in the crack between planned system and maker system,so which has inborn the flabbiness. Only after opening and innovation,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s developed vigorously as bamboo shoots in spring after rain. As yet,Nongovenmental Enterprises has already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vigor power to promote economic increasing. However,with the adjustment of macroeconomic strueture and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market competition,most Nongovenmental Enterprise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which can’t get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and everyone is dominant only for several years.So this condition blocks badly our national economy’s steady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first from the theoretical contents of enterprises,elaborates the space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which impact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e.Key words:private enterprise survival development space目录第1章前言 (3)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1.2 国内外有关民营企业的研究文献综述 (3)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4)第2章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和特点 (4)2.1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及作用 (4)2.2 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 (5)第3章我国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3.1 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现状 (5)3.2 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第4章我国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对策 (7)4.1 民营企业环境建设方面 (7)4.2 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8)第5章结论 (9)第1章前言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企业生存,就是要让产品的信息登入消费者的大脑,是一个战术问题(术);发展,就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头脑中长盛不衰,是一个战略问题(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因素调查报告
经管中心贾自祥
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活动,我到企业进行调查,抓住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解决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努力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寻求新的更大的突破,找准实现六街镇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
调研结果如下:
一、全镇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到目前止,全镇共有民营企业21 家,完成工业企业总产值29980万元,实现利润850万元。
完成税收1130万元。
民营经济作为镇域经济肌体中最具活力抓住影响本地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解决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努力创造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良好环境,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寻求新的更大的突破,找准发展民营经济的新路子,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希望之路。
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不可避免的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严重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的经营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把选人、用人限制在了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里,因而往往会出现人力资源短缺、兵多将少无帅才的现象,在解决问题时,也就难免因孤陋寡闻而导致决策质量低下。
所以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家族式管理与建立真正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还有很大差距。
(二)融资难是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瓶颈。
虽然民营经济这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产出也已占到经济总量的60%左右,但与其对应的金融服务却严重滞后,民营经济从银行得到的贷款不到其发展资金的15%,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被经营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所困扰。
甚至出现了一方面民营经济扩大投资、进行设备、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国有银行资金或者贷不出去,或者贷给某些有问题的国企后难以收回的现象,造成资金整体使用效率低下,金融资源严重浪费。
传统体制的不利影响、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和金融体系的外在制约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三大主要原因。
如我镇的生态旅游业、茶叶公司等,都是因资金瓶径制约,而没有按期达产达效。
(三)不公平的政策环境是民营企业扩容提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我国《宪法》修正案中,虽然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修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明确要求“推出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出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但是一些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例如银行、铁路、通讯、批发网、高速公路等30个行业却禁止、限制民营企业的进入。
另外在贷款、融资、市场准入、征地、进出口等诸多方面,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也要困难得多。
(四)大多数企业制度的形同虚设是民营企业的又一大弊端。
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由于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或者有了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造成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是“人治”化成分居多,使得该承担的责任没有人承担,该负责的事情没有人负责,有了成绩没有适当的奖励措施,有了问题无法找到责任人进行处罚,企业里的管理完全处于一种随意、松散的状态。
可以说,企业本身的制度化管理层次,将决定团队文化与价值取向,并将影响到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
据统计,我镇除金汇电子等少数企业有相关制度外,其他有80%以上的民企没有任何文字章程。
就是金汇电子厂,有规章制度,执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努力实现民企的社会化管理。
首先要求企业业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走出任人唯亲的圈子。
要逐步推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经营者与生产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经营目标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和努力方向,从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目标的早日实现。
其次,要引进竞争机制,大胆聘用能人,把实行“能人战略”作为振兴企业的重要措施。
因此,确立全新的用人标准,用全新的理念认识和发掘人才,用全新的方式招揽人才,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配置和激励人才,从而极大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素质,使企业的市场决策更科学、更合理。
决策者,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高层,可以是一个群体,也可以是一个个体,还可以分出高中低很多层次。
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不管他处于哪个层次,都掌握着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控制着这个企业的经济命脉,操纵着这个企业所有人的经济利益和前途,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民企的决策者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提高自己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的决策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广开融资渠道,加大金融财税扶持力度。
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
其次要建立和规范民营企业基本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积极组建民营企业投资担保公司。
三是要努力激活民间资本投资。
据统计,目前我国民间储蓄已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但大部分都没有进入投资领域。
如何激活这笔巨额的民间资本,并最终转化为内需,正成为扩大内需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四)加强政策修订和环境优化,给予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平等地创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凡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都要允许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凡允许外商经营的,都向民营开放;凡有审批权的部门,都要为民营经济创造条件。
要打破行业垄断,打破所有制界限,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保障本部门、本系统、本地区之外的各类投资主体,平等参与投资经营。
要尽快取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制止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按照《公司法》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善于经营、敢于决策的领导班子,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确立所有
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规范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治理机构创新,使民营企业管理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科学。
从而改变困扰企业发展的传统的、保守的、封闭的管理模式,推动管理上台阶、上档次,加速民企的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民企由“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含量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换,把民企发展从整体上推向一个更新的档次。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