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它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科学探究目标
●会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组成。

●能够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

●能用科学词汇描述矿物的特征,并能够做好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认识到矿产资源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人类的宝贵资源。

二、教学过程
(一)聚焦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

你知道这些岩石是由什么组成的吗?矿物和岩石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以花岗岩为例,展开研究。

下面我们就以花岗岩为例,展开研究。

(二)探索
1.观察花岗岩的组成。

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发现:花岗岩是由多种颜色的颗粒组成的。

解释:其实不同颜色的颗粒都是不同的矿物。

2.观察三种矿物。

(1)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观察这三种矿物的颜色,并记录。

然后分别将它们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

接着,观察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是否一样。

(将瓷板用铅笔划线,平均分为三部分,避免反复清洗瓷板)
石英:颜色为白色,条痕颜色为白色,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长石:颜色为肉白色,条痕颜色为白色,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云母:颜色为黑色,条痕颜色为白色,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2)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对透明度的观察
用手电筒照射三种矿物碎片的边缘,看矿物是否透光。

观察标准:准备三种纸片,分别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将它们放于图上观察,清晰衡量标准。

能够完全清晰地看到图画的,纸片是透明的;仅能看到一部分图画,或能模糊的看到图画的,纸片是半透明的;完全看不到图画的,纸片是不透明的。

通过实验发现:石英是半透明的;长石是不透明的;云母是透明的。

·对光泽的观察。

继续借助其他物体的反光特性,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描述这三种矿物的光泽。

观察标准:观察丝绸、泥土、玻璃、金属、珍珠的光泽。

通过实验发现:石英是玻璃光泽,长石某些颗粒近似玻璃光泽,某些颗粒近似泥土光泽,云母是珍珠光泽。

3.将花岗岩的颗粒分别与这三种矿物进行比较,辨别出这些颗粒中哪些是石英,哪些是长石,哪些是云母。

通过观察发现,花岗岩里的颗粒主要有以下几种:
(1)黑色颗粒:半透明,珍珠光泽,条痕为银白色。

(2)乳白色或肉红色的颗粒:不透明,玻璃或泥土光泽,条痕为白色。

(3)白色、透明的颗粒:透明,玻璃光泽,条痕为白色。

由此辨别出黑色颗粒为云母,肉色颗粒为长石,白色颗粒为石英。

花岗岩主要是由云母、石英、长石三种矿物组成的。

(三)研讨
1.对于矿物,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组成花岗岩的三种矿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眼睛观察颜色,借助工具观察矿物的条痕、透明度、光泽等等。

借助表格再阐述三种矿物特征。


2.对于岩石和矿物,我们有哪些新的认识?
(矿物组成了岩石。


1.岩石和矿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我们发现岩石从内到外都是相同的,矿物的颜色可能和它本身条痕的颜色不同,条痕才是它们真正的颜色,例如黑云母的条痕是白色的。


(四)拓展
请学生利用所学方法,观察更多的矿物。

采集岩石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练习
一、填空题
1、蚕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我们在观察种子外形时,有些种子太小,可以借助的观察工具是_____。

3、_____是包在种子外面的保护层,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4、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胚是有_____,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玉米种子和蚕豆种子一样都有两片子叶。

()
2.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
3.浸泡过的种子皮容易撕下。

()
4.黄豆、花生的种子在水中浸泡一两天后,会变得更大更坚硬。

()
5.种子是有生命的,但种子的胚没有生命。

()
三、选择题
1、在观察绿大豆种子结构时,我们看到的外部长长的“豆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 )
A.根
B.茎
C.叶
2、下列各种方法中,能够用来观察种子内部吉构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
B将种子掰开观察
C.将种子研碎观察
3、在观察下列种子的过程中,正确描述了黄瓜种子外形特征的是( )
A.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B.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
C.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D.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4、种子的“铠甲”,起着保护种子作用的是()
A.胚芽
B.胚根
C.种皮
5、有一粒种子,一头尖,一头圆,黄色,长得像牙齿,它是( )种子。

A.芝麻
B.绿豆
C.玉米
6、吃的豆瓣酱,主要取自蚕豆的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
A.胚芽 B、胚根 C、子叶
四、填图题
五、综合题
观察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种子和蚕豆种子都是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2、从上图比较中,发现蚕豆的胚有_____,玉米的胚有_____。

3、滴上碘酒后,玉米的胚乳变成蓝色,说明胚乳中含有______。

4、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哪一部分可能发育成新的植物?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2、放大镜
3、种皮
4、胚生命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选择题
1、A
2、A
3、A
4、C
5、C
6、C
四、填图题
五、综合题
1、种皮胚
2、子叶胚乳
3、淀粉
4、胚
1.4《茎和叶》教案
科学概念目标
1. 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 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 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 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

2. 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3. 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
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认识到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段凤仙花的茎叶、红色素水、烧杯、单面刀片;黑色纸、燕尾夹;塑料袋、细线;课件。

学生准备:种植的凤仙花,学生活动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